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兩股勢力

張遷侯從懷中掏出一件東西,這便是他說的怪異的情報。

張遷侯不知道這是何物,文廷玉也是不知道,但是陳靖元知道,因爲他太熟悉,曾經在前世死在他手中的數十個拳手中最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佩戴過這個東西。

一條白銀製的鏈子,拴着一個銀質十字架,沒錯,這便是每個天主教徒都會佩戴的十字架。

陳靖元接過這個東西,一陣神往,沒想到在這個時代還能碰到這個東西。

現在是十三世紀,在西歐,十字軍屢次東征,天主教將權力第一次牢牢地從世俗貴族手中搶奪過來。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正式進入歐洲,此時的西方正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

張遷侯看着將十字架緊緊握在手心的陳靖元,不解問道:“侯爺可是知道是個什麼東西?”

陳靖元沒有回答,而是問道:“既然得來這個十字架,那是不是有一個老外也被你們在海邊尋到?”

張遷侯疑惑道:“老外?”

陳靖元一陣啞然,現在的人又怎麼能聽得懂老外一詞呢?

趕忙解釋道:“就是黃頭髮,藍眼睛,白皮膚的,不同於我們的人種!”

張遷侯聽罷恍然道:“哦,您說的是生番妖怪啊?是抓到這麼一個,屬下見他長得與咱們不同,嘴裡又是嘰裡咕嚕說些聽不懂的話,尋思着是不是海里游上岸的夜叉在念什麼害人咒語,就堵住他的嘴將他關在籠子裡,只要侯爺一聲令下,屬下就命人將這夜叉燒死!”

夜叉?

這老外什麼時候成了海中夜叉?陳靖元心中不禁大樂,沒文化真可怕啊!

隨即對張遷侯道:“別燒,給我將他關起來,好吃好喝供着,千萬別弄死了,我有用處!”

張遷侯不解小侯爺爲何對這麼一個生番夜叉如此感興趣,但是也沒有多問,謹守本分的答道:“屬下一會兒便下去吩咐,絕不會掉了這夜叉的一根寒毛。剛纔侯爺說也正準召來屬下,不知還有什麼吩咐?”

陳靖元又將剛纔文廷玉的破局之法說了出來,聽得張遷侯連連點頭,最後對着文廷玉服氣道:“文先生真是高才,有文先生這等能人異士爲侯爺出謀劃策,諸事無憂了!”

文廷玉自從效忠陳靖元之後,真是一改昔日的倨傲,很是矜持地點頭謙遜:“張主事謬讚,謬讚!”

張遷侯細細思索了一番,道:“廣南路有一支頭陀軍,而在咱們老家福建路那邊最近冒出一個彌勒教,也有人稱之爲白蓮教,不知這兩股勢力能否擔起玉蚌這一重任?”

頭陀軍陳靖元並不熟悉,但是白蓮教他可是在後世各類武俠小說各種武俠電影中見過,那蠱惑百姓招收信徒之快之多可是不比某些黨派還要來的厲害,便問道:“有沒有這頭陀軍與白蓮教的詳細資料?”

張遷侯點點頭,介紹道:“頭陀軍,說起來與咱們原先在紅竹山的義軍一樣也算是同根同源了,都是民間義士拉起來的抗元義軍,聲勢浩大之時擁兵近三萬,不過自從今年年初被伯顏大軍圍剿之後首領黃華自焚身亡,他的弟弟黃福僅帶着三千頭陀軍突圍出來,如今藏身於廣南西路的山林一帶繼續抗元,不過聽說他們的日子過得很窘迫,如果繼續沒有供給的話,估計用不了多久也得亡於伯顏手中!”

一旁的文廷玉搖着摺扇,讚道:“這黃氏兄弟倒真是忠義之士啊!”

陳靖元不置可否,點點頭,又問道:“那彌勒教呢?”

張遷侯又是一番介紹。

其實這彌勒教在唐武宗年間就初具雛形了,當時又叫摩尼教。後因某些野心分子的介入,受到當時朝廷的排擠而轉入地下,又經道教、白蓮宗的滲入,教義不同往昔,廣募民間信徒,漸漸形成一股與官方勢力相抗衡的民間力量。到了現如今由於教中白蓮宗的獨大而更是愈演愈烈,因此也更名爲白蓮教,信奉白蓮聖母。

白蓮教以不滿現狀,救苦救難,抗衡官方爲教義招募信徒,其發展信徒之快令人乍舌,現如今各個地方都有白蓮教的信徒,而福建一路正是今年纔開始崛起的。

聽完張遷侯的介紹,加上陳靖元后世對白蓮教的一定認知,他敢肯定這白蓮教根本不是一個抗元組織,說白了就是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爲逞一己之私而壯大的組織。

縱觀白蓮教數百年來的發展史,無論是哪個當家朝廷都是白蓮教反對的對象,教下信徒多爲平頭百姓,也是懵懵懂懂,爲反對而反對。

不管有私慾還是有公欲,只要你有慾望就行,陳靖元心中已打定主意好好“栽培”這兩股勢力。

想罷,對着張遷侯道:“這頭陀軍與白蓮教,我們可有密碟滲入?”

張遷侯搖搖頭,道:“沒多大用,目前滲入的都是些小角色,起不了大的作用。”

陳靖元一聽,遲疑了一下,道:“這樣啊......”

一旁聽完張遷侯的介紹,剛將這些信息消化掉的文廷玉不同意道:“侯爺,如果想要這兩股力量摻入我們與元軍之中來,就必須走大開大合之道,在下願替侯爺去福建、廣南西路各走一遭,說服他們近期就在兩地大興干戈,將阿巴黑的目光引向這兩地。”

說客?陳靖元心道,三國看多了吧?

猶豫道:“能否管用?”

文廷玉自信滿滿地笑道:“只要侯爺給在下撥上三十萬兩銀子帶往兩地,保管大事可成!”

陳靖元醒悟道:“文先生是想資助這兩股勢力壯大,長期在兩地與元軍抗衡啊?”

文廷玉點點頭道:“沒錯,只要我們資助這兩股勢力逐漸壯大,在內陸兩路與元軍長期抵抗,在下保管侯爺三年內不被元軍所幹擾而繼續在琉球開展勢力!”

陳靖元還沒答話,張遷侯已經連連點頭,道:“侯爺,文先生說的有道理啊!”

三年?好,只要給我三年搞定琉球,我便諸事不懼了!

想畢,陳靖元道:“好,我明日讓王來寶王戶曹撥付給先生三十萬兩銀子用於資助這兩股力量,遷侯,回頭傳令下去,兩地的天機府密碟皆聽從文先生的吩咐,配合先生的行動。”

張遷侯點點頭,示意知曉。又聽陳靖元道:“我將親衛營中撥出五十人隨先生出行,以策先生安全!”

文廷玉朝陳靖元一稽首,拜道:“廷玉謝過侯爺,事不宜遲,我這就下去準備,明日一早便出發。”

說完,袖子一甩,沒有一絲拖泥帶水的走出了書房。

看着遠去的文廷玉,張遷侯讚道:“這文先生真有三國謀士之風啊,親赴險地,以三尺不爛之舌挑動天下風雲驟變。”

陳靖元默許般點點頭,對着張遷侯道:“走,去看看那老外,聽聽他說些什麼!”

說完,自先擡腳朝門外走去,後面的張遷侯追了上來,不解地問道:“侯爺還懂那夜叉的咒語?”

咒語?可不是英語嘛?

作爲混跡東南亞的黑市拳手,多數接觸的都是西方人,口語交流自然成不了大問題,隨即點點頭道:“略懂,略懂!”

這話一落入張遷侯耳中又是一陣汗顏,侯爺連咒語都懂,真不是凡人啊!

第三百零二章 暫時定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議定講武堂三大科目第二百八十八章 薩萊城外驚變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八十三章 陳、楊兩系交鋒:平局第二百零四章 九菊一派現影蹤第六十八章 進封平南侯第三百八十六章 集結完畢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四百零七章 燕王和郭犟驢的脣槍舌戰第三百零七章 清平公主的無奈第一百六十四章 平南侯的元宵獻禮【爆發第三更】第三百九十九章 綁了,帶走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開了鍋第三百六十三章 學蒙古人打俘虜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二百三十九章 不可再說第二百一十章 燕國郡公府的女人們第三百七十八章 一喜一怒間第第五十章 林家叔侄爭功擒小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不能硬碰硬,打場陣地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陛下,真狠啊!第三百章 老子不幹了第三百五十五章 王文統這個王八蛋第十章 大肆提拔第七十章 平南侯大婚第三百九十四章 完顏黑水遊說李恆第二百零八章 完顏黑水第四章 火燒蒙虜船第一百三十七章 大喬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尋蹊徑第二百五十三章不怕噎死嗎?第一百四十七章 阿古力的決定【今日爆發四章】第三百四十七章 勤王救駕第三百二十章 迎親第一百六十章 李沅芷說情【爆發第三更】】第一百零四章 斬首計劃在行動第六十一章 郊外踏青偶相逢第二百一十九章 兄弟,咱回家第三百五十九章 一紙盟約而已第二百零六章 有喜有憂有虎逼第一百八十章 源藤博文的回禮第四十一章 新年伊始,喜憂參半第二百零二章 青年縣令李淵風【求月票】第三百七十四章 公私有別,涇渭分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好一條漢子第二十六章 頓珠軍營逼婚第六十二章 坐而論道分時勢第四百零四章 北元復國第一百七十五章 你有皇協軍,我有宋協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追擊潰軍第三章 出謀劃策(下)第二百三十二章 雅子皇后第二百一十一章 三千學子赴京城第五十九章 三言兩語止譁變第二百五十六章 燕國公是正人君子(今日第三更)第一百七十七章 文廷玉是個外交家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元朝的日子也不好過啊第一章 宋末少年郎(新書求收藏)第二十二章 內侍黃道林第一百一十一章 國舅爺也要攻城了!第九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二百三十章 賢二登基做天皇第一百七十三章 奈良城破第十五章 突發狀況第三百二十二章 柔娘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條野武的淡定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恆得兩將第二百六十六章 生亦何歡,死亦何懼第二百八十三章 陣地龍旗第四百章 燕京城的由來第一百七十九章 替張遷侯討封第四百零一章 老子要當爹了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面開花第一百七十三章 奈良城破第八十章 翁婿暢談第二百四十五章 臣有異議【加長】第五十四章 西港李家的分析第八十四章 文廷玉入軍中第五十二章 火燒峽谷屠萬人第四章 火燒蒙虜船第三百七十六章 都走進了一個誤區第一百八十三章 好吃好喝圈着第三百八十七章 炸開了鍋第二百二十一章 甘巴城,必丟!第二百四十三章 柔娘第二百八十章 高麗使者見汗王第二百一十六章 暗露殺機的孫尚香第一百零三章 孫康年第六十四章 林鎮南面見楊國舅第四百一十九章 發來賀電第二百五十一章 東瀛南北行省第十三章 吳三官大鬧聚義廳第二百一十五章 王來寶生子取名“八蛋”第二百一十四章 國舅楊廷玉下臺第二百七十章 不是瘋子就是猛將【求月票第三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豪言壯志【爆發第四更】第二百六十三章 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