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

伊賀縣國守府。

城主*加一正吩咐着他府上的武士們徵召着整個伊賀縣的糧草來慰勞伊賀縣外的大軍,忙得焦頭爛額。高義信和帶着獨眼眼罩的北條野武聯袂到訪。

一進門,高義信便將還未適應單眼看世界的北條野武攙扶着坐了下來,而後才問道:“*君,我聽說遠藤博文大國守的援軍已到,可是真的?”

*加一忙歸忙卻沒有耽擱二人,點頭道:“正是,源藤博文大國守從轄下十五縣中抽調了近六萬浪人,誓要將奈良縣奪回。”

高義信連聲稱讚,而後問道:“不知大國守此次派了何人統領大軍?”

*加一交代完最後一個武士所辦之事,才一臉仰慕地說道:“說出來嚇你們一跳,此次領軍之人乃是大國守閣下的至交好友,東瀛最傑出的縱橫家安倍未明先生,他雖然才只有三十歲,卻已經躋身源氏幕府的部將高位。嘿,安倍先生可是*加一最爲仰慕的幾人之一喲。”

縱橫家即合縱連橫之意,最早出現在我們華夏的戰國時期,創始人則是被民間稱爲王禪老祖,隱居在雲夢山,著有兵書十四篇流傳至今的鬼谷子。

鬼谷子前輩雄辯韜略,兵法技擊,奇門八卦無所不精,其門下有四大弟子蘇秦、張儀、龐涓、孫臏,都是流傳千古各有千秋的傑出人物,諸如蘇秦六國大封相,孫臏鬥龐涓,田忌賽馬等等耳熟能詳的故事。

但是能夠稱得上縱橫家的,唯有蘇秦、張儀兩人。

這兩人才是滿腦主意,一肚詭計,光憑三寸不爛之色都能說死你的人物。

將縱橫家描繪得如此神神叨叨,仔細一分析,不難看出,縱橫家說白了就是政治外交家,都是靠嘴混飯吃的人物。

言歸正傳,有了東瀛遣使去唐朝,十三次委派遣唐使赴大唐的緣故,才使得縱橫家這個流派流傳到了東瀛,並且很神秘地生根發芽。

到了如今,年僅三十歲的安倍未明已是東瀛名聲赫赫的縱橫家。東瀛六十六縣,只要哪裡出了矛盾,都能出現他遊說調和的身影,故而在東瀛武士階層,安倍未明是一個很高大的存在。

一聽到安倍未明領軍,在場二人都不由動容,高義信問道:“那安倍部將現在在何處,我們何不一起拜訪一下他,也欣賞一番我東瀛大縱橫家的風姿。”

部將,前文說過,僅次於源氏幕府麾下家老的存在,位高權重。

*加一不無遺憾地搖搖頭,嘆道:“安倍先生不辭辛勞,剛將六萬大軍屯在城外便出使奈良縣的宋軍去了。”

啥?

“八嘎,哎喲,嘶...”

北條野武這麼一喊,扯動了傷口,疼得他右手緊緊捂住眼罩,而後輕輕呵斥道:“*君怎麼不竭力勸阻安倍部將閣下,宋軍乃是敵軍,怎能送...”卡住話,轉頭問着高義信道,“你們漢人怎麼說來着?”

高義信一怔,提醒道:“叫送羊入虎口,還有,北條君,我再說一次,我已經不是漢人了,我如今已是東瀛人。”

北條野武一邊說着:“對,就是送羊入虎口,”一邊又向高義信道,“義信君請原諒,我不是故意的,義信君對北條野武的救命之恩怎會忘記?”

北條野外對高義信還是很感激的,沒有高義信這個二鬼子狗漢奸將他帶回伊賀縣,他也不能保住小命。。

被北條野武這麼一苛責,*加一冷汗淋漓,弱弱道:“安倍先生高居部將之位,又是東瀛最偉大的縱橫家,怎能受我的勸?況且,漢人不是流傳一句話嗎?叫做兩國交戰...”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位安倍先生大可放心,我們大宋這點風度還是有的。”

陳靖元對着傲然站立在堂下的安倍未明說道。

對着堂下這個一襲白衣,風度翩翩,說着一口地道漢語的年輕東瀛人,陳靖元不禁心生讚歎,沒想到東瀛人也不全是面目可憎的啊。

安倍未明沒有絲毫懼色,哈哈笑道:“如果大宋有風度的話又怎會侵佔我東瀛領土?這位大都督閣下也未免太自欺欺人了吧?”

叮,一旁的金和尚臉有惱色,手中鋼刀驟然出鞘。

安倍未明不屑地看了眼大和尚,嗤笑道:“怎麼?惱羞成怒了嗎?”

見着大和尚頗有一言不合就要血濺當場之勢,陳靖元趕忙喝道:“還不退下?”

被侯爺一喝,大和尚悻悻退下,恨恨地看了眼安倍未明出了大堂。

隨即一旁的文廷玉見氣氛有些緊張,打起圓場道:“聽聞安倍先生乃是東瀛最爲出名的縱橫家,年紀輕輕真是好本事啊。”

安倍未明轉頭看了眼文廷玉,一見他那招牌動作雞毛扇,心知這是碰到同行了,點點頭回道:“縱橫之術頗有研習,這縱橫家就不敢當了,況且你們漢人有句話說得好,有志不在年高嗎?”

文廷玉一聽,雞毛扇搖得更加歡快了,豎起大拇指讚道:“好,”而後悠悠說道,“縱橫之術傳自中原,蘇秦、張儀等先輩更是我等文人效仿之對象,見着安倍先生又說得一口地道的漢話,可見安倍先生對我中原文化甚是仰慕啊?”

安倍未明不假思索道:“正是。東瀛的皇族和貴族無不以學習中原文化爲榮,更是研習中原的儒學用以教化東瀛子民,安倍未明也是其中之一。”

文廷玉聽罷哈哈大笑道:“既然如此,那東瀛人爲何還要處處刁難我中原海商,劫掠我海上的漢人子民?我可不可以理解成東瀛人忘恩負義,沒臉沒皮,沒羞沒臊?”

“你...”安倍未明猛然才發現自己被文廷玉繞了進去,跳到他挖的大坑裡,頓時氣急臉紅,卻又一時無言以對,因爲文廷玉說得都是事實。

陳靖元看着兩人舌戰,文廷玉對着安倍未明挖坑引導,咄咄逼人,三下五除二就將這小鬼子幾乎逼到了牆角,不由動容地看了看文廷玉,心中讚道:“文廷玉真是一個好的外交家啊。”

雄辯不過,安倍未明也不假裝高深,索性撕破臉皮開門見山道:“這位文長史好厲害的口舌,佩服。”

文廷玉一邊搖着雞毛扇一邊很臭屁地說道:“一般一般,比安倍先生這位縱橫家僅僅略微高那麼一小點,安倍先生無需灰心,在東瀛這樣的小國,安倍先生的雄辯之才足以自傲與稱雄。”

陳靖元聞聽,比吃了蜜餞還要爽,還真沒發現文雞毛的口舌竟然這麼毒,什麼叫略微高那麼一點?什麼叫在東瀛足以自傲與稱雄?

你這不是踩乎別人擡高自己嗎?

安倍未明深吸一口氣,暗暗告誡自己不能生氣動容,心浮氣躁可是縱橫家的大忌。

於是開口道:“請問大都督,大宋是否真的要一意孤行,侵佔我東瀛領土?”

陳靖元沒有做聲,示意了下文廷玉讓他來回答。

文廷玉輕搖三下雞毛扇,急智頓從心中來,說道:“安倍先生可曾聽過這麼一則典故,秦始皇曾派徐福帶着三千童男童女東渡扶桑,尋找長生藥。這扶桑指的便是如今的東瀛。”

安倍未明不知道文廷玉怎麼突然說起這個,點頭道:“聽過,不過我們是在談兩國大事,此等典故之事切莫再提了,等哪日宋軍撤出東瀛,我安倍未明再來好好聆聽文長史腹中典故,如何?”

文廷玉笑道:“非也,非也,秦時期,扶桑本是不毛之地,就因爲徐福東渡之後帶來的三千童男童女纔有瞭如今人口茂盛的東瀛之國。安倍先生,本官說起這則典故,你聽懂了嗎?”

廢話,連陳靖元這個半文盲都聽懂了,安倍未明怎會沒聽懂?

在陳靖元聽來,文雞毛這是在赤裸裸地告訴安倍未明,我們漢人才是你們東瀛人的祖宗。宋軍進駐東瀛就等於爺爺回孫子家一般簡單,沒有侵佔不侵佔一說。

果不其然,安倍未明面紅耳赤地盯着文廷玉,冷聲道:“文長史這個笑話一點都不好笑。”

“那你就當冷笑話好了。”好久沒有發言的陳靖元忽然鬼使神差地來了這麼一句。

安倍未明早已失去此前的風度,怒問道:“那大都督的意思,宋軍侵佔東瀛是勢在必行,沒有商量的餘地了,是嗎?”

陳靖元忽然一聲憨笑,說道:“我想安倍先生來拜訪本侯之前應該暗中逛過奈良城了,我大宋軍隊進駐奈良城還不到一個月,各行各業卻依然有條不紊地進行着,這當地的百姓可曾反抗過?”

安倍未明愕然,心道陳靖元怎麼知道,又聽道:“不是他們不反,而是不想去反,就因爲我們的到來不僅沒有危害到這些老百姓,而且能讓他們過得比之前還要好?沒有武士浪人持刀橫行街頭,沒有貧民強迫寄身給貴族家當奴隸,不需半年,本都督肯定都能讓他們過上吃飽穿暖有房住的日子。”

眼前這位陳大都督沒有虛言,這纔是安倍未明覺得這些宋軍最可怕之處,與以前他聽到的見到的宋軍截然相反。如果連東瀛的子民都對宋軍歸了心,還要天皇何用?還要幕府將軍何用?

無言以對之下不禁轉移話題嗤笑道:“照大都督這麼說來,大宋朝廷大宋軍隊如此如此厲害,那又怎會被蒙元大軍趕出中原流亡海上,陷數萬萬中原百姓於水火之中呢?”

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二百二十四章 輪流做炮灰第三百五十六章 燕王府的側妃之位歸誰?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詐我第二百五十章 成交第二百零三章 *出使高麗國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切都在進行中第四十五章 少將軍不孕不育?第三百八十九章 殺多無益第二百四十八章 後花園逸事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一百九十一章 東海道危急,東瀛危急第二百四十九章 迷局重重第四百一十一章 對飲三大碗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顏黑水遊說李恆第四百二十五章 魯王歸來,太后醉酒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部三大維持會會長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五十三章 一根繩上的螞蚱?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二百一十二章 左光斗上殿告御狀第十五章 突發狀況第三百一十三章 爭取利益最大化【五更繼續】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三百一十三章 爭取利益最大化【五更繼續】第二百六十章 魯王紆尊降貴第二十八章 結爲盟友第二百七十六章 城破那一刻第二百二十二章 懺悔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一百三十八章 己任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一百八十八章 自古監軍誰有好下場?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權殺親王第第五十章 林家叔侄爭功擒小將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門外,出發第一百五十一章 李沅芷的崛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二拜高堂有點難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二十九章 大事相商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二十三章 琉球小鎮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炮,三段連射?第二百零五章 遇刺第三百九十一章 恩威並施第二百零三章 *出使高麗國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三百五十章 讓他們去哥薩克放羊第二百九十九章 暴怒第三百八十五章 冥冥之中有神明第三百八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四百一十五章 擺了太后一道第三百六十四章 文丞相的榮耀加身第三百七十五章 絕戶之計第四十章 發小張遷侯第一百一十章 蘇門七進士第二百四十章 一代賢相第一百九十四章 歸蝶夫人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十八章 圍三闕一之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古力的決定【今日爆發四章】第一百八十七章 激戰大國守府第二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一百九十八章 富貴均沾,平均地權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第三百五十七章 從李恆身上下手第三百八十五章 冥冥之中有神明第三百九十八章 與郭瑾璇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二十章 青山有幸埋忠骨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三百二十七章 小姐,你要有危機感啊!第三百二十六章 東大陸公司VS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三十章 子接父業第四百零七章 燕王和郭犟驢的脣槍舌戰第一百一十章 蘇門七進士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二百四十一章 奔喪弔唁第四百二十八章 兩個月後,三個月後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三百五十三章 何宇真心牛逼第二百七十九章 金帳汗國王庭第三百三十二章 原來公主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大【第四更完畢】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第一百零六章 沐春的要求?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三百四十五章 人既死,那就追封燕王吧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三百八十四章 假戲真做第二百三十章 賢二登基做天皇第二百零七章 故布疑雲還是有心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