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仁者劉備

留在太守府的陳逸與王騰二人,坐在了左右兩旁,起初以爲張慕是想把他們倆下放或者訓斥一頓,沒有想到的是,張慕其實有重任相托。

張慕拿着兩枚印綬,將其擺在了桌案上,這兩個印綬是陝陌長和陝陌城令的印綬,由於此城乃是新開闢之封地,曹陽城根本分不出來人手調去陝陌,所以只能將此二人拉了出來。

二人清楚,這次的任命,對他們二人是最大的信任,雖然曹陽城的困難重重,但是這並不能影響他二人的努力。

“…………承蒙少主信任,我二人定然不負少主所望!”陳逸拜道。

“聽着,陝陌城的擴建人手曹陽城分不開,只能將弘農的一部分人分配給你們,接下來還有很大的困難在等着你們。”張慕鄭重其事地說道。

“請少主放心,我等不會辜負少主期望!”陳逸拜道。

“相關事宜,去找楊伯吧。”張慕點頭道。

“我等告退。”二人退下後,張慕待在太守府內,無所事事地抓起桌案上的兵書,那是陳續贈給他的兵書。

與此同時,涿郡樓桑村正在舉行一場家族之間的比武,並且劉備好友公孫瓚我參與其中。

公孫瓚此時剛過十四歲,年少氣盛,又頗通武藝,手中鐵槍也頗達二十餘斤,在同劉氏宗族兄弟的對抗當中脫穎而出。

“瓚兄,有禮了。”劉備長兄劉武擎着鐵刀拱手拜道。

“武兄,承讓了。”公孫瓚笑道。

說罷,劉家長老讓兩人分列對面,雙方拱手一禮以示敬意,劉家長老點了點頭,二人出手迅速,劉武知道公孫瓚的能耐自然也不敢輕視,將鐵刀揮出虛晃一招,而後又抽出鐵刀直面進攻公孫瓚。

唰——

叮~

呀——

只聽兵器撞擊的聲音充斥着比武場,公孫瓚與劉武的較量纔剛剛開始。

一旁的劉備也在揮舞吶喊爲長兄劉武加油助威,公孫瓚雖然是他好友,但是畢竟自家兄弟情況不容樂觀,當然要爲自家兄弟加油吶喊。

劉德然神色平淡,這場比武他好像已經看透了一般,雙手比比劃劃,不知道實情的人,還以爲他有病呢。

“然弟,你在幹嘛?”劉備問道。

“我在分析這場比武的勝敗。”劉德然依舊用雙手比比劃劃,但習武之人可以看出來,他在用手比對着雙方交手的關鍵點。

“如何?”劉備自然清楚自己的弟弟能力,不到關鍵時刻他是不會展現出他卓越的才能的,因爲身爲兄長的劉備,也只能清楚自己的弟弟有着不可思議的才能未被發現。

“公孫兄和大哥不分伯仲,此戰已定,平矣。”劉德然放下了雙手平平淡淡地對劉備說道。

擂臺上的公孫瓚和劉武交手已達五十回合,兩人果真如同劉德然所說那樣,雙方實力相當不分伯仲,紛紛累倒在地,還不忘互相打趣。

“武兄,小弟佩服。”公孫瓚最敬重像劉武這樣的磊落漢子的人物了,二人在戰後還不忘互相交流。

“瓚兄亦是不俗,武受教了。”劉武拱手笑道。

“哈哈哈!瓚最敬重像武兄這樣的人。”公孫瓚握着劉武的手笑道。

“瓚兄太過客氣了。”劉武笑道。

二人惺惺相惜,一旁的盧植哈哈大笑,這場比武也讓他真正的知曉了公孫瓚的能力,並且讓公孫瓚以武傳世,將他所學槍術皆傳授於瓚。

世人皆知盧子幹博學多識,殊不知武藝也是不俗,公孫瓚之槍術,在盧植的教導之下變得更加精湛,乃至可以輕易擊退二流名將。

一旁的劉備也想學習武藝,常年累月學習儒道,已經有所成就,並且熟讀《孔子》、《孟子》等儒家之名著,又習《禮記》、《尚書》等書,讓劉備略顯枯燥乏味,見公孫瓚廢棄文學,他也請求盧植傳授他武藝。

“玄德,當真學武?”盧植問道。

“還請老師指點迷津。”劉備拜道。

“哈哈哈!玄德之纔不僅限於文,更甚於武……”盧植笑道。

“老師謬讚了,還請老師教我。”劉備拜道。

盧植讓劉備揮舞了幾下長槍,見其槍勢無力,到了戰場之上反而會被敵將直取首級。

又讓劉備拿了劍,不知怎麼,劉備的周圍總是瀰漫着一些他熟悉的劍氣,而這劍氣更像是儒家之劍氣。

“玄德。”盧植叫道。

“老師。”劉備提着劍走到盧植跟前拜道。

“今日我便教你仁者之劍……”盧植說道。

“哦?仁者之劍?那是什麼?”劉備問道。

“仁者之劍,是孔老夫子在齊國傳播儒家教義時,偶然間遇見盜賊,周圍弟子皆非擅武之人,孔老夫子抽出寶劍以御其敵,且未傷其一人便將那些盜賊打倒……此之便是仁者之劍。”盧植回答道。

說罷,盧植將另一柄劍抽了出來交給了劉備,劉備手持雙劍,盧植言,若想真正發揮出仁者之劍的天賦,雙劍合璧,才能夠讓劉備徹底發揮其天賦。

何況劉備周圍已有些仁者風範,其天賦也在不斷衝擊他的身體,唯獨缺少了一個媒介助力,而這仁者之劍,正好成了劉備激活天賦的一個橋段。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之劍,在於沒有殺心,一心向善,手中留情。”盧植揮舞着雙劍說道。

盧植周圍形成了一股仁者之氣,天地萬物皆在四海之手,仁以德行而治,智以禮法而行,仁者之劍,不在殺人,在於救人……

仁者之氣,不在於剛猛,而在於柔和,但敵方若致自己死地便無需留手,若對方躊躇不前,尚有善心於心中,便手中留情。

左手柔,右手剛,剛柔並濟,以成雙劍合璧……

“仁心已至,自然而成!”劉備雙劍合一,心中困惑頓時茅塞頓開,並且激活了他第一個天賦。

“仁德無雙,在於以仁傳世,以德爲本……”盧植說道。

“弟子謹記。”劉備拜道。

仁德無雙,作爲劉備的第一天賦出現了,但因爲不清楚他的天賦如何去運用,所以他每日每夜都在潛心研究儒家仁政,以仁德傳世。

因劉宏下達命令,廢除賣官鬻爵制度,實行有才之士,無論大小皆可任用爲官的制度。

而劉備也在同年應涿郡太守之邀,在涿郡當了主簿,仁者劉備也就在此時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第289章 戰神氣息第四章 捕風捉影第五章 子侄四人第402章 廣漢交鋒第六十二章 鏖戰(一)第344章 斷你財路第232章 皇室的利益第277章 步步爲營第265章 匠人楷模第一百零四章 伊斛單于的悲哀第387章 染指益州第318章 殺劉宏第八十二章 世間百態早已厭倦第一百一十一章 仁者劉備第227章 大事成矣第2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第九十四章 出征第十七章 隱藏天賦第一百二十章 玩玩?玩玩就玩玩!第386章 聯絡西域第319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與閻出奇策第179章 廣宗鬥法第405章 赤壁之戰第196章 龍威一刀第275章 明着來了第八十六章 若有來世,我便嫁你(上架第一更)第283章 開通貿易第九十章 調動(求推薦票)第396章 曹丕有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北漠大將伊斛單于(求推薦票)第220章 內奸王由(出了問題,219章請見第五卷)第291章 誰反悔誰孫子第387章 染指益州第一百一十一章 仁者劉備第十六章 列裝第255章 人走茶涼第309章 黃忠爲兒第319章 僵持第一百零二章 二明攜手第268章 果不其然第一百四十二章 楊彪什麼意思?第八十二章 世間百態早已厭倦第八十一章 夢第185章 丟人丟大了第351章 離間計第三章 武略之道第293章 用兵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玩玩?玩玩就玩玩!第378章 俠士徐庶第八十五章 終相見第316章 漢升神勇第240章 約定第230章 監軍司第210章 戰狂李稚然第261章 董卓的計劃第十四章 鐵浮屠(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拜訪潁川第181章 這場戰爭還沒完,繼續追第159章 唐周告密,提前起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與閻出奇策第173章 皇叔,揍對面狗孃養的第八十九章 殺出重圍第一百二十八章 陝陌倉成第402章 廣漢交鋒第407章 秣陵死戰第九十三章 治國之道(明天起一更,詳情見前文)第四十八章 大比武(二)第296章 一羣人的計劃第五章 子侄四人第七十九章 暴雪來臨(補上之前的更)第291章 誰反悔誰孫子第六十章 寶刀未老第一百二十一章 我懷疑你在開掛!第六章 書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數十年兄弟情誼第291章 誰反悔誰孫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又是一個豐收年第七章 天賦第298章 雁門張遼第242章 信念與執着第354章 以戰養戰第316章 漢升神勇第四十一章 曹陽演習(三)第一百四十章 有時候說出來也是種解脫第324章 召虎張遼第三十一章 糖第三十七章 利潤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一百四十七章 粉墨登場第202章 金城之變第七十八章 雪狼谷第297章 按着計劃來第249章 大儒蔡邕第248章 暴風雨前的雷電第382章 江東雙霸第293章 用兵之道第313章 洛陽火併第二十四章 董卓回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北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