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不好不好,大事不好

東華門外,甘奇披枷帶鎖而來。還帶着上千讀書人。

霎時間,滿場皆是高呼:“官家聖明,陛下聖明!”

皇帝當真聖明瞭,把甘奇救出來了,雖然還披枷帶鎖,但是隻要甘奇進了這皇城,在皇帝當面戳穿文彥博這個賊子的真面目,必然萬事大吉。

甘奇走進人羣,往東華門走去,不斷拱手與衆人致意。

孔子祥與馮子魚等人也一直跟着甘奇往前走,孔子祥還不斷說道:“道堅兄,見得官家,可不能緊張了,一定要據理力爭,這世間,邪不壓正。”

甘奇點着頭往前去,心中的感動是不假的,這般場面,雖然是甘奇有意爲之,但是真見得這般場面,實在讓人感動不已,擠出兩滴淚水的甘奇,說道:“在下何德何能吶,何德何能?”

馮子魚作揖一禮:“道堅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同窗之誼比金還重,何況此事關乎家國社稷,皆是吾輩讀書人應該做的。道堅兄之大義,更是吾輩讀書人之榜樣。”

“多謝諸位,多謝諸位同!”甘奇忍痛流淚往皇城大門而入,大門被衆多侍衛關閉起來。

門外一千幾百號學子,此時早已不似頭前那麼擔心,臉上皆是帶着勝利的喜悅,直達天聽,便是勝利了。

兩夥學生,合在了一處,梨園春戲院來的學生,豈能錯過這般好機會?皆是主動與太學生們攀談,攀談的話題自然也離不開甘奇,有人與孔子祥說道:“原道諸位是太學的大才,失敬失敬,未想甘先生竟然如此得人心,太學大才們也是如此有情有義,吾輩讀書人能如此同仇敵愾,實乃一樁美談,家國有望,社稷有望。”

孔子祥也笑着答道:“道堅兄之才,連胡先生都讚不絕口,我等太學同窗,豈可坐視道堅兄受國賊欺辱?倒是你們,怎麼也到得這東華門來了?”

“諸位有所不知啊,今日先生本在梨園春的戲院裡與我等講學,講的正事……哪知因爲報紙文章之事,文彥博竟然派鷹犬走狗前來拿人,我等豈能讓此賊得逞?便……哪知甘先生死也不願獨自離開,奈何奈何……我等唯有……”這人把事情過程一通說。

孔子祥等人聽得故事,一個個兩眼含淚,五味雜陳。

馮子魚更是一聲大呼:“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自橫刀向天笑,也唯有道堅兄能說出這般話語,不免讓人想起昔日道堅兄提刀殺人之場景,實在教人佩服佩服,此乃捨生取義之勇也。”

“提刀殺人?甘先生還提刀殺過人?還有此事?”

“有,豈能沒有?你們還記得去年的國舅大案嗎……便是因爲此事,開封府包待制還誇了道堅兄捨生取義,更把道堅兄收入了門下。”馮子魚一通說。

又見一衆驚爲天人的表情。

滿場一千幾百號讀書人,話題便也離不開甘奇了,這個說甘奇作了什麼詩,作了什麼詞,寫了什麼文章,寫得如何好。

那個說甘奇交了什麼友,做了什麼事,辦報紙虧了多少錢。

又有人說甘奇出了什麼大言,講了什麼課。

互相交流,互相吹捧……着甘奇,其樂融融。

進了皇城的甘奇,第二次見到慈眉善目的仁宗趙禎,拜見之後,仁慈的趙禎第一句話就是:“來人吶,把這枷鎖去了。”

小太監李憲裡面左右招呼內侍們來解枷鎖。

甘奇卻答:“陛下容稟,學生罪案嫌疑在身,若是不得清白,去了枷鎖也是大罪一樁,到得府衙之中,更難脫得清白。”

一旁的胡瑗連忙說道:“道堅,道堅,陛下當面,戴着枷鎖,有礙觀瞻,陛下自會與你主持公道。”

胡瑗這麼一勸,甘奇方纔任憑一幫太監給自己解除枷鎖。甘奇顯然是故意這般做派,便是知道面前這個仁宗皇帝就吃這一套。

趙禎能得“仁”這個諡號,可不是選諡號的官員阿諛奉承。從上古至今,歷朝歷代皇帝無數,能得“仁”字的,趙禎還是第一個,若是不說清明兩朝,趙禎也是唯一一個能得“仁”字諡號的。

一個皇帝諡號爲“仁”,也是開了古今之先河,開了這個先河之後,元朝有了一個,明朝朱高熾也得了一個,清朝嘉慶帝也得了一個。

趙禎能有多麼仁?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一個是蜀地曾經有一個讀書人,不斷給當時在蜀地的官員上書,勸說這些蜀地的官員割地自立,獨立稱王,這個異想天開的讀書人,自然就被抓起來問罪了。這種事情,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抄家滅族的大罪。但是宋仁宗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反而下旨把這人給放了,說這人這般做派,就是想當官而已,反而還給這個唆使官員造反的讀書人封了一個小官。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宋仁宗喜歡吃海鮮,但是從來不說,而是偷偷與自己的皇后說,讓皇后時不時準備一點。皇后問他爲何?他說一旦自己表現出喜歡吃海鮮,就怕官員們投他所好勞民傷財,逼迫漁民下海多撈海鮮。時不時在皇后這裡吃上一口就行了。

皇宮乃是禁地,百姓本是不能靠近的,倒是趙禎卻能容忍小商小販直接到皇宮門口擺攤賣東西,說這些小商小販生活不易。

這一類的事例,仁宗一朝,數不勝數。趙禎死的時候,天下縞素,全民悲痛。無數平頭百姓,竟然都自發聚在宮門之外給趙禎燒紙,哭聲震天。

古往今來,能做到這個份上的皇帝,也就趙禎一個人了。這樣的皇帝好不好?當真是好。好到也帶來的許多負面問題,比如仁宗在朝的時候,法律幾乎沒有了多少約束力,殺人放火作奸犯科之人,數不勝數。

但是也有正面的好處,宋朝民間真正開始繁榮起來,也是仁宗一朝。爲什麼?因爲朝廷真正開始解除了高壓姿態,寬鬆的戶籍制度,寬鬆的法律制度,百姓可以到處亂走,商賈可以想做什麼生意就做什麼生意,甚至下海爲商,福建之地,比如泉州,此時更是鉅商雲集,一船一船的瓷器絲綢往中東等地運去。後世說的一帶一路,陸上的絲綢之路從漢唐就開始了,海上絲綢之路,卻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甚至還導致此時的泉州,聚集了許多外國人,也就是色目人。外國人多到什麼地步?多到開始在泉州建教堂與清真寺,各種教派都有,還互相打架。

大宋朝的繁榮,其實就是民間商業的繁榮,民間商業的繁榮,就來自朝廷對民間管控的寬鬆。

仁宗之仁,不是裝出來的,是他心中真正有一顆菩薩心腸。多說一句,這種皇帝,放在大爭之世,大概是成不了事情的。

(這一章本來不準備這麼寫的,只因爲近來總是有書友說皇帝不受脅迫,或者說主角不應該這麼做,所以老祝把仁宗背景好好說一下,來解釋主角爲何在仁宗時期可以這麼行事。)

第三百七十三章 狠辣毒絕的甘奇,暴雨將至(六千四百字,巨大章節)第六十四章 良辰美景奈何天第三百零七章 這事,做得又不虧。第五十一章 就當看人耍猴戲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三百八十六章 下官多謝韓相栽培之恩第一百零一章 開府門第一百八十四章 尷尬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家門外唱大名(五千多字,算巨大章節嗎?)第六十五章 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位可曾聽過樑山?第五百五十七章 走嘍,高頭大馬去衝陣第六百零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三百三十一章 讀書,讀書人,國家,社會,進步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四百九十四章 甘相公的動員之法第三百零三章 倒黴事與不能忍第五百一十章 洗白白,有好事。第五百二十二章 釣魚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二百二十三章 甘奇是戲精,這是無解的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五十四章 打周侗!第五百五十六章 一場鬧劇啊……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妹妹要送什麼給我?第十一章 拔苗第一百五十七章 不開,不開,我不開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五百二十九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六十九章 你想去哪裡?第三百四十三章胡瑗的甘博士(二合一章節,寫了幾個小時,還刪除重寫了許多第七十六章 喜不自禁第三百九十七章 當官就該是一個高危職業第五百一十二章 甘成木第三百零二章 果真這麼嚴重嗎?第二百一十章 小子,你中計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硬着頭皮的甘奇,要乾了!第三百一十五章 我的錢,去哪了?(感謝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二百九十七章 天下第一書院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二百九十章 甘奇座下猛將初顯威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五百八十章 妥不妥當?第二百九十一章 上達天聽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一百二十章 蕾絲花紋第四百九十四章 甘相公的動員之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毛頭小子愣頭青(四千多字)第三百七十七章 刺刀見紅(五千)第七章 散手相撲第二百六十五章 作死的仁宗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三百二十三章 罷官與坐牢,譁衆取寵第五百一十一章 我……我就是傻逼第三百二十八章 甘霸最落魄的人生低谷第三百一十七章 還是道堅高明第三百零一章 甘正的人生巔峰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去死諫,不死不休第二百二十八章 哪裡藏了刀?哪裡藏了劍?第一百七十四章 披枷帶鎖的滋味第一百八十六章 幸甚幸甚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屁不通(感謝胡顏鸞羽的萬賞)第三百五十七章 這衙門真是寒酸得緊(三更補)第八十三章 有感情的啪第五百零九章 道堅,快快頭前來坐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一百七十三章 哪個是甘奇?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羽箭飛一會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五百六十二章 冤枉啊第一百五十九章 辦講座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們不要亂來啊第三百一十八章 屁股還沒有坐熱,就要滾蛋?第三百六十四章 皇子趙宗實,事關重大第一百一十章 韓大相公成功發威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百九十九章 嘿,屋裡怎麼有兩個娘子?第二百四十六章 道堅你所言當真?第三百二十章 了無生趣的元夕與悲催的甘奇第一百一十六章 狗屁不通(感謝胡顏鸞羽的萬賞)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頭胡瑗第一百六十章 談一次,考一題第四百二十九章 貿易戰攻略第四百八十一章 聽朕慢慢與你們講……第三百五十三章 行動總指揮甘奇第四百四十六章 八百搏依阿哈,一千女真鐵甲重騎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四十六章 這他娘也行?第八十一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七十九章 五星級溫泉酒店第七十七章 龍陽之好,斷袖之癖第九十二章 成衣第四百九十五章 大同,大同第五百三十一章 二十党項第一百五十四章 噴王的太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