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住蒼煙不惹塵(三)

到了瀟湘館,李紈已經回去稻香村了,只有林黛玉還在那裡等着。

聽林黛玉把情況說了一遍,賈寶玉想了一會遲疑道:“顰兒,你的意思是說府上會入不敷出了?”

“嗯,是這麼個事。”林黛玉應道。

“這,這,這可如何是好?”賈寶玉也不說什麼出家的事了,妻妾四個,兒女一堆,這個時候他也沒臉說什麼解脫紅塵之類的話了。

“關鍵是沒有爺們在外盯着,有些人的膽子是越發得大了。”

“不會吧,這些幾代的家生子,一個個看着都忠厚老實,親近可信。”賈寶玉回想了一下,覺得賴大這四個,闔家老小都對自己畢恭畢敬,非常親近,怎麼可能做出這等豬狗不如的事來呢?

“說不定真的是生意不好做了。他們不是說璉二哥把生意都拉走了嗎?”賈寶玉在心反倒是隱隱有些不滿,大家在一起多好,開開心心,和和美美的,非得要分家。分家不說,還非得舉家搬遷到金陵去,擺明了要擺脫這邊一大家子,搞得老太太、太太非常得不開心。

“你這個呆子。”林黛玉從小跟他長大,如何不知道賈寶玉的心思,“人家璉二哥憑什麼在外面勞累奔波,你卻在府裡逍遙快活?”

“都是一家子,何必分得那麼清楚?”賈寶玉遲疑地說道。

“既然都是一家子,誰也不欠着誰,那各自過活就好了,爲什麼非要璉二哥一家在這邊待着,一個在外面奔波,一個在府內管事。你快活日子過着,不知道油鹽柴米貴,換作是你,你甘心嗎?”

賈寶玉不做聲了,這點道理他還是懂得。只是以前習慣了外面的事都由璉二哥操持,他只管到處玩耍,萬事不操心。猛地要他接管外面的那些繁瑣俗事,賈寶玉一時適應不過來。

“我的寶二爺,老爺有公事在身,萬萬脫離不開。老太太、太太、大奶奶和我都是婦道人家,你總不會讓我們拋頭露面去操持這些吧?”

“要不從族中選一個,我想想,環老三,寫信把環老三叫回來,讓他主持這些事。想必趙姨娘和環老三都是高興去做的。”賈寶玉滿臉喜色地說道。

林黛玉默然不語,臉上閃過失落之色。賈寶玉眼尖看到了,連忙開口問道:“顰兒,你這是怎麼了?我哪裡說得不對?”

“你覺得讓環老三來操持這些,是對他的恩賞嗎?”

“不是嗎?他一直想着出息,現在讓他總管府裡的大小事務,跟璉二哥一般,難道還不夠嗎?”

“寶二爺,環三爺是你的弟弟,雖然庶出,可不是家生子,召之即來揮之即去。而且人家現在有漢王殿下的照拂,幹什麼來我們府上做牛做馬?”

“怎麼是做牛做馬呢?至少是大掌櫃的呀,說一不二的大管事啊。”賈寶玉不解地問道。

“璉二哥好歹肩膀上還扛着長房,自己夾袋裡有份產業。打理着府上的事,順帶着打理着自己的產業,有錢落在自己的口袋,也有一份出息。環三爺有屬於自己的產業嗎?過來做大掌櫃也好,外管事也罷,做着同樣操心奔波的事情,每月無非還是拿那份月例,只怕比賴大這些家生子還不如。”

聽完林黛玉的話,賈寶玉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確實,賈璉有自己的產業和退路,賈環有嗎?賴大他們或是數代的家生子,在老太太那裡都有顏面,又或是太太的陪嫁貼己人,最得信任。賈環有什麼顏面?又得誰信任?到時候真的會比賴大他們都不如。

既然如此,賈環幹嘛還要湊過來做牛做馬?是他姐的枕邊風沒效果嗎?還是他姐夫的權勢不香嗎?

見到賈寶玉聽進去話了,林黛玉輕輕嘆了一口氣,繼續說道:“寶二爺,當初璉二爺舉家南下時,向你舉薦了族裡的賈芸,說是能堪大用的人才。可你一直忙着戲本話本的事,根本不管。賈芸因爲璉二爺的關係,明裡暗裡被賴大他們排擠,過得不順心。你這邊卻一直沒有說定的話傳下去,芸哥兒等不及,乾脆告辭南下去投奔璉二爺去了。”

“那要不寫份信去金陵,告知璉二哥一聲,把芸哥兒請回來吧。”

“好馬不吃回頭草啊。”

“那,那,那”賈寶玉左思右想了一會,突然發狠道:“我就不相信了,府上數十位族人,居然找不出一個堪用的。”

“寶二爺,你還別說不信了,還真難找出來。璉二哥多精明的人,在族裡上上下下找了一圈,才找到芸哥兒這麼一個。你覺得你比璉二哥的眼力要強?”

賈寶玉驟然泄氣了,論文采他當然不輸璉二哥,可是論到識人之明,處事通竅,他肯定是萬萬比不得。

“那該如何?”

“過年纔不久,就把府上庫裡的銀子花得枯竭,大奶奶悄悄跟我說了,說府上正等着金陵和京裡店鋪解來第一季的盈餘錢,要不然下月的月錢和日常開支都是麻煩事情了。”

“怎麼到了這個地步?”

“以前有璉二哥、璉二嫂左右支絀着,我們反正是不知道里面的艱辛。現在跟着大奶奶當了回家,才知道他們的不容易。外面看着我們府上光鮮,卻不知道是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這事關重大,寶二爺你必須出面理理事,至少要把京師地面上那幾家商鋪掌櫃的鎮住,老老實實把第一季的錢財繳公上來。寶二爺在府裡的分量,他們還是知道的,多少會顧忌些。”

“唉,”賈寶玉聽到要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不由就煩躁了,“好好的清靜日子就硬生生地給攪和了,這些狗屁倒竈的俗事,闔府上下就沒有一個能用的嗎?非得指使我去。”

林黛玉聽得氣悶,忍不住咳嗽起來,紫鵑連忙拍着她的後背,雪雁臉色不善,搶先開口了。

“清靜日子,誰不想過清靜日子?只是等到大家一起啃雜糧窩窩,嚼鹹菜棒子,那就真的清靜了。二奶奶爲了應支府上這月開支的缺口,把嫁妝體己錢拿出來四千兩來應急。二爺還在這裡埋怨。你清靜日子過着,沒事去尼姑庵裡喝茶,跟着幾個伶官唱戲。有事就去外面喝酒應酬,數十上百兩銀子往外花着,怎麼就不沉下心來好好想想,這銀子從哪裡來?老爺每年還有數千兩的俸祿和養廉銀子。可寶二爺有往家裡進過一錢銀子沒有?”

雪雁越說越來氣,“上回探春娘子心痛二奶奶和大奶奶,她管着漢王府內務,知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也清楚府上的一些情況,當時特意叮囑了寶二爺幾句,多少分些心思在府裡的產業上。闔府上下,數百口子指着吃飯,可二爺...”

“好了,雁兒,不用說了。”林黛玉看着賈寶玉的臉一陣白一陣青,連忙止住了雪雁的抱怨。

賈寶玉站在那裡,發了一會昏,最後還是冷靜下來,“那請娘子把賬目給我一份,我帶着茗煙幾個先去京師裡的商鋪走一趟。”

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三十四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四)第三百八十一章 南北連築千里路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四十五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矢交墜兮士爭先第三百零七章 漢江城闕又秋砧(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五)第三百七十六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一)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四十四章 春露樓裡救薛呆(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八十章 敕勒川裡現牛羊(一)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三十三章 五百年前事總知第三百三十九章 鴛鴦瓦冷霜華重(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一)第一百七十章 鄞江南岸旌旗展(三)第三百五十八章 一事無成兩鬢霜(一)第九十一章 漠北列陣受點檢(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後點驗有玄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京師三吳千機牽(一)第六十九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三吳鼙鼓連復來(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洗萬古歌詠志第五十五章 太學年考有蹊蹺(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捲絮(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芙蓉謝里影人間(一)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七十四章 東寧軍帥京述職(三)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玉堂前春解舞第二百四十八章 瑚璉凡鳥謀私利第八十八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三)第三百零九章 列聖憂勤德澤深(一)第二百二十章 狀元轉做伐柯人(二)第一百三十章 江南金陵多人事第三十四章 西山馬疾弓弦響(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二百六十七章 甄玉賈玉異際遇(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春暖水寒風似刀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九十七章 成均館裡風波惡(一)第二百零八章 暗箭傷人索誰命第四百二十八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榮禧國府添喜事(一)第二百五十四章 姑蘇城裡開元宮第一百九十六章 三吳鼙鼓連聲來(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妖僧狐心行詭事(一)第四十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檄文馳騎諭幽並(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才定東來又向西(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四百二十七章 太平氣象君知否(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君故不見九州悲(一)第五十一章 清虛觀裡蘸事忙(三)第一百七十三章 妖僧異心行詭事(二)第二百三十五章 老少狐狸志同道(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卷罷六經臥看山(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觀江樓上玉壁連(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抱朴守拙姑蘇城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第一百九十章 府邸私話言要事(二)金釵記後記第四百三十六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二)第八十六章 一夜風起刀兵急(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春江潮水自東去(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冶金韞玉忌輕沽(二)第七十一章 糊塗奇案牽朝局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樂時汝轉棄予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第四十一章 榮寧國府暗波瀾(二)第三百三十章 京畿東顧氣如山(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朝京華看瓊花(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第三百四十六章 春衫已換麴塵羅(一)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里海路波難平(一)第一百零三章 東華門前風雷動(三)第二百一十三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二)第二百四十章 一蓑煙雨任平生第三十九章 賈府門裡訓弟子第三百一十七章 深宮一夜飛秋磷(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三)第四百三十五章 蜂團蝶陣委芳塵(一)第九十三章 秋風蕭索蕭風關(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同袍借問誰家子(一)第二百五十章 灼灼其華之子歸(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奸佞忠信人言間第六十八章 深秋賦詩菊黃華(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甌江啼曉解奇案(四)第二百零六章 風雷會擊江潮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昔聞僧道開清淨(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湖雲一片閒舒捲(三)第五十九章 寧國府裡起變故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