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晉西事變(四)

“政委,對這件事咱八路軍總部是如何打算的?”一旁邊的政治主任牛佩綜便問道。

其他人聽他這麼一問,便安靜下來了,他們也挺關心八路軍總部的意見,因爲光靠他們這點人肯定不是晉綏軍舊軍的對手,若是八路軍不幫忙,他們獨木難支。

“你們放心,總司令和副總司令那邊都傳來了消息,讓我們對於晉綏軍舊軍的進攻展開堅決還擊。並派出了38軍、第一縱隊、第十一縱隊各一部分主力軍前來配合我們,所以大家不要擔心。”

見一衆部下的一臉關心,薄一玻連忙說道,也好把他們的心穩住。

“真的?三大主力部隊派出軍隊協助,我們這一次豈不是可以教訓教訓舊軍那些頑固投降派了?”

“沒錯,一定要好好教訓他們,明顯他們跟日僞軍有勾結,現在國破家亡之際,閻錫山他們居然勾結日本人,堅決不能忍!”

“對,不能忍!”

“好了,大家安靜,八路軍都要出兵,我們也不可能閒着!現命令一團、二團、保安五團出兵幫助決死二縱隊!”

“是!”

。。。。。

此時運城,這裡正是戰火不斷,在衛立煌的率領下20多萬軍隊全線出擊,分三路進攻運城附近的日軍。而日軍第20師團也沒有預料到中央軍會突然發起進攻,就有點倉皇應戰的,導致現在日軍十分的被動,不少地方都被國民黨軍隊佔領。

這還不算什麼,反正日軍控制着鐵路,臨汾等地還駐紮着第108師團,很快就可以南下支援。但隨即日軍就傻眼了,本來他們面臨國民黨20多萬地面部隊的進攻壓力就夠大了,天上還出現了大量的戰機。

每天都有數十架戰鬥機從東西兩個方向而來,在日軍陣地的上空逞威着,讓下面的日軍在那不停的謾罵着。這個地方明顯八路軍的航空部隊佔據很大的優勢,他們隨時可以從西安、潼關、長治的飛機場起飛,而且滯空時間也非常的長。

正是有了這幾十架飛機的相助,衛立煌的部隊纔會信心大增,跟日本在戰場上打了數次硬仗。雖然現在日軍疲於防備,但是由於缺乏足夠攻城武器的衛立煌部隊還是拿運城無可奈何。

此時的運城城外的一個小鄉鎮裡,衛立煌的指揮部就暫時設立在這兒。此時的衛立煌正在大罵着,顯然又有一支軍隊作戰不力,讓他非常生氣。

他的十來萬的軍隊正在圍攻運城,此時成立也只有一萬人左右的日軍在防守,可以說衛立煌的優勢還是挺大的。可是幾天的進攻,即便有着八路軍飛機的相助,幾次攻進城裡,都被日軍趕了出來,他能不生氣嗎?

就在衛立煌在罵着曾萬鐘的時候,突然他的一個部下跑了進來,在他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然後就看見衛立煌非常高興,也就不管曾萬鍾,除了指揮部。

等他來到指揮部外不遠處,就看見六門日式大炮整整齊齊地擺在那裡,雖然不是全新的,但是看着其狀態,就知道性能很好。這是6門日式75mm野炮,旁邊每門炮放着150枚的炮彈,大量的炮彈箱就在旁邊方方正正的擺着。

這是八路軍派人送來的,都是之前綏寧會戰的繳獲,數量不多,但是也代表了八路軍的心意。因爲衛立煌之前也在一些地方幫助過八路軍,加上知道衛立煌的部隊在攻城,送幾門野炮所以這也算是回報恩情。

“長官,雖然都不是新的,但是都是好東西,而且炮彈也很足,每門炮配了150發炮彈。”旁邊一個軍官高興地說道。

這幾門火炮的事,衛立煌提前就知道,八路軍給運過了黃河,剩下的衛立煌的部隊運到這來的。八路軍有不想讓衛立煌難做,幾門日式野炮,完全可以說是繳獲的,上面也不會知道怎麼回事。

“命令炮團的人把這些火炮拉走,雖然只有六門,也比我們手上的哪些山炮威力大些!”衛立煌高興地說道。

“是!”

很快衛立煌就回了指揮部。而曾萬鍾在衛進來之前,他是坐着的,一看衛回來了,馬上就站了起來。沒辦法,誰叫他的部隊打了敗仗,在衛立煌的訓斥下,他都沒法反駁,所以就有點心虛。

“曾司令,我希望你下去好好監督你的手下,讓他們給我認真的打,不然我直接擼了他們的職務!”有了八路軍火炮的事,他的心情也好了點,便放過了曾萬鍾,畢竟對方也是一個集團軍司令,還是得給點面子。

“是!我這就去組建督戰隊,誰他孃的敢後退,我剁了他!”曾萬鍾大聲地說道。

就在曾萬鍾出去之後,通訊兵把一封剛剛翻譯好的電報遞給了陳鐵,陳鐵一看就覺得不妙趕忙來到衛立煌身邊。

“長官,大事不好,閻錫山宣佈山西新軍決死第二縱隊爲叛軍,正打算討伐!”

“什麼?閻錫山他動手了?”衛立煌顯然早就料到閻錫山會這麼幹,他也通知過了八路軍。

“沒錯,現正在調集軍隊進攻呢!”陳鐵一臉擔憂的說道,顯然對於閻錫山來這麼一手很不滿。

“這閻錫山,居然選這個時候動手,不知道我們這裡正在進攻鬼子,需要他的協助嗎?八路軍那邊有什麼反應?”衛立煌對於閻錫山的不識大局很不滿,不過他擔心八路軍因此撤回那些戰鬥機就不好了。

“八路軍暫時沒有什麼動靜,就算有我們現在也察覺不到。不過八路軍也早就知道閻錫山的想法,他們不可能沒有防備,我就擔心閻錫山這麼一鬧,我們之後和八路軍打交道就很難了。”

顯然陳鐵也跟衛立煌一樣擔憂,畢竟現在的華北抗戰,若是沒有八路軍從旁協助,基本沒法打贏。

“事已至此,我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閻錫山讓他鬧去吧,反正後面找我幫忙,我也沒空。這件事就裝作不知道,打好我們目前的仗纔是最重要的。”

衛立煌想了一會兒認真地說道。

“是!”

衛立煌現在也管不了那麼多了,他的這些話也表明了他的態度,兩不相幫,自己打去吧。不過他也慶幸有這場戰爭,讓他有理由置身事外,不然要是後面重慶方面讓他去幫閻錫山就不好找藉口了。

。。。。。。

駕駕

此時宜川縣到秋林鎮的道路上,一支八路軍部隊正在前進,而且還是全副武裝。爲首的一支八路軍騎兵,後面還跟着不少步兵,這正是八路軍派去收回秋林鎮的部隊,一個騎兵團、一個步兵旅。

突然這麼多軍隊突然出現在這裡,也讓路邊的百姓不禁在想發生什麼事了?難道這裡要打仗?猜到可能要打仗後,這些百姓紛紛放下手中的農活,開始回家,躲好點,免得在外面被誤傷了。

此時秋林鎮的人,尚不知道八路軍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他們還在忙着自己的。

現在的秋林鎮可比之前八路軍管轄時要繁榮不少,八路軍管轄的時候,這只是一個小鎮子而已,人也少。但自從八路軍把這個地方借給了閻錫山避難後,這個地方就開始繁榮起來了,大量的人員、工廠遷入,讓本來只有幾百戶的小鎮,變成了有着數萬人的大鎮,繁榮程度比宜川縣城還高。

雖然知道這個地方只是八路軍暫借給閻錫山的,但是閻錫山還是把不少家當搬到了這裡,因爲相比於黃河對岸,這邊還是要安全不少。而且他也認爲,即便他跟八路軍關係不好,也不會主動得罪他,所以纔會這麼大膽。

此時秋林鎮裡面,新成立的‘新記西北實業公司’裡,作爲經理的彭士弘正在視察工廠,雖然規模趕不上以前的西北實業公司,但在閻錫山眼裡也是山西工業的希望。

不過此時的閻錫山已經離開了秋林鎮,前往吉縣躲避風頭去了。因爲他知道,他若是對新軍動手,他在秋林帶着,說不定八路軍會對他下手,他可不會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做賭注,所以早在下達命令的當天,就率領晉綏軍一衆高層離開了秋林鎮。

此時的秋林鎮也就剩下一些工廠、其他不重要機構的辦事處、學校等,他認爲八路軍不會對這些下手(主要也拿不走),所以纔沒管這些。

不過他低估了李衛國的魄力,他之所以以前同意閻錫山暫避這裡,就是盯上了閻錫山的這些家當。工廠規模雖然不大,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充公後也是爲抗日做貢獻,總比閻錫山拿着去亂來的作用大多了。

此時秋林鎮西面,晉綏軍設立的哨卡,一個班的晉綏軍正在這裡執勤,不過‘踏踏踏’的馬蹄聲,驚動了正在休息的他們。當然出來看到底怎麼回事的時候,都傻眼了,在他們前面的道路上,一支‘大軍’正在朝他們而來。

此時的道路上,前面都是八路軍的騎兵,而且數量很多,馬蹄濺起的灰塵,也讓道路上煙塵滾滾。

看到這情況,這幾個晉綏軍慌了,“班長,快出來,八路軍的大軍來了,起碼有數千人。”

“什麼?八路軍怎麼來了?”只見一個晉綏軍軍官,戴着帽子,趕忙出來看。

而此時八路軍最前面的騎兵已經到了離哨卡不足10的地方,幾十名騎兵就這麼看着他們。而這些晉綏軍則是端起了槍,一臉戒備着,這倒是讓那些八路軍騎兵有點好笑。

“八路軍兄弟,這後面就是我們晉綏軍的轄區,你們是不是來錯地方了?”

只見那個晉綏軍的班長,臉上冒着汗,提起膽子問着前面的八路軍。在他的身邊,九個晉綏軍士兵端着槍,也是一臉戒備,不過細看他們的手都在發抖。

“什麼時候秋林鎮屬於你們晉綏軍了?這可是我們借給你門佔用的,今天我奉命令來收回這個地方,有什麼不對嗎?”爲首的那個八路軍軍官是第二縱隊獨立四師第11旅的現任旅長吳榮正。此時的他看着眼前晉綏軍士兵,笑着說道。

他身邊的這些士兵雖然有拔槍的趨勢,但是槍還在身上挎着,然對於這幾個晉綏軍士兵一點都沒放在眼裡。

“你們來收回鎮子,得先跟我們上級說,我們上級再通知我們,不然我沒有理由放你們進去!”那個晉綏軍班長嚥了一口口水鼓着勇氣說道,不過明顯的底氣不足,這麼多八路軍士兵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怎麼,你還想憑這幾條槍,擋住我們這麼騎兵和步兵的路嗎?不想死的給我滾開!”

只見吳榮正說着說着就大聲怒斥道,不知道是他的這句話威力太大,還是什麼原因,那個晉綏軍班長直接癱坐在了地上。在旁邊的士兵攙扶下才慢慢站起來,並讓出了道路。

駕駕

很快前面的騎兵就快速的朝着秋林鎮而去了,而那幾個晉綏軍則是被後面的八路軍步兵給繳了槍看押了起來。而看着這通過哨卡的八路軍士兵,幾個晉綏軍才知道他們十個人在面臨着起碼四、五千人,幸好八路軍沒開槍,不然他們肯定得死無全屍。

沒有了哨卡的阻攔,八路軍後面的道路就平坦多了,而看着衝入鎮子的八路軍,鎮裡的百姓和晉綏軍留守人員都驚呆了,不過看着那漆黑的槍口,他們都選擇了沉默了。至於反抗的晉綏軍除了少數幾個被打死,其他的大約近千人被看押了起來,隨之八路軍就接管了整個秋林鎮。

八路軍接管之後,大量的告示貼在了顯眼處,只見上面寫着:

晉綏軍閻錫山不顧合作抗日的大好局面,擅自對我部前線部隊發起襲擊,枉費我部把秋林鎮借其避難,此乃恩將仇報。

奉上級命令,現收回秋林鎮管轄權,晉綏軍財物皆沒收。除了學校等機構,所有晉綏軍辦事處全部查封,晉綏軍人員一律驅逐,。

第157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三)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48章 平叛(三)第210章 紅軍改編(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86章 渡河戰役(九)第594章 津浦線風雲(十)第457章 華北大掃蕩(六)第328章 天津(三)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231章 天津(六)第604章 興安嶺雄風(四)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91章 晉東南之戰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70章 崛起(一)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50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二)第448章 後續第343章 綏寧會戰(三)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140章 谷城起義(二)第178章 營救第224章 忻口‘大捷’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174章 西征(十七)第231章 天津(六)第438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一)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415章 百團大戰(十)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24章 皖南事變(四)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二)第233章 天津(八)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102章 漢中攻略(四)第158章 西征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67章 西征(十)第167章 西征(十)第453章 華北大掃蕩(二)第26章 武漢之戰(七)第40章 在襄陽(三)第14章 升職第512章 察哈爾反擊戰(十)第37章 臨走前的會面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五一十三章 驚天計謀一第621章 攻克濟南(四)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292章 洛陽會議第188章 《莫斯科協定》(二)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549章 43年的到來(四)第589章 津浦線風雲(五)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87章 《莫斯科協定》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546章 43年的到來(一)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198章 東征(八)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87章 陝北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58章 武漢起義(七)第98章 入川(四)第110章 中東路事件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132章 九一八(二)第535章 觀察團事件(九)第310章 第一次反掃蕩(四)第87章 陝北第616章 興安嶺雄風(十六)第434章 交易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51章 後續(四)第119章 第二次反圍剿(三)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167章 西征(十)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492章 南洋風雲(四)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260章 晉綏根據地第462章 華北大掃蕩(十一)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48章 43年的到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