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孝期懷孕

胤禎被禁足了大半年,早就被禁得鬱悶了,此番能夠解禁就已經謝天謝地了,被剝奪的那些權力,他也咬牙認了。當然,在他內心深處卻是不服的,只不過現實比人強,他只能低頭罷了。

胤禎想着,如果他強硬着不服,一直被圈禁着,更是無法掌握手中的權力,與其如此,還不如捨棄了那些以換得自身的自由,他覺得,只要能夠得到自由,他一定可以多方謀劃,不止是獲得以前那些權力,還能夠有機會走向最高峰。

弘時主動的去接近胤禩,這就讓他看到了希望。若是能夠挑起弘時兄弟之間的爭鬥,甚至是挑起他們父子之間的爭鬥,那麼他就有機會渾水摸魚了。

弘時的心計怎麼能比得上在九龍奪嫡時代廝殺過幾趟的胤禩和胤禎,被他們兩個哄得以順位繼承人自居……嫡長子弘暉身體有恙無法繼承皇位,其餘的都是庶子,按照嫡、長繼位的規矩,他就是弘暉之下最爲年長的一個,自然應該由他繼承皇位。

此時的弘時已經忘記了接近胤禩的初衷,反而是被胤禩和胤禎哄得忘記了窺視他們手中的勢力,只想着讓兩位皇叔支持他成爲太子。

黛玉聽兒子們七嘴八舌的把弘時做的那些蠢事一一道來,也不由得搖頭失笑,“他也是皇上的兒子,怎麼對皇上的心態一點也不瞭解?”

在胤禛眼中,黑就是黑,白就是白,朋友就是朋友,敵人就是敵人,可不存在什麼灰色地帶,弘時和胤禩和胤禎走得近,這兩位一個派人預謀刺殺胤禛,一個到處散播不利於他的流言,胤禛對他們只有深深的厭惡與恨意,可沒有絲毫的感情。弘時的這番行爲落在胤禛眼中,恐怕和“通敵叛國”沒什麼區別了。

想到歷史上胤禛對弘時失望透頂,將他出繼給胤禩,黛玉眼中就閃爍着幸災樂禍的興味。

這日弘時和胤禩、胤禎兩人約在酒樓裡吃茶,胤禩說:“皇上現在就只有永琨一個孫子,而且身體還有些弱,沒有絲毫的競爭力。三阿哥如果能趕在四阿哥之前生下嫡子,於日後的大業是很有益處的。”

弘時心裡一動,他比弘昊成親還要早,可是這麼多年後院的女人卻一個兒子也沒生下來,要不是懷了沒生下來,要不就是生閨女,他想兒子都快要想瘋了。不過……

“現在是皇瑪法的孝期,皇阿瑪指婚的時候都要讓我們出了孝期才能迎娶,我這時要是傳出喜訊,恐怕反而會讓皇阿瑪不喜。”

胤禎擺擺手,滿不在乎的道:“這有什麼!當初太皇太后去世的時候,大哥的長女就是在孝期出生的,孝懿仁皇后去世的時候,二哥的長子也是在孝期出生的,也沒見皇阿瑪說什麼。在咱們皇室,子嗣傳承纔是最重要的,其他的都是小問題。”

胤禩嘆了口氣,“我當初多年不曾有子嗣,皇阿瑪對我的意見就很大,這就是前車之鑑啊!”

弘時被胤禩和胤禎七嘴八舌的說得心裡越發波動起來,撇開弘暉不說,他就是長子,如果他能夠再搶先生下嫡子,那麼和老四比起來,自然就更有優勢了。這事兒幹得!

他端起茶盞笑道:“多謝八叔和十四叔指點迷津,侄兒以茶代酒敬你們二位。”

胤禩和胤禎對視一眼,笑着端起茶盞和弘時碰了一下。

如此過了兩月,十二月的一天,弘時滿臉歡喜的跑去李氏宮中,揮手將屋子裡伺候的奴才全部趕了出去,“額娘,棟鄂氏有了身孕了!”

李氏驚喜的站了起身,“三阿哥說的可是真的?棟鄂氏真的有了身孕了?”

弘時呵呵笑道:“這樣的事情兒子怎麼敢欺騙額娘?棟鄂氏身邊有個嬤嬤擅歧黃之術,她給棟鄂氏把了脈,說是已經有了差不多兩個月的身孕了。兒子沒有請太醫過來診脈,先過來跟額娘說一聲。”

李氏臉上笑成了一朵花,“你做得對,這時候可不能叫太醫。”

烏雅氏失勢之後,她在宮中、內務府、太醫院的一些勢力就被烏喇那拉氏拔除得差不多了,如今在太醫院中,李氏還沒有足夠信賴之人。

李氏說:“太醫院咱們還沒有一個完全控制的人,這事兒要是讓太醫院的人知道了,難免不被傳出去,那可就不好了。棟鄂氏懷孕,這是大事兒,要是運作得好了,可以從中獲利不菲。”她眼神閃了閃,“這樣吧,等過年的時候,在家宴之上,再讓棟鄂氏把懷孕的消息爆出來吧。”

弘時點頭笑道:“額娘這主意不錯,過年的時候皇阿瑪心情肯定不錯,這時候爆出喜訊,可就是喜上加喜的事了,皇阿瑪肯定會高興的。”

李氏道:“讓棟鄂氏屋裡的奴才們多注意着些,棟鄂氏這胎可不能出一丁點兒的問題,誰要是膽敢起歪心,本宮定不輕饒!”李氏迫切的希望弘時能夠趕在弘昊之前生下嫡子,弘時先天條件就弱於弘昊,只能從一點一滴的把優勢追回來。

棟鄂氏懷孕的事情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黛玉,在她進宮給烏喇那拉氏請安的時候,黛玉的神識就發現她懷上了身孕。

回宮之後,黛玉就對聞嬤嬤說:“三福晉懷孕了,你去查一下線索,然後想辦法透給弘昊側福晉。”

聞嬤嬤聽聞棟鄂氏懷上了,心裡就緊張起來,“主子,看來齊妃和三阿哥是想趕在四阿哥前面早一步生下嫡子啊,可不能讓他們如了願!”

聞嬤嬤最是清楚,皇家對於子嗣傳承最是看重,三福晉要真是生下了嫡子,在許多朝臣心中,恐怕三阿哥的分量就要加重一些了。可惜四阿哥和側福晉成親多年也沒個信兒。

黛玉嘴角微揚,“三福晉的肚子咱們不要動,讓弘昊側福晉和烏喇那拉氏着急去吧。”她頓了一下,說:“你注意一下,不要讓弘昊側福晉陷進去了。”

黛玉主要是想通過烏喇那拉諾欣,讓烏喇那拉氏知道這事兒,烏喇那拉氏和李氏之間的仇怨很深,再加上棟鄂氏懷孕對弘昊不利,也就間接影響了烏喇那拉氏一族的計劃。她料定烏喇那拉氏肯定會對棟鄂氏出手的。

聞嬤嬤腦子裡一轉就知道黛玉的意思了,“主子放心,奴才會留意的。”

在過年的前兩天,三阿哥府上忽然亂了起來,原來是三福晉小產了!

臘月二十九的這天,後宮的女人們都到烏喇那拉氏的永壽宮裡請安,烏喇那拉氏的臉色不大好,“齊妃,三福晉是怎麼回事?如果本宮記得不錯的話,先皇去世才一年多一點的時間,阿哥們現在應該還在孝期纔對。皇上就連給阿哥們指婚,也是讓他們出了孝期才成親,怎麼三阿哥竟然在孝期做出這種事來?大清以孝治國,這樣豈不是讓天下人笑咱們皇室不知孝悌麼?”

李氏的臉比烏喇那拉氏的臉更黑,孝期懷孕生子之事,在皇家一向不是什麼大的罪過,但這些都是潛規則,沒人敢拿到檯面上來說。只要是懷上了,誰也不會也不敢把肚子裡的皇子皇孫給打殺了。可是肚子裡的孩子一旦沒有保住,那別人再拿來說事兒就沒壓力了。

李氏想的很好,只要在家宴之上爆出有喜,那麼,就算這之後孩子沒了,別人也不會再揪着這事兒不放。可惜棟鄂氏居然提前就流產了,哪裡還能瞞得住?一下子就被烏喇那拉氏抓住了把柄。

李氏臉色難看,一臉慚愧的說:“三阿哥年輕,也就一時沒有把持得住,臣妾已經狠狠的教訓棟鄂氏了。”

“三阿哥年輕?本宮記得三阿哥比四阿哥還要大上幾歲吧,怎麼四阿哥那裡就沒有這些糟心事?可見不關年紀的事兒。三阿哥如今也在辦差了,連慾望都不能剋制,還如何指望他能爲皇上分憂?本宮會請皇上讓三阿哥再去上書房讀幾天書,學學什麼叫做孝順。”

李氏頓時就跪了下去,弘時都快二十歲的人了,若是還去上書房和小阿哥們一起讀書,那他的面子可就一點兒也不剩了。李氏求情道:“都怪臣妾,還請皇后娘娘從輕發落。”

黛玉清咳一聲,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落到了她的身上,黛玉看向烏喇那拉氏,輕聲道:“皇后娘娘慈悲,就饒三阿哥這一次吧,去上書房讀書的事情,娘娘看看能不能換成抄寫孝經?想來三阿哥經此一事,日後做事也能有些章法了。”

李氏急忙道:“是啊,還請皇后娘娘慈悲,就讓三阿哥在府中抄寫孝經吧。”

烏喇那拉氏沉吟半晌,才緩緩道:“既然純貴妃求了情,那就讓三阿哥在府中禁足三個月,抄寫孝經自省吧。”

李氏鬆了口氣,禁足三個月總比去上書房丟臉要好,“多謝皇后娘娘。”

烏喇那拉氏淡淡道:“齊妃教子不當,不可不罰,你也禁足三月,罰俸半年,你可服氣?”

李氏咬咬牙,“臣妾領命。”

510第510章第455章 弘晝的野心第378章 林墨白VS雅爾江阿第326章 鈕鈷祿氏的決定493第493章第421章529第529章第587章 佟家倒了第314章 林中尖叫第182章 無知蠢婦第133章 賈寶玉初嘗雲雨第142章 追殺媚人第327章 晚了第135章 敗露第178章 宜妃的算計第264章 懷疑黛玉第20章 突破500第500章第436章 放權第439章第133章 賈寶玉初嘗雲雨第233章 明珠抱憾而終520第520章第354章 雨衣第379章 狀元所屬525第525章第187章 胤禛回京第618章 巫後(四)第574章 天賜祥瑞第365章 林墨白進京第51章 約期到了第379章 狀元所屬第536章 胤祥回京第532章 嬤嬤要以身相許第207章 有孕第225章 兇險第558章 胤祉的選擇第225章 兇險第312章第450章 永琨中毒第216章 摔個狗吃屎第43章 四哥,去香山第219章 陰差陽錯第411章 年氏復寵第350章 敢不從命第565章 處置第610章 駕崩(五)第376章 孽緣第589章 佟佳氏死了第432章 伊爾根覺羅氏要生產第70章 納妾第152章 背後疑雲第32章 海中怪物第89章 太子病了第227章 寶釵的青雲之志第309章 太后的野望512第512章第141章 賢嬪第331章 最後的盛宴第79章 太子的傾向第23章 秦淮河第544章 押解進京523第523章第285章 萬壽節第157章 黛玉的金玉良言第80章 偷雞不成第490章 被調戲了第252章 敗露第411章 年氏復寵第465章第428章 大比武第375章 被賭斷子絕孫第110章 “驚喜連連”第620章 巫後(六)第394章 母子坦誠第121章 反省第163章 不自知的心動第583章 皇后病重第119章 十四福晉人選第57章 林如海進京第391章 放眼世界第421章第298章 探春紅鸞星動第615章 巫後(一)494第494章第383章第378章 林墨白VS雅爾江阿第598章 到底成了沒?第339章 烏喇那拉氏的取捨521第521章第8章 夢中傳承第276章 煉丹第17章 太后和宜妃的好感第35章 一進賈府第4章 削周瑞504第504章第321章 謠言第575章 西北大捷第575章 西北大捷第50章 孫嬤嬤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