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風月事

寶姐姐轉念一想又覺不對,媽媽如今還未歸,又哪裡得空潑灑銀錢?說不定便是有心人攪風攪雨?

寶釵便問:“可曾問過這風聲打哪兒傳出來的?”

鶯兒癟嘴道:“我光顧着氣惱了,倒是不曾細問。姑娘稍待,我這就去掃聽!”

鶯兒扭身要走,又被寶釵喚住:“且慢,”略略思量寶姐姐嫺靜道:“倒也不必了。”

寶姐姐轉念一想,此一番沒準壞事變好事兒呢。姨媽王夫人一直含糊,既不肯應承,又不曾推諉,若過些時日媽媽去問,只怕依舊不能得了準信兒。莫不如讓這流言蜚語催逼一番,說不得還能得了姨媽準話兒。

“姑娘?”鶯兒費解。

寶姐姐看向她嫺靜道:“所謂流言蜚語,不過是些沒起子的胡亂說道,咱們不去理會,來日必不攻自破。罷了,你也別去掃聽,免得沾染上一身騷。”

鶯兒只得悶聲應下,閒坐一旁暗自賭氣。

寶姐姐又思量着,此番流言起得突然,說不得……不會,陳斯遠必不會當了真。左右過幾日又要往外頭處置膠乳賬目,到時候自與他說個分明便是了。想起前一回情形,寶姐姐禁不住又俏臉兒泛紅,咬着下脣面上噙了笑意。

待想起羞人之處,不覺心火升騰,竟引得咳嗽連連。唬得鶯兒吵着要去取冷香丸,寶姐姐好說歹說方纔叫住。

她心下自知,自個兒這毛病乃是什麼情由,想來待來日成了婚也就好了。(注一)

……………………………………………………

寶姐姐如何暫且按下不表。

卻說陳斯遠那日往新宅而去,因尤三姐不知內情,只當前日晴雯初識人事兒,便與尤二姐推說身子乏了,獨留晴雯伺候陳斯遠。

那晴雯得償所願,不由得愈發盡心。夜裡趕了鸞兒去曲嬤嬤處,與陳斯遠一道兒同牀共枕,難免情如火熾,興若酒狂。繾綣一番,待力怯魂消方纔雙雙安歇。

轉天一早,陳斯遠便被小鸞兒恨上了,任憑其拿了糖果、點心收買,小姑娘只是哭喊着叫嚷其是壞人。

晴雯羞得沒臉兒見人,緊忙扯了鸞兒去耳房裡教訓,自不多提。

陳斯遠略略小憩,待用過早飯,因想着與薛姨媽之約,臨近辰時便往那大格子巷而去。

待見了薛姨媽,少不得一番雲雨、兩廂恩愛。又好生哄勸了薛姨媽一番,這才施施然回返榮國府。

及至下晌,因讀書煩悶,陳斯遠又往園中游逛。誰知此番才上沁芳閘橋,遙遙便見那凹晶溪館前的桃樹下,坐着個嬌小嫽俏身形,這會子正捧了書卷蹙眉研讀,身旁還放置着小巧花鋤。

林妹妹又來葬花了?

前一回本想去瀟湘館造訪,誰知黛玉去了蘅蕪苑,此番倒是正巧撞見。陳斯遠拿定心思便過了沁芳閘橋,待行至近前,眼見黛玉讀得入神,陳斯遠心生戲謔,不禁躡足而行。

到得黛玉身前,忽而出聲道:“妹妹瞧什麼呢!”

“誒唷!”唬得黛玉手忙腳亂,慌亂之際書卷落在地上,身子更是險些自青石上掉落下來。

陳斯遠早有準備,緊忙探手去扶,只任憑黛玉抓了其胳膊,並不曾有輕薄之舉。

黛玉好不容易抓了其胳膊穩住身形,待瞧清楚來的是陳斯遠,一雙罥煙眉頓時微微蹙起,開口嗔道:“神出鬼沒的,嚇死個人,遠大哥也不知提前出個聲兒!”

陳斯遠笑道:“剛過了橋便喚了妹妹幾聲兒,偏妹妹讀書入迷沒聽見,怎地反倒怪起我來了?”

“是麼?”黛玉的確入了迷,便只當自個兒沒聽見。忽而想起掉落的書卷,正待彎腰去撿,誰知陳斯遠卻先一步將那書卷拿在了手中。

黛玉頓時俏臉兒泛紅,急促道:“你,你快把書還我!”

陳斯遠此時只掃量一眼便納罕不已,暗忖因着自個兒之故,寶玉便是有心如今也不敢來招惹林妹妹了,這會真記又是打哪兒來的?莫非寶玉那貨賊心不死?

“快還我!”

陳斯遠眼見黛玉這般急切,笑着將書卷遞給她,說道:“妹妹仔細收好,這會真記……老太太、太太那兒只怕認定了不是好書,若是知道了難免數落妹妹。”

這會真記便是西廂記,才子佳人的話本子,又有幾個是正經的?

黛玉雖知理虧,卻一則捨不得內中詞藻警人,餘香滿口;二則捨不得內中癡男怨女、愛恨情仇。

她正是豆蔻年華,情竇初開之時,初看此書,難免手不釋卷。

因是她便嗔道:“這書哪裡不好了?我瞧着極爲有趣呢!”

陳斯遠笑道:“我只說老太太、太太不喜,我又沒說我自個兒不喜。”

黛玉思量道:“既如此,你不說,我不說,外祖母與舅母又怎會知道?”說罷甩袖拂去青石上塵土,又踮腳落座,捧起書卷翻看起來。

黛玉這會子眉眼逐漸張開,果然是那等傾國傾城的貌,尤其是那一雙眸子愈發靈巧風流,惹得陳斯遠不禁感嘆——虧得當日賭了一把,否則這等佳人想要親近,只怕難於登天。

他四下掃量一眼,眼見便是有丫鬟、婆子也在幾十步開外,又有外頭桃樹遮擋,於是乾脆湊坐黛玉身旁。

二人只隔了一尺,黛玉偷眼觀量,便也沒說什麼。

過得須臾,眼見黛玉翻閱過了,兀自回味不已,陳斯遠便道:“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

黛玉瞥過來,道:“你也讀過會真記?”

陳斯遠笑道:“不然,我又如何寫得出閨怨詞?”

是了,如今外間還有人傳唱陳詞,黛玉先前還當只是因着他風流之故,如今思來,說不得便是多看了些才子佳人的話本子。

黛玉本就不是那等循規蹈矩的性兒,這會子只覺會真記寫得好,便道:“外祖母定是不許我看這等書的……偏我不知這等好書如何拐了女兒家心性。”

陳斯遠思量道:“妹妹看的是淨本,這外間有不少髒本的,張生、鶯鶯夜裡相會寫得污穢不堪。此爲其一。”

“還有呢?”黛玉好奇問道。

“還有,此二人門不當、戶不對,張生虧得考取了狀元,這纔算登對。可世間又有幾人得中狀元?便有如我那二姨,少時選了個頗有才名的秀才,誰知到如今也是個秀才。家中過得勉強度日,瞧着比姨媽也老了幾歲。”

黛玉聰慧,便頷首道:“原來如此,這倒也是。”

等了會子,陳斯遠忍不住問道:“妹妹從何處得來的此書?莫不是寶兄弟送來的?”

黛玉笑道:“他?這會子悶在舅媽房裡呢,且這一年又何曾理會過我?”

陳斯遠納罕道:“這卻奇了,既不是寶兄弟,妹妹又從哪兒得來的?”

黛玉因讀了一本好書,這會子心緒極佳,便瞧着陳斯遠促狹道:“你想知道?我偏不說。”

見陳斯遠瞠目不知如何開口,黛玉頓時掩口而笑,道:“罷了罷了,這書啊……是寶姐姐送來的,說是免得我閒悶無趣。”

寶釵送的?

這倒是有趣!

想那原著中,寶姐姐瞧見黛玉讀此等書,立馬好生奉勸,不料此時卻改了心思,反倒眼巴巴將此書送與了黛玉。

其中緣故不言自明:大抵是原著裡二女爭夫,寶姐姐既知寶玉、黛玉兩個更親近,便生怕黛玉知曉了風月事,再忍不住與寶玉成就了好事兒,那寶姐姐可就沒指望了。因是,見黛玉讀這等書,自然義正言辭勸誡了一番。

黛玉笑過,又打量着不遠處的水面,悠悠道:“真好,近日讀了一本半好書,倒是極爲有趣。”

“一本半?”

黛玉扭頭嗔道:“偏你那書最是勾人,只寫了一半,我雖明知最後肯定不大好,卻忍不住去思量,越思量越難受……好幾日才轉了心思,又求了人續寫。不然啊,這會子說不得還悶在瀟湘館呢。”

陳斯遠正待問託了何人續寫,遠處便傳來紫鵑呼喚聲兒,黛玉面嫩,當即起身道:“許是姊妹們來尋我耍頑了,那我先回了。”

說罷將書卷藏在懷裡,又扛起小巧花鋤,擺擺手便往沁芳閘橋行去。

陳斯遠起身送別黛玉,倚着青石思量了半晌,方纔釋然一笑,起身往清堂茅舍迴轉。

……………………………………………………

卻說這日惜春又吵着耍頑手球,衆姊妹便尋了怡紅院門前開闊地耍頑。孟春時節、彩裙紛飛,倒是好一番鳳舞蝶鬧。

待耍頑過後,鶯兒便尋了香汗淋漓的寶姐姐道:“姑娘,太太回來了。”

幾日不見,薛姨媽驟然回返,寶姐姐總要過去瞧瞧。她便與黛玉等說了一聲兒,擦拭過面頰上的香汗,兜轉過來往東北上小院兒而去。

那東北上小院兒於大觀園正門旁開了個小巧角門,須臾光景,寶釵與鶯兒一道入內,少一時便進得後頭正房裡。

寶姐姐入得內中搭眼一瞧,便見自個兒媽媽斜倚在榻上,面上閒適慵懶,膚如凝脂、白裡透紅,偏眉宇間又帶着一縷愁緒。

寶釵湊近,薛姨媽這纔回過神兒來,探手扯了寶釵笑道:“我的兒,方纔聽聞你與衆姊妹耍頑,怎麼這就回來了?”

寶釵乖順問安,這才道:“方纔見媽媽愁悶,可是又有煩心事?”

薛姨媽苦笑道:“我的兒,你還不知我愁的是什麼?”

寶釵咬脣思量,忖度此番定是又爲了親哥哥薛蟠。這下連寶姐姐也蹙眉道:“哥哥那邊廂……還沒動靜?”

薛姨媽只嘆息着搖搖頭。雖說這兒女緣乃是天定,可這都成婚許久了,至今也沒個動靜,難免讓薛姨媽多心。於是昨兒個薛姨媽偷偷請了太醫來,爲薛蟠好生診過了脈案,除去腎水不足外別無大礙,偏荷心、穗錦兩個又一直不見有身孕。

今早與陳斯遠絮叨一番,小良人除去寬慰一番也沒說旁的。薛姨媽便只當薛蟠福緣薄,便想着擇一日往廟裡好生燒香求肯一番,求得佛祖、菩薩開恩,好歹讓薛家有後。

煩悶過一場,薛姨媽便轉而道:“我這幾日不在,寶玉如何了?”

寶釵道:“我每日都往姨媽院兒走一遭,只聽說已無大礙,連面上的燙傷都好了呢。”

“這就好,這就好。”

“只是……”寶姐姐正待言說金玉良緣的風聲又起之事,忽而外間同喜道:“太太、姑娘,寶二爺打發丫鬟給姑娘送女兒茶來了。”

寶姐姐只得止住話頭,薛姨媽吩咐將人引進來,須臾便有同喜將個小丫鬟引了進來。

那丫鬟名佳蕙,乃是綺霰齋房外的使喚丫鬟,不知怎麼便被點了差事來送女兒茶。

佳蕙說了一番,卻是此前王舅母送的女兒茶,今兒個寶玉眼見還有多的,便打發人往四下姊妹處都送一些,便是鳳姐兒處也有。

薛姨媽笑着說:“難爲寶玉這般有心……是了,寶玉這幾日怎樣了?”

佳蕙道:“花大姐姐說二爺大好了,只是悶在房裡不得出來,三不五時的便要鬧一回脾氣。虧得太太就在身邊兒,不然我們這些丫鬟還不知如何應對呢。”

薛姨媽掩口笑道:“這孩子還沒定性呢,又哪裡憋悶得住?”當下朝寶釵遞了個眼神兒,寶姐姐心下膩煩,面上卻笑道:“也不白使喚你一回,鶯兒,去給佳蕙拿一串錢來。”

還有賞錢?佳蕙頓時大喜過望,不迭聲謝過薛姨媽與寶姐姐,捧了一串錢歡天喜地而去。待其出得東北上小院兒,又見幾個丫鬟嬉笑着往鳳姐兒院兒跑,問了一嘴才知,敢情是老太太也放了賞。

佳蕙喜得眉眼彎彎,緊忙回綺霰齋等着領賞去了。

待其一去,寶釵方纔繼續說道:“媽媽,這幾日也不知怎地,府中忽而又傳起那金玉良緣來了。”

“還有此事?”薛姨媽面上納罕不已。

寶姐姐留心觀量,便知道此番不是薛姨媽的手尾,心下不禁愈發好奇,既不是自個兒媽媽所爲,那又是誰在背後攪風攪雨?

那薛姨媽思量半晌,忽而瞠目道:“我的兒,你說……會不會是你姨媽?”

“啊?”寶姐姐驚訝不已。偏薛姨媽卻越琢磨越多,霍然起身合掌道:“着啊!說不得是宮裡的大姑娘來了口信,你姨媽先前含糊其辭一直推諉,這回大姑娘發了話,她自個兒總要尋個臺階下來纔好與咱們說話兒!一準兒是如此!”

寶姐姐眨眨眼,心道不大可能吧?可見薛姨媽一副篤定的模樣,寶姐姐心下又一時拿不準,不由得忐忑起來。這若是姨媽也要促成金玉良緣,那自個兒與陳斯遠該怎麼辦?

只因王夫人如今看顧着寶玉,即便薛姨媽尋上門去也只能隔着門說話兒,一時不好探究,母女兩個雖心思各異,卻不得求證,只得將此事按捺下來。

……………………………………………………

展眼已至四月初夏。

這日陳斯遠悶坐半日,又喚過五兒讓其隨意自題本中選取題目,隨即一氣呵成做了一篇八股文。陳斯遠已盡數得了梅翰林家中破題之法,如今四書五經又極爲熟稔,是以這一篇八股做下來竟得中上,倒是讓陳斯遠好生得意。

正待起身往園子裡遊逛一番,便有紅玉過來提醒:“大爺,沒幾日便是四姑娘生兒,大爺莫忘了預備賀禮。”

陳斯遠道:“早預備下了。”又不是整生兒,送一柄晴雯仿顧繡的團扇也就是了,想來必得小惜春的心意。

紅玉笑道:“是我多嘴了,大爺最疼四姑娘,料想早有預備。”

正說話間,外間忽而有婆子來叫門。紅玉納罕而出,須臾迴轉,道:“大爺,後門的婆子說,新宅的春熙請見。”

陳斯遠悶坐一日,這會子懶得動彈,便吩咐道:“你去將春熙引來就是了。”

紅玉應下,轉頭去引春熙。半晌光景,果然將鵪鶉也似的春熙領來了清堂茅舍。

那春熙顯是被榮國府的富貴嚇得不輕,先前只當自家老爺已是富甲一方,誰知今日才知天外有天、人上有人。與之榮國府一比,那新宅竟好成了鄉下土財主的居所。

待見了陳斯遠,見自家老爺氣定神閒,春熙這纔有了主心骨,上前回話兒道:“老爺,三姨娘打發我來給老爺送信兒。”

說着,自汗巾子裡翻找出信箋遞送過來。陳斯遠接過來掃量幾眼,內中說的卻是尤老孃之事。

那賈珍尋人幾番請託,與郭博士言說一番,誰知郭博士這回是鐵了心要和離,連尤家的老宅都一併退了回來。

賈珍無法,今兒個一早打發賴升去郭家偷偷摸摸接了尤老孃,一路送去了城外水月庵。聽說又打發了兩個妥帖的婆子照看,只待尤老孃產育過後另行安置。

尤三姐恨極了尤老孃,是以今兒個只尤二姐去看了一回,卻也只是將尤老孃送出城便回了家中。

陳斯遠看罷書信,依稀還能感受到尤三姐字裡行間的憤懣,心下不由愈發憐惜。嘆息一聲,待收了信箋,說了句‘知道了’,便打發春熙先行回返新宅。

待過得一時,外間傳來說話兒聲兒,旋即便有柳五兒道:“大爺,表姑娘來瞧你了。”

陳斯遠緊忙起身來迎,纔出書房便見邢岫煙一襲淡紫底子折枝辛夷花刺繡交領比甲,內襯白色交領襖子,下着白色撒花長裙,面上似嗔似笑,此時業已行了進來。

“表姐怎地來了?”

邢岫煙玩味道:“躲風,躲雨,躲清淨。”

陳斯遠思量道:“表姐心下超塵脫俗,素來風雨不侵,又何來躲風雨之說?”

邢岫煙飄然落座,歪頭瞧着陳斯遠道:“我再是風雨不侵,也架不住有人掀了簾子……呶!”說話間,邢岫煙便將一卷書稿隨手撂在了桌案上。

陳斯遠撩開衣袍落座,掃量一眼,見竟是自個兒寫的浮生若夢,頓時哭笑不得。先前還琢磨了半日,一直猜不到請了誰續寫,不想竟請了邢岫煙。

此時邢岫煙悠悠笑道:“林姐姐好一番求肯,雪雁又說林姐姐爲這書稿廢寢忘食的,我若不好生續寫了,只怕難免又勾動林姐姐心思……”擡眼看向陳斯遠道:“你倒是會給我找事兒。”

陳斯遠笑道:“也是表姐自有才情,不然林妹妹怎地不尋旁人?”

爲何單尋了她?邢岫煙自是問過的,黛玉只說她與書中的芸娘有七八分相似。邢岫煙原本不信,待昨兒個夜裡點燈熬油的將半卷浮生若夢看過,心下愕然,自個兒果然與那芸娘有八九分想象!

於是此時瞧向陳斯遠的目光裡不免意味深長……無怪當日見了自個兒一回,表弟的目光便不對了,原是早先便設想過芸娘這般的女子。待撞見自個兒這個李鬼,表弟又哪裡禁得住心思?

邢岫煙既知芸娘乃是臆想的,自不會去吃書中人物的飛醋,只是心下愈發熨帖,只覺自個兒與表弟果然是緣分天定——誰能想到他早先的意中人便是自個兒的模樣?

至於躲清淨之說,邢岫煙說的可不是黛玉。眼見表弟陳斯遠懵懂,邢岫煙生出戲謔之心,便一直笑着,偏不說爲何而笑。

此時丫鬟們一早兒就避了出去,陳斯遠心下癢癢,眼見四下無人,乾脆扯了邢岫煙便往書房而去。

邢岫煙先是面上一驚,轉瞬便恢復如初,只笑吟吟隨着其進了書房裡。待二人相對而站,陳斯遠果然不老實起來,扯着其柔荑揉搓不休,嘴上還嗔道:“表姐既心思早定,你我又沒什麼避諱的,何不多往我這兒來幾回?”

邢岫煙笑道:“不好不好,偶爾來一回瞧瞧你就好,免得來的多了你愈發得寸進尺。”

“哪裡就得寸進尺了?”

邢岫煙乜斜一眼,道:“打量我不知你心思?今兒個扯了手,明兒個吃了胭脂,後兒個還不知你要做什麼呢。”

陳斯遠眨眨眼,道:“表姐心性超脫,怎地這會子又拘起了俗禮?”

邢岫煙就笑着道:“我心在塵外,身在紅塵,可不就要依着俗禮?若你忍不住,不若明兒個便納了我就是了。”

她說得灑脫,陳斯遠卻聽得酸澀。這般好姑娘給人做正室纔是正理,卻囿於家世不得不給自個兒爲妾室。陳斯遠本就覺着虧欠其良多,聽得此言又哪敢胡亂輕薄?

當下賊心漸去,只扯了邢岫煙並肩落座,說道:“早先與你說了的,想着讓表姐多在園中與姊妹們耍頑兩年。”

邢岫煙便笑着歪頭靠在其肩膀上,低聲道:“我承你的情呢……這大觀園雖也有紛爭,卻算是難得淨土。素日裡嬉笑、耍頑,或湊趣做了詩詞,或一併做女紅,閒來四下串門遊逛,得空便小聚一番……這般日子,我只在夢裡過過。”

頓了頓,又仰頭笑看陳斯遠:“既如此,表弟就容我多過兩年可好?”

陳斯遠能說什麼?略略思量便知自個兒被邢岫煙給拿捏了……轉念一想也是有趣,便攬着邢岫煙說起了體己話兒。

他們二人這邊廂你儂我儂,綴錦樓裡刻下卻是刀光劍影。

卻是先前衆姊妹於稻香村後薔薇院小聚,這日天光正好,暑氣漸升。三春、黛玉、寶釵、湘雲、邢岫煙等齊聚,餵過錦鯉,便鬧着聯句。

衆人依次抽了籤,論好次序,便一人一言耍頑起來。輪到寶姐姐,寶姐姐眼見後頭便是二姑娘迎春,頓生逗弄之心,於是故意出了個難的。

二姑娘迎春雖思量深遠,這才情卻是比不過寶釵、黛玉的,一時爲難,忽而想起這兩日所看文章,頓時對了一句‘挨徹涼宵,颯然驚覺,紗窗曉’。

此一句一出,寶姐姐納罕不已,不覺便變了臉色!衆人又追問迎春此一句出自何處,偏生迎春推說不記得了。

於是罰迎春飲了一盞茶。

聯句繼續,寶姐姐忍不住時不時掃聽二姑娘迎春,這般情形落在邢岫煙眼裡,頓覺不妙。於是待散去後,邢岫煙也不回綴錦樓,乾脆打發篆兒拿了書卷,徑直往清堂茅舍躲清淨來了。

卻說寶釵回得蘅蕪苑,越思量越覺着不對,暗忖迎春那一句只怕出自元人百種!這可是大大的不妙!

何爲元人百種?

元人百種曲便是臧懋循編纂的《元曲選》,一部元明兩代雜劇的總集,總共收錄了一百種戲曲。

雖說裡面有公案戲、歷史傳奇戲、教化戲這些比較正經的內容,但也不乏讓人臉紅心跳的風月戲!

更有的風月戲寫得熱烈奔放,將男女之間那點兒情、欲直白寫出,端地是讓人咋舌。

比如拜月亭一出,寫了尚書千金戰亂中與人私定終身,又被父母拆散,幾經波折又陰差陽錯方纔再續前緣;

再比如望江亭一出,寫的是小寡婦鬥惡少覓佳偶;

再比如倩女離魂,姑娘家相中了書生,竟離魂出竅,隨着書生進京趕考,待其得中方纔合而爲一……是了,方纔二姑娘吟誦的那一句,便是出自倩女離魂!

寶姐姐心下本沒拿迎春當了對手,只憑着她與陳斯遠情誼甚篤,又豈是區區一個二姑娘能拆散的?

可萬一二姑娘學了那元人百種中那等不要臉的狐媚子,來日真個兒豁出去勾搭陳斯遠……寶姐姐自是知曉,意中人什麼都好,偏這寡人之疾一時間怕是改不了。

若酒後亂性,做下讓人措手不及之事……到時候大老爺順勢壓下來,任憑寶姐姐與陳斯遠私情如何,到時候陳斯遠即便不情不願,只怕也只得捏了鼻子娶了二姑娘迎春!

越琢磨越不安,寶姐姐哪裡還坐得住?她有心去給陳斯遠提個醒兒,只是這等姊妹間的私密事兒不好宣之於口。且向來只有千日做賊的,沒聽說過千日防賊的道理!

寶姐姐仔細思量一番,逐漸拿定心思。待臨近晚飯,便領了鶯兒往綴錦樓來。

此時邢岫煙還不曾回返,寶姐姐笑着進得二姑娘房裡,迎春不禁納罕道:“寶妹妹怎麼來了?”

寶釵嫺靜落座,笑着道:“二姐姐站好,我可要仔細審審你。”

迎春納罕道:“好端端的,怎地要來審我?”

寶釵笑道:“好個千金小姐,這會子還裝憨兒!我且問你,你方纔那一句果然不知是哪裡來的?”

迎春頓時爲之一噎,不禁赧然道:“記不得聽誰說過了,寶妹妹快饒了我這一遭吧。”

寶釵便笑道:“我若不饒你,早去與大嫂子說道了,哪裡還會眼巴巴的來尋二姐姐?”

迎春不覺紅了臉兒,一聲沒了話兒。

寶釵便語重心長道:“二姐姐不知,當初我也是個淘氣的。從小七八歲上也夠個人纏的。

我們家也算是個讀書人家,祖父手裡也極愛藏書。先時人口多,姊妹弟兄也在一處,都怕看正經書。

弟兄們也有愛詩的,也有愛詞的,諸如這些《西廂》《琵琶》以及《元人百種》,無所不有。

寶釵說到此處故意在那《元人百種》上頓了頓,又戲謔着掃量過來,頓時羞得二姑娘迎春別過頭去不敢看人。

寶釵這才繼續說道:“他們是偷偷的揹着我們看,我們卻也偷偷的揹着他們看。後來大人知道了,打的打,罵的罵,燒的燒,才丟開了。

所以咱們女孩兒家不認得字的倒好。男人們讀書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讀書的好,何況你我。

就連作詩寫字等事,原不是你我份內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份內之事。男人們讀書明理,輔國治民,這便好了。

只是如今並不聽見有這樣的人,讀了書倒更壞了。這是書誤了他,可惜他也把書糟踏了,所以竟不如耕種買賣,倒也不至於有什麼大害處。

你我只該做些針黹紡織的事纔是,偏又認得了字,既認得了字,不過揀那正經的看也罷了,最怕見了些雜書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二姑娘迎春唯唯應下,連聲稱寶釵說的有理。

見迎春聽了進去,寶姐姐心下稍稍熨帖,她也不多留,待吃過一盞茶便告辭而去。

二姑娘迎春送過了寶釵,回來後自個兒蹙眉犯了思量。那繡橘向來唯司棋馬首是瞻,一時也猜不出方纔寶姐姐到底是何意。

待司棋自東跨院回返,聽聞寶姐姐來了回,且數落了二姑娘一通,頓時冷笑道:“她自個兒與遠大爺私會,反倒教起姑娘道理了,哪兒來的臉子?”

此時卻見迎春笑着道:“她怕了。”

司棋納罕看過來,道:“寶姑娘……怕了?怕什麼了?”

迎春笑着搖頭,道:“還不好說,你容我仔細思量,總能想個分明。”

眼見自家姑娘不曾弱了氣勢,司棋頓時鬆了口氣,又鼓動幾句,這纔去提食盒。

實則這會子迎春早就想了個分明,方纔寶釵說了種種,最後一句纔是正經……她怕自個兒移了性情!

迎春早將自個兒擺正,知道自個兒落後於人,正不知該如何出奇制勝,不想寶釵便送了枕頭來。

那元人百種裡的風月戲,自是看得迎春面紅耳赤,於是這兩日她便不敢再瞧。偏寶釵又來提醒,這下卻不得不看了。

於是待用過晚飯,迎春便關起門來又尋了那元人百種翻閱起來。迎春約比寶釵年長一歲,正是少女懷春之時,這一宿看得二姑娘犯了心思。以至安歇後旖夢連連,起初夢裡的男子還模模糊糊,或是書中的王生、李生,待待後來逐漸真亮起來,竟變成了‘陳生’!

半夜倏然驚醒,迎春只覺身下溫涼滑膩一片,頓時蒙了被子羞得愈發沒臉兒見人了。

第73章 謀退第57章 趙姨娘抱歉抱歉第100章 賈璉歸來第1章 留餘慶秋日閒坐 忽有遠親來投第50章 邢夫人下本第152章 找死第222章 賠了?第19章 秦氏其人第20章 寧府聽聞第26章 婚約第212章 芳園應錫大觀名(下)第240章 黃蜂尾後針第216章 恣意妄爲薛寶釵第182章 一出好戲第75章 婚書第59章 黃雀第200章 欺人易欺天難第19章 秦氏其人關於重複章節的處置辦法第185章 送上門來第225章 移園第197章 奪產(月末求幾張月票)第21章 孫師叔第147章 風流靈巧招人怨第198章 蒹霞蒼蒼第182章 一出好戲關於重複章節的處置辦法第26章 婚約第44章 勾兌第93章 又生變故第127章 撞破好事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15章 賭第13章 寶釵教兄第112章 宴請第158章 嬉鬧第70章 遮掩第110章 兩封請柬第217章 一樁好事第72章 逗弄第114章 再遇燕平王薛蟠案中的香菱第45章 紅玉心思(週一求收藏 追讀)第162章 薛姨媽問計第214章 不及三分關於重複章節的處置辦法第104章 王夫人謀算第110章 兩封請柬第229章 出氣兒第239章 春日困幽情第107章 寶天王發作薛蟠案中的香菱第133章 元夜踏燈(下)第209章 所求第46章 牽線(求追讀 收藏)第70章 遮掩第167章 竊玉第96章 才選鳳藻宮第109章 陳斯遠請神第68章 破功第166章 往來勾兌第19章 秦氏其人第230章 炙手可熱第65章 遞話(求追讀 推薦票)第91章 女公子第145章 有意第148章 跪門第38章 情急道隱情第64章 抱屈(求追讀)第232章 大婦模樣(第一更求月票)第158章 嬉鬧第190章 娶妻娶賢第87章 襲人(求訂閱)第66章 驚變(求追讀)第211章 芳園應錫大觀名(上)第112章 宴請第234章 結仇第210章 襲人之憂第143章 晴雯第127章 撞破好事第163章 陳斯遠慶生第245章 端倪第3章 如此遠親第168章 亦真亦假第146章 惡疾第100章 賈璉歸來第128章 效紅拂故事第221章 爲難事第38章 情急道隱情第189章 王乾孃上線第76章 走不得了第198章 蒹霞蒼蒼第111章 考校第128章 效紅拂故事第222章 賠了?第44章 勾兌第181章 有喜有悲第110章 兩封請柬第162章 薛姨媽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