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蒹霞蒼蒼

bookmark

第198章 蒹霞蒼蒼

香菱也不問爲何要去蘇州,心下只是歡喜不已,蓋因又能早一些見到甄封氏了。

嬉鬧一番,陳斯遠背轉過去,由着香菱爲其擦洗。那香菱便笑眯眯道:“大爺,既然要往蘇州去,那咱們不妨住我家老宅。”

先是女兒被拐,跟着丈夫不見所蹤,隨即又被親爹苛待了十多年,母女團聚之後,甄封氏便一心想着回返姑蘇,好歹瞧一眼閭門左近的老宅。

當日辭別之際,除去陳斯遠塞了銀錢,香菱也將自個兒的體己給了甄封氏大半。於是八月裡香菱得了信兒,說是母親甄封氏幾經波折,到底將老宅買了一半下來。

香菱家住在蒹霞巷,前巷後河,早年過了火,只得將地皮典賣。那買主便在此地皮上修了兩處比鄰而居的二進小院兒,甄封氏只買了東面一處,可不就是一半兒?

陳斯遠道:“咱們一行人不少,家中能安置得下?”

“自是能的,”香菱笑道:“蘇州不比京師,說是兩進小院兒,可屋舍加起來能有三四十間呢。”

是了,陳斯遠招搖撞騙時自然來過蘇州,此地屋舍沿河而建,四下橋樑繁多,沒那麼多空地造大宅院,這四下擴展不開,便只好往上想法子。於是不拘正房、廂房,俱都起了樓閣,可不就屋舍繁多?

陳斯遠笑着應下:“好,那就住你家。”

香菱便抿嘴笑着不言語了。待沐浴過後,陳斯遠便往隔壁去瞧晴雯。小姑娘這會子稍稍緩和了些,正一勺一勺吃着酸梅粉。

陳斯遠只瞧一眼便覺牙酸,偏生晴雯一勺接一勺的吃個沒完。

眼見陳斯遠蹙眉,晴雯就笑道:“吃這個便不怎麼暈了。”

陳斯遠道:“明兒個怕是還要坐船,賈藩臺升遷江蘇巡撫,咱們只怕要往蘇州去了。”

松江往蘇州,中間有運河。比起乘車,自然是乘船方便一些。若是隨大流坐那等處處停留的客船,二百餘里路程,三兩日也就到了;若包一艘快船,一日可達。

晴雯念着母親,聞言頓時丟下酸梅粉,撐起身形來道:“我都好了的,再說河船又不是海船,明兒個定然不會暈了去。”

陳斯遠便探手揉了揉晴雯的頭,笑道:“好,那過會子我打發慶愈去定一艘船去。”

轉頭陳斯遠果然去尋慶愈,誰知小丫鬟芸香耐不住熱鬧,便求肯着也要去。陳斯遠便吩咐了個婆子隨行,囑咐了好一番方纔將幾人打發了。待日暮時分慶愈、芸香回返,芸香嘰嘰喳喳的道,已然定好了五艙的無錫快船,明日午時啓程,翌日清早便能到蘇州,船老大要價二十五兩,芸香與其計較了半日方纔講到二十二兩。

芸香說罷見陳斯遠沉吟不語,趕忙叫屈道:“大爺,我可沒貪了銀子,真真兒是二十二兩。不信你問慶愈!”

慶愈作證道:“大爺,外頭都是這個價,聽說是這半年漲起來的。”

陳斯遠笑道:“這價錢大差不差,我只是思忖旁的事兒,與你們無關。且下去吧,晚上準你們自個兒點一壺酒。”

慶愈與芸香頓時歡喜不已,當下千恩萬謝而去。

陳斯遠來過蘇州,於行船拋費自然熟稔。換做三年前,一艘五艙無錫快船,行二百里水路不過十五兩銀子,如今卻漲到了二十二兩。

這裡頭除了見慶愈、芸香一口北地官話欺生之外,只怕也是松江開埠,蘇鬆之間人、物愈發密切之故。

因着十多日舟車勞頓,這一日衆人各自沐浴,用罷晚飯後便回房歇息,自不多提。

待轉過天來,晴雯果然緩過來幾分,雖依舊聞不得魚腥味,可好歹多用了一碗飯。這日午時,陳斯遠一行包了一艘五艙無錫快船,沿運河直奔蘇州而去。

說來也奇,晴雯果然不曾再暈船。非但如此,下晌時扯了香菱站在船頭嘰嘰喳喳、指指點點,竟說個沒完。

只臨近入夜到得崑山時,晴雯這才安靜下來,隔窗往東北觀量着,蹙眉若有所思。

一燈如豆,香菱輕手輕腳鋪着被褥,陳斯遠見晴雯心緒不佳,便湊過來輕輕拍了下其肩頭,道:“你若想瞧,不若讓船找個碼頭停留一日?”

晴雯搖了搖頭,道:“早八百輩子的景兒,我便是瞧了也不大記得起,只記得小時候爹孃划船載着我來湖裡打魚來着。”

崑山啊,十年九澇,當地百姓一年裡倒有半年流落在外。

一旁的香菱就道:“你有心思胡亂思忖,莫不如快鋪了被褥,明兒個一早就能到蘇州了。”

“這就來。”

晴雯應了一聲,湊過去與香菱一道兒將被褥鋪好,三人便紛紛和衣而臥——這客船不比客棧,正值冬日,水面上滿是寒霧,雖有火盆取暖也不大暖和。

三人說過一會子閒話兒,那晴雯到底年紀小,忍不住哈欠連天,須臾便睡下了。

陳斯遠卻逗弄着香菱無心睡眠——所謂飽暖思淫慾,一路上十多日乘坐海船,艙室間有點動靜根本遮掩不住,且室內逼仄,實在不好行那牀笫之歡。昨兒個又困頓着酣睡了一場,到得此時陳斯遠哪裡還忍得住?

香菱被逗弄得來回扭着身子,過得須臾實在忍不住,睜眼嗔道:“大爺啊……還讓不讓人睡?”

陳斯遠笑着低聲道:“十幾日了……再說只怕再有兩日又趕上月事。”

每每月事臨近,香菱便小腹墜墜,興致高漲。奈何此時晴雯也在,她又哪裡撇得下臉面來?

“晴雯還在呢。”

“她睡了,”陳斯遠道:“我輕一些,定不會吵醒了她。”

香菱便只得由他,少一時二人便癡纏起來。

晴雯原本睡在外間,正半夢半醒間,忽而便被窸窸窣窣的響動吵醒。睜開眼來略略茫然,隨即便聽得身後喘息之聲。

晴雯去得新宅月餘,又不是沒聽過牆角,哪裡還不知身後何事?

小姑娘頓時攥着被子蹙起眉頭,又生生忍着不敢動作。心下腹誹不已,自家大爺什麼都好,就是不知爲何對那起子事兒這般上心……好似一日不折騰一遭便渾身難受一般!

賴大娘送的冊子,她私底下時而翻看,雖說大抵知曉了人事兒,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刻下身後響動好似勾心奪魄一般,勾得晴雯咬了下脣羞怯之餘,不免心下好奇。

過得好半晌,晴雯終究按捺不住,緩緩翻了身子,眯眼用餘光掃量,模模糊糊便見香菱正面朝着自個兒,雙手抓着艙板,丹脣死死咬着被角。

只一眼,晴雯便心慌得緊!偏生此時也不知大爺說了什麼,那香菱便窸窸窣窣起了身,嚇得晴雯緊忙閉了眼。

少一時,晴雯正要再偷瞧一眼,誰知便有一隻大手探過來作怪。晴雯強忍了一會子,卻哪裡忍得住?一把擒住胡亂遊走的怪手,氣惱之下張口便咬在了手腕上。

“嘶——”

陳斯遠倒吸一口涼氣,那香菱頓時扭頭低聲問:“大爺?”

“咳,無事,艙壁上竟有毛刺……你快些。”

晴雯本待緩緩轉過身去,誰知陳斯遠又探手過來,這回環了其脖頸,不待其反應,便一把將其帶進了懷裡。

一聲驚呼,隨即晴雯便與扭頭查看的香菱撞了個對眼兒,霎時間兩個姑娘家面上好似蒙了紅布一般……

……………………………………………………

轉眼到得天明,自起了身晴雯便沒給陳斯遠好臉色。

陳斯遠大咧咧還不覺得有什麼,偏香菱羞得不敢見人。待晴雯往隔壁去尋兩個婆子,香菱自是將陳斯遠好一番埋怨。

陳斯遠笑着賠罪道惱,好歹哄好了香菱,又緊忙去尋晴雯。待將兩個都哄好了,此時船行業已到了蘇州城。

慶愈歷練了出來,不待吩咐便跳下去尋了力夫,將各色行李搬運下來;又請了車馬,於是一行人分乘三輛馬車直奔蒹霞巷而去。

不過兩刻,馬車到得蒹霞巷,香菱挑開車簾眼巴巴瞧着,卻因着被拐時年歲太小,實在記不得老宅在何處。

還是車伕停在一處宅子前,香菱瞧着不遠處的桂花樹這纔想起了幾分,不由得指着其道:“就是此處,我記得那株桂花樹!”

當下也不用別人說,香菱先行下了馬車,自去叩門。

陳斯遠與晴雯隨後下來,香菱還不曾叫開房門,隔壁卻有個男子晃晃悠悠行出來,隨即指着內中罵道:“不過是些許銀錢,來日我便尋了親友討了來,偏你恁多廢話!”

說罷啐了一口,扭頭瞧見陳斯遠一行,那人趕忙悶頭快步而去。

過得須臾,院門打開,婆子與香菱說過幾句話,旋即喜滋滋往內中回話:“太太,姑娘回來了,姑娘回來了!”

香菱急切之下先行進了門兒,又想起陳斯遠來,緊忙回來扯了陳斯遠便往裡走。晴雯心下豔羨,卻也陪笑綴後行將進來。

方纔到得垂花門前,便見小丫鬟扶着甄封氏踉蹌而來,香菱再顧不得陳斯遠,撇下他便迎了上去。

“媽媽!”

“英蓮,你,你回來怎地也不提前來個信兒?”

母女二人把臂互相觀量,面帶笑意,須臾又眼噙淚花。

一旁的婆子看不下去,緊忙低聲道:“太太,姑爺也來了——”

甄封氏緊忙擦了把眼淚,撇下香菱與陳斯遠屈身一福:“哥兒一路可還安好?”

陳斯遠笑着探手虛扶,道:“都好,甄大娘不必多禮。”

香菱就道:“媽媽,大爺要在家中住一些時日。”

“好好好,”甄封氏沒口子道:“這宅子空曠得緊,我如今就住在後院兒,哥兒既然來了,自當是——”

陳斯遠趕忙搶白道:“大娘不用勞煩,我住前頭就是了。”

甄封氏推讓一番,眼見說不過,便只好應下。當即一邊廂打發婆子幫着安置,一邊廂引了陳斯遠等往後頭正房而去。

進得廳堂裡落座,又有丫鬟上了茶水,陳斯遠觀量甄封氏神色,不禁笑道:“果然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娘自打回了蘇州,瞧着面色比在京師強了許多。”

女兒失而復得,還尋了個妥帖的良人,雖美中不足的是丈夫依舊不知所蹤,甄封氏心緒卻比在封家村強了百倍!

這心緒好,又調養得當,回得此間每日有丫鬟婆子伺候,身子骨自然愈發康健。

甄封氏少不得說了一些託福的話兒。

此時隔壁隱隱傳來婦人哭鬧之聲,香菱面上錯愕,甄封氏便蹙眉道:“攤上這般鄰居,也是不省心。”

當下絮絮叨叨,說起隔壁來。話說甄封氏一路走運河回了蘇州,買了此處宅院,待搬進來方纔知道西面鄰居乃是租住此處。

這戶人家倒也簡單,不過是夫婦二人與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家。那婦人每日漿洗衣物,姑娘則替蟠香寺抄寫經文,反倒是一家之主的男人每日遊手好閒,不喝個酩酊大醉絕不回返。

甄封氏住了一陣便不勝其煩,蓋因西鄰三日一小吵、五日一大吵。大抵都是男人拿了銀錢出去吃酒,害得母女二人只能喝稀粥度日。

陳斯遠笑吟吟聽着,本待聽甄封氏絮叨過了便先行去安置一番。誰知此時便有小丫鬟芸香一臉唏噓着進來,她沒規矩慣了,當下便吵嚷道:“大爺大爺,原是隔壁的姑娘收留了個小尼姑,她媽媽正教訓她呢。”

陳斯遠哭笑不得,暗忖你在榮國府包打聽也就罷了,怎麼來了蘇州也這般?

於是唬了臉兒道:“胡鬧,誰讓你胡亂插話的,還不快下去!”

芸香眨眨眼,委屈巴巴道了惱,這才扭身退下。

過得一會子,陳斯遠起身先去安置,便領了晴雯往前頭而去,只留下香菱母女兩個說些體己話兒。

誰知那芸香又鬼鬼祟祟尋了來,因着生怕惹了陳斯遠不快,便隔着門與個婆子嘀嘀咕咕。

“誒唷唷,西鄰那姑娘真真兒是善心人,自個兒都快過不下去了,偏生又收留了個小尼姑……是,就是小尼姑,聽說是勞什子蟠香寺逃出來的……嬤嬤,抄寫經文能賺多少銀錢啊?”

晴雯眼見芸香說一嘴便往內中瞟一眼,便忍不住嗤的一聲兒樂了,道:“大爺快去聽芸香說道說道吧,不然她煩起來沒個頭兒!”

陳斯遠哈哈一笑,探手將小丫鬟芸香招過來,便耐着性子從頭到尾聽了一遍。心下雖覺這小丫鬟只怕是養廢了,卻也勉勵道:“再探再報,若果然得了有用的,下月依舊多加兩串錢。”

小丫鬟芸香頓時長出了口氣,隨即喜滋滋應下:“大爺放心,我本就姓馬,錯非不是男兒身,那京營一準兒請了我去做探馬!”

待其顛顛兒而去,晴雯就道:“這芸香鑽錢眼兒裡了,不過是兩串錢,何至於這般上躥下跳的。”

陳斯遠笑道:“她家中人口多,每月放了月例,倒有大半都被孃老子要了去,自個兒留下仨瓜倆棗的都不夠脂粉錢呢。”

說着大咧咧往牀榻上一靠,悠悠道:“她啊,如今一則盼着每月能多兩吊錢支用,二則盼着早點兒及笄,這樣就不用再上繳月例了。” 晴雯怔了下,笑着說道:“是我錯怪了她……一不偷二不搶,只憑聽人嚼老婆舌賺賞錢,也難爲她了。”

陳斯遠笑而不語,芸香那小丫頭鬼心思多着呢!瞞了家裡不說額外的兩吊錢,還跟個貔貅也似,得空便將那裝得半滿的錢匣子點算一遍。

晴雯鋪展開包袱,又出房尋了個熨斗來,將一套瀾衫仔細熨平整。少一時婆子送了熱水來,陳斯遠洗漱一番,換了瀾衫網巾,便與晴雯交代道:“我先領着慶愈往撫臺衙門遞帖子,待敲定了此事,我再尋人掃聽你爹媽情形。”

“嗯,我不急的。”說話間晴雯抿嘴絞着帕子,這小模樣又哪裡不急了?

陳斯遠出得房來,領了小廝僱請了馬車便往撫臺衙門而去。蘇州多水多橋,有時行過一條街說不得便要過兩道橋,因是城內多乘轎,馬車反倒是少數。

一路穿街過巷,好半晌到得衙前街,陳斯遠挑開車簾觀量,便見巡撫衙門左近竟滿是書院。

東面爲仙鶴書院,南面爲紫陽書院,江南一地文風繁盛可見一斑。陳斯遠心下唏噓,若自個兒還留在江南打混,說不得連那秀才試一關都要蹉跎個十幾年。

馬車於撫臺衙門旁停下,陳斯遠留了小廝慶愈看顧,自個兒移步上前。

衙前自有皁吏迎來送往,搭眼一瞧陳斯遠一身瀾衫,待其到得近前不敢大意,忙賠笑拱手道:“這位相公可有事?”

陳斯遠拱手還禮道:“勞駕,鄙人順天府孝廉陳斯遠,因與撫臺有約,是以特來拜訪。”

皁吏笑容更盛,作揖道:“原是陳老爺!可是不巧,撫臺大人昨日一早便往揚州去了,只怕要十天、半月方纔迴轉。”

陳斯遠略略蹙眉,隨即遞上拜帖道:“煩請將拜帖送上,待撫臺迴轉,鄙人再來拜訪。”

“好說好說,陳老爺慢行!”

賈雨村去揚州了?自個兒什麼底細,能瞞得了旁人,又哪裡瞞得了賈雨村這等人精?且不說此人一早便有所忖度,便是心下存疑,打發人掃聽也就是了,又何必親往揚州?

陳斯遠思量半晌,忽而恍然——是了!便宜丈人林如海一家子死得不明不白,此人爲天子近臣,今上又怎會輕飄飄揭過?再者說了,如今的八大鹽商一個個腦滿腸肥,合該下刀子宰豬了。

思量分明,陳斯遠心下撓頭不已。若賈雨村掀起大案,只是一時半刻是回不了蘇州了……人家皇命在身,自個兒又不好往揚州找尋,此番只怕要多等一些時日了。

當下一路思忖着乘車回返,半晌停在蒹霞巷裡,陳斯遠才下馬車,便見西面宅子裡行出二人。

當先一個小的,一身僧袍,頭戴僧帽,身量未足,瞧年歲不過八、九之數,面容還算清秀,僧帽下的鬢角還露出兩寸長的頭髮;

後頭跟着個,一張素淨的瓜子臉未施脂粉,眉色淺淡如遠山輕煙,襯得眸中澄澈愈發清亮。藕荷色交領棉襖已洗得發白,袖口磨出毛邊,外罩一件半舊青緞掐牙背心。下系月白棉裙,鬢角斜插一支梅花鎏金簪。

雖衣衫敝舊,但漿洗得潔淨挺括,髮髻梳得一絲不亂。瞥見陳斯遠趕忙偏頭避過,擡手撫鬢,陳斯遠便瞧見那姑娘的右手上沾染了未褪的墨跡。

姑娘催着小姑娘快行,不一刻便出了巷子。陳斯遠觀量須臾,方纔收回目光,扭頭便見小廝慶愈滿面揶揄。

陳斯遠慍怒,冷哼一聲:“扣你一吊錢!”

“哎?不是,大爺!我可什麼都沒說啊!”

“等你說了就是扣兩吊了!”

小廝慶愈頓時欲哭無淚,只得臊眉耷眼隨着陳斯遠進了門。

此時臨近午時,甄封氏張羅着酒宴,非但打發婆子去沽酒,還自個兒下廚要露一手。

少一時酒菜齊全,衆人正吃得熱鬧,便有婆子快步而來,湊在甄封氏耳邊嘀嘀咕咕說了半晌。

甄封氏略略蹙眉,起身道:“鄰居有事兒,哥兒先吃用着,我去瞧瞧。”

說罷甄封氏離席而去,過了足足一刻方纔迴轉。

重新落座後,香菱便催問道:“媽媽,是西面的鄰居?”

“可不是?”甄封氏蹙眉憂心道:“又來借銀錢,總這般下去也不是個法子。”

晴雯聞言便道:“都說幫急不幫窮,大娘也是太過心善,若換了我,一準兒是不管的。”

甄封氏就道:“那婦人也姓甄,算算還是英蓮爹爹的族妹,這打斷骨頭連着筋,我哪裡好不管?再說那姑娘瞧着就是個好的,不過是二兩銀錢,過上十天半個月那姑娘就會還了的。”

“原來如此,”晴雯笑着讚道:“也是大娘仁義。”

當下喝酒吃菜,陳斯遠待酒足飯飽便領了晴雯而去,只留香菱母女兩個在房裡說話。

誰知香菱竟追了出來,扯着陳斯遠到得一旁欲言又止道:“大爺,今兒個我想留媽媽房裡。”

陳斯遠笑着道:“合該如此,這幾日你只管與大娘團聚,旁的不用多管。”

香菱笑着應下,又意味深長地瞥了晴雯一眼,晴雯頓時炸毛道:“姐姐好生古怪,平白無故的瞧我做什麼?”

香菱掩口吃吃笑道:“我瞧妹妹愈發出息了,說不得再過二年便要迷得人神魂顛倒了呢!”

晴雯羞惱着紅了臉兒,擼了衣袖便來追打香菱,香菱便嬉笑着繞陳斯遠而走,偷空一溜煙兒往後頭去了。

晴雯待要再追,卻被陳斯遠扯住,道:“罷了罷了,你且拾掇拾掇,我帶你去尋你爹孃……哦,你可還記着二老先前住在何處?”

“記得的,”晴雯難掩心下激動,道:“便在天后宮左近,離着大教場不遠。”

蘇州富庶之地,駐有一營京營。

陳斯遠笑道:“好,那咱們這就走。”

晴雯捏着衣角,忽而道:“我,我去換一身衣裳。”當下快步進得房裡,折騰了好一會子才換了一身衣裳。

過得半晌晴雯方纔出來,外罩淺金紋樣緞面鑲領緣袖口玫瑰紅暗紋綢交領長夾襖,內襯白色交領襖子,下着白色棉裙。這一身衣裳乃是春天時才做的,才過了一回水,瞧着簇新簇新的。

非但如此,晴雯頭上還插了累絲嵌珍珠蘭花金釵,這一身便是尋常人家的姑娘也比不得。

晴雯抿嘴略略張開雙臂,扭動身形道:“大爺瞧着如何?”

陳斯遠自是頷首連連。二人出得門來,打發小廝慶愈僱請了馬車,便往城北而去。

馬車轆轆而行,晴雯歪坐車裡,一直挑開窗簾往外觀量。她素來口齒伶俐,偏生這會子沒了話兒,只抿嘴怔怔往外瞧着,也不知心下想着什麼。

陳斯遠知其惴惴,便牽了柔荑,低聲道:“莫怕,有我呢。”

“嗯。”晴雯應了一聲,撂下窗簾,蹙着眉頭靠在陳斯遠肩頭。

一路穿街過巷,也不知過了多少道橋,忽而慶愈在外頭道:“大爺,到地方了。”

馬車停下,陳斯遠挑開簾櫳下得車來,遙遙看見一高塔,又有梵唱、木魚敲擊之聲隱隱傳來。遠處是北塔寺,又名報恩寺,身後爲天后宮,有一窄街通往大教場。

奈何窄街兩側滿是攤販,等閒馬車是過不得了。

晴雯隨行下來,遙遙一指道:“大爺,須得往裡走,過了這段有一條巷子,我爹媽先前就住在此處。”

當下晴雯領路,穿行過街市,西北方便是大教場,東北方則有成片的逼仄民居。

晴雯便引着陳斯遠往那一片民居而去,七扭八拐走了半晌,晴雯便停在一處三間民居前。

許是近鄉情怯之故,她竟躑躅着不敢上前。

陳斯遠問道:“就是這兒?”

“嗯。”晴雯點頭。

陳斯遠便看了眼小廝慶愈,慶愈心領神會,趕忙上前拍門。

啪啪啪——

“家中可有人在?”

須臾,內中有清脆女聲回道:“來了來了,誰啊!”

吱呀一聲,房門打開,內中行出來個三十許的婦人,納罕瞧了眼慶愈,又掃量了眼陳斯遠與晴雯,蹙眉道:“你們找哪個?”

陳斯遠扭頭觀量,便見晴雯面無人色,不住的搖頭道:“不是,不是——”

陳斯遠眼見那女子面上不耐,趕忙上前拱手道:“勞駕,敢問此前可有白姓人家住在此處?”

那女子見陳斯遠姿容甚偉,又身着瀾衫,面上不耐頓時褪去,笑着道:“回這位相公話兒,我家是去年臘月裡才搬來的,倒不知道此前住了什麼人。”頓了頓又道:“左數第三家住了小二十年,有什麼人住過,那蔣婆婆一準兒記得。”

不待陳斯遠說話兒,那女子又道:“罷了罷了,我領你去一趟就是了。那蔣婆婆耳聾眼花,說話可要費勁呢!”

說罷回首關了房門,扭身往東而去。陳斯遠便牽了晴雯隨在其後,須臾到得一戶人家。

女子敲開房門,入得內中須臾,便返身請陳斯遠等入內。

陳斯遠入得內中,便見一干瘦老太太正坐在屋裡擇菜。

陳斯遠上前問道:“婆婆,可還記得巷子裡住着一個白姓人家?”

晴雯緊忙道:“那家婦人擅織造,此前一直在織場做工。還,還有個女兒,後來賣了。”她顛三倒四說了一通。

那老太太觀量幾眼,忽而笑道:“白家啊……記得記得,早兩年還住在巷子裡呢。那家男人傷了腰,做不得苦活累活,全靠女人織造養家。

後來不知怎麼把白家小姑娘發賣了,女人知道後鬧了好些時候。後來啊,那白家男人好似出了事兒,家裡辦了喪事,沒多久女人就搬走了。”

晴雯急切道:“婆婆可知搬去了哪裡?”

那老太太道:“這卻不知道了,白家女人拉扯個孩子,悄沒聲兒的就搬走了,聽說……聽說好似去城外織場做工去了?”

晴雯大失所望。

陳斯遠謝過那老太太,轉頭出來安撫晴雯道:“回頭兒咱們勤打聽着,你媽媽若還在蘇州,遲早能尋見。”

“嗯。”晴雯蹙眉應下,悶着頭不言語了。

當下陳斯遠又吩咐慶愈四下掃聽,倒是得了不少信兒,不過說法各異,又說往南城外去的,又說往西去蟠香寺左近的,不一而足。

陳斯遠一琢磨這般找尋有如大海撈針,哪裡尋得見人?於是乾脆乘車往吳縣衙門走了一遭,他也不曾尋縣太爺,只尋了個班頭,塞了些銀錢,煩請其打發幫閒四下掃聽。

那衙役班頭平白得了外撈,自是道謝不迭,當下便吩咐了四個幫下四散掃聽,只道來日得了信兒定會登門告知。

這日陳斯遠與晴雯無功而返,晴雯心下鬱郁自不多提。

待轉天一早,陳斯遠正在天井中活動身形,忽而便聽得隔壁傳來聲音:“阿彌陀佛,姑娘,這佛經污了一頁,須得扣錢,不然實在不好與善信交代。”

隨即便有小姑娘聲音吵嚷道:“呸,當我不知你這賊禿的心思?昨兒個送去時還好好兒的,怎麼今兒個要結算銀錢就污了去?”

感謝盟主沫沫白是我的。求幾張月票,馬上滿兩千了!

(本章完)

第206章 又生事端第243章 水做的寶姐姐第232章 大婦模樣(第一更求月票)第146章 惡疾第32章 漣漪第160章 診治第96章 才選鳳藻宮第44章 勾兌第103章 議定第84章 造釁開端實在寧(求訂閱)第89章 又戲寶釵第18章 雲板叩喪音第25章 信重第193章 借用(上)第94章 反覆第241章 時來天地皆協力第123章 故技重施第139章 事有反常第54章 薛蟠中計第85章 疑心(求訂閱)第70章 遮掩第23章 閒子第113章 風雪故人歸第90章 苗兒 條兒 五兒第10章 傳揚第30章 裙釵一二可齊家(下)第144章 顧繡第167章 竊玉第212章 芳園應錫大觀名(下)第206章 又生事端第211章 芳園應錫大觀名(上)第57章 趙姨娘第249章 邢夫人點鴛鴦譜第101章 對簿榮禧堂第256章 攪局第63章 另一種猜想第205章 甄家 李家第180章 京報登黃甲第95章 暗夜浮香第141章 聘書 生辰第142章 牽線第44章 勾兌第205章 甄家 李家第157章 無獨有偶第56章 蒼蠅第106章 傳言起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60章 贈刀第102章 遠 黛之約第14章 案卷藏毒計第109章 陳斯遠請神第211章 芳園應錫大觀名(上)第160章 診治薛蟠案中的香菱第150章 尤二姐謀劃第17章 原來是你啊第172章 各論各的第169章 神異第235章 叔嫂魘魔法(上)第115章 賭第205章 甄家 李家第34章 結交(下)第166章 往來勾兌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章 留餘慶秋日閒坐 忽有遠親來投第209章 所求第7章 薛姨媽登門第191章 勘得破 逃不過第51章 無獨有偶第13章 寶釵教兄求個月票第61章 書房繾綣第91章 女公子第29章 裙釵一二可齊家(上)第136章 發難第218章 拆借第156章 窺破第180章 京報登黃甲薛蟠案中的香菱第70章 遮掩第117章 字畫鋪子裡的勾兌第241章 時來天地皆協力第150章 尤二姐謀劃第191章 勘得破 逃不過第55章 肥肉第176章 秋闈事第209章 所求第218章 拆借第114章 再遇燕平王賈雨村的軌跡第228章 寶姐姐 林妹妹第227章 不歡而散第40章 說說秦可卿第107章 寶天王發作第92章 奉命兜搭?第93章 又生變故關於重複章節的處置辦法第171章第99章 探病第222章 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