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興安嶺雄風(一)

王以哲的請求,彭得淮最後還是答應了,畢竟也不算多爲難的事。很快王以哲就接到了新的命令,將出任外蒙軍區副司令,輔佐李振華,協助外蒙部隊進入東北。

其他的以獨46師爲基礎成立第16縱隊,蕭克擔任縱隊司令員兼政委,吳克仁擔任縱隊副司令員。麾下下轄46、48、49三個師,不過後面兩個師將在進入東北後,由大興安嶺地區的抗日聯軍和那近萬名于學忠部拉來的東北籍士兵編成。所以此時16縱隊就只有一個獨46師。

除此之外,跟隨46師一起前往外蒙的部隊還有武庭的獨一師,要進入東北,肯定不能忘了武庭。武庭是李衛國扶持的朝鮮軍方代表人,在朝鮮獨立同盟的影響力很大,麾下的獨一師就有大量的朝鮮人。

武庭也因此放棄了第三縱隊副司令員一職,擔任新組建的朝鮮獨立縱隊司令員,朝鮮獨立同盟執行委員長金斗泰擔任政委。整個獨立縱隊士兵皆由朝鮮人以及朝鮮族人組成,軍官則是混合組成,八路軍派出的軍官將佔據一半以上的比例。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八路軍中的朝鮮籍幹部並不多,而且作戰指揮的也就武庭的職位最高。中層指揮員也很稀缺,必須由**人員先去過渡,等後面朝鮮籍幹部能獨當一面後,才把軍權移交。

當然這也有私心,無非就是讓這支部隊親中,不然**這麼到來扶持對方幹嘛?難道像前世幾個金家胖子沒事老給中國添亂。

不過跟16縱隊一樣,即將北上的朝鮮獨立縱隊人數並不多,整個華北以及西北的朝鮮籍人員一共也就一萬人出頭。這包括了軍隊、以及文職人員,這次北上,可謂把**下面所有的朝鮮籍人員都給調走了。

不過好在東北地區有着數量不少的朝鮮族人,只要進入東北,朝鮮獨立縱隊的規模就能很快的擴大。

。。。。。。

初秋的陽光照耀在外蒙大地上,溫暖的陽光下,一望無垠的草原已經開始泛黃,雖然白天的溫度仍然不低,不過趕之前不時還是有冷風颳來。

古老的桑貝子城(原喬巴山城),在這一望無垠的草原上顯得很突兀,也很渺小。即便是站在桑貝子城樓上,面對這片草原,吳光浩仍然覺得自己很渺小。

外蒙本就人煙稀少,即便桑貝子是外蒙東部最大的城池,其規模也不過南邊的一個較大點鎮子。整個城池在八路軍重新納入治下時,也不過六千多人,其中還有一半是日本人、以及被日本人抓過來的東北人。現在整個城市的店鋪,也不過兩家酒樓,幾個雜貨鋪而已。

現在八路軍進駐桑貝子之後,整個城市才變得熱鬧起來,本來只只有幾千人的桑貝子城一下涌入了兩萬多名八路軍士兵。

外蒙的戰鬥不像正在進行的山東戰鬥一樣,這裡地廣人稀。雖然吳光浩利用機械化部隊推進速度奇快,但在幾個禮拜前收回桑貝子之後,便停止了進攻。

不是吳光浩打不過日軍,而是後勤的原因。

後勤是在外蒙的八路軍和日軍共同面臨的問題,這裡的戰鬥在日軍進攻河南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打到現在打了差不多半年,最開始是八路軍慘敗,然後進入了相持階段,隨着李振華入主外蒙,外蒙八路軍的實力大增,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才把日軍慢慢趕出外蒙。

現在日軍在外蒙已經沒有多少力量的存在,畢竟沒有了較大的城市作爲橋頭堡,日軍進攻失去了跳板。

反之,隨着桑貝子等地收復,八路軍有了進入東北的橋頭堡,靠近東北的這幾座較大的城鎮自然就成了八路軍的跳板。這幾個禮拜的時間,八路軍都在往桑貝子等地運送物資,把抓獲的日僞軍俘虜,以及之前在日軍進入外蒙後向日軍投誠的那些人也都被徵集起來。

桑貝子之前本就是日軍的一個重要基地,雖然日軍只在這裡待了半年的時間,不過卻修建了不少防禦工事。跟華北等地的防禦工事沒法比,但在外蒙,都算得上堅城。這就能看出日軍的野心,想趁機把外蒙收入囊中,可惜最後還是沒有得逞,白白便宜了八路軍。

日軍自從幾個禮拜前被擊敗後,外蒙東部就很少見到日軍大部隊,只有偶爾從呼倫貝爾地區飛來的飛機來騷擾一下八路軍。日軍之前在桑貝子也有野戰機場,雖然走的時候被日軍破壞了,不過經過幾個禮拜的修復,也恢復了作戰能力。

所以吳光浩纔敢這麼大膽地在城樓上站着。吳光浩雖然不是第一批進入外蒙的人,不過也在外蒙待了一年多,現在的他皮膚也被曬得比以前更黃了。特別是冬天,外蒙風又大,而且還下着很大的雪,最大的時候那個雪都能沒到膝蓋。還好吳光浩體驗過蘇聯的冬天,不然他還真不一定適應。

城外,不少八路軍士兵正守着那些俘虜幹活,桑貝子城太小,現在兩萬多名八路軍士兵住下都顯困難,要是等後續部隊到了之後,連住都是個問題。

外蒙沒有森林,除了戈壁、荒漠就是草原,建個房子這些都很困難。搭建帳篷倒是容易,不過不太安全,要是日軍飛機來炸一下,立馬就玩完。不過中國人可是出了名的會建東西,雖然你讓這些八路軍修建高樓大廈估計修不出來,但建平房,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在桑貝子城附近,八路軍臨時修建了幾個大型磚窯,反正附近有煤炭,泥土就地取材就行。要是靠八路軍自己幹,或許太麻煩,而且會影響訓練,不過吳光浩手上有大量的俘虜,用來幹這些活正好不過。

“吳軍長?吳軍長?”徐海冬看吳光浩在那發呆,聲音就大了不少,對方回過神來才繼續說道,“你怎麼一個人在這發呆?我看你怎麼憂心忡忡的樣子,現在我們不是把日軍趕出了外蒙,應該高興纔對啊!”

吳光浩回過頭來,看見來人是徐海冬,語氣也很客氣,“原來是徐司令,你怎麼來城樓了?”

徐海冬現在是第九縱隊的司令員,論資歷或許比他老點,不過他因爲走的新兵種的路子,發展的比對方快。但現在兩人在合作,兩人自然要多交流,保證能認真執行李振華下達的命令。

徐海冬回答道,“閒來無事,來領略一下草原的風光,順便視察一下部隊,看看工程進展如何。你還沒回答我剛纔的問題,爲何你一直皺眉?是因爲要面對關東軍主力嗎?”

吳光浩倒是對徐海冬觀察人的能力感到驚訝,平淡地說道,“要是一年前的關東軍,或許我還真有沒把握。現在的關東軍戰鬥力比一年前差了很多,大量的精銳外調,雖然還有着幾十萬之多,不過我們又不是一次性面對這麼多人。

擔憂肯定是有,不過我並不是在想關東軍。”

徐海冬有點疑惑,好奇地說:“那吳軍長所想何事?”

吳光浩沒有明說,而是看了看北邊。

徐海冬恍然大悟道,“你指的蘇聯?”

吳光浩點了點頭,“日軍現在的頹勢已經很明顯了,華北方面被我們打的節節敗退,在太平洋上好像也不好過。

不過北邊的鄰居真的挺擔心的,或許我們不久之後會跟這位鄰居兼老大哥打一仗。”

“蘇聯的確是一個野心極大,而且說話不算話的國家。”對於蘇聯,王以哲深有同感,“不過現在他們不是還跟德國人打仗嗎?德國可是強國,蘇聯現在雖然挺過來了,不過它有餘力跟我們打嗎?”

吳光浩搖了搖頭,“徐司令或許不知道,蘇聯短時間內肯定不會直接動手,不過他會扶持別人。

當初收復外蒙的時候,喬巴山等一部分原外蒙分裂分子逃到了蘇聯。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外蒙可是出了不少人去幫助蘇聯的,人數大概有一萬多人。

蘇聯或許不會直接干涉,但是肯定會支持喬巴山回來鬧事,甚至可能讓蘇聯軍隊打着外蒙軍隊的旗號來幫忙。

現在蘇聯已經取得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壓力遠沒有之前那麼多,分出幾萬軍隊還是沒問題的。我們現在正在跟日軍作戰,而且還即將進入東北,我擔心我們進入東北後,外蒙的力量空虛,可能會讓蘇聯人鑽空子。當年北洋政府就是因爲被當時沙俄鑽了空子,徐樹錚一死,外蒙就在那鬧事。

我在蘇聯待過,知道蘇聯的底蘊,還有他們的民族性格。而且斯大林的威望極高,按照總司令的說法就是典型的斯拉夫人、大國沙文主義的代表。”

聽到是這個原因,徐海冬笑了笑,沒有吳光浩那麼擔心,這讓吳光浩也有點奇怪。或許看到了對方的疑惑,徐海冬才解釋道,“吳軍長,你真的太過擔憂了。

你或許還不知道吧,總部那邊已經決定把三縱隊和15縱隊各一部調到外蒙來,現在已經在出發的路上了,快的話,半個月就能到我們這。

這是今天早上發來的電報,你不會沒看吧?”

徐海冬這才把成立16縱隊以及朝鮮獨立縱隊的事說了一下,這個消息也不是什麼秘密,不過今天才剛剛發到他們這裡。徐海冬估計是吳光浩出來時沒有看今天的電報,不然不至於不知道這件事。

“真的?”吳光浩驚訝道,“我一大早就出來視察,之前下面說有電報傳來,不過我看不是緊急軍情,就打算回去再看。

他們要是來了,那倒是好了不少。看來總部的意思可能今年就要進入東北,不然不會這麼快把這兩支部隊調過來。”

聽到這個消息,吳光浩當即就猜測到了總部的意圖。對於王以哲的事,他知道一些,本來以爲對方會在華北戰事結束的差不多的時候纔會調來,沒想到現在就下了調令。

既然這封調令下了,又要成立兩個新的縱隊,這就必須提前進入東北。不然兩個縱隊各自只有一個師,兵力根本不多,能起到的作用也就大打折扣了。

“抗聯的同志終於要迎來希望了!”徐海冬看着東北方向感嘆道。

若是從九一八開始算,抗聯及其前身,一共在東北堅持了12年,今年都是第13年了。而且東北不像關內,東北人口太少,日本人在東北的滲透在九一八之前就有幾十年地時間。

所以在九一八後,別看當時抗日義勇軍發展十分迅速,不過很快就被日軍瓦解。僅僅抗聯堅持了下來,不過現在也都被日軍趕進了山裡,活動範圍被壓制的很慘。

抗聯第二、第三路軍還好點,因爲靠着蘇聯和外蒙,早期得到不少援助。不過後來跟蘇聯關係惡化後,第二路軍的日子也不太好過。

39年的抗聯將士人數還有七萬多人,但是現在估計不到六萬,而且大興安嶺地區的第三路軍佔了近一半。其他兩路軍損失都比較大,特別是楊靖宇的第一路軍,從39年的三萬多人,降到了不足兩萬人。

抗聯日子一直好過的也就第三路軍,雖然之前的實力不怎麼強,不過一直有援助,加上所處位置也是日軍防守的薄弱地區,發展雖然不快,卻很穩。

這次吳光浩等人能這麼順利趕走日本人,就是因爲得到大量武器彈藥援助的第三路軍在日軍後方大肆搗亂。

吳光浩也深有同感,“的確,他們獨自在東北堅持了這麼久,真心挺佩服他們的。”

第300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第120章 第二次反圍剿(四)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376章 諾門坎事件第419章 百團大戰(十四)第588章 津浦線風雲(四)第239章 奇襲太原(八)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614章 興安嶺雄風(十四)第5章 安仁之戰(二)第622章 攻克濟南(五)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3章 未來的根據地第134章 九一八(四)第605章 興安嶺雄風(五)第377章 諾門坎事件(二)第527章 觀察團事件(一)第413章 百團大戰(八)第181章 長征(二)第545章 太原光復(六)第391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七)第18章 汀泗橋之戰第172章 西征(十五)第7章 安仁之戰(四)第362章 綏寧會戰之反攻(二)第611章 興安嶺雄風(十一)第552章 日軍的反擊(三)第368章 交易第185章 根據地風雲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141章 古城起義(三)第623章 攻克濟南(六)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第27章 武漢之戰(八)第635章 武漢反擊戰(五)第370章 晉西事變(二)第559章 日軍的反擊(十)第175章 噩耗接踵而來第629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四)第280章 晉東南之戰(四)第41章 在襄陽(四)第138章 九一八(八)第29章 武漢之戰第288章 晉東南之戰(十二)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96章 入川(二)第89章 喜事降臨第517章 收復外蒙(四)第397章 大同戰役(一)第475章 珍珠港事件(三)第40章 在襄陽(三)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89章 晉東南之戰(十三)第214章 激戰板垣師團(三)第599章 津浦線風雲(十五)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43章 四一二第578章 緬甸反擊戰(四)第122章 第二次反圍剿(六)第207章 西安事變終第579章 緬甸反擊戰(五)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49章 後續(二)第62章 大撤退(二)第573章 戰平漢線(九)第201章 兩廣事變第602章 興安嶺雄風(二)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484章 渡河戰役(七)第41章 在襄陽(四)第237章 奇襲太原(六)第67章 南昌起義、工農紅軍第四軍第294章 徐州會戰第365章 綏寧會戰之反擊(五)第400章 大同戰役(四)第71章 崛起(二)第561章 日軍的反擊(十二)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450章 日軍反擊(一)第142章 十堰改編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20章 武漢之戰(一)第106章 漢中攻略(八)第136章 九一八(六)第522章 收復外蒙(九)第399章 大同戰役(三)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409章 百團大戰(四)第35章 衝突的後果第592章 津浦線風雲(八)第4章 安仁之戰第64章 大撤退(四)第21章 武漢之戰(二)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8章 安仁之戰(五)第43章 四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