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詩會

汴梁城一年之中有兩大詩會,一是上元節,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夕,再就是中秋詩會。這兩大文人聚會,朝廷也極爲看重,會參與其中。

除了這兩大詩會以外,也還有其他許多文人聚會,比如春遊踏青,比如其他一些節慶日子,也頗爲盛大。至於文人圈子的好友之間聚會,那就數不勝數了。

上元佳節,全城燈火通明,汴梁城所有的老百姓都會出門逛花燈。中秋佳節卻不然,民衆們出門的不多,多在自己家中,好友閒敘,親屬娛樂。

但是城中的各大名店,卻早已人滿爲患。文人士子們穿着自己最得體的衣服,把髮髻梳得一絲不苟,冠帽更要戴得不能有絲毫的歪斜。白天的時候,那些街邊淨面的小攤,也會被這些文人士子擠滿。

年輕人摺扇在手,時不時拂過胸膛,顯出儀表不凡的模樣,君子風流的氣度。

正店名樓的姑娘們,也早早梳洗的乾乾淨淨,娥眉粉黛,甚至也把琴絃反覆調試到最佳狀態,等待着今日光臨的客人們。

甘奇自然也做了一番打扮,年不滿二十,倒是不必戴冠,一個清爽的髮髻即可,只是甘奇的儒衫看起來有些老舊,雖然沒有什麼褶皺,但是一看就知道有些年頭了,淡藍色已經微微泛青黃。

顯然這件衣服不是甘奇自己的,而是甘奇父親的衣服。被吳巧兒用炭鬥熨燙了許久,才把上面的褶皺熨平。

與甘奇同行的蘇軾則不然,一身青色儒衫,說不盡的文人瀟灑。還有一個蘇轍,與蘇軾穿得差不多,兄弟倆相得益彰。

若非吳巧兒堅持,甘奇哪裡願意穿這身出門?還是那套粉紅綢緞刺繡花鳥的袍子合身。對的,就是粉紅色,興許還可以叫“緋色”,極爲騷氣的粉紅。

在唐之時,男人就開始穿粉紅色,這是身份的象徵,官服就有許多粉色的。到得後來,民間也開始流行粉色,到得如今大宋,紅色是標準的官服顏色,甚至皇帝也多穿紅色官服,粉紅色算是在跟風流行。後人興許難以想象古代街上的男人,時不時穿一身騷氣粉紅出門。

遇仙樓裡早已人滿爲患,倒也沒有人注意樓裡又進來了兩個年輕人,今夜詩會,所以那些閨房裡並沒有入幕之賓。所有人都在遇仙樓的雅苑花園之中。

雅苑花園裡,條案一張一張,到處都是成羣結隊文人正在談笑風生。如甘奇與蘇軾這般三人一夥的,當真少見。讀書人沒有點人脈圈子,不免被人看輕,再加上甘奇穿的那一套幾十年的老儒衫,所以那些伺候人的小廝們都懶得往這三人身邊湊,大概是覺得這三人翻遍口袋也翻不出幾個打賞錢。

好在甘奇與蘇軾、蘇轍三人也能自得其樂,點了酒菜,遲遲不見人送來,三人倒也不生氣,自顧自調笑着。

蘇軾雖然是個外地人,但是他對這遇仙樓比甘奇還要熟悉一些,還與甘奇笑道:“甘兄,頭前我與弟弟來過一次這裡,這樓裡的姑娘,當真不是成都那種小地方可以比的,不論是身姿還是妝容,亦或者琴技唱腔,皆是頂尖。”

蘇軾說着說着,還豎起大拇指,可見誇得真心。

甘奇聞言答道:“子瞻豈能說成都是小地方?”

蘇軾連連擺手說道:“以往在成都求學的時候,還覺得成都是個大城池,到得汴京一比,算不得什麼了。”

“子瞻,上次你既然來過,緣何沒有聽你談起其中雅事啊?”甘奇笑着說道,所謂雅事,便不用多說了。

甘奇一問,蘇軾還未回答,一旁的蘇轍已然笑道:“甘兄,頭前幾天,家父在此會客,家父當面,兄長還能有什麼雅事可談?哈哈……”

“哦,原道是這般,難怪子瞻頭前一開口就說要來遇仙樓,怕是已經看好了哪個姑娘了吧?”甘奇取笑一語。

蘇軾此時也不矯情,說道:“一個姓蕭的姑娘家,挺好。稍後且看我送她一曲,讓她一曲聞名天下知。”

“子瞻上一次怎麼不送他一曲?”甘奇問道。

蘇軾聞言,把頭一昂,答道:“宴客之時,不好發揮,總要照顧着衆人臉面。”

此時的蘇軾,當真是年輕,年輕的傲氣展露無疑,聽得甘奇只誇:“子瞻大氣!”

蘇轍也點頭說道:“看多了兄長的詞,再聽別人填的,當真是味同嚼蠟。”

有時候,天才與凡人,就是這麼大的差距,有些人讀了一輩子書,詩詞文章還離不開一個“憋”字,有些人提起筆,什麼東西都是隨心所欲信手拈來。

蘇軾忽然擡手指了指甘奇身後,開口問道:“甘兄,你可是認識那人?那人一直往你在看。”

甘奇聞言回頭一看,還真碰到熟人了,答道:“認得認得,那是我同族之人,名喚甘正,國子學的大才。”

蘇軾倒是疑惑起來,問道:“國子學之人,緣何不去汝南郡王府,卻到這裡來了?”

甘奇搖搖頭表示不知。

卻是不遠處的甘正見得甘奇回頭來看自己,立馬與左右之人開口說道:“諸位兄臺,當真失禮了,不能久陪,時候不早,該告辭了。”

左右之人連忙起身,有人答道:“甘兄只管去,你能來這裡陪着昔日同窗們坐坐,已然周到了。再晚了,怕是王府那邊宴會就開始了,諸多先生當面,遲到了可就真正失了大禮。”

又有人說道:“甘兄快去,切不可因小失大。”

甘正左右拱手,又往甘奇這邊看得幾眼,忽然低頭與身旁之人說得幾語,再見他左右之人,皆往甘奇這邊看來,一邊看還一邊點頭。

蘇軾見得這般場景,問道:“甘兄,既然是同族兄弟,要不要過去照面一二?”

“不必。”甘奇答道。

蘇軾其實也看出了不對勁,便也不多問,只是隨意口氣說道:“國子學大才啊!”

甘奇聽得出蘇軾語氣中的揶揄,便也知道蘇軾看出了他與甘正的不對付,笑道:“子瞻何必小氣。”

“哈哈……甘兄頭前不是還誇兄長大氣嗎?”蘇轍出言一語。

三人立馬前仰後合起來,蘇軾也自嘲道:“我向來小氣。”

此時卻見甘正從甘奇身邊不遠路過,昂首挺胸,摺扇輕揮,剛剛路過甘奇身邊,甘正還忽然回頭一語:“諸位兄臺,若是王府那邊散得早,我便再來尋你們,今夜不醉不歸。”

已然隔了十幾步距離的人也連忙答道:“老學士、老先生們多早眠,熬不得夜,王府那邊宴會定然散得早,我們等你來,不醉不歸。”

甘正聞言,點點頭,腳步一擡,似乘風而走,說不盡的瀟灑氣度。

蘇轍評價一語:“矯揉造作。”

蘇軾笑道:“國子學大才啊!”

甘奇微微擡手,話還沒說。

蘇軾已然又道:“甘兄,你別說,我就是向來小氣。”

甘奇也只有笑而不語。

蘇轍接道:“這廝若是中個進士,十有八九能平地飛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三章 大哥是太心善了第三百三十一章 讀書,讀書人,國家,社會,進步第五百九十章 反改革急先鋒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六十八章 就在衙門之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上,殺了他們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愣是沒看懂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四百四十九章 契丹大爺第二百三十五章 豎子與匹夫,不得好死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不心善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三百三十章 名士甘奇,生前鬍子,儒道正統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五百零五章 甘奇百萬貫,相公請放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崇政殿說書,差充開封商稅監主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百里外,是燕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五百三十七章 狄將軍,這是……威武軍?第四百一十九章 讓他來見朕第二百四十六章 道堅你所言當真?第五百一十七章 威勢無雙,英明聖主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混跡江湖的宰相之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切開始了第四百六十六章 突如其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元夕與考試第四百五十四章 契丹狗不過如此嘛(五千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甘相公就此殞命第四百七十八章 我要當樞密使,威武軍,萬勝軍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定要辦成第二百八十四章 趕着懶驢去上磨第一百五十一章 讓甘道堅到中間來第二百九十八章 這事,做得不虧第五百九十八章 家裡的女人們第三百九十一章 甘大惡人在佈局(五千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你看老夫這信中寫了什麼第四百零七章 都是良善人第二百零二章 吳承渥,你就當個人吧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破爛貨第一百一十一章 言情劇有毒第六百零七章 任重而道遠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五十二章 三年會考,十年模擬,一年衝刺第四十四章 大姐你盡胡說第四百二十六章 狄大爺可爽快?第二百七十五章 老夫去鑽營一番,好讓道堅你坐享其成。第三百九十六章 甘奇難以形容的腹黑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百里外,是燕京第四百五十三章 宋人豬狗乎?第二百四十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一百八十章 仁宗之仁第四百四十二章 我要去完顏第八章 你可知道老夫是誰?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檔,搖頭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記着今日第九十八章 殺了甘奇第四百零八章 準備回京,女兒,祥瑞,韓琦第一百一十四章 鄉下人進城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二百五十四章 自己人,西瓜第二百二十五章 恨不早生三十年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吧,吃完去打仗第二百五十五章 虧大發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君臣第四百三十一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大哥,我必百死!第五百零四章 帝王心術,快結束了。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四百二十四章 相公,還去請人嗎?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三百四十七章 咚咚咚咚,咚咚第二百四十八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一)第六百零八章 平衡之道,帝王心術第二百四十七章 買一百頭,買夠爲止第五百三十三章 宋狗欺朕第四百四十四章 兒子,爹來了第六章 弟兄們,出來砍人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鏖戰,向前,烏古魯第三十七章 汝南郡王的詩會第三百二十二章 浮費彌廣,開源之法(感謝書友岱更衷萬賞)第四百八十七章 讓羽箭飛一會第五百一十四章 章楶第五百二十一章 興許這纔是政治第五十三章 先生請第三百零五章 都是窮鬧的第五百九十三章 富相公,去御史臺嗎?第四百六十五章 謝陛下隆恩第四百九十八章 煉獄在人間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宋全民選秀時代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十三個野人,生的與熟的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當佩劍,推官司馬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