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轉眼間四年又過去了。
這四年發生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丁可文已經有了兩個侄子,也就是說他的哥哥丁可武和嫂子樑彩霞,已經生育了兩個兒子,這對於在遛馬圈村單門獨戶的丁家來說,自然是最振奮人心的一件大事了。而更重要的是,他們小兩口的機器煎餅生意也做的順水順舟,風風火火起來。第二件事情,就是丁可文竟然和村會計的兒子李新化成了最好的朋友,而這李新化職業高中沒讀完,便被他父親安排在了村裡的一個礦泉水廠子裡工作,而且乾的有聲有色。
所謂的有聲有色,並不是他在廠子裡乾的有多勤奮多努力,而是憑藉着他各種熱絡的人脈關係,取悅了領導和同事,讓他在廠子裡不用做繁重的工作,也能每個月都能拿到足額的獎金和工資。
更有甚者,在廠子裡評先進時,他請了廠子裡除了領導以外的一干人等,花了八九十塊錢在金葫蘆鄉飯店裡坐了一桌,轉而在第二天的評選中他以八票對一票的成績,力壓奪標大熱門,獲得了廠子裡的先進以及六百多塊的獎金。
競爭對手都投了李新化一票,而李新化自己的一票也投給了自己,因爲李新化怕別人吃了他的酒席還會反水。
奪標大熱門僅有領導投出的一張票,這讓領導心裡很不舒服,畢竟這車間裡誰幹的最勤快他看的最清楚。
李新化也後悔了,早知道自己的票領先那麼多,自己又何必投自己一票呢?這不是鐵了心告訴領導,他如此心急着想拿到這先進和獎金嗎?
不過既然這樣做了,也沒有辦法了,最後,李新化還是如意的拿到了那幾百塊錢的獎金。
第三件事,就是丁可文的同學李明帶着老婆顏麗,幾年前去了市區一個菜市場,從一個菜販子辛辛苦苦做起,硬是做到了調味品批發商。
說起李明的發家之路,他每次和丁可文說起來的時候總是唏噓不已。當年他去那個市場只帶着一輛腳蹬三輪車和二百塊錢。剛開始,他的生意一般,他進來的煎餅更是賣不出去。按理說,一包煎餅三十斤進價二十九元,他賣二十九塊零五毛已屬於最低價格了,可是,因爲他是新來的,在市場上是個陌生面孔,偏偏就沒有人來買他的。
後來,李明急了,便二十九塊進來還二十九塊賣,而且,附近的地方他還免費送貨上門,旁邊的同行都笑話他瘋了。然而,就是這小小五毛錢的價格讓他的銷售量猛漲。一個月後,李明每一天就可以銷售三十餘包煎餅,等他成了市場上銷售煎餅的最大客戶的時,他便找到了老闆壓價:“老闆,我銷售量這麼多,你應該給我再便宜一些了,要不然我就換去別人家進貨了。”
做煎餅的老闆自然不想失去李明這樣一個大客戶,就給他降價五毛,變成了二十八塊五角。如此一來,他再將煎餅每包二十九塊賣出,每包就可以賺五毛的利潤,一天賣三十多包就可以賺十五六元錢了。如此一個月算下去,單憑這一項就能賺四五百塊錢,攆上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一年後,李明的煎餅銷售量再次猛漲,他也賺到了錢。他就自己在郊區租了幾間便宜的房子,叫來自家的四弟和母親,開始自己做起了機器煎餅。在此期間,爲了運輸方便,李明更是花了三千塊錢左右,買了一輛嶄新的春風牌三輪摩托車。
當然,丁可文家的日子也慢慢變好起來,他的小商店一年雖然賺不了多少錢,但是,裡面的商品的存量和數量,也比剛開業的時候不知道多了多少倍!特別值得提到的一點,生活質量也提高了,吃個雞鴨魚肉已經不再是什麼大問題了。另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徹底解決了以前父親喝酒抽菸的老大難問題,再也不需要趙秀蘭每天晚上坐在蒲團上,辛辛苦苦打兩雙草鞋去應付了。
當然,家裡也基本還清了以前欠下的所有外債。只是,丁可文本來要打算還清借莊曉萌的那一千塊錢,但是她卻總說不忙,她總說她用了的時候自然會跟他要。
這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二十一世紀初,全部榆城人生活慢慢變好的一個縮影和寫照,國家的政策好起來了,老百姓們也正爲着各自美好的生活而努力着,拼搏着。
這一天,大姐丁可霜從榆城回來看父母來了,她大包小包的帶來了許多東西,這其中還包括了一個新鮮的玩意——一部第二代的摩托羅拉“大哥大”。
那個時候,好像不叫什麼移動電話,也不叫什麼手機,“大哥大”三個字就代表了它所有的屬性和內容。
丁可文自然知道“大哥大”是什麼玩意,他從金葫蘆鄉移動電話廳的海報上,還有榆城日報上的新聞裡早就知道了它的模樣,所以看到它的時候,他自然認出了它。
“這摩托羅拉是誰的啊?”丁可文當然不相信大姐會買這麼一個玩意,因爲這個東西據說當時是相當的貴。
“是我一個朋友家的對象不用了,扔在我家的,我拿回來給你,你回頭去看看還能不能用?”丁可霜一邊說着,一邊把這摩托羅拉遞給了丁可文。
丁可文拿過來一看,覺得這摩托羅拉的外殼雖然是舊了一點,但是倒也沒有什麼破碎的地方,而且他一按開機的地方,屏幕上能亮還顯示出字幕來,這怎麼可能不能用呢?
於是,等到了第二天,丁可文便拿着摩托羅拉去了金葫蘆鄉,沒想到偌大的一個鄉鎮竟然連一家移動公司都沒有。他只好又坐了農村班線,去了榆城。
在榆城最繁華的人民路上,丁可文找到了一家移動電話公司,他便拿出這部摩托羅拉,讓人家看看還能不能用。
工作人員看了看說道:“你這摩托羅拉沒有卡,你花三十塊錢先辦一張卡,然後插在裡面打一下,就知道能不能用了。”
丁可文就掏出三十塊錢,給了人家,辦了一張卡,工作人員將卡幫他安裝上去以後,便給了他一個號碼,讓他打一下試試。
丁可文按照上面的數字笨拙的按着號碼,按完後沒多會,他便聽見這家移動營業廳裡響起來電話鈴聲。
工作人員點點頭,表示正是他的摩托羅拉打來的。丁可文示意他接一下,那工作人員便接了起來:“喂……能聽見嗎?”
丁可文在這邊聽見了刺耳的噪音,以及時斷時續工作人員微小的聲音:“喂……啊哦……能@&……聽@¥見……嗎?……”
這效果,差到了極點,而丁可文可不想讓工作人員知道他手裡拿着的沒用的機器,他故意微笑的點點頭,掛掉了電話說道:“效果很好,這電話還能用,謝謝你們嘍!”
工作人員人員連連點頭回應着:“好,那就好!不用謝!”
……
丁可文最後把那部摩托羅拉帶回了家,不過因爲聲音刺耳,時斷時續,根本不能當一部電話用,他便將它扔在了自己房間裡的桌子上,變成了一副沒用的擺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