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六章 安全會議(二)

衆人望着楊雪的眼神,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賀之光的欣賞。

賀之光待衆人平靜下來,方纔接着說道:“美食廣場大火之後,有些同志建議我對新區做出處理,被我拒絕了,因爲處理只是一種警示,相比外部力量的警告,我更希望看到新區主動的去反思,從這次事件中,吸取教訓,並且避免事件的再次發生,所以,當聽到新區召開安全會議的時候,我很高興的提前從西平市返回,來旁聽這次會議,剛纔小楊的話,我總結爲一點:態度。只有認真、務實的態度,才能更好的服務於民,造福於民。就如小楊剛纔所說,我們或許不能避免災難的發生,但我們至少能將災難的損失降至最低!”

在衆人如雷的掌聲之中,賀之光結束了講話,他還要趕回江海,常興濤、袁少卿與楊雪三人將賀之光送至停車場,賀之光與三人一一握手,然後意味深長的說道:“當初成立新區之時,省裡有些同志是抱着看笑話的態度來看的,所以,你們三個要通力合作,將新區打造爲江海的一面旗幟,給省裡一份完美的答卷!”

三人重重的點頭,賀之光滿意而去,在車上,陪同賀之光的李世博說道:“賀書記,沒想到小楊能說出一番這樣的話來!”

“是啊,有人說,小楊年紀輕輕便官至副廳,是因爲運氣的緣故,我倒覺的,小楊的成功並非偶然,年輕,意味着被朝氣蓬勃,而且,受體制這個融爐的污染也小,今天小楊的講話,便是一種難得的態度!”

李世博呵呵一笑,“賀書記,小楊的那番話是該讓某些人聽聽,要不,安排省電視臺播出來?”

“算了吧!”賀之光微一沉思,便直接拒絕,“播出的話,對小楊壓力太大!”

李世博點點頭,他明白這是賀之光對楊雪的保護,“賀書記,你對小楊那麼重視,爲什麼不帶在身邊鍛鍊一下?”

“他?”賀之光啞然失笑,“帶到機關,那羣老油子會把他教壞的,反而是在下面,更能鍛鍊他的能力!”

“賀書記對小楊,真是關懷倍至啊!”李世博呵呵笑着,一瞬間,他也有些羨慕楊雪了,年輕,又有省委書記賀之光關照,那前途,無可限量。

賀之光臨走時,出人意料的一番話,令袁少卿心裡一凜,他不知道,賀之光只是一個勸告,還是有意的警告,但是不管如何,他對楊雪,都需要重新換一個思路。

會議室裡,衆人依然在等着三人,賀

之光的一番話,已經爲美食方場定了調子,常興濤與袁少卿當然樂得做個好人,在安全會議之後,楊雪、袁少卿與常興濤緊急的商議之後,便宣佈了對秀水區的處罰決議,分別給予黃文亭、付國平誡勉談話,給予馮啓明警告處分,同時責成秀水區做好在美食廣場大火中死傷者家屬的工作。

安全會議之後,秀水區迅速展開行動,班子成員、機關幹部分片包乾,首先對死者家屬進行了攻堅,在新區的默許下,秀水區將賠償的標準略作提高,賠償工作順利解決。

而另一方面,在薛佳與省公安廳的不懈努力下,參與縱火的八個不法分子全部落網,七月初,麗景市中級法院對八人進行了公開宣判,全部判處了死刑,算是對死難者家屬有了一個交待。

隨着時間的推移,美食廣場也被秀水區推倒重建,美食廣場終於成爲過去,但是,楊雪在各地視察安全工作時,卻總是想起那六十二條無辜的生命,他們用他們的生命,換來了各地區對安全的重視,對安全設施的加強。然而,如果政府的工作再有效些,再細緻些,或者,新區的治安早些加強,他們,原本不需要離開人世的。

再一次,楊雪產生了對新區的懷疑,秀水區的四個鄉鎮,在這種城鎮化的建設中,經濟確實得到了進步,居住條件、生活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楊雪卻也看到,在秀水區大肆發展經濟的背後,是各項功能性設施的缺乏,像新區的安置房,採用的是電梯設備,可是,秀水區電力的不穩定,卻對安置房造成了極大的安全隱患,而這,只不過是秀水區配套設施不完善的其中一項。好在,美食廣場事件之後,黃文亭立刻開始建設秀水區公安局,消防隊,各項應急中心,社區服務站,以秀水區的經濟實力,這樣的完善設施,指日可待。

然而,在視察時,楊雪聽到的,卻是更多的農村人極滿足這種生活,撇開土地不談,他們終於住上了高樓,過去泥濘不堪的道路,換成了如今煥然一新的柏油路,小區的附近,有幼兒園,有學校,有公車,有醫院,這些,都極大的改善了他們的生活,所以,他們心甘情願的放棄過去的田園,放棄自己綠樹紅花的世外桃園般農家小院。

苦的,是那些沒有經濟收入的人,物業費,水電費,電梯使用費,煤氣費,使相當一部分人每月苦苦奔波着,在安置房下,楊雪已經見到了一部分人,在自己的煤球房裡用煤球爐做飯,然後端回房去吃。這一部分人,以老弱病殘居多,他們更希望回到過去的田園,在自己的農

家小院裡,燒火做飯。

那時,他們起碼有一份土地保證收入。

這兩者似乎是矛盾的,卻又是和諧的,他們都沒有反抗的住進了安置房,生活,逼着他們逆來順受的去適應,換來的,是秀水區政府經濟的無限膨脹。

七月中旬,秀水區上報的招商引資等各項經濟數據,穩居江海同級別縣區之首,尤其是財政收入,半年實現六個億的財政收入,而排名麗景市第一、原本在財政收入遠超秀水區的景華區,半年不過二個億。

從報表上看,秀水區的城鎮化似乎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楊雪心裡清楚,秀水區政府的財政收入,多爲政府出售土地收入,真正的國地兩稅收入,秀水區並不見得比景華區強多少。

但即便如此,秀水區的經濟建設之成功,還是開了江海省新區之先河,成爲江海省工作的亮點之一,做爲秀水區原區委書記,楊雪被一次次的提起,正是楊雪,一手主導了新區的經濟建設,至於黃文亭,人們認爲他只不過是摘了個大桃子而已。

但是,當事人的楊雪,卻沒有這樣的想法,楊雪相信,秀水區的模式,在全國各地都可以獲得成功,而讓他惋惜的,是昔日的田園不在。

商業在發展,工業在進步,服務業在進步,房地產業更是在巨大的進步,在這無數的經濟進步中,楊雪唯獨看不到,農業的進步。秀水區的四個鄉鎮,除小黃莊鄉之外,其他的三個鄉鎮,過去那金黃的麥田、綠色的田野,幾乎全部被林立的高樓、酒店、商場、工廠所代替,而農民,華麗的轉身變爲了今日的工人,他們似乎擺脫了過去那窘迫的地位,成爲了如今城鎮化鄉村的一員。

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在秀水區,未來的新區,還有時下全國各地都在大搞這種新區建設,全部是以農村的城市化爲代價!

楊雪不由得想,會不會有一天,農業,會在這個舉國城鎮化的國家中消失,或者,薄弱的近似於無?

這並非不可能,十數年來,農業產品的價格穩定,各種物價、生產資料的上漲,農村環境的不足,已經越來越挫傷農民的積極性,他們已經開始進入城市,寧肯掙扎在城市的底層,一家大小擁擠在城市的某個角落,也不要回到那曾被視爲青山秀水、綠樹成萌的鄉村。

士農工商,在遙遠的古代,人們已經知道,農業爲立國之本,而近代的中國,更是用了數十年,才解決了溫飽問題,難道,現在又開始了捨本逐末?

楊雪陷入了疑惑。

(本章完)

第一百三十五章 面試(二)第一二零三章 臨行之時第二九五章 糾結第二零七章 真真假假第二一零章 大餐第一一一零章 放你們一馬第二八八章 一夜風雨第一零九八章 機會第九五一章 被動惹禍第九五六章 謝明陽被調查第六、四五章 水落石出第四四一章 公安局編制第九一一章 考驗第一零四二章 刑訊逼供第一零四三章 謠言背後第一四七章 班子會上的爭鬥(一)第一一八一章 超級研發中心第七三二章 橫生枝節(一)第五四四章 再遇冷香雲(二)第一四四章 站隊第三一四章 省委書記視察(一)第六十七章 離別第一五九章 同學會(二)第四三五章 拉攏第八七四章 三美夜會第一四七七章 心存歹意第一六五章 賀長富的恐慌第一五七三章 你在找死第六九六章 開門迎客第九二六章 貓膩第八八六章 陳家夜宴(二)第二八七章 中西結合第八五七章 信任危機第三七六章 富貴逼人(三)第九一二章 開始第六五一章 離開(一)第一二六二章 常委會的衝突第一五六六章 處心積慮的第一步第八九八章 南風經濟會議第一零五六章 視察南風第八七零章 慶生宴會第二零七章 真真假假第一四零七章 處心積慮第三四七章 人約黃昏後第六八三章 綁架第一三零七章 車禍第九一八章 命運改變第一五三九章 宴無好宴第一二九一章 劉笑平的顧慮第三九九章 權力遊戲(二)第六五九章 中央黨校(六)第三二五章 迷霧重重第六五四章 中央黨校(一)第九十八章 鄉里的政治第一四二六章 自作聰明第四十三章 黨委書記第一二五零章 引虎驅狼第二七九章 記者採訪第五十三章 奠基儀式第一二八七章 看望馬早平第一零六零章 豁然開朗第一一零五章 借刀殺人(一)第一九六章 新區建設(四)第一八六章 離開倒計時(二)第一三六三章 絕地反擊(二)第一五四五章 執政理念第八二二章 龍翔的背景第十四章 有些人是你惹不起的第五零七章 大而不當(二)第一一一五章 楊雪的自責第一三一九章 步步緊逼第八七零章 慶生宴會第一百二十三章 網上相逢第九八五章 紀委調查(一)第一四六五章 送上門來第三七零章 前進的新區第九二八章 年輕無極限第七一二章 咄咄逼人(二)第八九五章 圈套第一零七五章 平息局勢第二六三 一舉數得第七八六章 聲東擊西(一)第一五四七章 視察的目的第五三五章 談話第七八三章 酒助色心第一五一一章 蒼鷹博兔(上)第一五五零章 猶豫不決第一一七九章 方明景的目的第一一四四章 威脅第六九六章 開門迎客第一四四四章 四面楚歌第一零五五章 謝明陽的感慨第六二三章 VIP貴賓第八九一章 借題發揮第一四零五章 世家子弟第一三二八章 美女有約第三六 四章 試探第三一七章 省委書記視察(四)第三五六章 意料之中的沉默第九十九章 初次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