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皖南事變(五)

面對中共的強勢反對,國民黨並沒有下令停止進攻皖南新四軍,並且下令江北的國民黨軍隊守住江北以防有新四軍趁機南渡支援皖南新四軍。

而中共也毫不退讓,直接再次命令八路軍山東軍區組建南下縱隊隊,內部稱號爲獨立第36師,軍隊約爲1.8萬人,由第七縱隊參謀長劉志單出任司令員,揮師南下皖東。而且還把王宏坤的獨24師劃入八路軍南下縱隊,由劉志單統一指揮。

除此之外,王宏坤的獨24師、李仙唸的新四軍第四支隊、陳義的第一支隊、粟玉的第二支隊、羅炳輝的第六支隊,也在準備進攻蘇北韓德勤部、皖東北湯恩伯、李仙洲部。

最後就是大軍壓向傅作義部,把這些作爲皖南事變後結束的談判籌碼,不然即便新四軍突破重圍,如何北渡也是一個大問題。

皖南的新四軍仍然在與國民黨大軍展開血戰。

也聽這邊雖然衝破了國民黨第40師的陣地,但是隨即就遭到國民黨第五十二師和七十九師的攔截,兩個師的部隊在星潭以東正準備包圍葉挺率領的右路縱隊。

本來葉挺的部隊因爲之前的戰鬥就損失超過一千多人,現在又面臨國民黨軍隊兩個師的包圍,頓時陷入了困境之中,幾次突圍都被擋了回來。所幸40師沒有參與包圍,不然葉挺部的危險更大。

因爲上官雲相得到消息說是新四軍軍部已經退回了雲嶺地區,便以爲項英、葉挺都在那邊,爲了抓住大頭,上官雲相就讓40師快速撲上去,與另外三個師一起包圍新四軍軍部所在的部隊。可他不知道的是,所謂的新四軍軍部已經一分爲二了,他們包圍的重兵包圍的只是項英率領的中路縱隊。

除了葉挺、項英的部隊被包圍,傅秋濤的部隊也好不到哪裡去。雖然他的部隊沒有被圍起來,但身後也有兩個師在追他,搞得他的部隊現在很是狼狽。

更讓他感到氣憤的是,他們部隊的電臺居然在之前的戰鬥中被國民黨的炮火給炸燬了。現在的他成了一個瞎子,跟其他兩路縱隊根本無法聯繫,而他也不知道葉挺跟項英已經鬧掰的事。

“司令員,我們現在怎麼辦?這後面的國民黨軍隊一直追着我們,這樣下去,我們還不知道要跑到什麼時候。

現在電臺沒了,我們跟軍部也聯繫不上,我們得想辦法突圍出去呀。”

此時新四軍軍部的左路縱隊,下面的一個團長對着傅秋濤說道,臉上也很着急。

他們這邊雖然沒有那麼多非戰鬥人員的拖累,但是運氣不好一開始就碰到國民黨兩個師的進攻,4000來人,打到現在不到3000人。

你說停下來打吧,國民黨人多勢衆,他們打不過;不打吧,就這麼一直被追着。由於地方太小,游擊戰的效果也就很不明顯,他們也無法甩開後面的追兵,造成他們很被動。

“現在當務之急是引開後面的追兵,我的意思是讓一支小部隊給吸引後面追兵的注意力,讓大部隊得以脫身。

雖然電臺壞了,但是之前軍部的行軍路線已經說了,軍部方面肯定也是按照這個路線在突圍。我的意思是,我們的部隊可以向東邊前進,看能不能碰到主力部隊。”傅秋濤認真地說道。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他派出的那支小部隊,把敵人往西邊引去了,而那邊正好是項英的中路縱隊所在地。而傅秋濤本人率領的左路縱隊大部隊,則是無意之中跟葉挺的部隊匯合在了一起。

他並不是故意的,因爲他根本不知道軍部的事,只以爲大部隊還在往東突圍。也正是他的無心之失,讓他和葉挺二人的部隊順利突圍,而中路縱隊則成了國民黨軍隊的重點打擊對象,被六個師給包圍着。

。。。。。。

“長官大事不妙,有大量的八路軍正在朝我們的轄區而來,分別從包頭、磴口等地而來,兩邊都發現了大量的坦克部隊。”就在傅作義也在留意皖南那邊發生的事的時候,只見35軍副軍長葉啓傑驚慌的來到了傅作義的辦公室。

“什麼?八路軍果真要對我們下手了嗎?”聽到八路軍大軍壓境,傅作義臉上不算太驚訝,不過也沒預料到來得如此之快。

自從綏寧會戰後,他就擔心八路軍會對他下手,因爲此時國民黨中央已經開始執行反共方針,他這一支部隊在中共的屁股後面,肯定會讓中共不安心。

因爲他不想放棄自己治理了這麼久的綏遠,也不想跟中共發生矛盾,即便重慶方面讓他進攻八路軍,他也沒有進攻。因爲他知道,以他現在的部隊根本無法與八路軍抗衡,說不定八路軍幾個回合就能把他的部隊給消滅了。

但是重慶方面顯然沒有重視傅作義的意思,不斷地在華北地區挑動中共的神經,之前的第一次反共"gao chao"他就擔心中共會有所行動,還讓他擔心了好一陣子,不過最後八路軍沒有一絲對付他的意思。

但是這次皖南的國民黨軍隊悍然對新四軍軍部發起進攻,這又讓他神經緊繃起來,結果正如他所想,中共終於不能再容忍他這一支國民黨軍隊在其後方的存在。

“長官,我們要還手嗎?”葉啓傑弱弱的問道。

“還手?你能行你去打!放在山西,我肯定跟八路軍好好幹一仗,但是綏西這些地方城又不高,八路軍還出動了坦克這種武器,我們的五原城幾下就能被轟成渣,還怎麼打?

派人去與八路軍的指揮官談判,詢問對方到底什麼意思,也好讓我心裡有個底!”傅作義白了一眼自己的這個老部下,這都看不清局勢,還還擊?

“是!”

。。。。。。

五原城東南邊的烏拉特前旗,此時城內的國民黨軍隊都很驚慌,部隊也都聚集在城樓上,一雙無辜的眼睛看着城外的大軍。

數個小時之前,一片風暴帶着大量的黃沙出現在烏拉特前旗的城外,風沙散去之後,就看見一排排坦克以及裝甲車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城外一公里處,後面還有着大量的騎兵和步兵。這可把城裡的軍隊嚇壞了,連忙把這個消息彙報了上去。

城樓上的國民黨士兵也認出來了這是八路軍的部隊,因爲那個所謂的青天白日旗後面還飄着一面面紅旗,這個除了八路軍的部隊還會有誰。

這附近的勢力,鬼子是膏藥旗,僞蒙軍的則是不知道多少條橫條的彩色旗幟。以前八路軍很少把紅旗給打出來,今天卻打出了紅旗,而且數量還不少,這讓他們也很疑惑。

更疑惑的是,本來跟他們比較友好的八路軍居然大軍出現在城外,而且炮口也都對着城裡,大有一聲令下就進攻烏拉特前旗的架勢。看看對方八路軍那麼多漆黑的炮口,城樓上的傅作義部隊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槍還有身後不遠處的炮,有點氣餒,這根本沒法打。

“郭副軍長,你說傅作義知道我們這麼部隊欺負他,他會怎麼想?”城外的八路軍陣地上,只見第一裝甲師的師長吳光浩正坐在一輛坦克上,看着不遠處的烏特拉前旗的縣城,笑着對方的獨21師師長姜鏡堂說道。

此時威逼傅作義的八路軍東線部隊的三個領導,都坐在一輛t-26坦克上,抽着煙相互聊着天。這三人分別是騎兵第二軍副軍長兼騎兵第三師師長的郭希鵬、八路軍第一裝甲師師長吳光浩、獨21師師長姜鏡堂。

這次行動的指揮官就是郭希鵬,不過顯然八路軍沒有開打的意思,部隊在這裡都休息了幾個小時了,也沒見動靜。至於城內的傅作義部隊,知道打不過,也就沒有還手,雙方就這麼耗着,由於閒得無聊,三個老大就開始閒聊起來了。

“怎麼想?肯定不會想不開就行了,他早就應該知道會有這麼一天,要怪就怪老蔣非得對新四軍下手,不然我們寧願跟鬼子幹仗,也不想來這裡對付傅作義。”郭希鵬笑着說道。

這個出身於東北軍的副軍長,現在也成了中共的堅實擁護着,而且也是八路軍中爲數不多的出身於騎兵的高級將領。由於東北早年跟日本人關係好,所以郭希鵬在東北講武堂畢業後,進入了日本千葉騎兵學校學習。

不過李衛國有意削減騎兵的數量,把現有的騎兵部隊換成裝甲部隊,這得等後方坦克足夠之後,才能夠實現。畢竟第二裝甲師也纔剛剛組建好,所有車輛也才配齊,要再組建一支裝甲部隊,短時間還是有點困難。

“傅作義現在已經是日落孫山了,在綏西這個地方,他在如何發展,也沒有出路,位置決定了。要是他這次能主動配合我們,讓出綏西,我們倒也用不着跟他們交戰,畢竟他跟其他國民黨軍隊相比,跟我們的關係還算可以的。”

一旁的姜鏡堂把嘴裡的煙掐滅了,扔在了地上,如實地說道。

“首長,城內出來人了!”就在三人在那交談的時候,旁邊傳來一聲提醒。

只見城門忽然打開,幾個人舉着一面白旗騎着馬快速的朝着八路軍的隊伍而來。而看見城內有人出來,旁邊立即有一隊八路軍的端着槍迎了上去,把那些人帶了過來。

來人一共四個人,兩個軍官,兩個士兵,爲首的軍官還是郭希鵬認識的董其昌。

“董師長,沒想到是你來了!”看清楚來人後,郭希鵬等人從坦克上跳了下來,並讓周圍的士兵把槍收起來,便笑着說道。

“原來是郭副軍長。你們這麼大的陣仗,我能不來嗎?我們兩軍也沒什麼恩怨,而且之前還合作挺愉快,爲什麼你們這次還要這麼做?”只見董其昌苦笑道。

“董師長,我們也是奉命行事。你也知道皖南發生的事,爲了能讓我們新四軍的同志安然無恙,我們只能找一些談判籌碼,很不幸的是,你們傅長官的部隊被選中了。”郭希鵬無奈的說道。

“那你們打算怎麼對付我們?直接開打?還是?”董其昌帶着傅作義的給他的任務,就是想看看八路軍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們要動用武力還會等你出來嗎?我們總司令說了,只要你們肯放下武器,讓我軍徹底接管綏西,我們就不會把你們怎麼樣。

等皖南的事告一段落後,我們會把你們禮送出境,你們的武器、人員這些,我們都不會扣留,這是我們總司令親口所說。當然,你們要是不配合,我們也只能動武,不過到時候你們的軍隊恐怕就很難倖存了。”對於董其昌,郭希鵬也沒打算掖着藏着,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如何選擇看對方。

“這。。。。,我得去請示傅長官,我做不了決定。”聽到郭希鵬的話,董其昌爲難的說道。

“帶話讓你的部下去就行了,我們也好久沒見了,趁着這個機會好好聊會。”郭希鵬淡淡的說道。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想扣留我們師長不成,雖然我們35軍打不過你們,但是即便死也會把你們拉一些人墊背。”看見八路軍有意把董其昌作爲人質扣留,董其昌的副官就不願意了,便厲聲說道。

“扣留?也算吧!你放心,我不會傷害你的師長,不然我也不會在這裡說這麼多了。”

“張副官,你先去把八路軍的建議告訴傅長官,別擔心我的安全,八路軍還不會做那麼下作的事。”董其昌轉身對自己的副官說道。

“師長!”

“去吧,別廢話了!”

“是!”

很快這個副官就騎着馬回去報信了,留下了董其昌和另外兩個士兵在這裡待着。或許是感覺到壓力,那兩個士兵的手都緊緊勒着自己肩上槍的布帶,臉上也開始出着汗。

第32章 boss出現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608章 興安嶺雄風(八)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237章 天津(十二)第467章 華北大掃蕩(十六)第59章 武漢起義(八)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636章 大結局(上)第562章 日軍的反擊(十三)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203章 西安事變(二)第194章 東征(四)第149章 川軍的五路圍攻以及西征前奏(一)第38章 到達襄陽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48章 南京大屠殺第186章 根據地風雲(二)第427章 皖南事變(七)第49章 平叛第504章 察哈爾反擊戰(二)第407章 百團大戰(二)第476章 珍珠港事件(四)第666章 華北大掃蕩(十五)第569章 戰平漢線(五)新四軍首戰一更第191章 東征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501章 特殊的禮物和客人第129章 第二次反圍剿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72章 崛起(三)第24章 武漢之戰(五)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243章 奇襲太原(十二)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76章 緬甸反擊戰(二)第147章 一二八事變(二)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16章 激戰板垣師團(四)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308章 第一次反掃蕩(二)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250章 回蘭州(二)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533章 觀察團事件(七)第547章 43年的到來(二)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505章 察哈爾反擊戰(三)第324章 挺進冀中續和玉門石油第506章 察哈爾反擊戰(四)第105章 漢中攻略(七)第320章 長治之戰(一)第184章 權力分配會議第371章 晉西事變(三)第192章 東征(二)第361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一)第236章 天津(十一)第103章 漢中攻略(五)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16章 中原大戰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416章 百團大戰(十一)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232章 奇襲太原(三)第510章 察哈爾反擊戰(八)第155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158章 西征第612章 興安嶺雄風(十二)第406章 百團大戰(一)第339章 天津第232章 天津(七)第32章 boss出現第299章 援助(二)第31章 班底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78章 第一次反圍剿(四)第571章 戰平漢線(七)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296章 新四軍首戰(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232章 天津(七)第12章 北伐開始第123章 第二次反圍剿(七)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446章 除閻計劃(三)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383章 空降兵第一團第603章 興安嶺雄風(三)第443章 蘇日中立條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