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

大燕國,就這麼覆滅了,享年三個月左右,對於這個壽命如此之短的大燕國,史書上應該只會留下小小的一行字,比如:燕雲起賊寇,立國大燕,歷時三月,甘奇滅之,燕雲始安。

歷史書永遠是冷冰冰的,中國正規的編年體史書,幾乎從來不記載細節,只說一件事情的開始與結果。這種史書,沒有什麼溫度,但是有一點,那就是歷史的具體走勢與發生事件都極其可信,甚至會記載具體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的天文變化,比如中國的彗星記錄,極其完整。

傳記體史書裡,就會有更多的細節,更多的人物評價。看這種書,就要帶着腦子看了,有些人寫的歷史,既帶着勝利者的姿態,也帶着個人的猜想。

所以說看史書,顯然也得辯證來看,中國的史書,事件發展的脈絡大多沒有問題,但是其中細節許多地方都是值得探討的。

這倒也不是抨擊中國人寫史的習慣,因爲世界上也只有中國有這麼詳盡的記錄歷史。其他地方,不論什麼樣的文明古國之類,都沒有如此詳盡的記錄歷史。甚至許多什麼古文明,拿着神話故事就當歷史看了。

比如印度的《摩柯婆羅多》與《羅摩衍那》,又比如《荷馬史詩》。這玩意,就是遊吟詩人講故事的稿子,其實也就是茶樓裡說書人講故事的話本,是用來賺錢餬口的東西,不能說他們全部是假,但肯定也不真實。

又如羅馬帝國這種跨越時間極廣的歷史時期,前前後後更迭共一兩千年,卻沒有一本史書傳世,研究那一段歷史,還得看凱撒大帝自己寫的自傳。就好像皇帝自己寫一本書,告訴後人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這都不是勝利者的姿態了,這是單緯度主角視角。這也還好,凱撒那個時候還真是在記錄自己時代的東西,已經是西方難得的史料了。想來想去還有一個塔西佗,倒是有些類似司馬遷。

數遍上下,西方就沒有一本官方記錄且有持續時間性的正規東西。絕大部分的歷史,全靠各種拼,這種感覺,就好像中國人把流傳下來的各種野史與說書人的話本都拿來拼接,拼一拼,上下幾千年,就有了!

不過地中海文明還算好的,至於什麼古埃及古巴比倫以及古印度,那就更不談了,不是否認他們在歷史上的繁盛,而是後人壓根就難以明白他們的真實情況到底是怎麼樣的,最可笑的是印度,歷史就是神話故事,然後得找其他文明的歷史來佐證研究自己的真實歷史,自己的祖宗,連真實的隻言片語都沒有留下來,還得從唐朝和尚的遊記裡找歷史。

歷史,世界上所有的歷史,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歷史了。

甘奇面前,倒也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二十萬需要回家種地的百姓,以及許多需要運到泉州去挖礦的賊寇。

還有不少人,正在接受改編,其中沈黑子忙前忙後,林岩石也正在忙前忙後,選了六七千比較清白的人,編入甘奇麾下的萬勝軍。

西北先送來了各處招募的一萬多青壯漢子,剛剛趕到燕京城,忽然來了這麼多熟悉口音的青壯,讓狄青心情大好,立馬投入了操練的工作當中。

西北漢子,在這個時代,是最耐操的,最彪悍的。這話或許也不對,應該說西北漢子,自古以來就是彪悍的,大華夏龍興之地,赳赳老秦,泱泱大漢,萬國之唐,都在那裡,那裡的漢子自古以來就是彪悍的。

這萬餘人,直接都充入了甘奇的威武軍,後續還會招募更多西北漢子從軍,不過那都是後事了,眼前,甘奇的威武軍,人數大概也就是這麼多了,原先甘奇麾下的一萬多人馬,再加上一萬多西北漢子,基本上可以算作三萬人,其實也並沒有滿三萬人。

這三萬威武軍,將是甘奇的機動部隊,也是甘奇的精銳部隊。

萬勝軍,已經滿員了,十萬人。駐紮在無數大小關口,昔日甘奇麾下的人馬,一半進了萬勝軍,以爲骨幹。從河北兩路與河東以及京畿禁軍中抽調了大量青壯,又整編了不少遼國降卒,還整編了幾千大燕國的舊部。

如此湊了個十萬人,駐防在各處關口以及燕京城大同城。

燕雲裡還有一支軍事力量,就是從河北河東防線北移的大宋邊軍,人數也不少,但其實是不堪用的,不過總有一些用處,比如駐防在各處州府縣城,對於治安的作用還是挺大的。

籠統來算,此時的燕雲,軍隊人數已經超過了十七八萬。

糧餉是擺在甘奇面前的一個大問題,甘奇這一番操作,是在朝廷原有的編制上擴大的許多,至少擴充了五六萬人入伍,也就多出了五六萬人的糧餉。而且甘奇還自己給一線部隊加了待遇,給錢給糧給肉。

這些都是錢,不僅僅如此,甘奇還在大規模打造軍械裝備,威武軍需要完備的鐵甲與兵刃,乃至於各種弓弩。萬勝軍也至少保證人手都有甲冑,好壞可以有差別,但是人人又要有,還得置辦大量的守城之物,弓弩箭矢是必不可少的。

這麼大的支出,朝廷顯然無能爲力。

甘奇一邊讓北方所有州府都上交甲冑兵刃弓弩等物,一邊又自己花巨資不斷打造,當然也還要與東京哭窮,有一點是一點。

燕雲各地,到處都在抄家,豪門望族,只要與契丹人扯得上關係的,一個都不放過。

說白了,一個字,搶!

也不能光搶,還得做點好事,比如搶完了,得修一修路,修一修橋,修一修學堂,甚至也低價給底層百姓賣一些本屬於豪門望族的土地。

反正就是不能讓燕雲亂了,打擊一批,就得拉攏更大的一批人。搶了豪門望族,就得拉攏窮苦百姓,再加上重兵彈壓,這樣就亂不起來了。

這倒也不是打土豪分田地,這就是甘奇赤裸裸的搶劫之道,田地是不會隨便分的,特別是現在,他得留着這些田地,低價賣可以,低價租也可以,甚至免費給人種一季糧食也可以。

但是甘奇得留着許多土地,無他,激勵軍心而已。立功就有重賞,搏命就能改變人生,光溜溜一條漢子的,只要拿命去搏,就能真的換來富貴,就能變成家有良田千百畝的大地主,甘奇說到做到。

論功行賞,已經開始了,當初跟着甘奇賣命的人,或多或少,一畝兩畝的人多的是,十畝八畝的也不少,百十來畝的並不少見。

地契由新府衙制好,親自派人送到軍隊裡來。

甘相公,就是這麼一個完美的主帥。

也是甘奇與以往的領兵主帥都不一樣,甘奇這算是真的爲大宋開疆拓土了,他也真的敢把燕雲的豪門望族都搶了一個遍,也真的敢把這些土地拿在手中獎勵功勳。

這可能也是要出問題的,但是甘奇不管那些,一門心思按照自己的想法幹。

有糧有餉有肉吃,打仗立功有地賞。

這無疑以最快速的手段讓甘奇麾下的十幾萬人馬對於打仗產生了一種期盼,對於操練的人情大漲。

這是老秦的辦法,也是大唐前期的辦法。雖然不完美,但是在此時緊迫的時刻,很奏效,有奇效果。

熱火朝天的軍營之中,談論得最多的就是土地的事情。

西北來的新兵,用一臉羨慕的眼神看着自家的隊頭,口中問道:“張隊頭,你這回當真得了兩畝地?”

張隊頭從懷中掏了掏,把一張紙故意揚在空中,說道:“瞧瞧,瞧瞧清楚,想你們也不識字,涿州,小樑橋口的兩畝地,如今已經有人租在種,只是這租價太便宜了點。”

“隊頭,你識字嗎?”

“我他媽哪裡識得字?不過我請人讀了一遍,妥妥當當的,涿州的官印都在。等戰事告一段落了,我就回河北一趟,把我爹孃與小弟接過來,自己種的話,那就賺了。不過兩畝地還是少了點,養不活一家幾口人,還得我的糧餉接濟着,如果有個十畝就差不多了……”張隊頭想着。

“隊頭,這戰事什麼時候開始啊?我都有些等不及了,如果我也多殺幾個敵人,甘相公給賞個十畝地,那我也去西北把我爹孃接過來,就在這裡紮根了,不回去了,再取上一房小娘,美滴很!”

張隊頭哈哈一笑:“你小子,先把操練熬過去再說吧,老子這才攢了個兩畝,你小子也敢跟着想十畝地的事?”

“嫩不要小瞧人!”

張隊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娃有大志氣!”

“隊頭,嫩可不要學我說話咧,說得又不像。”

忽然,營中鼓聲大作。

張隊頭連忙站起來:“擊鼓聚兵了,把傢伙事都拿好了,趕緊的,走,出去集合。”

“隊頭,這是要打仗咧?”

“不知道,先去集合,動作快些。”

將臺之上,依舊站着一個金甲,站得一動不動,鎧甲襯托的人威武不凡。

將臺之下,在一塊幾個足球場大小的校場之中,滿滿當當站在三萬人。

各處軍將帶着麾下趕來,先在臺下報備一番,金甲點了點頭,也不多言,只是一臉嚴肅站着。

三萬人,一言不發一一排列整齊。

黑壓壓一片,這裡面有一萬多西北來的新兵,操練還不滿月,卻也站得筆直筆挺,也都知道一言不發。

甘奇開始說話了:“遼人要來了,聽聞有一百多萬大軍。”

甘奇頓了一下,臺下有軍將接了一句:“哈哈……頭前七十萬,如今又有一百萬了?相公,遼人就是會吹牛。”

甘奇也笑了笑,問道:“你們怕不怕?”

“不怕!”

“不怕!”

“不怕!”

三萬人,能真正聽清楚甘奇說話的,也就臺下附近的一部分人。

但是這不怕的聲音,連連在喊,幾聲之後,三萬人都在喊這句話語。

“幹他孃的,跟他們幹!”

“乾死他們。”

喊着喊着,各種話語都出來了。

甘奇微微一擡手,全場禁聲,又道:“別的不多說,打勝了,封賞有的是!”

“相公,我等自當奮勇殺敵,不墮了相公的威名!”

“相公只管教軍中那些虞侯文書把筆拿好了,可別把我等的軍功記出了差錯。”

“好,這一仗,一個遼人的頭顱,便是一畝地,弟兄們只管去爭,虞侯文書們也會披甲上陣,讓他們跟着你們,給你們記。”甘奇這是豁出去了,把那些虞侯文書之類的也逼着上陣,就是要讓軍漢們心無旁騖,只管殺敵。這還不夠,還得每個都曲多讓幾個人負責記錄,記錄不到的地方,以頭顱爲準。

交一個頭顱,換一畝地。

“相公威武,相公威武!”

“相公萬勝,相公無敵!”

喊了一會兒,甘奇再一擡手,滿場又禁聲了,甘奇笑道:“沒啥說的了,說完了,我走了,你們回營各自準備好,明早動身。”

說完,甘奇直接下了將臺。這是一個動員大會,沒有什麼家國大義,也沒有什麼心靈雞湯,內容很簡單,但是甘奇親自穿着一身金甲當着所有人的面來宣佈,意義顯然不同。

遼人真的來了,一百萬大軍,具體多少,甘奇也不知道。

因爲甘奇雖然派了許多人前去偵查,卻是這遼東與草原之地的情報打聽,還真不是漢人擅長的。

不過甘奇也有猜想,多也不過二三十萬,出不了這個數,遼人沒了燕雲,國力顯然大不如前,而且糧食供應肯定也不那麼寬裕,二三十萬還是甘奇滿打滿算的,這裡面也有甘奇對於如今遼國人口的估算。

第二天大早,甘奇帶兵開拔了,遊牧漁獵之族南下。漢唐時期,在西北。到得宋明時期,便是大同與燕京了。

燕雲就兩條防線,一條在大同,一條就在燕京之北,古北等關口。

顯然,大同是一個最容易進攻的地方。

甘奇此去,直奔大同,哪裡纔是防線重點。防線之外,就是草原,遼人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也唯有大同那邊能真正展開。

不過也防着遼人兩線出擊,所以狄青去了古北沿線。

防禦戰,無他,就是做好一應準備,等着敵人來。

第二百六十四章 賑災,政治資本第五百七十八章 天佑大遼第二百四十八章 潭州賣牛騷操作(一)第十二章 開封有個包青天第四百八十三章 亂,大亂第二百二十章 無論如何,我也要去試一試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爲何就這麼不乖呢?第五百零七章 鳴金!第五百章 殘陽,鮮血第一百五十六章 包拯這一輩子第五百五十五章 君臣!(感謝書友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九十九章 勇夫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大相公的朝堂第四百九十四章 甘相公的動員之法第五百五十四章 司馬昭來了第三百九十章 泉州的大世面第二百零一章 甘先生你是大惡人轉世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爲何就這麼不乖呢?第六百零一章 還請陛下罪己第四百零九章 豬狗之智,不足爲伍。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二十章 小手段而已第五百九十五章 猛然一驚第五百二十八章 下官慚愧第五百一十四章 章楶第五十七章 勇,退(感謝鹹魚蘇卡萬賞)第一百六十三章 還有這種操作?第三百六十三章 沒有了!第四百零一章 有些事情說來也怪……第六百零四章 征服之感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四百五十八章 狄軍師攻略州府第一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甘博士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二百六十章 大樹要倒了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四百四十八章 甘奇有些心累第五百九十章 反改革急先鋒第四百八十章 燕國公與超晉十級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樣的國家,還能好得了?(感謝盟主地球修補匠巨賞!)第一百六十二章 剛纔誰打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斯文掃地,有辱聖賢第三百一十三章 全天下,哪裡都能去(感謝我有一條小青龍萬賞)第三十章 今天一戰定江山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開你甘霸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宋噴王之野望第五百六十章 自尋死路第三百五十八章 牛逼哄哄,閃亮出場第一百九十七章 河陽北邙山第二百五十七章 道堅,你看手中之物第二百七十一章 記否輕紈小柳,又一番涼熱.。第四十九章 你可是看不起我老趙家第五百二十二章 釣魚第一百四十二章 老頭胡瑗第五百四十六章 高原英豪董氈第五百五十五章 君臣!(感謝書友歷史小說愛好者Mr劉萬賞)第六十三章 贖身第一百二十四章 我送你一程第三百二十六章 扎心了,皇帝扎心了第五百六十章 自尋死路第一百二十二章 那就召來見一見吧第十八章 你猜得不錯(感謝蔣大少丶萬賞)第四百七十六章 枯黃,焦黑,水,天和第六百零四章 征服之感第五百二十五章 打吧,吃完去打仗第三百八十一章 上朝必罵,誰來勸也不好使(六千)第三百五十二章 妥了,可以抓人了第一百零五章 君子當佩劍,推官司馬光第五百八十四章 交代過了第六百零五章 華夏,華夏,華夏第三百五十四章 毛頭小子愣頭青(四千多字)第六百零四章 征服之感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二百二十一章 孔聖人說幹他孃的(感謝盟主huajunren鉅額打賞)第五百九十六章 虢國公,遼夏第四百二十二章 搶東西第四百三十三章 那就沒得反悔的事情了第一百零八章 劊子手何在?第一百一十八章 我行我上第二十九章 把這刁民拿下第六百一十章 一言而決第二百五十九章 官,當不當得(感謝盟主智瞳巨賞)第四百章 沒有安全感的蒲家,胡旋的姑娘第四百八十六章 甘奇要攻心第二百七十六章 胡大儒的鑽營之法第五百六十五章 鼎故革新第五百四十章 什麼聖旨?第六百零三章 恩相,有詐有詐第二百三十四章 狄青手把手教你帶兵打仗第二百一十九章 兩天兩夜的後遺症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第四百九十三章 教人不知所謂第二百七十二章 氣氛正好,該交錢了第三百七十二章 此章內容很多,取不出章節名(一萬多字,超巨大章節)第三百零二章 果真這麼嚴重嗎?第二百五十一章 比文彥博有本事的韓大相公第七十三章 妻弟宗實設宴相請第二百八十一章 你爲何就這麼不乖呢?第四百七十五章 十萬大軍的枯黃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