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東征(二)

聽見楊虎城說主動撤退,馮欽哉不禁擔心道,“我們這麼撤退的話,張(學良)總司令那邊會不會對我們有看法?還有我們撤退,紅軍會不會進攻我們?畢竟現在隔壁的紅軍不是之前的李衛國一個人當家了。”

“張學良那裡不用去管,他的東北軍現在都不怎麼願意跟紅軍打,你看着吧,他也得撤軍!畢竟我們現在的這個鄰居實力很強,張學良不會傻到去跟紅軍拼個你死我活的。

至於紅軍那邊即使換人了也不會亂來的,要知道,若真是逼急了,他紅軍也別想落的好。兔子急了還咬人,何況我們還是軍隊。”

楊虎城毫不擔心的說道。

“是,我這就去辦!”

於是,在接到楊虎城的命令之後,孫蔚如的38軍絲毫未損的撤回了陝西,但是此時的張學良卻是在由於是否撤退,就算撤了能保證紅軍不攻擊他的部隊嗎?

在得知楊虎城把自己的部隊安然無恙的撤了回來,張學良便找上了門來,要知道他現在有兩個師在延安被包圍,兩個師在天水被包圍,一個師被消滅,情況比較嚴重。

最重要的是,現在東北軍只要提打內戰就沒士氣,所以張學良也很無奈,不過妥協是他的習慣了,這次也打算繼續妥協。

“楊兄,我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我的幾萬部隊被紅軍給包圍了,聽說你跟那邊關係還不錯,就想讓你從中當一箇中間人!我想跟他們談談!”

只見一身軍裝的張學良,急急忙忙的來到楊虎城的家,對其說道。不過張學良也知道這件事不能讓太多人知道,所以跟他來的都是他的親信。

“漢卿賢弟,我可以給你牽一條線,能不能成就看你如何去談判了。”

楊虎城看了看張學良身後的人,再看見張學良點頭後,才慢慢說道。

其實楊虎城完全不用這麼小心,對於楊虎城只知道自保不知道剿共的事,老蔣早就知道了,只是礙於一些原因,不好下手而已。

見楊虎城肯幫忙,張學良對其拱了拱手,感謝道,“那多謝楊兄了!”

別看現在張學良的東北軍還有20來萬,但現在的東北軍早就不是九一八之前的那支東北軍了。

現在的東北軍沒有了當初強大的後勤能力,也沒有那麼雄厚的經濟能力了,什麼軍餉、武器這些都得靠國民政府給了,處處受制於人。而且軍隊損失了,老蔣不僅不不給補充,反而給取消編制,讓東北軍現在的日子不怎麼好過。

這也是爲什麼張學良得知自己四個師被圍,一個師被全殲的消息之後,很着急的原因。說實話現在張學良也很後悔,當初要是不撤出東北那該多好,不像現在,就像流浪者一樣,四海爲家。

嚴重的是下面的士兵離家差不多五六年了,都有點想家了,加上紅軍沒事就宣傳打回東北去,下面的士兵都無心戀戰。張學良現在的想法就是儘可能多保住一些士兵,讓他們以後有機會回到東北,也算是贖罪吧!

。。。。。

蘭州,老毛的家,接手了整個紅軍情報系統的周恩萊哪來一封電報,遞給了老毛。

“老毛,好消息呀!張學良想找我們談判,希望我們放掉他被我們包圍的部隊。”周恩萊坐在凳子上,對着老毛笑着說道,張學良這次主動來找他們,對於紅軍來說是個好機會呀。

“噢,這個少帥怎麼主動找我們了?倒是有點意思,你怎麼看?”老毛問着一旁的周恩萊,看他是什麼看法。

畢竟這會朱得、李衛國都在忙着打仗,惲代英、任畢時在蘇聯沒回來,洛浦忙着政府這邊的事,現在他兩在討論這個了。

“老毛,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現在東北軍的日子並不好過。老蔣不放心張學良掌控着這麼多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軍隊,所以處處排擠東北軍,我們則可以藉着這個機會,跟東北軍建立良好的關係。

只要我們跟東北軍達成和平協定,西北這邊我們就不懂擔心安全問題了。而且東北軍都想打回東北去,若是可以把東北軍拉到抗日陣營來,這對老蔣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

一舉兩得呀!”

“嗯,你說的有道理,你讓我們的同志跟張學良展開談判,多給他講講聯合抗日,相信他會很樂意跟我們合作的!”

老毛笑着說道,其實他們這麼做就是逼着張學良來跟他們談判,不然紅軍也不會圍而不攻了。

至於東北軍這邊看到紅軍在消滅了他們的一個騎兵師後,並沒有沒有攻城,也就知道了紅軍的目的,於是雙方就這麼在那對峙着,等着上面的回覆。

而那隻被消滅的騎兵師,其實也談不上被消滅,由於看見紅軍這邊實力強,跑不掉的這支騎兵師在付出一定傷亡後,就全體繳械投降了。不過對於投降的俘虜紅軍這邊照顧得很好,沒有刻意刁難,而且還給那些受傷的東北軍士兵治療,並趁着這個時候給他們宣傳反蔣抗日的主張。

相信只要這些士兵回去之後,就會把紅軍的抗日主張給其他的士兵宣傳,估計到時候東北軍更沒心思打仗了。

。。。。。。

延安城以及天水城外,李衛國和朱得都收到了放這些東北軍離去的電報,並且把武器一律歸還,不許攻擊。

“總指揮,我們就這麼看着這些東北軍士兵走嗎?就算放他們也把武器給留下呀!”

此時,李衛國與紅三軍團的指揮官騎着馬看着遠處井然有序的離開的東北軍士兵,旁邊的紅三軍團參謀長董振堂不甘心的說道。這支東北軍就兩個師,以他們手上的兩個軍五萬人的部隊,完全可以吃掉這股敵人,就算放他們走,也得把武器給收了呀。

看着李衛國那不知陰晴的臉,劉伯成怕對方生氣,連忙對董振堂故作不滿的說道,“董參謀長,執行命令就行,別問那麼多!”

“誒,這沒什麼!董參謀長,讓這些東北軍帶着武器走是有原因的,這是軍委商量後決定的,想知道什麼原因你慢慢想!不過我希望在想出原因之前,少出現那些質疑的語言!

命令士兵進城!”

在東北軍撤的差不多的時候,紅三軍團的士兵便進入了延安城,這座本該是中國工農紅軍的聖地的城市,現在卻被更好的蘭州所取代。

“快跟上!”見總指揮李衛國已經驅馬入城,後面的劉伯成等人連忙跟上,隨着大部隊一起進城了。

延安,古稱膚施、延州,歷史上是陝甘寧邊區的首府,中國的革命勝地。延安東邊與山西僅隔一條黃河,西臨甘肅,北接陝北重鎮之一的榆林,南接銅川市,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歷來是陝北的政治和軍事中心。

延安的城區位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兩條河的交匯之處,這就讓其成爲了兵家必爭之地。素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也被譽爲‘三秦鎖鑰,五路襟喉’。

在紅軍進城之前,城裡的百姓一直是心驚肉跳的,在幾天前就發現延安城被大軍給圍住了,聽說還是西邊的紅軍。他們就一直擔心這些當兵的是不是要發生激烈的戰鬥,他們都收拾好了家裡的所有財物,這兩天也不敢上街,生怕被戰鬥波及。

可就是在今天,城裡的百姓發現,除了預料之內的戰鬥沒有發生之外,還看見之前在城裡的東北軍士兵都開始收拾好東西撤退了延安城。

隨後,就看見本來應該是東北軍敵人的紅軍進城了,看着那些身穿統一紅軍軍裝的紅軍士兵,踏着整齊的步伐,那精神頭,那士氣,讓城裡的百姓都覺得非常驚訝!

不是都說紅軍很窮嗎?穿不起好衣服,怎麼現在看着不像啊!

。。。。。。

延安城,之前東北軍的指揮部,現在變成了東征軍的臨時指揮部,紅三軍團的軍級指揮官都在這來了。

“羅副軍長,你率着你的第十師,在接下來負責延安的防務!”在例行會議上,李衛國把延安的防務直接交給了紅三軍的副軍長羅兵輝。

“是!總指揮!”

只見一個身材略胖的一個紅軍軍官大聲的回答道。沒錯,這個人就是羅兵輝,跟其他紅軍指戰員不一樣,他人比較胖,臉也是大圓臉,身材更是很那個啥了。那肚子大的,估計紅軍將領裡面也就他才這麼誇張了。

“對了,我們的行動有沒有引起閻錫山的察覺?”

劉伯成見李衛國問着這事,便笑着說道,“報告總指揮,閻錫山應該是有所懷疑,在黃河東岸,出現了約有兩個旅的部隊,不過這應該只是正常的防務。

閻錫山不會想到我們這次的目標其實真的是他,等他知道的時候,估計都得氣死!”

哈哈

衆人見劉伯成這麼說,都不約而同的笑了起來。

“好了好了,都嚴肅點。劉軍團長,讓下面的部隊多沿着黃河邊觀察一下,記得別穿軍裝,千萬不能引起閻錫山的戒備。雖然說閻錫山現在是實力不強,但是我們能減少損失,爲什麼還得去明知故犯呢!”

李衛國在劉伯成這麼一說,便想到若是閻老西得知自己的大部隊渡過黃河後,他會是什麼感想。於是嚴肅的臉也不禁露出了笑容,這倒是讓會議的氣氛活躍了不少,不像之前那麼嚴肅了。

“是,總指揮!”

“總指揮,按照你的要求,我們把城裡的那些稍大點的商家還有鄉紳地主給集中起來。”就在開會的時候,紅三軍團的政委鄧曉平來到李衛國身邊認真地說道。

聽着這個老鄉那濃濃的川味官話,李衛國心裡也有點得意,沒想到這位後世自己要膜拜的人,現在卻成了自己的下屬,而且對自己還這麼畢恭畢敬的。

不過這樣的事他都快習慣了,未來共和國的將軍元帥現在大多都是自己的下屬呢,再多一個未來領導人怕什麼。

“好的,我知道了!大家散會,維護好各地的治安,我不希望出現大量反抗我們事情出現,只要一律南逃的鄉紳地主,其在我們轄區的財產一律沒收!”

“是!”

通過跟張學良的談判,雙邊協商好了邊界問題。陝西方面,富縣以北歸紅軍,富縣以及富縣以南歸張楊二人的地盤;甘肅方面,西北軍、東北軍退回陝西。

雙方並約定井水不犯河水,互不交戰,聯合一起勸蔣抗日。

。。。。。。

東征軍臨時指揮部的大堂裡,數十名衣着不一的中年人,老年人在那竊竊私語。他們都是延安城有頭有臉的人物,相互之間也都認識,再來了這之後發現有很麼熟人,都不知道紅軍指揮官叫他們來有什麼目的!

“你們說這紅軍的長官是怎麼想的,把我們這些咱們延安有頭有臉的都叫了過來,難道是想把我們一鍋端?”

只見一個身上穿着上好布料製作的長衫、手指上還帶着幾個翡翠扳指的男子,不確定的對着旁邊幾個人說道,言語之間很是擔憂。

“不會吧,要是真的想把我們給端掉,用得着把我們全部集合起來,那多麻煩,直接派兵把我們解決了不就行了!”

顯然旁邊的一個鄉紳顯然不信上一個人的觀點,便按照他的思路分析道。

“那誰知道,要知道這些紅軍在他們所謂的根據地沒少幹這事,很多地主家都被抄家了,一條活路也不給吧呀!”

最開始說話的人繼續推理道,旁邊的人聽了之後都提心吊膽的,早知道他們就不來這開會了,直接逃到西安這些地方再說!

就在他們打算繼續交流的時候,一陣紅軍士兵的聲音響了起來,“首長好!”說話間,伴隨着整齊的敬禮動作。

只見一個30來歲的軍裝男子,映入了這些鄉紳的眼簾。

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97章 入川(三)第315章 第一次反掃蕩(九)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330章 天津(五)第327章 天津(二)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24章 奪取新疆(二)第287章 晉東南之戰(十一)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66章 秘密協議第448章 後續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329章 天津(四)第286章 晉東南之戰(十)第477章 太平洋戰爭爆發第632章 武漢反擊戰(二)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63章 大撤退(三)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403章 大同戰役(七)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170章 西征(十三)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99章 漢中攻略第70章 崛起(一)第130章 漢中協定和紅二、四方面軍第68章 編制以軍裝問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183章 會師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158章 西征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458章 華北大掃蕩(七)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422章 皖南事變(二)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30章 天津(五)第316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第34章 衝突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30章 中條山之戰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159章 西征(二)第87章 陝北第101章 漢中攻略(三)第618章 攻克濟南(一)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56章 綏寧會戰(十六)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434章 交易第531章 觀察團事件(五)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65章 戰平漢線(一)第285章 晉東南之戰(九)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32章 天津(七)第537章 親歷駝峰航線(二)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321章 長治之戰(二)第494章 中國軍隊在緬甸(一)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626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第244章 奇襲太原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465章 華北大掃蕩(十四)第204章 西安事變(三)第82章 第一次反圍剿(八)第619章 攻克濟南(二)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197章 東征(七)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