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三方混戰

得到這八千騎兵的馬超事不宜遲,張慕又把賈詡安排到這八千騎兵裡擔任參軍,馬超也沒有拒絕,而是十分盛情邀請賈詡擔任他們麾下參軍,有什麼作戰方略不對,他可以跟着指導,賈詡的聰明在於他只指點,並不直接點明這個錯誤,而馬超也需要這樣的沉穩,所以馬超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西涼那套打法在中原不一定實用,但一定會奏效。

在出徵前,張慕將自己的話帶給了賈詡,讓賈詡告訴馬超,如果他能用自己的打法,不費一兵一卒,前提是不能戰死一個兄弟打下冀州魏國地區,就讓他直接擔任越騎將軍,這支騎兵就是他的直屬騎兵作戰兵團,並且他擁有直接統轄這支騎兵的權力,除了張慕以外,徐榮是他的唯一調動者,除了他們倆以外,誰都不能動馬超。

年少輕狂的馬超終於知道了張慕把自己看得這麼重是爲了什麼,而從弟馬岱也知道張慕這麼做是爲了什麼,臨走前馬騰和馬陵告訴他們,要放低自己的姿態,虛心求教張慕,曾經在涼州大戰的時候,張慕可是在涼州東西來回跑,愣是打出了第二戰場。

“大哥,這是叔父和父親的話。”馬岱說道。

“請賈詡先生隨時指點馬超,馬超受教了。”馬超拜道。

“將軍不必多禮,賈詡只不過是擔任了一個參軍的職位,真正定奪這支兵馬作戰的,是將軍你本人。”賈詡點頭道。

客套話也說得差不多了,看着這個時間也該出發了,現在正值夏季,剛剛七月,還不是最熱的天,八月纔是這一年最熱的天氣,所以相比西涼來說,馬超更要適應的是這個天氣的氣候,這八千騎兵在中原待了十多年才逐漸適應這個氣候,馬超也是一樣,只有經歷了這種氣候,才能通過張慕的第一個考驗。

不過馬超腦子還不賴,把鎧甲裡面的內甲脫了,只穿外面的鎧甲,不過由於是騎兵奔襲,所以他們並不怕熱,戰馬運動帶起來的風,也讓騎兵們感覺到涼爽,只不過長時間奔襲也讓戰馬累得慌,所以每過兩個時辰就得休息一刻鐘乘涼。

根據黃忠的規劃和現在的戰局優勢,趙國和常山國已經被拿下,接下來就是向東進攻,徹底拿下袁紹向繼續北撤的要道,讓他沒辦法撤回去,只能在內黃一線來回兜圈子。

不過袁紹也不傻,冀州總兵力一共三十萬,算上常備軍十萬,這次他們帶的兵力一共是二十萬,怎麼打,該怎麼打,還得他手下謀士們來出計策,他來定奪。

本來佔據絕對優勢的袁紹,結果因爲東郡方面和潁川方面分別派兵向白馬城集結,而曹操又親臨前線,袁軍本來形勢一片大好,卻又因爲後方被偷襲的原因導致軍心不穩,以至於全軍崩潰。

向冀州開進的馬超日行三百里,一天半的時間抵達新安縣,新安縣縣令邊章將糧草分給他們了一些,然後就開城讓他們繼續向北開進。

“是時候給邊章一個交代了。”張慕說道。

“是啊,他鎮守弘農最東側,而且還兢兢業業地防備周圍山賊,他應該得到一些屬於他的東西。”荀彧說道。

“去,把這枚印璽交給邊章,封他爲揚武校尉,假行三縣縣令之責。”張慕令道。

“喏。”荀彧拜道。

邊章鎮守新安縣十年之久,一直兢兢業業,勤懇辛勞,這一切都是張慕爲了考驗他而準備,現在邊章的考驗已經通過了張慕的要求,接下來就是他的表彰。

馬超奔襲五天五夜,最後終於抵達到九侯城,九侯城背後就是鄴城,相當於張慕把佔領鄴城的頭功交給了馬超,如果馬超能夠不費一兵一卒拿下鄴城,那就是通過了張慕的考驗。

之所以把賈詡調給馬超,是因爲張慕給了他一個外掛,賈詡的話說的都比較有針對性的,馬超如果聽,那麼這場仗就會贏得很輕鬆,如果不聽,那就是他自己的問題了。

“九侯城,背後就是鄴城了吧?”馬超問道。

“沒錯,而且黃忠將軍和太史慈將軍距離我們只有一百里。”賈詡提醒道。

騎兵兵團沒辦法攻城,而且他們也沒帶攻城器械,馬超聽出了賈詡的意思,命令馬岱去通知黃忠他們,讓他們立刻向九侯城靠攏協同作戰。

“伯瞻,速去速回。”馬超令道。

“明白。”馬岱點頭道。

一天後,馬岱將馬超抵達九侯城下的消息告訴了黃忠,潘鳳主動請纓率領趙國步兵參戰,黃忠和太史慈准許了潘鳳出陣請求,雖然步兵行軍速度緩慢,但是對於潘鳳來說,這種速度還真是太慢了。

“加快速度!”潘鳳動用軍魂天賦,全軍速度大幅提升,和黃忠交手之後,他就突然突破了一個天賦等級,開啓了軍魂天賦,全軍狀態更是隨意增強。

又花了兩天時間,潘鳳抵達到九侯城背後發動進攻,九侯城將領根本沒反應過來,馬超聽到攻城的聲音之後,又率領騎兵衝了出來壓迫守城將領,最後不堪重負,守將自刎,九侯城輕而易舉的被攻克下來。

袁紹得知九侯城被攻下,鄴城關口大開,袁紹急令所有冀州主力向鄴城開進,十萬兵力在內黃全線佈防,在後方的五萬常備軍立刻向鄴城增援,張郃繼續留守糧倉,高覽率兵後撤支援鄴城老家。

而冀州甄氏也出錢出人,召集甄氏家丁武裝一萬人與袁軍共同守城,留守鄴城的沮授也積極備戰,高覽花了三天時間回到鄴城參戰,馬超和潘鳳只一天時間兵臨城下。

賈詡認爲只可攻心,不可攻城,但可以威懾敵方。

馬超命令所有騎兵後撤五里,並且把大掃帚用繩子綁在了馬尾,所有騎兵一同在這裡奔跑造勢,讓敵軍認爲張慕主力全都抵達,黃忠和太史慈二人也率兵趕到,張遼和高順分別從幷州和澠池縣出兵增援冀州攻勢,現在的場面是越來越亂了。

第189章 重生的真諦第157章 蒼天已死第181章 這場戰爭還沒完,繼續追第一百二十三章 西北部署第五十二章 招還是不招?第194章 鉅鹿決戰(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劉與閻出奇策第一百零二章 二明攜手第一百二十八章 陝陌倉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戰神再現第332章 閃亮登場第一百零八章 告別第401章 先滅益州第382章 江東雙霸第286章 丁原求助第254章 伊闕關部署第一百三十一章 是的,抄書太爽了!第276章 都在搶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休整時期第九十八章 誰都不能攔着朕!第十四章 鐵浮屠(三)第336章 項羽附身第183章 黑甲騎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將軍,抄書很要命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擴城 (求推薦票)第九十五章 洛陽風波(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劍師(國慶加更第一章)第409章 折戟沉沙第三十八章 觸手第201章 登用三傑第158章 躊躇不定第267章 做做樣子第四十四章 佈陣第156章 亭中邂逅一見鍾情第十七章 隱藏天賦第345章 慢慢打,打完接盤第333章 把華雄搶回來(四千大章)第十二章 鐵浮屠(一)第二十六章 亭中闕樓第九十六章 又是匈奴第九十九章 大漢諸將聽令,隨朕殺第338章 瓦解第277章 步步爲營第317章 千里奔襲第274章 進言表第403章 全力進攻第十章 皇甫來訪第六十八章 完善律法第五十章 暗涌流動第一百一十章 府中不治,何以治天下第九章 重聚一堂第165章 那不是董卓嗎?第191章 軍歌第205章 聯合出征第十五章 鐵浮屠(四)第169章 曲陽刀光第三十七章 利潤第317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背水陣第2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第352章 威脅第六十一章 楊彪的問題(求推薦票)第九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章 你敢威脅咱家?第255章 人走茶涼第178章 大漢四庭柱第372章 內亂第六十二章 鏖戰(一)第191章 軍歌第301章 暗箱操作第162章 不費吹灰之力第338章 瓦解第一百三十八章 當賈詡遇到“外祖父”段熲時第一百二十七章 及冠之年第283章 開通貿易第344章 斷你財路第178章 大漢四庭柱第九十一章 徐徐圖進(沒加羣的加羣)第288章 趙英闖敵營第十八章 私兵部曲第一百一十四章 子正,比試比試?(主角年齡大調還望周知)第208章 美陽交鋒第198章 黑甲之謎第一百五十一章 最終還是來了嗎?第九十三章 治國之道(明天起一更,詳情見前文)第386章 聯絡西域第262章 合併之事第六十九章 君主意志第379章 和則兩利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備初遇牽招第341章 界橋衝突第六章 書道第八十七章 回程第十章 皇甫來訪第287章 青年多勇第一百三十九章 威明隕落第二十七章 陳蕃之子第一百四十五章 改良裝備第217章 不可多得的人才第334章 汜水關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