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傾安在選擇了功法和武技之後,按照儲物戒指裡住所地的信息找到自己的院子。回了房,關上門,打開了宗門爲每個弟子佈置的護院法陣。
這陣法雖然沒有內門和核心弟子的法陣強,但對於外門來說,已然是足夠用了,這不是外門弟子能闖進來的。
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後,易傾安盤膝而坐,從儲物戒指裡拿出解禁的功法武技。
首先他修煉的是身法《踏風行》。
易傾安看着上面的介紹:此身法入門可覺身體飄然,行起輕快,小成可一步三丈,大成可一步五丈,圓滿可一步十丈。
看完上面的介紹,易傾安連忙運行起《道闕心典》吸收靈氣,不一會兒,此地充沛的靈氣便涌入易傾安體內,易傾安趕緊按照書籍上所表現的靈氣運行路線修煉。
之前從沒修煉過身法,體內許多氣穴需要進行靈氣沖刷貫通,對於一般人來說,這是一項很費時間的事情。
一是靈氣吸收不夠,衝行氣穴的時候,靈氣後勁不足,需要一點點推進;二是天地靈氣精純度不是很高,需要進行一番轉化之後才能在衝行氣穴的時候,使氣穴更加寬大和充沛,也能最大限度提高身法威力。
但這些困難對於擁有《道闕心典》的易傾安來說,那就都不是問題了。
《道闕心典》吸收天地間的靈氣速度極快,且在吸收的時候便已經把靈氣進行了純化,也就是說,天地間含有雜質的靈氣在經過《道闕心典》運行下,可以直接用來衝行氣穴,而且不用擔心靈氣存量和精度問題。
在經過二個時辰的運導靈氣衝行氣穴下,易傾安便覺得身體有一種變輕的感覺,再二個時辰過去,按照《踏風行》上的小成的氣穴路線來說,易傾安的氣穴已經被衝行完成了,再三個時辰之後,《踏風行》大成的氣穴路線也被易傾安衝行完畢。
“咻……”
第二天一早,只聽一聲響,見一人影在地上或者圍牆上點了幾下,便從門口出現在四十米開外,這已然是《踏風行》修煉到了圓滿境界,而且還超過了圓滿所達到的極限距離。
“《踏風行》的確還不錯,原以爲《道闕心典》只能更快地衝行氣穴,沒想到還能在強大的靈氣吸收下衝行更多的隱藏氣穴,使得《踏風行》的距離增加了三成,這倒是《道闕心典》給我的一個驚喜。不知道對於其他功法和武技來說,會不會有其他功效。”易傾安看着自己踏出的距離,滿意地笑了笑。
在吃了一顆恆月宗給弟子閉關所配置的辟穀丹後,易傾安從儲物戒指裡拿出《靈玉劍法》。
翻開劍法第一頁,上面書寫着:此劍法分三劍,破風、斷水和裂雨,破者爲點,斷者爲橫,裂者爲縱。
易傾安看着第一頁簡短的介紹,便對着本劍法充滿了很大的興趣,繼續往下翻看。
“沒了?就一頁介紹和三頁圖?”
易傾安瞬間翻完《靈玉劍法》,感覺這是個假本一樣,但想着恆月宗也不會這麼坑害自己的宗內弟子,也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在藏功樓選擇的時候,看介紹是挺厲害的,而且比較薄,看起來應該容易學會,沒想到是這樣的。難怪登記的時候,那個弟子有那樣異樣而又釋然的眼光,他應該是早入門的弟子,要麼修煉過這門劍法,要麼知道這門劍法的怪異之處。算了,現在也不能去更換,先看着修煉吧。”易傾安也沒有去糾結怎麼沒有人和他說這事,這本就不是別人的義務,所有他只能先參照圖修煉。
易傾安看着劍法的介紹自言自語。
“破風、斷水、裂雨,三個劍招有什麼聯繫,或者說怎麼才能做到這三個方面,風能感知到,但又不是實物,如何去破開?水能看得見,但連綿不絕,如何斬斷?雨也可見,怎麼才能使其成爲兩半?”
易傾安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個所以然來,之後再翻看下三張圖,看能不能看出一點名堂。
第一張畫的是一個人衣衫飄飄,長髮飛揚,拿着劍指着前方,地上是一塊有一個貫穿口的石頭;第二張畫的是一個人把劍橫在直流而下的水中;第三張畫的是一個人平舉着劍,細微的雨滴的兩半分別位在劍的左右兩面,還沒有來得及形成稍圓的水滴。
不管是單獨看文字介紹還是看畫,或者兩者結合起來看,易傾安還是沒有一點頭緒,該如何去修煉這門劍法。
“也不知道是哪個高人創造的這門劍法,也不說多給點提示和心得,宗門也是,修煉這劍法的人肯定不少,煉成的也是有的,怎麼也沒有多加介紹。”
“算了,欲速則不達,先看心法吧。”說着易傾安就準備把劍法收起來,突然靈光一現。
“欲速則不達?速?速度?原來如此,當速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可以實現三招劍式,希望我的想法沒有錯。”易傾安想到便行動起來。
易傾安拿着宗門內配置的劍修煉起來,只見他右手拿劍,然後迅速向前面的一顆脖子大的樹刺去,樹上有了一個刺口,但只是一個普通的劍刃刺口。
收劍、刺劍、收劍、刺劍……易傾安就這樣循環反覆地練習着。
日落西山下,飛鳥倦歸巢。也不知道這樣反覆的動作做了多少次,易傾安的右手已經痠痛不止,卻還是沒有停止,驀然間,一聲刺啦響起,那棵脖子大的樹出現了一個細小的貫穿口,易傾安眼神放出了光芒,他終於做到了破風。
“既然做到了第一次,那之後就會有更多次,繼續訓練。”易傾安證實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心情也愉快了起來,繼續訓練也有了足夠的幹勁。
已到月立中天,易傾安終於能做到每次刺出都能在樹上留着一個劍身大小的洞口,破風這纔算了領悟好了。
煉好破風之後,易傾安便着手訓練斷水招式,既然知曉核心是速度快,而且破風也已經修煉成功,斷水應該很容易了。於是易傾安便試着用破風的方法去練習斷水,半天過去依舊不得要領,沒有出現劍法畫面中的效果。易傾安從戒指裡拿出劍法再次觀看。
破者爲刺,斷者爲橫,裂者爲縱,三位而發,可至威大。
易傾安明白了,不同方向的打擊所呈現出來的速度不一樣,靈氣運行的路線也不一樣。破風是靈氣運行重於肘,以便刺出時威力更大速度更快,那斷水應該就是其他位置了。
經過一些時間的嘗試摸索,易傾安終於找到了靈氣作用點的位置,那便是手腕處。只見易傾安握劍而立,而後劍便出現在水流的另外一邊,而水流出現了一瞬間的分斷,好似速度極快而使劍從水流中劃過的時候留下的一條線。
於是《靈玉劍法》第二式他也領悟了。
至於第三式,易傾安在領悟第二式的時候也有思考和嘗試,可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位置。在想着修煉已經有了半月,還有功法沒有進行修煉。於是易傾安拿出那本相比於《靈玉劍法》不知道厚了多少倍的《汲靈術》擺放在面前。
翻開《汲靈術》,第一頁依舊是對本功法的簡短介紹。《汲靈術》共四層,每領悟一層,靈氣吸納速度便會提高半成,至第四層圓滿時,靈氣吸納速度會改變,超過平常同等級功法三成。
看完第一層,易傾安便開始閉眼按照功法所示吸收靈氣。《汲靈術》一運行,周圍的靈氣開始慢慢向易傾安飄來。
“吸納靈氣速度怎麼這麼慢,是才修煉第一層的原因麼?”在靈氣慢慢吸納進易傾安身體的時候,易傾安感覺這靈氣太過稀薄,速度也是很慢。
於是易傾安睜開眼繼續看着《汲靈術》後面幾層的修煉之法。
時間流逝,日升月落。五天時間即過,易傾安一頁頁觀看,一頁頁領悟,把《汲靈術》四層也都領悟了,可即便如此,靈氣吸納速度也是遠遠比不得《道闕心典》。
通過對比,易傾安便知道了靈階和典階之間很大的差距。便把《汲靈術》收了起來,趁着離做任務還有幾天時間,趕緊運行《道闕心典》來提高自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