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無功而返

中軍大帳,王燦身穿一襲黑袍,外罩甲冑,跪坐在坐席上。他右手放在膝蓋上,左手摁住刀柄,神情肅穆,令人生畏。

大帳外,緩緩地腳步聲由遠及近,不多時,一名五旬老者走了進來。

這名老者身穿黑色錦袍,峨冠博帶,衣袂飄飄,神情莊重,但是卻露出一股飄飄淡然的味道,似是隱居在山林的隱士。

老者身形頎長瘦削,雙眼深邃浩瀚,炯炯有神。

走進大帳的時候,昂首闊步,莊重嚴肅,盡顯出大家風範。老者走進來後,身體挺拔站立,雙眼平視王燦,並沒有怯場。也沒有因爲這是王燦的地盤,就對王燦俯首帖耳,極盡諂媚之意,反而是不卑不亢,和王燦平起平坐,甚至略高一頭。

“益州使節任安,拜見王太守。”老者雙手合攏,拱了拱手,表示建立,卻沒有彎腰拜見。

一上來,任安就給王燦一個下馬威。

任安?

王燦仔細的回憶了一下,並沒有任何關於任安的消息。

他看見任安揖禮卻不彎腰,頓時笑了,這老頭有意思,有傲氣。王燦如刀般的目光落在任安身上,仔細的打量着任安。與此同時,任安平靜仁和的目光落在王燦身上,也在打量着王燦。兩人的神情動作落入旁邊郭嘉、荀攸眼中,就是屬於乾瞪眼。

大帳中,除了荀攸和郭嘉,再沒有其他人。

“這老頭不錯,光是這份氣度就不同凡響,看來趙韙不簡單啊,竟然挖出一個人纔來。”王燦見任安八風不動,心中暗讚一聲。

“真英雄也!”

王燦讚歎任安的時候,任安見王燦正襟危坐,面容棱角分明,無形中透出一股威儀,心中也是忍不住讚歎一聲。

王燦心中誇讚任安,卻沒有表現出來。相反,王燦臉色一沉,神情冷峻,大聲喝道:“任安,你既然是益州使節,代表着益州出使,見了本太守,爲何倨傲無禮,連行禮都是這般沒有規矩,莫非益州之人,都是你這樣的狂士?”

任安捋了捋鬍鬚,神情古井不波,淡淡的說道:“王太守此言大謬,王太守作爲漢中太守,是益州牧麾下的官員。老夫作爲益州牧使節,代表的是益州牧,身份高了王太守一籌,雙方的地位不是對等,老夫向王太守拱手行禮,已經是仁至義盡,豈有失禮之處。這就如同朝廷使節出使番邦小國,難道王太守見過朝廷使節向番邦小國叩拜嗎?”

說完後,任安大袖一拂,露出羞與爲伍的神情。

那憤慨的模樣,令郭嘉和荀攸都變了臉色。

益州文臣武將不行,卻不知從哪裡找了個牙尖嘴利的老頭來,還真是令人驚。郭嘉伸手捅了捅荀攸,壓低聲音問道:“公達,這老頭言談舉止皆有章法,說話的時候從容不迫。似乎早就算到主公會這麼問,你見多識廣,認識的人也多,可曾聽過任安之名?”

荀攸皺着眉頭,道:“有些印象,卻不深刻,記不清楚了。”

郭嘉嘆口氣,微微搖頭。

這時候,只能靠王燦自己應對。

王燦聽了任安的話,不怒反笑,現在的益州風雨飄搖,哪有和他抗衡的資本?而且,王燦也得到潛伏在成都的探子傳回消息,說劉焉已經死了。

劉焉一死,成都局勢危急。即使有趙韙主持大局,也難以挽回局面。對於劉焉的死,王燦並沒有覺得有多大的用處,因爲他已經領兵南下,兵臨成都,不需要輿論聲勢影響了,現在靠的是自身實力,才能奪下成都。

王燦笑道:“任先生牙尖嘴利,令王燦佩服。”

任安想也不想,立刻反駁道:“王太守驕狂蠻橫,老夫眼界大開。”

我靠,反應好快。

王燦心中暗罵一聲,老頭年紀雖大,可腦子卻好使得很。王燦眼珠子一轉,又說道:“任先生才華出衆,燦費佩服不已,似先生這般大才,留在益州實在是太屈才了,燦願意掃榻以待,迎先生入漢中爲官,先生意下如何?”

任安莫名其妙,搞不懂王燦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不過,王燦表現得禮賢下士,任安也就不窮追猛打,他中規中矩的說道:“王太守禮賢下士,老夫也是非常佩服。可惜,老夫是益州使節,代表益州牧拜見王太守,豈能入漢中爲官,王太守美意,老夫心領了。”

這番話,也給足了王燦面子。

王燦嘆息道:“誒,可惜啊,可惜啊!”

嘆氣後,王燦又說道:“益州文官武將都是酒囊飯袋,吳懿、董和、費廣還沒與我交戰,大軍就被消滅,三人以及其餘將校也都被活捉;龐羲、楊懷和高沛被殺,大軍被打得落花流水;嚴將軍驍勇善戰,卻遇到劉焉這種不懂兵法的人,幸而投降與我,纔沒有明珠暗投。”

“今日,遇到先生,才知道小覷了益州之人。”

“先生大才,燦甚愛先生之才,欲邀請先生入漢中爲官,常與先生討教一二,卻沒想先生斷然拒絕,令王燦扼腕嘆息。”

“不過,先生勿憂!”

“等燦率領大軍兵臨成都,攻下成都後,一定會去拜會先生,請先生出仕。先生返回成都後,好生保重身體,不要被戰亂波及,留待有用之軀,等候燦前來拜見。”

王燦言辭誠懇,令坐在大帳中的郭嘉和荀攸掩嘴偷笑。

胡攪蠻纏,大概就是如此。

驀地,王燦好像是想起了什麼問題,立刻出言問道:“先生如此才華,不知先生在劉焉麾下擔任什麼官職?”

任安聽着王燦的話,臉色陰晴不定。

王燦一番話,表明了王燦對他的看重。然而,王燦也露出對益州文武衆將的不屑,絲毫沒有將成都的將領放在眼中。

而且,王燦後面說的話,更讓任安這老頭哭笑不得。他本是代表益州出使王燦,勸說王燦罷兵,可王燦卻讓他乖乖的回去閉門等待,等王燦的大軍攻破成都後,等着王燦的徵召,這讓任安嘴角微微抽搐,不知道該說什麼?

人家一片好心,總不能張口大罵。

任安深吸以口氣,平和的回答道:“老夫一介布衣,並沒有擔任任何官職。”

王燦聞言,愣了愣,旋即問道:“先生竟是一介布衣?”

任安點頭道:“確實如此。”

王燦眉頭皺起,道:“既然先生是布衣之身,本就沒有在劉焉麾下擔任官職,爲何替趙韙出使漢中?”

任安說道:“老夫受人之邀,不得不來。”

事實上,任安的確沒有在劉焉麾下擔任官職,而是由於董扶邀請,才擔任益州使節,出使王燦,想要讓王燦罷兵。

史書記載:“董扶,字茂安,廣漢綿竹人也。少遊太學,與鄉人任安齊名,俱事同郡楊厚。”因爲董扶和任安是同門兄弟,都師從於楊厚,任安纔會放着隱居的日子不過,專門跑來做說客,否則以任安的性子,斷然不會出山。

史書中,任安早年拜楊厚爲師,後入京師太學深造,很快就展露出非凡的才華,得到太學師生的好評和尊敬。

太學結業後,任安返回綿竹。

期間,任安先後答應郡太守的邀請作郡功曹(太守的佐吏),受益州刺史徵召作治中(州刺史的佐吏,主管文書案卷)。然而,東漢末年,官府黑暗,相互傾扎,任安受不了官府的爾虞我詐,不久就棄官還鄉,隱居綿竹教徒授業。

到後來,任安曾被舉薦爲孝廉茂才(漢代選舉官吏科目名)之選,又有當朝太尉看重任安的才華,徵聘他去朝廷做官,擔任博士,而且還幾次派遣公車接他。然而,任安都以身患疾病不能出任爲理由,一概拒絕,沒有出仕爲官。

漢靈帝劉宏時,劉焉擔任益州牧,蜀中名士綿竹人秦宓向劉焉上書推薦任安。劉焉得知任安後,也是非常的看重,又上書皇帝劉宏,希望皇帝能夠重用任安。

劉焉是皇室宗親,說話的分量很重,劉宏採納劉焉的諫言,準備徵召任安。

然而,當時天下已亂,漢朝徵召之命沒能送到綿竹,任安也就沒有接到朝廷的命令。

從隱居到死,任安都沒有出仕。

王燦並不知道任安的過往,若是知道後,恐怕又是一副表情。他聽說任安並沒有在劉焉麾下任職,立刻動了心思。

想了想,王燦說道:“先生,我知你才華出衆,也不願意和先生多繞圈子,直接給你說把,劉焉曾經派遣張魯攻打漢中,後來又派遣三路大軍攻打漢中,如今劉焉身死,成都危在旦夕,如此機會,我是不可能放過的。大軍攻打成都勢在必行,不可阻擋,若先生知趣,就請立刻返回成都,等我破城後,定會拜謁先生。”

任安聽後,微微搖頭。

王燦眉頭一挑,說道:“好,我就聽聽趙韙打算怎麼做,先生說來聽聽。”

任安拱了拱手拜謝,然後說道:“趙將軍說只要王太守罷兵,趙將軍願意向王太守俯首稱臣,每歲向王太守納貢,孝敬王太守。同時,以雒城、綿竹關、涪城爲界限,往北之地,全數劃歸王太守,由王太守治理,不知王太守意下如何?”

王燦問道:“這是最後的底線?”

任安點點頭,沒有說話。

王燦哈哈大笑,臉上露出譏諷的神情,說道:“任先生,趙韙未免把王燦看得太低,就這點分量也想打發本太守。哼,既然趙韙還想做他的春秋大夢,你回去告訴他,讓他打開城門,洗乾淨脖子等本太守揮師南下,斬他狗頭。”

“王太守,……”

任安張嘴正要說話,卻被王燦伸手阻止。

王燦說道:“任先生,我敬你是一個人才,纔沒有刀兵相向,換做是其他人,我直接剁下他一隻手,才讓他返回成都。你也是聰明人,回去吧,以免我動怒後,砍掉你一隻手,那就不好了!”

任安聞言,嘆口氣,轉身離開了。

他直接離開,並沒有繼續說話,這也是王燦看重他,讓任安不想繼續胡攪蠻纏。

等任安離開後,郭嘉笑說道:“主公,您這以退爲進的拉攏任安,恐怕任安心中都已經猶豫了,想着是否應該歸順主公。”

荀攸點點頭,道:“奉孝說的極是!”

王燦微微一笑,拉攏任安,這本就是他要的效果。

第800章 稱王第1208章 部署幷州戰局第1062章 李典的三恨第277章 蔡琰的危機感第125章 捧袁紹,壓袁術第201章 無賴招數第755章 呂蒙罵呂布第619章 善後第146章 飛熊軍第1091章 新任九江太守第1299章 發揮匈奴人的特長第944章 老兵營第144章 擊鼓,聚將第794章 沙摩柯受驚了第170章 斬華雄第821章 半夜騷擾第1145章 截斷孫堅後路第361章 天公不作美第647章 逗留第1170章 攻佔南昌縣(下)第44章 郭嘉之論第10章 探聽消息第234章 尷尬事第1229章 魚與熊掌兼得第752章 機會來了第740章 關羽之殤(下)第357章 誰更急第221章 色誘麼?第977章 倒黴的劉辛第424章 如何處理劉璋?第485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897章 夜話第1070章 曹操的決定第1206章 百戰之師第1062章 李典的三恨第96章 投桃報李第735章 往南門逃跑第381章 刺殺劉焉(下)第395章 應對之策第899章 重裝騎兵第1165章 賈詡針對魯肅的毒計第898章 後續安排?第24章 初識第874章 各有心思第687章 呂布來了第707章 正面廝殺第237章 關二爺第462章 必須死第315章 評價第670章 將領的分配第311章 訓練科目潛伏第289章 站起來第1278章 法正耍詐第969章 隱藏身份第668章 三路大軍第516章 孺子可教第850章 馬岱的堅持第499章 死戰不退第212章 呂布潰逃第588章 大漢使臣第1230章 于禁的意第245章 郭嘉來了第786章 怒其不爭第38章 舌戰李儒第409章 孤身入營第716章 文丑之死第945章 招降糜竺和糜芳第912章 把蔡瑁晾在旁邊第332章 悍然殺人第768章 左慈的來意?第660章 劉協崩逝第450章 劉表無人可用第588章 大漢使臣第496章 死在馬蹄下第226章 各自的準備第105章 趙雲的想法第315章 評價第264章 動手了第459章 投戟殺人第1023章 典韋戰張飛第585章 馬超殺張濟第596章 不自量力第419章 倒黴的王商第207章 呂布反擊第1031章 突出重圍??第857章 鐵石心腸第1170章 攻佔南昌縣(下)第916章 鬥法第505章 略勝一籌第976章 撬動荊襄世族第1244章 黃敘中計第385章 成都風雲起(上)第693章 張遼墊後第1242章 黃敘主動出擊第612章 鬥將第218章 決戰帖第474章 替你老子教訓你第632章 鼓勵士氣第567章 王燦的惡作劇第132章 李儒之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