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

河南中牟,位於鄭州以東,黃河以南的重要縣城,是鄭州的門戶之一。

河南不像山西那麼多山、城市也好防守,很那大部分地區都是平原地帶,也就西部地區有着伏牛山等山脈。至於鄭州除了北邊有個黃河,西南邊有個嵩山,說實話要是日軍渡過黃河,這裡根本無險可守。因爲地勢平坦,日軍這次出動的部隊還有戰車師團,想要守住鄭州自然就得靠周圍的幾座縣城來分擔壓力,中牟正是其中之一。

鄭州附近有一座黃河鐵路橋,修建於光緒年間,全長3000多米,位於鄭州城區跟中牟城區的中間位置,也在花園口的東邊。本來花園口被炸前,黃河只是在中牟北邊,但是現在的新黃河從中牟附近改道,搞得中牟北邊跟東邊都是黃河,地理位置自然就重要起來了。

此時防守這裡的是第15集團軍(屬於湯恩伯的部隊,李仙洲是集團軍司令,下轄85軍、92軍)第85軍的110師,師長是黃埔五期的廖運周。這個前世共和國的開國少將,此時還是國民黨軍隊裡面以‘黨國忠臣’,備受湯恩伯的重視。

廖運周是27年就加入了**,不過後面因爲黨組織受到破壞後,就一直處於隱蔽狀態,暫時還沒有被國民黨知道身份。對於這個師長,**方面暫時也不打算讓他乾點什麼,畢竟還是現在名義上還是國共合作時期。

國民黨軍隊的黃埔學生裡面,胡宗南無疑是混的最好的,已經是集團軍總司令,坐擁十來萬大軍。但廖運周也混得不錯,雖然這個時候很多黃埔前幾期的學員都坐上了師長一職,但他卻是黃埔五期的,可見其能力並不差。

110師是東北軍的番號,但是在37年就被撤銷了番號,38年組建劃爲中央軍,不過還是一個雜牌師。110師真的成爲中央軍嫡系部隊,還得從張軫升任軍長,這個師劃入湯恩伯管轄時開始。

之前的110師雖然有一萬人出頭,但是整個師只有38門重機槍,14門迫擊炮,至於山炮,一門都沒有,步槍型號也都是亂七八糟的。當時的110師裝備之差,在中央軍序列裡面都屬罕見。

但自從被湯恩伯納入囊中之後,這個師纔算真的開始起步。清一色的中正式步槍,重機槍則是上升到了100餘挺,迫擊炮數量翻了一倍,現在更是配備了一個24門75mm山炮的炮團,人員也達到了16000人,成爲了湯恩伯部實力非常靠前的一個師。

新黃河西岸的鄭州、許昌、周口等地都是湯恩伯部的防區,鄭州則是85軍在防守。85軍的人員裝備在整個中央軍裡面也算非常不錯的,轄三個步兵師,實力僅次於湯恩伯起家的13軍,所以才能肩負守衛鄭州的責任(注:110師之前屬於第13軍序列,去年剛調過來)。

不過85軍面臨的敵人也不少,黃河北岸可是有三個日軍師團,第6師團可是王牌師團,下轄四個步兵聯隊(第9師團已經變爲三單位師團,其中一個聯隊被調走),這也讓85軍上下感覺壓力很大。

2月25號晚上,日軍正式進攻的第一天,不過此時戰鬥並沒有打響。但白天偵察兵發現的情況卻是讓整個85軍或者說是整個黃河南岸的國民黨軍隊倍感壓力,因爲他們已經得知日軍已經在北岸完成了集結,這說明離戰鬥開始肯定不遠了。

此時的中牟城110師指揮部,從師長廖運周開始,一個個都臉色沉重,顯然都是因爲對岸的敵人。

“師座,北面的軍隊我們剛剛得到了番號,是日軍第九師團,是日軍在華北地區戰鬥力比較靠前的一個師團戰鬥力十分強悍。”一個看樣子不知道是參謀還是副師長的人在那擔憂地說着。

聽到這個人的話,今年剛好40歲的廖運周並沒有說話,而是在那用手指敲着桌子,不知道在想什麼。

“蕭副師長,你這話沒說清楚吧,對面的第九師團是強悍,不過我可聽說他在去年跟八路軍在娘子關後死傷不少,而且還是一個三單位師團,我們110師有着地理優勢,我還就不信我們守不住。”旁邊的一個上校旅長不在乎的說道。

就在這時廖運周這個師長說話了,“開封的第41師團現在什麼動靜?”

聽到廖運周說,那個旅長顯然有點尷尬,他忘了東邊的開封還有日軍一個師團,後面還跟着兩個混成旅團。不過廖運周都問了,他爲了彌補剛纔的失誤,連忙說道,“師座,41師團並沒有動靜,不知道他們在幹什麼!”

“41師團沒動靜?”聽到這個回答,廖運周很是疑惑。

他的部隊雖然裝備很好,戰鬥力也強,但要同時兩線作戰,他的壓力還是很大。北面的日軍不用想都會是進攻主力,一個第6師團和一個第9師團,日軍不可能放着不幹事。至於開封的日軍,他則是沒有把握,他聽說41師團被幾個月前被八路軍打殘了,但是並不代表這支部隊戰鬥力就差,萬一進攻他的東側河防,他的壓力也會很大。

“是的,師座。我們的探子查過,東邊河防10公里以內,並沒有日軍大部隊存在。”那個蕭副師長也確認道。

“是不是日軍有詐?難道是等北面的日軍進攻我們後,他們突然從東邊殺出?”旁邊一箇中校參謀猜測道。

“有可能,日軍很是狡詐,不得不防!”簫副師長認真地說道。

“報,黃河鐵橋的330旅發來電報,日軍已經開始進攻!”就在衆人還在討論的時候,一個急促的聲音,打斷了衆人的討論。

。。。。。

此時的黃河鐵橋南岸,負責防守這裡的330旅正在遭受日軍的猛烈進攻。一開始日軍就集中超過40門火炮對330旅的陣地發起了猛烈的炮擊,一枚枚炮彈落下之後產生的火光,把整個330旅的陣地照成了白天。

日軍的炮火真的很猛,一連串的爆炸在330旅陣地不斷響起,330旅的一些主要陣地都被這些火炮重點照顧,刺耳的呼嘯聲也不斷地傳進了330旅的指揮部。

“日軍的炮火真夠準的,看樣子對面這支日軍的確是精銳啊!”330旅旅長看着陳欽文(黃埔六期步兵科,歷史上死於1941年,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之一)看着外面不斷傳來的火光,看着自己的部隊花了很多時間修建的工事都被日軍炸燬,他也很震驚。

“旅座,對面日軍居然有重炮,這顯然是一個炮兵聯隊,也就意味着第九師團可能全部要投入戰鬥。”旁邊的參謀長擔憂道。

“沒事,沒過黃河之前,他有三個師團都白搭。我們的援兵很快就到,我們現在只要守好我們的陣地,別讓日軍渡過黃河。還有命令炮兵給我瞄準鐵橋,日軍不是打算利用鐵橋嗎?我就把鐵橋炸了,我看他怎麼利用。”陳欽文冷冷地說道。

第九師團雖然參加過淞滬、徐州、武漢三次會戰,但是110師並沒有跟對方交過手,對於對方的實力也都是聽說,不曾見過。當看到日軍這麼準的炮擊,陳欽文也能猜到這支日軍戰鬥力肯定很強,所以他的臉色此時也很沉重。

不過好在他也是有所準備,他的部隊在黃河鐵橋附近修建了不少防禦工事,這又是晚上,他就不信日軍還能看見他的全部工事。他的部隊此時都蹲在戰壕裡,這麼猛烈的炮火,漏出頭就得死,而且鬼子這個時候也不會進攻。好在他的部隊修了不少防炮洞,即便外面的工事被炸了,他的部隊傷亡也不會很大。

日軍的炮擊並沒有進行多久就結束了。炮聲結束也就意味着日軍的步兵就開始發起進攻,那些國民黨士兵趕忙就從戰壕裡站起來,拿着手上的槍,小心地盯着不遠處的鐵橋以及河面。很快他們就看見了不少彎着腰的士兵已經出現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河面上也傳來一陣陣划水的聲音。

“打!”

也不知道在誰一聲令下,330旅的士兵手上的武器頓時就噼裡啪啦的響了起來。這是晚上,根本看不見子彈的軌跡,只能看見那些槍口在開火瞬間產生的火光。

國民黨軍隊的突然反擊,也讓日軍愣了一下,沒想到國民黨軍隊還有這麼強的火力,心裡不禁咒罵了一番自己這邊的炮兵。不過該打還是得打,特別是第九師團這些士兵,在八路軍那邊一直打得不順心,現在直接把怒氣撒到了國民黨軍隊身上。

很快炮聲又響了起來,有日軍的,也有國民黨軍隊的。由於知道日軍會重點進攻黃河鐵橋,所以廖運周在這裡放了一個擁有8門火炮的炮營,加上330旅本身的炮擊炮這些,他們很快就開始展開反擊。

日軍的進攻的確很猛,而且第9師團只是一個開端。在85軍的注意力被吸引到黃河鐵橋後。第二天清晨,日軍第6師團開始從滎陽以北開始進攻,意圖包圍85軍;第37師團也在幾天後在孟津渡發起進攻;在中牟東邊,日軍第9混成旅團南下經過開封,也開始對110師防守的黃河西岸陣地發起進攻;至於戰車第三師團則是向第9師團靠攏。

至於廖運周擔心的日軍第41師團,卻是沒有從開封西進,而是帶着第5混成旅團從開封南下,打算跟第65師團匯合,夾擊許昌。南邊的第11軍的兩個師團加一個混成旅團也發起了對信陽的進攻,打算沿着平漢線北上匯合其他日軍以及夾擊河南境內的40多萬國民黨軍隊。

開始的時候國民黨第一戰區的指揮官並不覺得有什麼,不過等日軍的佈局全部展開後,第一戰區的指揮官裡面還是有人發現了日軍的企圖。

。。。。。。

“蔣鼎文是傻嗎?日軍在北邊明顯想吃掉85軍,拿下鄭州。其他方向上,日軍開始進攻周家口(即周口)、通許,兵峰直指許昌,這是要斷我們的後路啊!

許昌一旦被日軍佔領,我們北邊這二十多萬軍隊就成了甕中之鱉,難道讓我們鑽伏牛山或者去八路軍控制的地區嗎?”

孟津,17集團軍指揮部,傅作義正在這裡罵街。他看出來了日軍的企圖,也上報給了蔣鼎文,不過直接被束之高閣,根本不搭理他。說他擔心過度,讓他好好防守孟津、偃師等地,保衛好洛陽的北面門戶。

“總司令,許昌附近不是有劉總司令14集團軍嗎?應該能守住吧!”旁邊的35軍副軍長葉啓傑不確定的說道。

“他那兩個軍能守住?進攻許昌、信陽、漯河等地的日軍有四個師團,在那附近一共才4個軍,他們要是能打過那才叫怪事!”傅作義嘲諷道。

“那現在怎麼辦?我們這黃河南岸的軍隊雖然有20多萬,但是進攻我們的日軍也至少有8萬人,要是從我們這裡調也很困難啊!”一旁的董其武擔憂道。

在場的這些人根本不擔心對面的37師團,別看對面已經在開始進攻,可是一直沒能渡過黃河。而且明顯對面這支部隊根本就是打醬油的,就是爲了做出進攻洛陽的架勢,拖住國民黨軍隊的精銳部隊,讓他們不敢調兵去增援其他地方。

傅作義的怒火併沒有消,不過稍微壓制了一下,“我們這其實問題不大,李總司令的36集團軍也調了兩個軍過來增援,加上現有的五個軍我們還能穩住黃河防線。其實最主要的是胡宗南肯讓他的部隊增援就好,他手上五個軍,留下一個包圍南陽,剩下的調三個軍增援信陽、漯河一帶,我們還能守住。

還有靈寶的李鐵軍部,防什麼**,現在人家根本就沒打算搭理我們,還把三萬人的精銳部隊放在那看戲!”

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219章 奇襲陽明堡機場第345章 綏寧會戰(五)第423章 皖南事變(三)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156章 西征前奏之紅四方面軍來投(二)第366章 綏寧會戰終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373章 晉西事變(五)第410章 百團大戰(五)第176章 事件後續第52章 武漢起義(一)第2章 汝城之戰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34章 天津(九)第532章 觀察團事件(六)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418章 百團大戰(十三)第264章 衛立煌來訪第481章 渡河戰役(四)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57章 武漢起義(六)第299章 援助(二)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64章 大撤退(四)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92章 東陵盜墓案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73章 崛起(四)第482章 渡河戰役(五)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444章 除閻計劃(一)第262章 晉綏根據地(三)第56章 武漢起義(五)第254章 新式機槍(二)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168章 西征(十一)第508章 察哈爾反擊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317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一)第597章 津浦線風雲(十三)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529章 觀察團事件(三)第72章 崛起(三)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586章 津浦線風雲(二)第479章 渡河戰役(二)第364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四)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263章 晉綏根據地(四)第511章 察哈爾反擊戰(九)第464章 華北大掃蕩(十三)第328章 天津(三)第11章 空閒之餘的收穫第584章 緬甸反擊戰(十)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411章 百團大戰(六)第183章 會師第408章 百團大戰(三)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196章 東征(六)第440章 大年初一第499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六)第447章 除閻計劃(四)第199章 東征(九)第378章 諾門坎事件(三)第121章 第二次反圍剿(五)第274章 挺進山東第202章 西安事變(一)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9章 收復外蒙(六)第303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四)第258章 白銀銅礦第572章 戰平漢線(八)第380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第173章 西征(十六)第171章 西征(十四)第628章 爾虞我詐的得黑蘭(三)第111章 夜襲第568章 戰平漢線(四)第577章 緬甸反擊戰(三)第281章 晉東南之戰(五)第395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十一)第44章 升職與五大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46章 二次北伐以及平叛第108章 中東路事件第191章 東征第435章 閻錫山的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