第82章 進言

可惜,祖母張氏纔剛剛啓程離開京城,無論趙琇如何吶喊,也沒法給她迴應。

趙琇只能硬着頭皮自己上了。

當初她見今年雨多,讓人注意在田地裡挖溝渠的時候,根本沒想到今年的雨會多到這個地步,所以只讓人照着往年的習慣,純粹加深了原有用來排水的土溝,又或是用鋤頭在泥地上挖出一尺多深的新溝而已。但這些溝渠既是土溝,被泥水一衝,自然很容易變形,上游流來的水帶來了沙石泥土,用不了多久就會把溝給填上了,必須要重新挖一次才行,跟石頭砌成的水溝完全不能比。

她現在發現這種方法已經行不通了,但現用石塊去砌溝壁又來不及,只能讓人儘可能將土溝挖大、挖深,每日派人巡邏,看哪裡的溝被填上了,立刻重新挖開。另外靠近河邊的農田全都放棄,改用大石塊等雜物將岸堤壘高,避免河中水位上漲,淹過堤岸,漫過農田。

趙家小二房名下田地不少,都是當年郡公爺傳下來的,自然是位於最好的地段,還是大片大片連在一起的,佃戶也都精幹有力。趙琇這一改進,地裡的情況果然好些了,外面的河水不再漫進田中,佃戶們也將田裡多餘的水早早排了出去,一檢查地裡的莊稼,無論是棉花還是水稻,有一部分還算可以挽救,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但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今年的收成必定會大打折扣。

趙琇算了算賬,心裡有些鬱卒。奉賢老家這邊的田地欠收就算了,小二房在外地的田地,今年恐怕也得不到什麼好收成,聽說京城附近和山東一帶都在鬧旱災。莊稼長勢都不怎麼樣。北方旱,上海卻是雨下得過了頭,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怎麼就不能平衡一下呢?她還是頭一回管家,還沒想出法子來開源節流,就爲了應付這些天災,搞得手忙腳亂的。雖然祖母總是說,手中有田,心裡不慌。但她卻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靠天吃飯的日子也不是那麼好過的,她還是得想想不用看老天爺的臉色,就能養家餬口的法子。

不過這是後話了,如今她的注意力還是放在手頭的事務上。

家大業大的小二房尚且面臨困境,更別說族中其他人家了。外六房這些行商的人家還好,家中田地不多,虧損再大也是有限的,雖然本地棉糧雙雙失收,會影響外六房的棉花糧食生意。但他們可以上外地收貨,又或是從別的地方找補,問題不大。宗房、三房這些名下田產多的人家。也因爲底子厚,虧上一兩年,頂多就是日子難過些,不至於傷了元氣。有問題的是族中那些小門小戶的人家,人口不多,家底本就不豐厚,田產少,除去地裡的出產也沒什麼別的入息。被這雨水一澆,哪怕還沒到棉糧收穫的季節,都已經叫苦不迭了。

趙啓軒家中,就是這樣的情況。

趙啓軒本身家境就不太好,雖然這幾個月裡,因爲巴結上趙琇,時不時弄些西洋小玩意兒、西洋書本回來討她的喜歡,換得不少銀錢。但家底還薄,他和他妻子又一心要送兒子去讀私塾,所以仍舊是省吃儉用的,攢的銀子留到日後兒子讀書科舉所用。地裡被水淹了,他家又沒有足夠的人手開溝挖渠。勉強僱了幾個人去幫忙挖溝排水,一夜大雨過去。就全都白乾了,地裡的莊稼仍舊被淹了大半。夫妻倆親自到地頭去看了一眼,面對那副慘狀,簡直哭都哭不出來。

趙啓軒見小二房地裡的情況還好,咬咬牙,便來求趙琇。趙琇聽他說得可憐,便讓盧昌秀去知會手下的人一聲,順便幫幫他家的忙,趙啓軒感激得快要跪在地上向她磕頭了,趙琇勸了半日,才把人勸走。

族中象趙啓軒這樣情況的人家不少,她小二房的僕從僱工也不是很多,幫得了一個,還能幫所有人的忙嗎?那還有時間顧自家的地?可若是幫了東家,不幫西家,別人不免要說閒話,鬧脾氣。想來光靠自己一家一戶的實力去幫人,是行不通的。

這麼大的宗族,內三房外九房,光是同姓男丁就有好幾百了,各家名下又各有男女僕婦無數,加上僱工、佃農,少說也有幾千人口,如果把這幾千人都聯合起來,就象是一個村子,一個生產大隊,統一行事,各司其職,難道還無法面對眼前的困境嗎?

趙琇想了一夜,終於下了決心。

她第二天早上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親自去拜訪宗房的趙璟和沈氏夫妻。

趙璟與沈氏近來也在爲災情煩惱,宗房就是土財主,靠着田地的出產吃飯,今年的收成顯然是不行了,這是天災,人人如此,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問題是眼下煜大老爺不在家,等他回來,得知家中有了這麼大的虧損,即便不是兒子媳婦的責任,他也會把責任推到他們頭上去的。但就算知道老父會這樣做,趙璟也只能儘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他要煩惱的不但是自家的田地,還要打發人去幫族中受了災又無力自救的人家,一般來說,是由沈氏上門去,送些錢糧,務必要讓這些人家支撐過這一年。雖然這麼做,會讓自家的損失擴大,老父回家後必定會罵得更厲害,但趙璟還是覺得,這是身爲宗房宗子應該做的,沈氏出身世家望族,幼承庭訓,也非常贊成丈夫的做法。

趙琇知道趙璟的行爲,心裡很是讚賞,宗房大堂兄雖有一個不靠譜的祖父和一個不靠譜的父親,但他本人的的確確稱得上是大好人,對宗族也是盡心盡力的,只不過這心力盡得不是地方。

她勸趙璟夫妻:“族中所有人家都受災了,只是有的輕些,有的重些,璟大哥給最慘的幾家送了錢糧,幫他們支撐下去,那些稍微沒那麼慘、但也很慘的人家呢?若是他們向宗房求助。璟大哥也要送錢送糧嗎?若是給他們送了,那比他們情況稍好一些,但也好不了多少的人家呢?璟大哥家裡有多少錢糧,可以資助那麼多族人?我曾聽人說過一句話,不患寡而患不均,璟大哥幫了一些人,那些沒得到你家錢糧的族人,會不會心生怨言?”

趙璟聽得目瞪口呆,但想想這兩日族裡的情形。他又忍不住黯然。趙琇的話並不是無的放矢,已經有族人看到他讓妻子給那幾戶受災慘重的人家送錢糧,也跑上門來討要錢糧了,他推說一句對方家中受災並不嚴重,那人話裡話外就開始擠兌他,說他是在收買人心,並不是真心爲族人着想。可他又有什麼辦法呢?

沈氏看着丈夫的表情,自然知道他在爲什麼而難過,就對趙琇道:“妹妹這話說得固然有理,可即便族中有人心生怨言。我們也沒法子,總不能因爲有人抱怨,就對受災的族人袖手旁觀吧?好歹我們家還有些銀子。能幫人一把,就幫了吧。”

趙琇不贊成地道:“我們小二房也有家底,我也幫了受災的族人,坦白說,就算給全宗族的人都發一份錢糧,我們家也不是拿不出來,但沒有這個道理。天災人禍這種東西是說不準的,今年澇了。明年旱了,不定哪一年,又會出點事,影響地裡的出產,難道次次都只能指望我們資助族人?今年開了頭,以後再遇到天災,你們宗房還拿不拿銀子出來了?我們小二房呢?你們宗房能有多少家底,耐得住這樣花費。我們小二房的錢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呀?你們佔個宗房的名頭,資助族人還算名正言順,但長此以往,是不是全族人都不用掙錢了,反正沒飯吃了。指望宗房施捨就好了。我們小二房連宗房的名頭都沒有,情況更糟糕。直接壓過了宗房,那時你們又如何自處呢?”

趙璟被她說得面色發白:“那……那可如何是好?”他不擔心小二房會壓過宗房,但趙琇說的這種情況還真有可能發生,哪怕是在今年澇災發生之前,族裡不事生產,光指望從內三房或外六房打秋風來養活全家的族人,也不在少數。二房要面對的壓力比宗房更大,昔年郡公爺的名頭太響亮了,族人早就習慣了沾他老人家的光,就算他已經死了,老夫人張氏還在呢,遇事就指望二房出面,趙氏一族纔會培養不出優秀的子弟接班。

沈氏倒是看出趙琇早就有了主意,連忙問計:“妹妹可是有什麼好法子?快說出來大家參詳參詳。”

趙琇微微一笑:“我能有什麼好法子?不過是個笨辦法罷了。璟大哥也知道,我們家地裡的情形如今有所好轉了,臨時加挖了溝渠,又有人定時巡視,就算水淹進了地裡,也能及時補救,這就是人多勢衆的好處。我們全族人連主帶僕,再把佃戶僱工算上,也有幾千人呢,如果能夠聯合起來,興許族人地裡那些受澇的莊稼還能補救。死活權當活馬醫吧,能救得多少是多少,如果救不到,那再由宗房出面,聯合各房,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總能幫上那些受災嚴重的族人忙的。傾全族之力,難道不比我們兩房人單打獨鬥強?”

趙璟眼中一亮,可不是嗎?傾全族之力,無論做什麼都比他們兩家勢單力薄要強,況且這是整個宗族的力量,也不用擔心日後遇事會掏光自家家底了,旁人也說不出閒話。

沈氏對這個建議也非常贊成,一時高興:“爹不在家,我們用這法子他也攔不了……”話說出口才發現說錯了話,忙閉了嘴,臉上發紅。說公爹的壞話,不是一個好媳婦該做的。

雖然不該做,說的卻也是實情。趙璟歉疚地看了一眼妻子,轉頭對趙琇道:“勞妹妹費心了,這原是我們宗房該做的事,卻要你一個女孩兒開口,愚兄實在是慚愧。不過你放心,你這主意極好,不但應對這次災情可用,日後族中事務,也可這般行事。久而久之,成了慣例,族人們相互友愛,彼此扶持,我們趙氏一族何愁沒有再度振興的那一天?!”

趙琇笑了笑,再度振興?除去她祖父郡公爺的出現外,趙氏一族何嘗真正振興過?如果以後宗族真的能做到趙璟所說的,相互友愛,彼此扶持,恐怕趙氏一族才能做到真正的“振興”吧?(未 完待續 ~^~)

第443章 祭拜第187章 新皇第189章 柱國將軍府第562章 離去第565章 驚歎第243章 弄巧成拙第483章 獻殷勤第295章 賠禮第81章 棄僕第319章 金鐲第335章 氣惱第252章 避寒第80章 羣起攻之第547章 對質第601章 喜訊第596章 淡定第220章 回禮第403章 利益第185章 歸家第529章 影響第509章 欲行第483章 獻殷勤第449章 不甘第247章 詩會第181章 尋親第242章 烏龍第387章 通信第578章 說和第90章 拉攏第358章 背影第452章 退親第467章 提議第42章 苦肉計第67章 宗族大會(三)第214章 求差事第441章 行船第209章 產業第421章 坦率第41章 惹衆怒第74章 意外來客第521章 忌憚第33章 秘密任務第37章 許諾第606章 喊冤第41章 惹衆怒第278章 消息第469章 守歲第535章 暖閣第252章 避寒第58章 趙啓軒其人第455章 妥協第323章 有恃無恐第537章 白目第118章 引介第120章 搬離第434章 選擇第25章 庸醫第32章 京城來信第48章 盧媽第284章 遺案第301章 孝順孫子第330章 細微的差異第476章 會面第124章 大雨再臨第167章 舊僕第460章 暫別第217章 新店第470章 詭異第113章 新朋友第197章 夏日正午第477章 見禮第538章 宮門第31章 回到老宅第607章 眼睛第248章 評詩排座次第458章 啓發第332章 剝繭第611章 泄露第305章 脫身第445章 米家第403章 利益第621章 現世報第475章 大案第296章 厚此薄彼第86章 歸來第536章 人選第578章 說和第52章 匆匆五年第160章 出獄第488章 動手第480章 私房話第199章 對峙第617章 喜慶第209章 產業第86章 歸來第570章 苦心第83章 再次提議第302章 告密第115章 張氏的憂慮第252章 避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