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灤河因誰而紅?

灤河因誰而紅?

正如張大少爺所說,就算沒有張大少爺抓捕韃靼練兵這件事,科爾沁的韃靼軍隊也不會放棄攻打薊門長城的打算,原因也很簡單——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就藏身在科爾沁韃靼軍中!這倒不是說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是被仇恨衝昏了頭腦,不惜一切代價,執意要將張大少爺殺之而後快,而是因爲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都非常清楚張大少爺的厲害,也知道張大少爺擅長隱忍,喜歡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更知道張大少爺這一年窩在薊門一動不動,不是學烏龜不出頭,而是在憋着什麼缺德主意,醞釀着驚天動地的一擊!如果不盡快把張大少爺的惡毒計劃扼殺在萌芽中,後果將要如何,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已經不敢去想象了。

當然了,戰爭並非兒戲,大軍一動就金山糧海,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能夠糾集起十幾萬大軍來薊門找張大少爺麻煩,原因還是多方面的:第一,靠着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的鼎力支持,科爾沁奧巴一年多來用盡各種手段,在蒙古草原上鯨吞蠶食了不少弱小部落,實力已經大漲,再加上奧巴和張大少爺的仇怨也不小——兒子被殺,女兒被搶,所以皇太極主奴才能說動奧巴出面組織韃靼聯軍攻打薊門,同時打算藉機收編其他中小韃靼部落,進一步擴大勢力!

除了科爾沁奧巴這個原因外,第二個原因就是張大少爺確實把薊門以北的韃靼部落欺負得太慘了,肆無忌憚的抓捕韃靼騎兵供屠奴軍練兵不說,還搞什麼糧鹽準貿條,只有親大明的蒙古商人才能在張大少爺直接控制的邊市上販賣糧食、鹽巴和布匹等關外緊缺物資,斷了咯喇泌韃靼部落的一條財路,另外又扶持阿拉善額部落搶佔了部分靠近長城的蒙古草原,一再蹬鼻子上臉的欺負咯喇泌韃靼部落,現在科爾沁奧巴出面組織聯軍收拾張大少爺,恨張大少爺恨得蛋疼的咯喇泌韃靼部落自然熱情擁護。

第三個原因是災荒問題,在影響全球的小冰河期面前,長城以南的大明北方諸省尚且被折騰得死去活來,更何況位置更北、氣候本來就寒冷的蒙古草原?蒙古草原上糧價飛漲,米麥數兩紋銀一斗還常常有價無市,饑民遍地,家家戶戶室如懸罄,無隔夜之糧,又不象歷史上那樣有一位大方的遼東督師賣給他們糧食幫助他們度過饑荒,順便讓他們有糧倒賣給建奴賺取高額利潤,關外韃靼部落幾乎已經是山窮水盡——而現在關內各地農田剛剛收割,糧倉小有存儲,又有那個韃靼部落不想打進關搶錢搶糧的主意?還有第四個原因則是皇太極主奴主動爭取的,在他們巧妙挑唆離間下,以前就和林丹有仇的車臣汗碩壘出兵克魯倫河,和科爾沁韃靼的死敵林丹汗打得死去活來,替科爾沁牽制住了林丹,替韃靼聯軍解決了後顧之憂。種種主觀客觀的原因和各種有利條件結合在一起,南征薊門的韃靼聯軍也終於成型,吹響了向薊門進攻的號角!

公元一六二七年,大明天啓七年六月二十八日,由四十三個部落組成的十二萬韃靼大軍會師於咯喇泌草原可苛河套,連營三十餘里,公推科爾沁土謝圖汗奧巴爲盟主,歃血爲誓,誓師伐明!與此同時,奧巴派去遼東與建奴聯繫的信使也傳來好消息,重病纏身的建奴酋長努兒哈赤與攝政大貝勒代善同意了奧巴的聯盟請求,決定出兵四萬攻打錦州,牽制明軍兵力,使明軍首尾不能相顧,另派代善第三子薩哈磷率騎兵兩千至咯喇泌助戰,不日將隨後趕來,與韃靼聯軍合力攻打薊門,找張大少爺報仇!

“烏拉——!”奧巴將消息當衆宣佈後,四十三個部落組成的韃靼聯軍歡聲如雷,震天而起,都道這次聯軍伐盟,必然旗開得勝。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也是喜上眉梢,他們隱身藏於科爾沁草原的消息,其實上次嶽託率軍深入蒙古草原時,就已經傳到了努兒哈赤耳朵裡,而現在努兒哈赤不僅沒有逼着科爾沁交人,還一口答應出兵策應,這證明努兒哈赤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知道冤枉皇太極和范文程主奴,此次伐明若是得手,皇太極重返遼東之期,必然也將指日可待!

“主子,蒙古聯軍南下攻打薊門的消息,如果傳到了張好古小蠻子的耳朵裡,你認爲他會怎麼反應?”范文程滿臉得意的向皇太極問道。皇太極笑笑,答道:“猜不出來,但膽戰心驚是肯定的,現在蠻子朝廷被遼東和陝西兩個戰場弄得焦頭爛額,主力軍隊都被牽制在這兩個戰場上,要錢沒錢,要糧沒糧,根本沒辦法給張好古小蠻子提供增援,張好古小蠻子這次想不哭也難了。”

“活該!”范文程冷笑一聲,從袖子抽出一把四寸多長的柳葉鋼刀,獰笑着說道:“等抓到張好古小蠻子,把他凌遲活剮的時候,請主子務必讓奴才動手,親自操刀活剮這個小蠻子——奴才把刀都準備好了!”

“那是當然,我不但要給你爭取機會,我也要剮上他幾百刀!”皇太極獰笑答應,又收起嚴肅表情,沉聲說道:“不過我們也不能輕敵,我軍兵力雖衆,但人員複雜,戰力不一,彼此間不乏有心懷叵測之輩,張好古小蠻子又狡詐無匹,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又被他的離間反間詭計得逞,導致前功盡棄!”

“有道理,那個小蠻子如果自稱狡詐奸毒天下第二,就沒有人敢自稱第一!”想起張大少爺以前那些的陰謀詭計,飽受其害的范文程就有一種想哭的衝動——張大少爺的陰謀詭計已經不叫花樣百出了,簡直就是千變萬化,叫人防不勝防!又舔了舔快刀,范文程咬牙切齒的說道:“主子,奴才認爲,這一次攻打薊門,我們不能再用什麼偷襲內應的手段,那些招數對好古小蠻子都不會起作用,應該正面強攻,以堂堂之陣,去破張好古小蠻子的無恥詭計!”

“那是當然。”同樣被張大少爺的詭計折騰得死去活來的皇太極當然不會去重蹈覆轍,獰笑着說道:“薊門長城防線長達千里,關口多達十八座,張好古小蠻子手裡的兵力才四萬多點,在這麼長的防線上顧此失彼,我們只要以正面強攻之法,不愁不能把張好古小蠻子的主力吸引到一處。屆時,我們能正面攻破就正面攻破,如果不能,乘着張好古小蠻子的主力被我軍主力牽制之時,再分出一兩支偏師攻打其他兵力空虛的長城關口,攻破薊門易如反掌!”

“主子所言極是,此舉正合大拙勝巧之理,這次蒙古聯軍南征,必然在主子的英明領導下馬到成功,一舉攻破蠻子京城,入主中原!”范文程毫不臉紅的大拍馬屁,也徹底暴露了自己最大的野心——讓異族統治並荼毒中華民族。但誇歸誇,范文程和皇太極心裡都很明白,在狡詐奸毒的張大少爺面前,這一次南征,必然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范文程和皇太極心裡盤算的就是一個念頭,“張好古小蠻子,這次又要玩什麼詭計?”

六月二十九,韃靼聯軍以科爾沁部落臺吉圖昧率軍兩萬爲前鋒,自可苛河套出發,沿可苛河及豹河及豹河南下薊門,刀鋒直指喜峰口,科爾沁土謝圖汗奧巴親率主力隨後而行——走這條路最大的好處就是水源充足,這對草原行軍十分重要,同時喜峰口的地形也有利於大軍展開,所以儘管上次在喜峰口吃了大虧,但奧巴和皇太極還是義無返顧的選擇了喜峰口爲主戰場。十二萬韃靼大軍鋪天蓋地南下,連綿二十餘里,沿途經過之處,草原爲之變色,聲勢萬分浩蕩。

七月初四,韃靼聯軍抵達青城,渡可苛河繼續南下,與此同時,土謝圖僞汗奧巴前期派出的使者被明廷斬首的消息傳來,同時傳來的還有明廷關閉張家口和古北口邊市的消息。不殺使者本來就是蒙古軍隊天條,倔強的大明朝廷殺使宣戰不說,還關閉了蒙奸部落最後的糧食來源張家口邊市,韃靼聯軍無不勃然大怒,不約而同的加快行軍腳步,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抵達豹河上游的富峪,距離喜峰口已經只有三百餘里…………

………………

十二萬韃靼聯軍向喜峰口進發的消息,通過各種渠道,很快就傳遍了薊門長城以南,也迅速傳入京城之中。最後一絲僥倖希望被徹底打破,無數的京城官員富戶再不遲疑,爭先恐後的將家人和財產轉移往南方,並隨之形成熱潮,甚至還出現官員棄官南逃的極端情況,但是這些現象也表明——絕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明軍能夠守住薊門防線。而明熹宗和魏忠賢嘴上叫得好聽,說是君王死社稷,要與京城共存亡,內心裡卻同樣驚恐萬分,對能否守住薊門防線同樣持嚴重懷疑態度。

忐忑之下,明熹宗和魏忠賢甚至還破例聽從了侯徇等東林黨官員建議,派錦衣衛監視張大少爺在文丞相衚衕的宅院,隨時準備拿張大少爺全家的腦袋安撫京城百姓軍民。這下子張老財一家可算是傻眼了,本來就無比擔心十代單傳獨生子的安危,現在朝廷還把自己全家監視軟禁,連第十一代獨苗也被當着了人質,稍有不慎就是家破人亡的局面,嚇得張大少爺的十一位老孃個個嚎啕大哭,天天以淚洗面,張老財自己也是天天唉聲嘆氣,愁眉不展,最後氣病在牀,張大少爺的老孃也病倒了好幾人。

還好,錦衣衛老大田爾耕的小舅子肖傳和張大少爺是拜把子兄弟,有肖傳和宋金等人在背後幫忙,錦衣衛雖然監視張府,卻不敢對張大少爺家人有半點怠慢刁難。張大少爺的一妻一妾也都不是普通角色,在如此危急不明的情況下,熊瑚毅然站出來挑起全家重擔,一邊與監視自家的錦衣衛交涉,請魏忠賢派太醫給張大少爺父母治療並獲得魏忠賢同意,一邊寫信向父親求援,懇求父親派出援軍,到喜峰口幫上張大少爺一把。大玉兒則衣不解帶的服侍在公公婆婆病榻旁邊,再三安慰公婆,“公公,婆婆,你們還不瞭解你們那位兒子?他是屬貓的,有九條命,還長着比狐狸更狡猾的腦袋,比豺狼虎豹更鋒利的雙爪——韃靼聯軍和我那個前夫皇太極想要他的命,等下輩子!媳婦敢給你們保證,韃靼聯軍這次來薊門,只會高高興興來,哭哭啼啼去!”

先不說張老財全家在京城裡擔心受怕,單說熊瑚的書信設法交給肖傳後,肖傳很快就派出快馬將書信送到了山海關,交到遼東督師熊廷弼手裡。熊廷弼覽信大怒,罵道:“兔崽子,叫你不要抓韃靼練兵你不聽,叫你不要兄弟激怒韃靼,你也不聽!現在好了,老子的女兒外孫都被你連累了!以前叫你送老子幾百支新式火槍,你捨不得,老子給你派練兵官,你也不要,現在惹出了事,又厚着臉皮找瑚兒向老子求援了?想要老子給你派援軍,做夢!建奴又往錦州來了,老子那來的援軍給你?”

罵歸罵,但不管怎麼說,熊廷弼也不忍心看到唯一的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再加上山海關監軍紀用也在旁邊勸說求情,在建奴大軍壓境的情況下,熊廷弼還是派出了馬世龍率領精騎五千,趕赴喜峰口增援女婿,同時傳令永平巡撫閻鳴泰,讓閻鳴泰在張大少爺危急的時候,儘量出動軍隊幫張大少爺一下子。——至於援軍趕得及趕不及,張大少爺能不能堅持到援軍抵達喜峰口,熊廷弼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馬世龍的援軍從山海關出發的時候,時間已經是天啓七年的七月初十,一路緊趕慢趕,待趕到永平府境內灤河河畔的遷安城時,時間已經是七月十四下午。也是直到此刻,馬世龍與駐紮在此的明軍參將胡茂才會合後,這才從胡茂才口中得知——韃靼聯軍已經於昨日正午全面抵達了喜峰口,與張大少爺的軍隊展開交戰!至於勝負如何,目前還不知曉,但張大少爺並沒有向永平軍隊請求援軍!

“已經打上了?來晚了點,希望張兄弟能支持得住!”曾經與張大少爺並肩殺敵並結下深厚友誼的馬世龍恨恨說了一句。正要下令騎兵繼續向喜峰口進發時,一個遷安當地的明軍士兵忽然跌跌撞撞的衝了過來,遠遠就大叫道:“胡將軍,快到河邊去,灤河……灤河,灤河變紅了!還有好濃的血腥味道!”

“灤河被血染紅了?!”在場的明軍諸將無不臉上變色——是人都知道,灤河是從喜峰口關下流過,再流入永平境內,既然連灤河的河水都被鮮血染紅,那麼喜峰口究竟發生了什麼樣驚天動地的大戰?可想而知!但問題是,這灤河之中流淌的鮮血,是誰的血染紅的?

第二百九十九章 狗少昏招第三百一十章 兄弟就是用來賣的第三百一十五章 太子少保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變(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巡查張家口第二百四十章 北線危機第一百六十五章 上門推銷第四十八章 麻煩的大舅子第二百五十章 狗少投降?第三十二章 金鑾殿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叛變(下)第八十六章 虧本買賣第三百章 示敵以虛第十一章 學究天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玉兒第三百二十一章 命中註定的邂逅第三百零四章 比下有餘第一百二十七章 狗少進盛京(下)第三百二十章 考驗第一百七十一章 招商引資第五十五章 套供第二百三十一章 附骨之疽第三百四十章 忠實走狗第二百九十七章 臨時起意第一百七十七章 奸毒父子第二百九十章 初來乍到很棘手第二百九十四章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二百五十八章 最差女婿第三百三十章 缺德東家壞師爺第二百八十三章 西安淪陷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奸若忠第二百零九章 狗急跳牆第一百一十二章 彌補漏洞第十三章 一團亂麻第三百四十章 忠實走狗第二百八十七章 捨生取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兩面三刀第一百五十九章 罪有應得第十四章 路見不平少爺鏟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槍暗箭第一百七十章 黑吃黑第一百三十一章 手足相殘第四十七章 監聽陳文範第二百四十六章 人質第三百零一章 合圍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二百零七章 賣官鬻爵第二百三十六章 真正賊頭第二百八十一章 狗少在邯鄲第八十九章 返回山東第四十五章 四兩撥千斤第二百三十一章 附骨之疽第一百九十一章 圍獵第八章 命中註定的功名(下)第三百三十二章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第一百一十五章 除夕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膽小如鼠第二百二十章 虛驚一場第一百六十六章 薊門諜影第二十八章 奴影再現第八十三章 找到了馬湘蘭?第八十六章 虧本買賣第一百九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十三章 生死關頭第一百四十章 雙簧第七十五章 揚州煮鶴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遠兵變第七十六章 重逢故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父子齊心第四十七章 監聽陳文範第三百二十六章 各逞其能第八十九章 返回山東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錢搶糧搶草原第十二章 臭味相投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死我活第九十章 張大少爺的微服私訪第五十二章 蘿蔔加大棒第九十八章 命中註定去遼東(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殺俘第二百六十六章 噩夢歸途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要談判第三百一十九章 序幕即將拉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明影帝張中正第三百二十三章 糖衣炮彈第一百二十章 生性多疑第三百二十四章 狗少要掛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狗少魔影現?第九十一章 欽差大人到第二百六十六章 噩夢歸途第一百二十二章 第四條路第二百九十五章 盡在掌握第二百七十六章 有其兄必有其弟第二百六十九章 成敗關鍵第二十五章 被迫認父第三百三十二章 蒼蠅不盯無縫的蛋第二百八十八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二百三十七章 伏兵地點第三百二十章 考驗第二百五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五十二章 禮尚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