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節流獻計

楊凌沒起大早,他選在早朝快結束的時候起程,準備在午朝前和皇上見見面,彼此先通個氣兒,交換一下意見。還沒出門呢,楊凌就跑到前頭吩咐:“都別喳呼,小點聲兒,旗牌舉着,鑼就別敲了”。

永福公主一個甜美可人的小姑娘,就因爲楊凌一時大意,給選了個病殃子駙馬,害得人家傷心欲絕,欲出家剃渡,地方還偏選在了他家對門兒,楊凌心裡有愧,能躲着就躲着,哪敢見人家呀。

結果威國公的儀仗給偷襲似的,悄悄的出村,打鑼的不要,生怕驚動了皇庵那邊,蔫兮兮的奔了京城。

他到了紫禁城的時候,早朝剛散,正德皇帝回到保和殿還沒喘勻了氣,都察院副都御使楊芳和刑部侍郎趙簡之、翰林院學士高葦就追過來了。楊芳原是詹事府的詹事,爲人正直,倒是個清官,只是一直和王瓊等人攪和在一塊兒,先是反楊凌、再是反劉瑾,結果被髮配地方去了。

都察院被清查了過半的官員,要補缺時,楊廷和想起這位詹事府的老朋友了,就把他調了回來,現任副都御使,職權較之以前更大了。

正德這些個日子被朝政折騰得疲憊不堪,說到底還是沒錢。其實大到一個國家,和細緻入微到一個家庭,許多事情最終都要落實到經濟上,沒有錢,那麼無論軍政,許多事情就無法進行下去。

其實這個缺錢只是朝廷缺錢,民間豪富不計其數,可是民間再富有,做爲朝廷又不能去偷、去搶。循正常途徑的話,要改善經濟需時太久,不是一項好政策、好辦法想出來,馬上就見效益的,相反,許多利於長治久安的好政策,開始總是燒錢的。

這方面皇上實非所長,楊廷和善於理財,已經想了好多辦法,可是現在需要用錢的地方太多,他那些補遺拾漏的主意也起不了大作用,已經開始關心注意國政的正德。每日裡收到大批的奏摺,卻全和錢有關,不由他不鬧心。

正德知道楊凌回京了,兩個人有事就喜歡私下談,他估計楊凌一會也該到了,所以心情比較好,拿着塊肉餅正準備啃呢,就見楊芳昂首挺胸的進來了。

楊芳入了都察院後做事還挺認真,清理了許多積弊舊習,他對《官吏考成法》執行力度極高。楊芳兩袖清風、不收賄賂、不畏強權,自己找不到把柄給人家抓,所以對誰也沒有顧忌,正德對他的觀感逐漸有些好轉了,所以見他進來,正德倒沒什麼不耐煩。

他笑吟吟地招呼人給楊芳幾位大人看了椅子,然後咬了口餡餅問道:“有什麼事早朝午朝不能說,還得追進後殿吶?”

楊芳謝了座,拱拱手道:“回皇上,臣聽聞威國公楊凌回京,攜回一妾一女,那女兒已經快兩歲了”。

正德吃的津津有味,把餡餅都咬成月牙狀了,一聽這話把‘月牙兒’就摞下了,奇怪地道:“攜回一妾倒不希奇,怎麼還有一個女兒呀?喔……他不會是看中了一個寡婦吧?”

楊芳忙道:“皇上,並非如此,據臣查知,那女子是一個小吏的女兒,迄今尚未許人,那女兒也是威國公的親生女兒”。

正德想了想笑起來:“這個混帳忒也風流,一定是下江南的時候到處留情,勾搭的人家女兒,呵呵呵,嗯?你和朕說這個幹什麼呀?”

楊芳耐着性子道:“那女子的生父,於三年前雞鳴驛一戰爲國捐軀,這女子是扶靈帶孝返回家鄉金陵的,她的哥哥入伍當兵,這女子代兄行孝,本應爲亡父守孝三年,可是這女兒現如今都兩歲了,可見……”。

“嗯,可見沒有守足三年,楊凌這個傢伙,太不象話了”,正德生氣地一拍桌子。

楊芳一見大喜,忙道:“是啊皇上,皇上明見,威國公他……”。

“他連一個正在孝期的女子都勾引到手了,果然是花言巧語,善於誘惑女兒家的芳心,可這塊木頭,該勾引的他怎麼就不動手呢?”正德自顧生起了悶氣,心中暗道:“朕的御妹要模樣有模樣,要身份有身份,爲了你都當姑子去了,我皇家哪兒配不上你?“

楊芳見皇上生氣,不由心中暗喜,皇上沒頭沒腦的那句叫人聽不懂的話就暫且拋開了,急忙揍上去道:“皇上,爲官首重一個德字,無德的人怎麼懂得禮義廉恥呢?爲人於民,最重一個孝字,父死守孝,人倫大禮也,可是楊凌有負聖恩,奉旨巡察期間,竟然與一個守孝女子有了男女私情,此事傳開,風化淪喪,皇上應予嚴懲,以饊效尤”。

正德捏捏下巴,這才省起楊芳和楊凌一向不對付,他乜斜了楊芳一眼,又瞄瞄刑部侍郎趙簡之、翰林院學士高葦,問道:“你們都是爲此事而來麼?”

三人齊齊點頭,說道:“正是”。

正德點點頭,心道:“就憑楊凌有眼無珠,放着送到門口的小美女都不去調戲,朕就該嚴懲他,可若是給他掛上一個道德有虧的牌子,那妹妹要嫁過去不更費勁兒了嗎?”想到這裡,他又搖了搖頭。

楊芳見他一會點頭,一會搖頭,不明皇上的心意,便催促道:“皇上,威國公久負聖恩,卻不能爲羣臣表率,如不嚴懲,其他官員有樣學樣,道德敗壞,倫理盡喪啊”。

正德皇帝翻了翻眼睛,他最煩扣大帽子,當初這些官兒沒少給他扣帽子,至今想起來還心有餘悸,他雙手一攤,不耐煩地道:“那你們說,應該怎麼辦?”

趙簡之立即說道:“應削其爵位”。

正德干笑兩聲,說道:“太嚴重了吧?想當年衍聖公扼死四人,姦淫婦人四十……“。

高葦忙道:“依臣之見,應立即削去楊凌在朝中一切職務,讓他安安份份做個國公,以爲懲戒”。

正德兩眼一瞪,斥道:“混帳!就算當爲父守制,朝廷用人之時,還有個‘奪情’的辦法折衷。天於不守孝,爲何?因爲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可因私情而誤了國事。塞外蒙人正在內戰,打得不可開交,若是瞧準時機出手,大明北疆最大的威脅就可以一舉平之。

白衣匪縱橫天下,悍勢如日中天,若非楊凌,豈能這麼快平息?削去他一切職務,這些事你替朕去做?嗯,來來來,你給朕立下軍令狀,你若能平定關外之亂,盡殲白衣餘孽,一力促行新政,扶保大明江山,朕馬上削他的官、削他的爵”。

高葦給噎地直翻白眼。有點氣急敗壞,他是言官,只負責奏事,皇上這不是耍無賴麼?以後言官要參誰,皇上就來句他做的事你要能做我就辦他,那言官還當什麼言官吶?都百事通了,入閣拜相不就完了麼?

楊芳一把拉住臉孔脹紅的高葦,對正德皇帝道:“那依聖上之見,應該如何處理?”

正德慢條斯理地道:“事有輕重緩急,私德與社稷,孰爲重?不需要朕解釋給你聽吧?國事與家事,哪個急,那還用朕說麼?再說,人不風流枉少年,楚莊王的爰妃被人調戲,他都有度量包容,朕堂堂大明天於,難道還比不上一個楚莊王?要是爲了這麼一點小事大做文章,你們說大明天下,甚至四夷番國會怎麼想?會認爲朕重孝重德,還是認爲朕是鳥盡弓藏的昏君?”

楊芳沒想到皇帝竟說出這樣的話來,皇上什麼時候言辭變的這麼犀利了?當年廷辯時楊凌就善用這一招:以勢壓人,你憚於勢,說話就得有顧忌,有了顧忌,那還有什麼殺傷力?現在皇上就給出他們一個選擇,懲辦楊凌,那就是氣量狹小不如楚莊王,那就是烏盡弓藏的昏君,反之自然是氣量宏大,愛惜臣子了,你說怎麼辦?

楊芳是真看楊凌不順眼,尤其討厭他身爲國公還時常插手政事,有違百餘年來形成的規矩,本想借此事好好整治他一番,想不到皇帝七繞八繞,把事兒全繞到他自己身上了,現在懲不懲辦楊凌,關係的是皇上的名望甚至在四夷當中的影響了,這還如何彈劾?

楊芳忍着氣道:“是,皇上考慮周詳,是臣思慮不周,臣有罪”。

正德呵呵一笑,說道:“你們也是忠於國事,爲朕爲憂嘛,言者無罪,言者無罪,朕不怪罪便是”。

楊芳苦笑一聲,拱手道:“如此,臣等告退,請皇上歇息”。

“好好好,你們退下吧。噯,等等,諸位爰卿忠心可嘉,朕不但不罪,還是要賞的。小桂於,把朕的肉餅拿下去,一位大人賞賜一張”。

小黃門急忙應了一聲,端着盤於下去,一人給了張比巴掌小三號的肉餅,三位大人把肉餅託在掌心裡,哭笑不得地又施禮拜謝,這才退出去了。正德笑吟吟地又拿起自己吃剩下的那塊‘月牙兒’啃了起來。

楊凌進到保和殿,正瞧見楊芳三人出來,三位大臣一字排開,左手大袖飄飄,右手高高托起,一時吳不明白他們練的什麼功夫。三人也看見楊凌了,照理說應該上前晉見,幸好手裡託着皇上賜的東西呢,這時不行禮沒有過錯,三人乾脆裝沒看着他,目不斜視,紗翅搖搖地去了。

楊凌站在殿角,好奇地看着三人離開,急忙又拿出武當的秘傳心法,左手抱日月,右手甩乾坤,轉身進了保和殿。

他的武功可一直沒擱下,尤其是內家上乘的氣功心法,除了強身健體,本身就內含養生之道,楊凌將之與成綺韻和他切磋的行房三十八技相結合,只覺除了身體強壯,用之與房事,就連成綺韻這樣的風月花魁都大呼吃不消,所以練的興致勃勃,風雨不輟。

伍漢超每每讚佩他毅志堅定,比自己當年在山上被師傅拿棍子逼着練得還刻苦,卻不知楊凌還有這麼個不足爲外人道的目的。

“微臣參見皇上”,楊凌一進門兒就高呼一聲。

內殿見駕不用行大禮的,但他是出皇差剛回來,所以得行君臣大禮。但楊凌聲音喊得早,再走到皇上跟前擺架子要下跪時,皇上的“免禮,平身”已經說出口了,楊凌便趁機笑嘻嘻地站住。

正德皇帝哪會不明白他的心眼兒,哼了一聲,他把嘴裡的餡餅趕快嚼完,又端起羊奶喝了一大口,這才說道:“行了,你坐吧,別跟朕裝象了”。

他從小桂於手裡揍過毛巾擦了擦手,雙手一託下巴,眼珠兒溜了楊凌一眼,嘆了口氣道:“其實朕知道。叫你回京也沒有用,你又生不出錢來,推行新政、勵農工商,怎麼着也得過兩年纔看得出效果。叫你來,是不想朕一個人發愁,你就陪着朕一起愁吧”。

楊凌笑笑,在一旁椅上坐了,說道:“皇上,朝中文武,各有所長,各有專工,臣自然不敢自詡能吏,可是皇上不妨與臣說說,也說不定臣能給皇上出些主意”。

“說什麼呀,沒錢,就是沒錢,朕的府庫空了,就是日常開銷都不夠了,如果一旦有四方水旱之災、疆場意外之變,那怎麼辦?朕每思及此,真是憂心忡忡啊。你怎麼不說話?你沒主意也別這麼看着朕吶,朕又不是女人”。

楊凌站起身來,恭恭敬敬站到御案前,規規矩矩行了個大禮,正德皇帝奇怪地站起來,按着桌子抻着脖子往前看:“剛纔你不想行大禮,現在又爲了什麼事兒呀?朕可先可告訴你,你要是又捅漏子,你說得再好聽朕也不幫你兜着”。

“皇上,臣是替天下的黎民百姓向吾皇萬歲行禮”,楊凌正色道:“皇上心地純善,聰穎不凡,唯因年紀尚幼,且又久居深宮,不知民間疾苦,兼且性嬉玩樂,今日聽皇上一言,心中已經裝着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居安而能思危,實是一代明主,臣爲天下萬民而感到幸甚”。

正德聽了,嘴丫於咧開剛想笑,又趕緊板住,咳了兩聲,肅然道:“平身,平身,這本來就是朕這一國之君的責任麼。嗯……聽着你是誇朕,可朕怎麼聽都象是說今天之前,朕不是明君吶?”

楊凌起身,笑道:“皇上多心了。皇上,你爲目前財政拮据而擔憂,臣還真有些主意,其實這些主意依臣之見,楊大學士也定然想得出的,只是他未必敢和皇上您說,臣在皇上面前顧忌小些,但凡對江山社稷、對皇上您有利,臣無所不言”。

正德又一屁股坐下了,頗有興趣地道:“那你快說,可有什麼辦法?”

楊凌沉吟了一下道:“皇上,其實富國強兵,不過於開源、節流兩件事。如今開海通商、大興工農,這、就是開源。開源需先掘渠引水,現在朝廷正在推行的國策就是掘渠引水的過程,現在雖有所花費,可是一定得堅持住,堅持住了,渠道開了,這銀子就會象流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流進朝廷的府庫。

另一件事,就是節流。這兩年戰事不斷,內外紛爭,雖然打了大勝仗,可是也花光了朝廷的積蓄,開源尚未完成,此時財政拮据,臣覺得應從節流上着手,節用愛民,以保國本,以便渡過這個難關。”

他指指四壁,說道:“皇上您看,您所在的宮殿,四壁通明,就連白天,也是燭火不斷,生怕有一處照不到,其實根本用不到,晚上整個宮中燈火通明。偌大的皇宮,九千餘間房屋,所用的都是上好的貢燭,一晚所耗何止千金?要是有所節制,一個月就是幾萬兩銀子,僅這一塊就省下多少?

再者,皇上晚上的正宴,那是至少百餘道菜,可實際上皇上食用的僅是面前不到十個菜,其他的全是擺樣子的,先帝愛民自省,規定那些擺樣子的菜不得每天更換,一般放三天放壞了才重做一批。可是依臣之見,這些東西擺那兒幹什麼呢?”

正德一拍大腿,說道:“對呀,朕還煩呢,用個膳往那兒一坐,左一道菜用一道菜上個沒完,等他全上來,頭幾道菜都涼了,朕在豹園就好得多,想吃什麼點什麼,多的朕還懶得擺呢。你說得對,這些地方是的改。”

楊凌又道:“又比如,上元節的燈火、花燈費,一次至少十萬兩銀子,國用緊張的時候,就不妨省省。宮中修繕宮殿的費用,內庫供賞、服御費用,織造費用等等,目前國事爲先,都可以先節儉一些”。

正德似笑非笑地道:“好呀你,把主意動到朕的頭上來了,難怪你說楊廷和不敢提。呵呵,不過所言有理,反正朕不在宮裡住,擺那麼大譜做什麼?詳細情形,回頭朕讓內務府上個詳細的條陳,讓杜甫逐樣推敲,然後施行下去。除了太后宮中,一切用度削減。”

“皇上英明。據臣所知,西什庫有許多罰沒的寶物,堆在那兒風化腐壞,無人管理,甚至引起一些管庫小吏覬覦,從中貪墨。內務府以前就有過處置過剩物品的先例,現在不妨依照此例,着人拍賣那些罰沒的物品,皇上您沒錢,可是民間有錢的人大有人在,皇上您瞧不上眼的珠玉寶石,在他們眼中可是價值連城。

再加上這些東西是從皇宮裡流出來的,沽了一層皇上的富貴氣,他們出價一定更高。把這些吃不得穿不得,堆在庫房裡鼠噬蟲咬的無用之物拿出來,換成目前朝廷急需的金銀,臣相信,這將是一筆鉅額財富。”

正德連連點頭,楊凌又道:“這些只是臨時的,皇家總該有皇家的威嚴,國家富裕時該有的儀式還是應該有的。不過體制上有些東西,卻正好藉此機會疏理,比如冗員氾濫,劉瑾在時就曾清理過,不過他的目的實是爲了打擊官員,爲個人謀利,並非真的清理冗員,結果送了禮的一概沒事,反又穿插進許多人去,官吏越清越多,不過此事應予慎重,臣建議應請內閣詳細研究之後再定。

另外,撫賞費用當減、兵部在逐步推行募兵制的過程中,客兵費用將大減,海運河運全都暢通無阻了,南北物流加快,損耗將大爲減少。大明各處的驛站,負責供應來往官員的吃、住、差役和車馬等等,一向是非軍國要務不得使用,現在只要是個官,不管公事私事,甚至家眷奴僕,統統使用驛站,所耗費用驚人,這些東西全都清理一下,要熬過這兩年,何其容易?”

正德撫掌嘆道:“早知如此,朕何必愁成這副模樣?嘿!不過這些事情,一個不好,上邊就得罪了宮裡,下邊就得罪了百官,難怪別人不敢提。好,就當是朕的主意,明日朕就要內閣擬議,你就不要出頭了,太后和皇后對你可不太友善,朝裡想找你毛病的官兒也還不少呢”。

“謝皇上替微臣着想”,楊凌長長一揖。

正德忽道:“對了,朕看你的奏報,江南大捷,只跑了一個女匪,現在好象逃回太行了,兵部的報告語焉不詳的,苗逵的奏章又還沒到,你知道詳細情形麼?”

楊凌心裡一跳,不動聲色地道:“是,只有一個女匪楊跨虎領着隊人馬逃了,本來是想逃往陝西,依託黃土高原和秦嶺再圖發展,不過苗公公識破了她們的詭計,集重兵於西線,白衣餘孽功敗垂成,逃回太行山做山賊去了”。

正德笑道:“從來處來,往去處去。他們也只有做山賊的命,這下朕就放心了,一個女匪成不了什麼大事,否則持續動用大軍,朕是實在吃不消了。可是就算這樣,還是得剿,只是朕就不用大動干戈了。”

他說到這兒忽想起楊芳彈劾楊凌的事來,嘴角不用一歪,似笑非笑地瞟了他一眼,說道:“聽說你在金陵有個女人,還早就有了女兒?”

楊凌心道:“這麼快就有人向皇上稟報了?”他倒不在乎,立即一撩袍子,高呼道:“臣有罪,臣惶恐”。

“行了行了,別跟朕裝蒜,你倒有本事,那楊跨虎不是女匪麼?你怎麼不把她勾引回來?你要是把她勾搭上了,朕得省多少銀子?莫非長的太醜?”

楊凌乾笑道:“那……要不要皇上再派臣去一趟,臣奉旨泡妞?”

“泡妞?什麼意思?”

“喔喔,是奉旨勾搭”。

正德皇帝沒好氣地哼了一聲:“要去就去,你先把朕打扮打扮,娶了一仙再說”。

這時,小桂於踮着腳尖兒過來,低聲道:“皇上,您該午朝了”。

正德點點頭,說道:“朕上朝去了,還有許多事朕要和你談,不過現在錢的事有了着落,解了朕的燃眉之急,朕總算心裡有底了。你剛回來,多在府中歇息,有什麼事就不必上朝了,直接去豹園找朕便是”。

“對了,永福已經去了皇庵,你沒事多去串串門於。”

“啊?臣是男子,多去尼庵串門子?”

“廢話,御妹不是還沒出家呢嗎?是帶髮修行,你幫朕勸勸她呀,年輕輕的出什麼家?楊卿,這件事你一定要幫朕辦了,朕現在就給你一道旨意,準你便宜行事,不管你用什麼法子,只要御妹不出家,朕都不怪你。”

“臣能有什麼法子?臣還能把公主殿下綁回來不成?”

“你看着辦吧,朕上朝了。對了,把這個拿去!”正德抄起盤於一扣,最後一張肉餅扣到了楊凌掌心裡。

楊凌兩眼一直:“這是什麼?”

“肉餅啊,別浪費,非常時期要節儉”。

正德皇帝匆匆上朝去了,楊凌手託着肉餅,這才明白楊芳三人跟模特走秀似的是怎麼回事。

昨天有點感冒,半夜又鬧肚子,結果爬起來吃了兩粒整腸生和柴黃片,居然一直挺到現在沒事。剛剛又有點鼻塞了,我吃點柴黃片去趴着,明天繼續碼字,閃~~

第84章 四月廿八第382章 硝煙再起第119章 議建內廠第339章 以神之名第422章 飛蛾第401章 埋恨第26章 天降奇兵第125章 明查暗訪第376章 霹靂震雲開第143章 紅楓樹下第331章 天知地知第243章 天子門生第80章 佛也發火第199章 鳳欺游龍0116 一後二妃第335章 皇庵護法第123章 聽濤剝蟹第402章 回程第4章 家徒四壁第175章 生死未卜第260章 內鬥0107 經筵之談0107 經筵之談第235章 灌腸大使第353章 跪,天賦我權第206章 緊跟大帥第361章 遙勝於紫禁之巔第200章 草原之後第198章 同牀異夢第363章 逐鹿正當時第216章 天生勞碌命第141章 壚邊人似月第425章 兵發安慶第187章 兵至大同第28章 代理驛丞第338章 破碎虛空第261章 二當家第268章 千人斬第15章 珍珠之誤第162章 改耕風波第24章 瘋魔棍法第87章 正德頒詔第318章 回家第313章 完美緝兇第227章 請開海禁0109章 帝王家事第272章 心若有靈第312章 楊氏青天第319章 進城第113章 不做君子第380章 遊戲人生第420章 智鬥第72章 廷杖十奸第65章 又生枝節第414章 我欲補天第83章 謀而後動第41章 未雨綢繆第28章 代理驛丞第44章 明月難圓第463 訓妻VS虐夫第197章 橫的怕愣的第179章 身陷敵手第232章 兵貴神速第68章 大索京師第214章 夜來風雨聲第375章 十面埋伏第306章 勒石載功第13章 首席師爺第155章 奸臣擴大會議第400章 閨議第153章 柔情蜜意第150章 我攻你受第386章 殺出重圍0195 兩難境地第43章 錦衣百戶0108 快漏餡啦0114章 大奸似忠第96章 帝陵金井第19章 瘋子縣令第38章 長夜漫漫第56章 今夜銷魂第266章 垂死掙扎第135章 急中生智第81章 各自籌謀第369章 調兵遣將第190章 鎮羌戰事第60章 鄭和海第9章 家有賢妻第391章 圖窮第70章 後宮起火第29章 開倉放糧第460章 英雄第392章 歸路第406章 一世英名第40章 險死還生第359章 禍從天降第269章 有客來訪第58章 糊塗應對第460章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