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

反攻序列?

聽到這幾個字的江淮仁,突然眼前一亮,便急忙來刀王以哲身邊,追問道,“軍長,真的要反擊啦?”

“沒錯,這是指揮部下的命令。我們的部隊先撤下來修整兩天,補充彈藥和更換一些損壞的武器,過兩天估計就得開始反攻了!”王以哲沒說話,倒是一旁的副軍長盧德銘回答了江淮仁。

“太好了!我馬上就回去安排撤退事宜,不過哪支部隊來接替我們在這兩天守衛這些陣地?”一聽真的要開始反攻,江淮仁立馬就非常的高興地說道。

“是十二縱隊!”王以哲淡淡地說道。

“什麼?十二縱隊?這不都是新兵嗎?他們能擋得住日軍的進攻?”江淮仁擔憂道。

聽見自己部下對十二縱隊有點不屑,王以哲笑了笑,也沒責怪,“你也別小看都是新兵,但人家的裝備好,步槍都是莫辛甘納,輕機槍都是dp機槍,重機槍則是以37式通用機槍的版本(是在37式通用機槍上改進,並縮小了口徑,在38年底開始小規模生產,也叫37式ⅱ型通用機槍)。

而且這個縱隊的炮兵也比我們的強大,每個師都有一個4連制的炮營,裝備有3個連18門75mm野炮、1個連6門122mm榴彈炮。

你覺得這個配置守住幾天鬼子的進攻有問題嗎?”

“我天,這肯定沒問題呀!我就納悶了,爲什麼我們的炮兵沒這麼強,反而把這些武器配給一個新成立的縱隊,不是浪費了嗎?”

江淮仁憤憤不平道,顯然也惦記着那6門122mm榴彈炮(不是a-19,而是m-30。前者是重型榴彈炮,只有炮兵師這種戰略支援的部隊纔有,m-30普通的野戰榴彈炮,全重只有2噸出頭,a-19則是重達7噸。)

按照十二縱隊這個架勢,再加上每個團有着2門九二步兵炮,每個旅有4門75山炮,算下來一個師不算迫擊炮就有18門92步兵炮、12門75山炮、18門75野炮、6門122榴彈炮,一共54門火炮。照這個趨勢,基本上可以媲美一個三單位師團的火力了(日軍三單位師團人數在12000到18000不等,火炮數量在54到66門之間不等)。

“你沒聽清楚我剛纔說的內容嗎?這明顯是蘇械師,雖然跟真正的蘇械師差遠了,但是武器基本都是蘇式武器。你認爲給你的部隊馬上換成蘇式裝備,你們能適應?”王以哲沒好氣地說道。

“嘿嘿,這個沒想過!”

“別在這墨跡了,回去抓緊交接防務!”

“是!”

。。。。。。

隨着十二縱隊三個‘蘇械師’跟67軍三個師的換防,八路軍的反攻序幕也慢慢在展開了。

在換防當天,日軍就發現了不對,因爲之前抵抗很頑強的八路軍士兵出現了不少防衛漏洞。就當日軍打算趁着這些防衛漏洞撕開八路軍的防線時,卻遭遇了極強的火力打擊,八路軍憑藉着火力最後還是穩住了整個防線。

日本人這時也明白了這是一支新的部隊,戰鬥經驗應該不足,但是火力比較強,最主要的還是部隊基本都是蘇式武器,這纔是讓日本人非常擔心的。

之前他們雖然知道中共與蘇聯的關係很密切,蘇聯也有意借中共的手來牽制日軍,讓其不能威脅蘇聯遠東。但他們之前跟八路軍交手時只看見了蘇聯的飛機和坦克,但是蘇式輕武器以及火炮他們只是在跟中央軍交手時纔會碰到,八路軍這邊都是他們很熟悉的武器。

特別是這支新的部隊來了,就意味着八路軍之前的那幾萬守軍暫時就離開了戰場,這讓日軍也在疑惑八路軍到底想幹什麼。不過他們的飛機並不能飛刀銀川以南的地區去偵察,所以八路軍後方到底在幹什麼他們也無從得知。

這讓一直很冷靜的梅津美治郎此時都有點急躁起來。

。。。。。。

銀川保衛戰的消息在日本有意的捅出來的情況下,瞬間傳遍了整個中國,就連歐美、蘇聯都在關注這個事。蘇聯爲了這個事再一次派了一支臨時軍事觀察團來,就是爲了看看八路軍的戰鬥到底打得怎麼樣,能不能守住銀川以及河西走廊。

在觀察團來之前,蘇聯駐蘭州的外交人員每天都要往老毛等家裡跑,就是爲了詢問情況,但是八路軍卻是對這件事隻字不提,只是在不停的動員後方士兵,每天開往前線的火車以及汽車、馬車都很多,不是從前線運回來的傷員更是讓蘇聯人覺得戰事很激烈。

開始的時候蘇聯人對於中共不是太擔心,知道日軍捅出了他們直接攻到了銀川城下的消息,看着報紙上那曾經應該很堅固的城牆,此時早已破碎不堪。

特別是一個日軍軍官站在日軍坦克上,拍的那一張照片更是讓那些關注戰況的人趕到不安。

因爲那張照片的背景就是銀川城的城牆,上城門上依稀可見的幾個字證明着這張照片的真實性,照片裡面人們還看見不少日軍士兵正在涌入銀川城,這更讓這些人舉止不安。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照片雖然是真的,但卻是n天以前日軍唯一一次攻進銀川城。結果堅持不到半天就被趕了出來,包括照片上的哪輛坦克和那個軍官也被火箭筒一炮給送回日軍靖國神社了。

日本肯定不會把目前進攻不順的消息傳遞出去,那樣豈不是自己打臉,這都是小鬼子的輿論宣傳,就是想打算逼着重慶方面接受與日本方面的和談。

但是現在八路軍一支沒有公佈任何有關西北戰事的情況,加上西北是八路軍的地盤,本來人樣就稀少,所以現在報紙上出現的有關西北戰事的消息都是日本單方面爆出來的。

重慶,黃山別墅。

這裡是老蔣在重慶居住的地方,這裡乃崇山峻嶺,樹木茂盛,房屋隱藏於樹林之間都可以不露出任何痕跡,能有效的躲避日軍的轟炸。

此時已到三月,本來黃山別墅的環境就很優雅,冬天也早就過去,初春的黃山別墅開始散發着勃勃生機。難怪歷史上老蔣會在這裡居住很長的時間,不是沒有原因的。

此時的孤峰頂部雲岫樓,老蔣在這裡會見着手下陳誠、戴笠、何應欽、李宗仁等人,旁邊的茶几上放着一份日本印發的報紙。

“你們覺得日本人說的可信嗎?”此時的老蔣完全不像綏寧會戰開始之初那麼淡定了,特別是日本人發出來他們攻佔那些城市的慘狀,讓老蔣意識到事情可能有點糟。

知道老蔣擔心什麼,一旁的李宗仁便開口回答道,“委員長,我覺得不必太在意日本人的宣傳,其中肯定有很大的誇大成分,起碼中共現在還沒有慌!”

“委員長,我也贊同李長官的意見,現在中共都還在硬抗,即便戰事緊張,也沒有到日本人說的那種地步。日本人無非就是想通過這些宣傳,逼迫我們跟他們和談而已,一些老伎倆而已!”一旁的陳誠也附和道。

“雨農,你的軍統在西北調查到什麼情況?”老蔣聽到二位手下的並沒有完全放下心來,而是轉頭問着一旁的戴笠,他還是更相信他的情報機關帶回來的消息。

“委員長,最近中共在甘肅、寧夏等地管理很嚴,有不少鬼子的情報機關都被中共的政治保衛局和軍情局給逮了出來。不過據我們的情報員抱着被暴露的危險從寧夏傳回了情報,說是日軍的確攻進過一次銀川城,但是很快就被八路軍打出去了,所以暫時銀川城還在八路軍的手中,其他的城市就不知道了。

還有一點,我們的察覺到,八路軍正在防守銀川的這支部隊武器基本是蘇械,莫辛納甘步槍、dp機槍大量存在。”

在說完前面那一段話後,戴笠猶豫了一會兒,還是把後面這句話說了出來。

本來聽到前面的話,老蔣之前的擔憂便小了很多,皺着的眉頭也舒緩了不少,但是最後那一句話,讓他有點不高興了,“蘇械?要不是鬼子進攻,我還不知道八路軍的部隊居然連蘇式輕武器都有那麼多了,這蘇聯人打的好算盤啊!”

“委員長,這些列強本來就是這德行,加上中共跟他們的都是信仰那個共產主義,中間有勾結很正常。現在美國已經放鬆了貸款的要求,我覺得我們應該在這方面下功夫,這樣我們纔有實力面對被蘇聯扶植起來的中共。

而且這一仗下來,中共的軍隊肯定會實力大損,短時間恐怕會很虛弱,這也是我們下手的好機會。”對於老蔣的擔憂,陳誠心裡也都明白,所以纔會這麼說道。

“這件事還是別我們動手,讓外人去試探一下中共的態度!”

“是!”

本來是打算了解西北的情況的一次見面,結果又被引到反共的話題上去了。

對於西北的戰事,雖然國民黨上層不再追問,但是那些民間團體以及一些國民黨中的愛國抗日將領都在詢問西北到底怎麼回事,需不需要援助。

爲了中共在重慶的辦事處,由周恩萊主持了一場新聞發佈會,專門就西北戰事問題回答了關心人士的提問。具體的戰況如何,周恩萊肯定不會說出來,因爲已經涉及到了軍事機密,反正他再三強調戰火僅侷限於銀川以北,而且銀川等城市也在八路軍的手中,讓大家不要擔心。

而爲了讓大家相信事實,第二天新華社等中共的報紙相繼刊登了前線戰地記者傳回來的照片。從照片裡,這些人知道了前線的戰況慘烈,那一處處坍塌的房屋建築,還有那醫院裡的傷員,讓這些局外人都很震驚。

他們沒想到八路軍在日軍這樣的進攻下居然能堅持這麼久,這要是國民黨軍隊,除了少數部隊,大部分估計直接棄城逃跑了。本來中共沒打算讓這些人幫忙,結果就在這些照片傳出來後,後面幾天重慶辦事處收到大量的物資、錢財,一個捐的不多,但這都是心意。

他們只希望八路軍能守住銀川,別讓中國的現在唯一的外援通道被封閉。

。。。。。

此時的鄂托克旗,一支支部隊正在集結,不止步兵還有大量的坦克、裝甲車以及汽車。

鄂托克旗,位於毛烏素沙地,同時也處於整個鄂爾多斯高原的腹地。由於這裡降水稀少,環境比較差,之前這裡根本就沒有多少人居住。

縣城雖然有着城牆,不也就是用來抵禦風沙的,並不高,若不是有着這城牆,就跟南方一個小鎮的規模差不多,因爲縣城裡的總人口不到一萬人。

只是這兩天數萬軍隊的到來,讓平時並不熱鬧的鄂托克旗突然變得熱鬧起來,大街上都是隨處可見的八路軍士兵。雖然好奇怎麼會有這麼多八路軍到來,但是這些百姓也就僅僅好奇,其他的該幹什麼幹什麼。

這支部隊就是李振華的獨27師以及獨28師,加上一個坦克團組成的突擊部隊,是整個反攻計劃的最重要的一環,因爲他們他負責切斷整個寧夏平原日軍的退路,也就是佔領海勃灣鎮、烏達鎮、惠農縣等地。

由於任務重要,李振華的兩個師也得到了加強,100輛改裝過的紅星汽車充實到了他的部隊。這種改裝過的紅星汽車叫作紅星ⅱ型,是根據李衛國指示增強越野能力的要求改裝的,雖然趕不上經典的吉普車,但也是八路軍裡面越野能力最強的轎車。

不過改裝後的紅星ⅱ汽車加裝了一挺的大口徑機槍,將極大地增強李振華部隊的機動能力和火力。

除此之外,兩個師的炮兵編制的缺口葉蓓補齊了,雖然沒有122mm榴彈炮,但都是75mm的野炮。

第二天清晨,這一支數萬人的軍隊就離開了鄂托克旗,朝着西邊黃河附近的幾個城鎮開去了!

綏寧會戰的反攻號角也正式打響了!

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630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179章 白銀法案第241章 奇襲太原(十)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9章 空閒之餘第165章 西征(八)第357章 綏寧會戰(十七)第298章 援助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342章 綏寧會戰(二)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507章 察哈爾反擊戰(五)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450章 後續(三)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459章 華北大掃蕩(八)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70章 崛起(一)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426章 皖南事變(六)第501章 特殊的客人(二)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390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六)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89章 南洋風雲(一)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145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四)第148章 一二八事變第152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四)第73章 崛起(四)第191章 東征第326章 天津(一)第259章 白銀的銅礦(二)第231章 奇襲太原(二)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483章 渡河戰役(六)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109章 中東路事件(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432章 中條山之戰(三)第247章 新的任命(三)第431章 中條山之戰(二)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360章 綏寧會戰(二十)第590章 津浦線風雲(六)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01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二)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162章 西征(五)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37章 黃公略歸國第350章 綏寧會戰(十)第456章 華北大掃蕩(五)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441章 汾陽協定第107章 漢中攻略(九)第515章 興安嶺雄風(十五)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382章 僞南京國民政府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15章 收復外蒙(二)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314章 第一次反掃蕩(八)第266章 綏西攻防戰第65章 大撤退(五)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10章 興安嶺雄風(十)第224章 忻口‘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