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崛起(一)

“老李等等!你說什麼?你派人去接把我的家人了?這事怎麼不提前給我說一聲!”聶榮真聽到李衛國的話,有點驚訝,有點不高興道。

“我知道你顧慮什麼!包辦婚姻怎麼了?不僅你的妻子,我還把伯父伯母還有你妹妹一家都接過來了,這事我做主了。”李衛國就看不慣歷史上那麼多有名人物,拋棄妻子去參加革命,條件差還好說,可現在李衛國部所處的環境不差,別的根據地的他管不着,自己這邊的人必須按他說的辦。

“衛國,你這是強權!”聽到李衛國的話,聶榮真還是比較生氣,瞬間也不管幾人的談話了,坐在一旁生着悶氣。

“衛國,那我家那口子怎麼回事?上海那邊會放人?”陳更的妻子是在上海從事地下工作,這麼遠調過來還是不容易的。

“這你就放心吧,我要是這點能力沒有還當什麼軍長。更何況弟妹在上海工作多危險,你兩分居也不合適,索性乾脆調過來一起算了。”李衛國笑着說道。

“衛國,那麻煩你了!”大恩不言謝,陳更跟李衛國又是黃埔一期出來的同學加好友,對於李衛國他是佩服加現在的感謝了。

“別客氣,於公於私這都是分內之事。老徐,你的情況不一樣,你打算怎麼辦?”李衛國在搞定陳更之後,又問向徐向淺。徐帥的的情況不一樣,他的原配在24年就因病去世了,現在只有一個女兒跟隨者他父母生活。

“要是不麻煩,就把他們接過來吧,他們在山西我不放心。”我們的徐帥在思考許久之後還是決定把父母、女兒接過來,對於現在根據地的情況,即使後面面臨困境也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

“那就這麼說好了,我這兩天就開始派人去把部隊的團級以上的家屬給接過來。”在李衛國一竿子的決定下,這個事就這麼定了,當然會引起一些不想把原配接過來的將領的不滿,但他覺得,即便不喜歡原配了,也得當面說清楚,把人家仍在老家多不像話。

。。。。。

四川江津(今重慶江津區)吳灘場附近的一個石院子裡,三個衣著黑衫的年輕人男子正在跟屋子裡的人談話,但院子的主人確是一臉戒備的看着眼前三個來歷不明的人。

“伯父、伯母,我們是聶長官的下屬,我們是奉他的命令來接你們去長官那團聚的。”看着眼前的幾人一臉戒備看着自己,於良玉尷尬的說道,自己明明是來接他們去與長官團聚,怎麼就把自己當壞人了。

“真的?我怎麼沒有聽我家兒子說過?”聽着眼前幾個男子的話,聶父有點不相信,他知道自己兒子的工作很危險,說不定眼前這些就是來抓自己的,以此要挾自己兒子。

“伯父,真的不騙你,你兒子現在是我們的長官,我們現在是在gcd的領導下參加革命,你們在這待着容易被敵人迫害,所以我們纔來把你們接過去。”於良玉耐心的給聶父解釋道。

“你們真的是福駢(聶榮真的字)的手下?他現在怎麼樣了?”就在於良玉在哪不知道該如何勸解的時候,旁邊的那個女子開口說道。

“想必您就是聶長官夫人吧,聶長官現在是我軍的軍事主官之一,下面管着數萬人,現在就住在湖北十堰。”看實在勸不動,於良玉便透露出一點更深的消息給對方,來博取對方的信任。

“福駢他會接我過去,估計現在他都不想承認我這個妻子吧!”那個女子就是聶帥的原配,也是他的遠房表姐,但他一直不承認這樁婚事。

“這個。。。,這麼跟你說了吧,這次讓我們來接你們過去聶長官並不知情,是我們的最高軍事長官命令我們來的。我們李長官說了,不能讓自己戰友的家人在老家受苦,至於嫂子您跟聶長官的事,李長官說,這是你們的家務事,只要見了面有什麼解決不了的。”於良玉就在那苦口婆心的勸着對面一家人,終於在多番勸說下,才把一家人說服跟着一起走。

由於他們一家人去得多,除了聶帥父母、妻子,還有其胞妹等親屬。走陸路雖然快,但並不安全,所以順着長江先到荊州,再從荊州轉陸路,再到漢江坐船過去。雖然麻煩不少,但勝在安全,情報局在附近的據點也比較多。

。。。。。

上海租界,中-共中央上海的一個辦事處。

“王根英同志,黨委現在對你有着新的任命,鑑於陝鄂特區幹部急缺,特調派你前去支援工作。”就在王根英這天照常去工作的時候,剛進辦公室,自己的領導就把她叫到一旁對其說道。

“什麼?調我去陝鄂特區?怎麼這麼突然?”王根英也明白陝鄂特區意味着什麼,雖然心裡有點驚喜,但覺得這個消息有點突然。

“這個消息是黨委商量決定的,陝鄂特區的派來護送你去的人員已經到了。”對於自己這個手下突然被帶走,這個領導也是不得而知,就含含糊糊的說道。

“什麼?”

就這樣,王根英就這麼在莫名其妙中在情報科人員的護送下,踏上了前往武漢的輪船,再從武漢倒船去十堰。

與此同時,湖南、山西等地都有着這樣的情況,很多軍官家屬就這麼在迷迷糊糊中踏上了前往十堰的路上。

。。。。。

“衛國,好消息呀!”這天,李衛國早上剛起牀沒多久,還在跟妻子吃飯的時候,運代英就拿着一封電報大叫着來到他家。

“惲代表,這是有什麼好消息?看把你激動的!”正在喝着粥的李衛國笑着說道。

“弟妹,不好意思,打擾你們了。”運代英也意識到自己來得突然,變說了聲抱歉就繼續跟李衛國說道。“你看,剛傳來的消息,老蔣下野了。”

“哦,這就下野了?倒是一個好消息。”李衛國就把電報拿過來,仔細的看着。

原來在李衛國搞武漢起義之前,汪精衛的打算是先把gcd清除,然後再東征老蔣,但是gcd領導的武漢起義、南昌起義相繼爆發,讓東征變成了去‘剿-共’了。在大軍的圍剿下,gcd的軍隊被迫逃進了山區,暫時沒有了後顧之憂的武漢政府就又開始準備討蔣,命令唐生智以及張發奎率領第二第四方面軍東征。

而就在此時,趁着國-民黨清-共和‘寧漢之爭’,張作霖、張宗昌、孫傳芳便重整旗鼓,捲土重來。老蔣方面被突如其來的北洋軍閥的反攻打了一個措手不及,連丟淮陰、宿縣、蚌埠等地,並被逼到了浦口、揚州等地。對外方面,老蔣被孫傳芳打的一敗塗地;對內又面臨兩路大軍的興師問罪。於是老蔣只能向桂系求援。

此時蔣、桂的蜜月期已經過了,武漢政府也已經開除老蔣的黨籍以及所有職務,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已經意識到倒蔣的時機已經來了,便與汪精衛建立了聯繫,以及把在山東的第三路軍撤回了南京。

老蔣回到南京之後屈於形勢,忍住心中的怒火,並厚着臉皮去尋找李宗仁,讓桂系出兵。期間老蔣意圖挑撥桂系與唐生智的矛盾,許下豐厚的報酬,來勸李宗仁出兵幫助他。

對於老蔣的挑撥離間以及甜言蜜語,李宗仁只是冷淡的拒絕了。在他看來此時應該聯合武漢政府,停止內鬥,先擊敗北洋軍閥。對此老蔣無計可施。

8月11日,馮玉祥建議在安慶召開國-民黨的執委會議,武漢、南京覆電表示將會出席。此時的老蔣對於前去安慶抱有猶豫,便去試探桂系的真實意圖,得知李宗仁勸自己“自決出路”後,老蔣便放棄了前往安慶開會。

此時的形勢對於老蔣已經是極爲不利了,武漢政府恨不得踩死自己;馮玉祥不會甘心久居他人之下;桂系也有了反對自己的想法。至於唐生智、閻錫山也不會同情自己。思考再三的他,爲了不讓自己成爲衆矢之的,並跳出眼前的困局,他決定以退爲進,便離開南京回到了老家奉化。回到家的他,便發佈了下野的電報。

。。。。

看着手上的電報,李衛國也就想起了這件事的前因始末,現在老蔣已經下野,寧漢合流已成定局,接下的半年國-民黨就要開始內訌了。對於老蔣,李衛國也不得不佩服,一步步走上了中國的權力頂峰,這一招以退爲進真妙。老蔣在圖謀,李衛國也在圖謀。

國-民黨內部接下來就是唐生智與桂系的爭鬥了,雖然老唐不會堅持多久,僅僅一兩個月就會被桂系給打趴下了。但總的來說,唐生智一失勢就沒有再來關注鄂西北有着一支強大的軍隊了,他也就可以慢慢的發展一段時間了,到時候坐看南京政府內鬥,自己趁機渾水摸魚,還怕得不到好東西。現在的他就差時間,而國-民黨現在就在送時間給他。

第200章 東征(十)第86章 皇姑屯事件第325章 玉門石油(二)第607章 興安嶺雄風(七)第387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三)第417章 百團大戰(十二)第551章 日軍的反擊(二)第131章 九一八(一)第10章 空閒之餘(二)第183章 會師第627章 爾虞我詐的德黑蘭(二)第439章 日軍挺進隊的災難(二)第25章 武漢之戰(六)第480章 渡河戰役(三)第277章 晉東南之戰第306章 花園口決堤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3章 武漢起義(二)第593章 津浦線風雲(九)第538章 親歷駝峰航線(三)第278章 晉東南之戰(三)第83章 第一次反圍剿第452章 華北大掃蕩(一)第227章 太原告急(三)第191章 東征第240章 奇襲太原(九)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234章 中日山西空戰(二)第358章 綏寧會戰(十八)第311章 第一次反掃蕩(五)第553章 日軍的反擊(四)第487章 渡河戰役(十)第49章 平叛第583章 緬甸反擊戰(九)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205章 西安事變(五)第393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九)第469章 華北大掃蕩(十八)第412章 百團大戰(七)第344章 綏寧會戰(四)第90章 李立民以及東陵盜墓事件第98章 入川(四)第536章 親歷駝峰航線(一)第297章 新四軍首戰(三)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2章 大婚第81章 第一次反圍剿(七)第271章 綏西攻防戰(六)第282章 晉東南之戰(六)第189章 《莫斯科協定》第30章 漢陽兵工廠第471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第539章 親歷駝峰航線(四)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221章 激戰板垣師團(八)第369章 晉西事變第76章 第一次反圍剿(二)第165章 西征(八)第143章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二)第293章 洛陽會議(二)第595章 津浦線風雲(十一)第253章 新式機槍第433章 中條山之戰(四)第225章 太原告急第379章 第一次反共高潮第495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二)第223章 激戰板垣師團(十)第133章 九一八(三)第229章 太原!太原!(二)第318章 第一次反掃蕩(十二)第341章 綏寧會戰(一)第420章 黃橋戰役第631章 武漢反擊戰第124章 第二次反圍剿(八)第177章 事件後續(二)第485章 渡河戰役(八)第180章 長征開始第54章 武漢起義(三)第454章 華北大掃蕩(三)第470章 華北大掃蕩(十九)第388章 第三次大規模反掃蕩(四)第302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三)第472章 華北大掃蕩(二十一)第252章 南京大屠殺(三)第193章 東征(三)第6章 安仁之戰(三)新四軍首戰一更第541章 太原光復(二)第115章 紅四軍團(二)第242章 奇襲太原(十一)第498章 中國軍人在緬甸(五)第442章 汾陽協定與蘇日中立條約第328章 天津(三)第233章 中日山西空戰(一)第79章 第一次反圍剿(五)第305章 蘇聯軍事觀察團(六)第28章 武漢之戰(九)第267章 綏西攻防戰(二)第269章 綏西攻防戰(四)第428章 皖南事變(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