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誰給你賣命

郭子儀的爹郭敬之,與妻子王氏的爹王守一,都是寧王府的老人,兩個一起共事的人有著深厚的友誼,於是給自家的兒女們撮合,親上加親。

換句話說,寧王李憲,就是郭子儀最大的靠山,所以逢年過節,他的妻子王氏都會帶著兒女們前往寧王府走動,好維持這一層關係。

歷史上,郭子儀的正妻王氏爲他育有六子八女,如今嘛,肯定還沒有生那麼多,只有三子四女,那位醉打金枝的四子郭曖還沒有出生呢。

李琩心裡清楚,但凡穿越到這個時期,最應該交好的人裡面,絕對少不了郭子儀。

而他運氣也很不錯,正好郭子儀算是大伯寧王的家臣,於是加上母妃的幫助,對方如今已經是朔方的一號人物了。

他跟郭子儀見過幾次,也見過郭子儀的四個女兒,前三個已經出嫁,第四個今年只有十六歲。

在大唐,來了月事就能出嫁,十六歲剛剛好,但是李琩呢有點不太能接受,覺得年齡太小了。

要不是窩在十王宅快把他逼瘋了,他絕對不會對一個十六歲的小女孩下手。

.......

“你什麼時候中意的,我怎麼都不知道?”寧王長子汝陽郡王李璡一臉詫異的瞥了一眼李琩,又挑眉看向自己的父親:

“你們倆到底在聖人面前幹了什麼?什麼事不能對我說的?”

老六隴西郡公李瑀也是一臉的不滿:

“阿清與我一起長大,勝似一母所出,你們倆背地裡謀劃什麼,連我們都不能告知?”

“兩位兄長見諒,阿爺與我是有苦衷的,”李琩一臉無奈道:

“實在是怕牽連你們。”

他這兩個堂哥,都是瀟灑人。

老大李璡原本是九寺五監的太僕寺卿,正bu級領導,但人家不幹了,嫌累的慌,平生只有三個愛好,詩酒、狩獵與羯鼓,也是歷史上的“飲中八仙”之一。

老六李瑀也是一個妙人,唯獨喜好音樂,擅橫笛、羌笛與琵琶。

聽到李琩這麼說,一向謹慎的李璡也不多問了,搖頭苦笑道:

“娶親是好事,何況子儀也不是外人,既然聖人屬意阿爺張羅,那麼我來包辦。”

“你先別著急,”

一直坐在主位上沒有吭聲的李憲睜開眼睛,道:“先等一等,我來念,你執筆,寫一道奏疏送進宮裡,等聖人準了,再準備不遲。”

李璡點了了點,喚來女婢磨墨,他則捲起袖子立於書案旁,準備親自操刀。

他的字是非常好的,絕對的書法大家。

李憲緩緩開口,李璡擡筆就寫,但是寫到一半,他懵逼了,握著的筆再也放不下去,

“嗣隋王?阿爺,你不要命了?”

老六李瑀猛地起身,震驚道:“阿清可是聖人嫡子,你奏請他來承繼六叔,奪聖人父子人倫,這.......你怎麼敢啊?”

汝陽王李璡也是一臉震驚,不過他做爲長子,還是比較穩重的。

眼神在父親和李琩身上審視半天后,李璡基本已經猜到了真相,只看他們倆波瀾不驚,可見聖人早已知曉,於是他繼續落筆,在父親的口述下,將這封奏疏一氣呵成。

“這是好事情,六郎還不明白?”

李璡落筆之後,微笑道:“此招甚爲巧妙,一可離開十王宅,二可避太子鋒銳,三,可以了結楊太真之事,虧你們倆能想出這等絕妙之法。”

他自己對權利,沒有絲毫追求,所以容易代入他人,以爲李琩也一樣,寧要自由,也不要皇子這樣的尊貴身份。

老六李瑀就有點想不開了,他覺得給皇帝當兒子,比當一個嗣王強太多了,不就是沒自由嘛,又不是一輩子都沒有,總有熬出頭的時候,於是他不停的抱怨李琩太著急了,憑白降了一層身份。

嗣王,也叫嗣親王,爵位在親王之下,郡王之上,按照唐律,食邑與郡王相當,應爲五千戶,但實際上,規定是規定,現實是現實。

按照規定,李憲還應該是一萬戶呢,但他只有五千五百戶,卻已經是有唐一代,食邑數量排名第二的大地主了,排名第一的是他的親爹李旦,七千戶,第三和第四是他的弟弟岐王李隆範和薛王李隆業,五千戶。

李琩就更難搞了,因爲隋王爵位已經不傳,也就是說,壓根沒有食邑,而按照當下普遍水平,嗣王的食邑基本保持在一千戶左右,所以李憲的奏疏裡,會奏請將李琩現有的兩千戶壽王食邑,轉爲嗣隋王食邑。

但基本不可能成爲現實。

親王爵位取消,封地進入宗正寺,就看皇帝願不願意給,而李隆基明知道是李琩不想認他這個爹了,所以給的可能性幾乎沒有。

按照李瑀的話來說,這道奏疏一旦批准,李琩就是一個窮逼了。

........

延壽坊,王忠嗣府邸。

現任駕部員外郎的郭虛己來了,他的恩師蕭嵩今早已經覲見聖人,推薦他輔佐王忠嗣,爲朔方行軍司馬。

李隆基非常痛快的就答應了。

原因很簡單,郭虛己雖然是蕭嵩的門生,但他這輩子起家是太子左司御率府兵曹,官不大,但上司很牛逼,因爲這個太子,指的是李隆基,也就是說,人家年輕時候就是李隆基的人。

將這樣的一個人放在王忠嗣身邊,李隆基當然樂意。

“兩位相識否?”

李隆基爲郭虛己介紹起了同族的郭英乂,他知道這倆人肯定不認識。

已經五十歲的郭虛己本已經在堂內坐下,知曉郭英乂出身後,旋又起身,與對方排起了家譜,算來算去,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比他大三輩。

“這可真是小宗出大輩,你們倆就要不要以輩分而論了,”王忠嗣在一旁聽著,爽朗一笑。

像他們這樣的大家族出身,小時候學會認字的第一件事,就是背家譜,祖上從哪來,分支有多少,都在腦子裡。

家族內這樣的規矩,也是爲了今後的兒孫出門在外,遇到同族之後,互相有個幫襯。

郭虛己是當下的太原郭氏大宗出身,而郭英乂他們這邊,從西漢時期便從太原遷徙到了隴西金城郡,後移居目前的瓜州,也就是後世的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是爲太原郭氏的晉昌郭氏支族。

這麼遠的關係,兩人背族譜,竟然都能牽扯到一起,看起來挺不可思議,但是在大唐,這很正常。

郭虛己很清楚王忠嗣爲什麼需要自己,因爲朝廷所有的提拔任命,都是人脈運作和權利較量後的結果,基本上跟你的能力沒有關係。

只見他笑道:

“郭子儀其祖,由魏末(北魏末期)裔居華陰,是爲華陰郭氏支族,與英乂他們這一支一樣,每年都會派人往太原祭祀先祖,我們不是外人,等到了朔方,下官自會聯絡子儀,必使振武軍如臂使指,大將軍勿憂。”

王忠嗣微笑點頭,像他這樣軍方出身的大將,最看重的就是麾下的兵馬聽不聽話,能不能被他擰成一股繩,孫子兵法有云:故知勝有五,上下同欲者勝。

王忠嗣既然是朔方老大,那麼在他的麾下,不允許出現任何一個違揹他意願的人。

正常情況下,不聽話的,直接更換就好,但是明年很可能就要開打,緊急換人容易動搖軍心,不利於出征,所以王忠嗣只能另尋它法。

而眼下的朔方,就是姓郭的和姓王的說了算,同是出自太原,比較容易溝通,王忠嗣也就不打算換人了。

歷史上有史可考的唐朝太原郡公,一共十六人,其中八個姓王,六個姓郭,也就是太原王和太原郭,這個爵位可沒有世襲一說,非於國有大功者,不能敕封。

上一任就是郭英乂的親爹郭知運,再上一任,是郭虔瓘,這兩人都是開元初期的頂級猛將。

“今早朝會,我與李林甫牛仙客有過一番爭吵,”王忠嗣臉色凝重,沉聲道:

“朔方那邊的情況,我很早便打聽清楚了,欠餉嚴重,軍心渙散,如果這十萬貫不能與我同行,明年一戰,勝算堪憂。”

“明年一戰,到底能不能打起來,現在來說仍是未知之數,”郭虛己正色道:

“當然了,朝廷未雨綢繆,是有預見的,大將軍可尋求東宮幫助,方便這筆錢能夠儘快調撥。 ”

王忠嗣憂心忡忡的點了點頭。

這十萬貫,他是非要不可,他不像朝堂上那幫大臣一樣報喜不報憂,他很清楚大唐軍制早就出了問題,有沒有錢,直接決定了能不能打仗。

隋末唐初,天下盛行府兵制,講究兵農合一,戰時爲兵,閒時爲農,與土地是緊緊捆綁在一起的。

可是府兵制度到如今,已經不能順利施行了,原因在於自高宗以來,戰事頻繁,大唐邊境線過長,兵役繁重,而兵員的主要來源,是關中、河東、河北、河南等地。

但是戍衛區域,卻遠在河西隴右以及朔方范陽,那麼人們勢必需要遠離土地,加上土地兼併盛行,失去土地的人越來越多,已經沒有人願意遠赴邊疆戍衛,導致避役成風,甚至以充當府兵爲恥。

當下邊軍的主要來源,是李隆基三年前的那道詔書。

令諸鎮節度使按照防務需要,制定兵員定額,在諸色徵行人(指原有各種鎮兵)和客戶中召募自願長住鎮戍的健兒,每歲加於常例,給田地屋宅,務加優恤,使得存濟。

這就是募兵了。

募兵的招募原則是戶殷丁多,人材驍勇,裝備由州縣負責,不足則自備和親鄰資助,口糧由朝廷供給,服役期間免除本身租庸調和雜徭。

條件聽起來很不錯,但是王忠嗣很清楚,上面說一套,下面辦一套,“不足則自備和親鄰資助”,有這一條,你還指望州縣官員真會給你提供裝備嗎?

說穿了,該給邊卒健兒的錢,沒有落到實處。

沒有錢,誰給你賣命啊?

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03章 我爹是個老實人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90章 有喜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99章 給你封個國公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159章 勤勉盡責,材優幹濟第254章 三月初三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01章 河西進奏院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183章 西市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98章 國家隊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10章 沒的選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345章 翹tun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126章 騎驢的南方人第157章 忠義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15章 反間計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5章 走別人路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七十一章 武功蘇氏第170章 你在反駁我?第96章 莊嚴一家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362章 醉酒第298章 國家隊第259章 十望州第77章 太子的怨念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293章 我同意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354章 大愚若智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86章 敲鐘第210章 打穿了第332章 茲事體大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350章 秘書省第193章 老黃狗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39章 3角關系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53章 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