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超級奶爸

今年的上元節,已經在開始籌備了,這是大唐皇朝一年當中最大的節日靖安坊,咸宜公主府。

這是一座華美的庭院,假山樓閣,錯落有致,沉香朱,檀木欄杆,內裡種植着姿羅樹丶金桃等異國名貴樹種,單是簡簡單單一根梁木都是造價不菲,宅中各處,都彰顯着大唐公主的奢靡生活。

實在是比李瑁的破落宅,強了十餘倍不止。

咸宜有着一座獨立的梳妝閣樓,內中珍珠寶石丶金銀飾物丶上等綢緞丶

膽脂香粉數不勝數。

一扇齊楚繡屏風後頭,咸宜正坐在梳妝檯前,端視看自己的容貌,

一臉的臭美樣,腮上點了數點絞銀翠鈿,正將一支鳳尾楠木插入發警當中。

「公主,隋王來了,」一名婢女進來道。

咸宜正對着鏡子,換試着幾支名貴子,聞言懶散道:

「說了幾次了,阿兄來不用通傳,快請。」

李瑁進入閣樓之後,打量着四下的光景。

實話實說,這地方他沒有來過幾次,沒辦法,以前憋在十王宅裡出不來,連自己親妹妹的府邸,也就來過那麼幾次。

「阿兄瞧瞧,這支簪子如何?」咸宜轉過身來,朝着李瑁搖了搖脖子,

髮髻上的步搖隨之輕晃。

李瑁點了點頭:「怎麼都好看,再好的飾品,也不如吾妹天生麗質。」

「切~~」咸宜哼了一聲,道:

「什麼時候這麼會說話了?」

李昌也沒接話,態度非常敷衍,咸宜沒好氣的翻了個白眼。

只見李瑁步至咸宜存放玉器的飾物架,就這麼將一個一個的小匣子打開,查看其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他是非常樂意爲吳懷實做成這件事,畢竟萬事開頭難,有第一次打交道,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

「寶貨終究需分而存之,否則一把火,你這裡會被燒個精光,」李瑁就像來了自己家一樣,隨意翻找着。

咸宜根本就不介意:

「無妨,我又不是隻這一處寶閣,不過這裡的玩意,大多都是最好的。

那就好......省的我再去其它地方找,李心道。

咸宜的玉鐲還是非常多的,玉的品類也很多,做爲當朝公主,自然少不了翡翠玉。

只不過咸宜的玉鐲比較小,因爲咸宜的骼膊細,但是楊玉環的骼膊,粗啊,戴不進去。

玉鐲這玩意,本來就是量身打造的,因爲玉石在當下是稀缺品,不像後世那麼琳琅滿目可以隨便挑,而且價格老百姓也能消費得起。

「你這些鐲子也太浪費料子了,都這麼小?」李瑁抱怨道。

咸宜不樂意了:

「總得戴着合適吧?我總不能爲了省料,戴個大玉環,那就不叫手鐲了。」

她已經聽說了楊玉環的事情,自然是丈夫楊洄告訴她的,所以阿兄進來之後,一直在翻找玉鐲,她就猜到李瑁想幹什麼了?

「阿兄別藏掖了,有事直說,」咸宜道。

李瑁然一笑,來到妹妹身後,將雙手放在咸宜的肩膀上:

「跟你借個小玩意,要翡翠玉做的手鐲,質地嘛,自然越水越好。」

水,就是種水,是決定翡翠價值的重要因素之一,種水越好的翡翠,其晶體顆粒越細膩,質地越溫潤,光澤度也越高。

大白話來說,就是透明度。

翡翠看水,和田玉看油。

咸宜一臉傲嬌的小表情:

「阿兄確實是拮据啊,連塊像樣的翡翠都拿不出來,別告訴我是送給楊玉環的?」

「受人之託,忠人之事,我是送給吳懷實的,」說着,李瑁將吳懷實的囑託講述出來。

咸宜點了點頭:

「原來是這樣,真不知阿兄爲何總是給那些奴婢好臉色看?我這裡倒是有一上等好物,價值連城,想想要送給那個賤人,我這心裡就不爽快。」

李瑁皺眉道:

「跟你說了多少次了,小心賤人叫順口了,哪天當着聖人的面叫出來,

屆時看你怎麼收場,好了,拿出來吧。」

咸宜冷哼一聲,去往一處角落,翻了幾下,翻出了一方楠木匣子。

只看匣子的質地,便知裡面的東西差不了。

匣子一打開,李瑁頓時雙目放光,饒是他不懂行,也知道眼前這玩意真不是蓋的。咸宜輕手輕腳的拿出來,令女婢打開窗戶,借看亮光說道:

「你看這種水,多細膩?瞧瞧,就只有一個小點,除此之外無瑕疵,大小也合適,能夠套上賤人那雙大粗臂。」

李拿在手裡把玩,只覺重量也是足夠,重量也是翡翠玉的參考條件之一,越重的密度越大,越稀有。

「你怎麼會有這東西?」李瑁異道。

咸宜笑道:

是我那位婆婆的舊物,原先是則天皇帝內庫中的責品玉石,賞賜給了韋庶人,韋庶人制成了手鐲,你是知道的,韋庶人也不瘦,我婆婆不願戴了,我又不能戴,便一直收納着,不見天日。」

越是名貴的東西,來歷越是清晰,怎麼來的都經過誰的手,都是可以追溯清楚的。

李瑁也覺得,就手裡這副鐲子,絕對是他見過最好的翡翠玉了,要不是咸宜戴不了,鐵定捨不得送給她。

運氣啊。

「唉......還是妹子靠得住啊,」李瑁感嘆道:

「匣子也一併給我吧。」

咸宜一愣:「想都別想,我這可是上等的檀香木,我留着還有用呢,我用不着的可以給你,用得着的可不行。」

李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行行行,東西我拿走。」

說罷,李瑁揣起子就往樓下走。

「阿兄不留下吃飯嗎?」咸宜喊道。

李瑁擺了擺手:

「改日,今後有的是機會。」

確實機會不少,因爲他現在是右金吾衛大將軍了。

吳懷實肯定是比較着急的,因爲他要將摔碎的玉早早獻上去,將這件事情給善後了。

李瑁對此心知肚明,所以一刻也不耽擱,在太極宮外的轉運場,將玉鐲交給了高尚。

「吳將軍急用,我不便去他府上,不危幫我問候一聲,」接着,李瑁又拿出一個味道頗重的包裹,遞給對方:

「這是治傷的好藥,都是精細藥材,是我幫你準備的,你自己送給吳將軍,他眼下受傷不輕。」

高尚頓時一愣,他目前還不知道吳懷實捱了鞭子,呂行傳話的時候,壓根沒跟他提過。

「隋王放心,我現在就去,」高尚也是雷厲風行的主,辦事從不拖沓。

一路上,他也沒有打開看一眼李瑁交給他的玉鐲材質如何,但他知道,

肯定價值不菲,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安全送到。

「不危來了?」

吳宅內,吳懷實依然趴在牀上,見到高尚之後,笑着招了招,示意對方靠近一些。

高尚小心翼翼的將東西交給呂氏,隨後在榻前跪坐下來:

「前後也就不到兩個時辰,隋王快馬加鞭,幫將軍辦的。」

吳懷實點了點頭:

「他用得着我,自然盡力,就如將來我若還這份人情的時候,也需盡力一樣,不危需知,還得起的人情可以欠,還不起的,千萬不能欠。」

「不危謹記,」高不危知道吳懷實是在提醒他,今後與李瑁打交道,要多顧慮一些,別真將自己當成隋王府的人。

「啊?」

這時,呂氏突然一聲驚呼,吳懷實與高尚下意識朝她看來。

只見呂氏手中,正拿起一隻玉鐲,來到窗前,藉着光線仔細的端詳着。

看完一隻,再拿起另外一隻。

半響後,呂氏嘆息一聲:

「這個人情可不好還啊,這等料子,聞所未聞,妾身從未見過如此通透的翡翠,隋王破費了。」

吳懷實久在宮裡任職,自然是非常有眼力的,只是打眼一看,便知道這絕對是出自皇帝內庫的寶貨,而且是那種輕易不會賞賜的寶貝。

「驃國每年都有翡翠貢品,但像眼下這塊料子,屬實罕見,」吳懷實感嘆道:

「不危這一路上,可是懷揣重寶啊。」

高尚默不作聲,心裡則在沉思,如此價值不菲的東西,隋王也是真心大,就這麼交給他來轉送。

不愧是你啊,這類身外之物,人家壓根就不放在心上,再看看眼下的吳懷實,則是愛不釋手。

你們倆差着境界啊。

呂氏一臉興奮道:

「這等美玉,我們來獻,終需一個藉口,這樣吧,就說是我父親從蒲州一名胡商手中重金購得。」

「使得!」吳懷實點了點頭。他們夫婦輕易不出長安,去哪買這類玩意?而呂令皓,官居蒲州刺史,

要知道,蒲州可不是一般的地方,那裡的商貿是非常之發達的。

不僅僅是長安與太原之間的中轉站,更是好多頂級門閥的大本營。

蒲州就是河東郡,裴丶柳丶薛丶衛丶呂等大家族的老家。

呂氏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父親,能分潤一些功勞,因爲她們夫婦比較清楚,楊玉環今後的地位絕對低不了,不會比當年的武惠妃差。

「那些精細藥材,也是隋王準備的,」高不危有一說一,雖然李瑁有交代,但人家不打算借花獻佛。

實際上,李瑁就是看透了高尚的本性,故意這麼說的。

果然,吳懷實夫婦,對於李瑁送藥的舉動,非常承情。

呂氏感嘆道:

隋王好手腕啊,明知是人情世故,卻總讓人的心裡分外受用,右金吾衛大將軍,不愧是聖人的兒子,這纔出嗣多久,就已經爬這麼高了。」

高尚頓時一愣,他也是直到此刻才知道,隋王竟然又攬新權?

左右金吾衛的官都不在皇城,因爲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巡京師,入皇城應番的次數不多,每年也就能輪到一次。

左金吾在皇城以東的永興坊,右金吾在皇城以西的佈政坊。

從地圖上看,兩座裡坊不在一條線上,不符合長安左右對稱的佈局。

事實上,本來是對稱設立的,結果左金吾原先設置在崇仁坊的官署,於神龍年間,被一位神通廣大的貴婦人,給兼併了。

誰呢?楊洄的媽,長寧公主。

長寧公主府原先與左金吾是鄰居,人家嫌宅子小,就將左金吾給踢出去了。

如今,她的宅子已經上交了,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被李隆基賞賜給了自己的親閨女二十一娘,另一部分成了禮會院。

禮會院,就是大唐所有公主郡主縣主出嫁之前,辦成禮的地方。

那麼李隆基二十一女又是誰呢?

李瑁的親妹妹,也就是歷史上的太華公主,不過眼下還沒有冊封,但是公主第已經提前準備好了,畢竟二十一娘今年已經十一歲了,距離出嫁,也就是三四年的光景。

李瑁的隋王宅,改造不足一月就住進去了,但是二十一孃的公主第,都已經動工一年多了,還在動工當中。

這天,兄妹三個來到了位於崇仁坊,仍在改造中的公主府。

大門口的匾額沒有掛,因爲還沒有冊封楊洄故地重遊,也是一陣感嘆,這裡原本是我的家啊?

其實不是,因爲公主府不能繼承,親兒子也不行,準確來說,是楊洄幼年時期的家。

二十一娘已經出宮了,咱們就在這等着她吧,

2

咸宜四處閒逛着,只覺這座府邸比她的規格還要高,還要奢華,心裡不免有些羨慕。

盛王李琦也難得出來放放風,陪在李塌身邊四處溜達:

「唉,要是我的王府不在入苑坊該多好,」李琦感嘆道:

「自從你走後,我在那邊連個可以說話的人都沒有,也就是六郎時常找我,但阿兄是知道的,六郎太過於婆婆媽媽,與我性子合不來。」

六郎,就是榮王琬了,他有個毛病,就是特別能叨,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也就是話癆。

李瑁笑道:「六哥良善,你做爲弟弟,平日要恭謹一些,十王宅裡能真心與咱們相交的,也就剩下六哥一個人了。」

李琦哈哈笑道:

「我知道,要不然也不會忍他那麼久,你是不知道啊,他現在比以前還能嶗叨,閒聊的時候需不停飲水,否則他口乾啊,口水全噴我臉上了。」

李瑁也是跟着大笑,榮王琬屬於哪種人呢?他在的時候,你煩他,他不在的時候,你會很想他。

而李一直都記掛着自己這位兄長,當時李琬偷摸摸的走後門來隋王宅恭賀他新婚,這份人情,李瑁能記一輩子。

不多時,府門外馬蹄聲響起,接着是車伕「籲」的勒馬聲。

二十一娘在殿中少監牛貴兒的陪同下,前來查看她的宅邸營造進度,實際上是與哥哥姐姐們見面。

「阿兄,阿姐,」

二十一娘與哥哥姐姐久未相逢,乍一見到,自然是歡欣雀躍,跑過來撲進了李瑁懷抱。

「善安長高了,」李瑁抱着妹妹笑道。

咸宜的小字是阿直,二十一孃的小字是善安。

他們兄妹四個這纔是最親的,誰家都是這樣,同一個爹的沒有同一個媽的親,更別說是同一個爹媽了。

別看咸宜平日裡大大咧咧,好像什麼事情都不會放在心上,但也有感情脆弱的時候,此番見到自己親妹,眼眶頓時溼潤,抿着嘴走過來,撫摸着善安的總角警。

自從楊太真進宮之後,李隆基也沒有再親自撫養善安,而是全權交給了牛貴兒。

牛貴兒今年四十四歲,咸宜丶李琦丶善安,都是他撫養長大,他是武惠妃絕對的心腹。

因爲常年幹着保姆的工作,所以腰椎間盤突出,年紀不大,腰卻已經駝了,他其實身形挺高大的。

「貴兒,好久不見了,」李瑁一時間,還真不知道該怎麼和牛貴兒這種看似不親,實則極爲親近的人打招呼。牛貴兒笑了笑:

「雖難見面,然十八郎的事情,奴婢還是知道的很詳盡的。」

這位算是咸宜他們三個的奶爸了,咸宜對待牛貴兒是非常尊敬的,上前攬着牛貴兒臂膀:

「我在府中設了宴,貴兒定是要去的,咱們是一家人。」

牛貴兒微笑點頭。

善安這次出來,其實本意就是兄妹團聚,這一點聖人也是知道的,眼下還未完工的公主第,肯定不是團聚的地方。

所以一行人沒在這裡待多久,便乘坐馬車前往咸宜的宅邸。

而李瑁特邀牛貴兒同乘。

牛貴兒本來也是大族出身,沒錯,就是安定牛氏,跟牛仙客是同族,可惜家裡遭遇變故,不得已做了宦官。

當年,牛貴兒奉武惠妃的命令,私下裡見了張九齡,謂之日:有廢必有興,公爲之援,宰相可長處。

也就是說,你要是幫忙廢太子,你這宰相還能接着幹。

張九齡呢,直接去李隆基那邊將牛貴兒給告發了,結果呢,武惠妃沒事,牛貴兒沒事,張九齡先出事,緊接着太子李瑛也出事了。

所以李瑁一直都傾向於,牛貴兒那次跑腿,不是爲武惠妃跑的,而是李隆基。

是李隆基想給張九齡最後一個機會,只要張九齡放棄支持太子李瑛,咱們什麼都好說。

而張九齡呢,直言聖人廢太子,是學當年的隋文帝楊堅,聽從了獨孤後的教唆,廢長立幼,終有煬帝之禍。

李隆基哪能忍得了這種諷刺,一腳就將張九齡給端了。

「這幾年,黎敬仁沒有爲難你吧?」兩人沉默半響後,李瑁率先開口。

牛貴兒忍不住笑道:

「其實我們這些奴婢,與朝臣們有一點是一樣的,有時候品級並不重要,看的是聖人對你的信任,黎敬仁在我面前,也從未以官長自居。」

殿中少監,從四品,一共有兩個人,牛貴兒管着尚食丶尚藥丶尚衣三局,另一名少監管着尚乘丶尚舍丶尚三局。

殿中省,在南北朝時期,屬於門下省的下屬單位,隋煬帝時期分立出去,直接設省,專門負責皇帝生活諸事。

那時候,這個部門基本沒有宦官,都是正常人,但是進入唐朝之後,因爲殿中省管着的是皇帝的日常起居,外臣不宜知道太多,所以宦官成了這個省內的主事者。

但也不能說裡面就全是宦官,除了牛貴兒之外,另一位少監,就是一個正常人。

而且還很不一般,張九齡的親弟弟,南康縣伯,張九皋。

閒談之間,李瑁也詢問了一些關於張九皋的事情,之所以有此問,是因爲張九皋的一個兒子,眼下就是他右金吾衛的兵曹參軍,名叫張擢(zhuo)。

「十八郎即將就任的右金吾,可不是一個好地方,」牛貴兒提醒道:

「你想過沒有,聖人爲什麼要讓你去這裡?」

李瑁搖了搖頭:「還要請教貴兒。」

牛貴兒在李瑁這裡,不見面,自然什麼都不說,圖個謹慎,但是隻要見了面,那便是什麼都能說了。

只聽他繼續道:

「右金吾原先的大將軍,是鄧國公,你這麼一來,鄧國公直接被降爲將軍,你覺得他能不怨恨你嗎?另一位將軍,又是身兼三職的駙馬張填,跟你也談不上交情,這兩個都不聽話,你這個大將軍也是虛有其表啊。」

鄧國公就是張(wei)了,跟張說丶張九齡都沒有關係,看人家這個國公就能猜到,這是天子元從。

李隆基當年政變的班底,跟王琚一樣。

那麼這個人跟李瑁有什麼仇呢?廢太子李瑛,是生在張家裡的,李瑛的媽趙麗妃,是張介紹給李隆基的。

而李瑛被廢,所有人都認爲,是武惠妃乾的。

況且張還有一個孫女,曾經是李隆基的張美人,不過早死了,活着的時候被武惠妃欺壓的挺厲害。

至於另外一個駙馬爺張填,屬於朝堂內的張黨,而張氏兄弟是在齊浣的牽線搭橋下,與太子李紹建立了脆弱的聯盟關係。

脆弱的聯盟,也算是聯盟嘛。

手底下兩個級別最高的將領,兩個外戚,都跟李瑁有矛盾,可想而知上任之後的工作,該有多難。

李瑁其實對這兩人,不怎麼放在心上,只要搞清楚基哥此番安排的本意,順着人家的意思來,一切都會很順利。

你不就是希望我掌權,給你來個狠的,你好有藉口收拾我嗎?

「所以,十八郎去了右金吾,要與當初在左衛府一樣,什麼都不要幹,」牛貴兒婉轉的提醒道。

李瑁點了點頭:

「我左衛府的差事,好像還在,聖人並未罷免。」

牛貴兒笑道:「雖未免官,但左衛府能不去,就不要再去了,畢竟官翩在皇城之中。」

那可不行,我宮內宮外,都要張羅,李瑁點頭道:

「我心裡有數,貴兒平日裡,也不要與我打交道,有機會見面了,咱們該碰頭碰頭,不要刻意營造機會。」

牛貴兒一臉放心道:「十八郎能夠謹慎處事,奴婢很欣慰。」

做爲宮內的紫衣大監,又是親身經歷過三庶人大案,牛貴兒對李隆基是看透了,他知道聖人其實一直都在惦記着十八郎。

並不是因爲楊太真,而是武惠妃。

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2章 空中樓閣第230章 韓珠團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81章 錢監第224章 好戰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83章 互毆第83章 美名冠之第262章 撕破臉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112章 三千怨女放出宮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8章 他敢不認朕?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228章 讖書第286章 敲鐘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93章 兵制崩壞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294章 五武第93章 兵制崩壞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40章 我只是欣賞他第210章 打穿了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205章 清流領袖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359章 獻誠第五十四章 這話當我沒問過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60章 體面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21章 唐,實亡於李隆基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83章 互毆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327章 護短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325章 無恥又可惡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84章 牛李黨爭第297章 爲民除害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356章 宰了他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105章 丟朕的臉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95章 粟特人第141章 有緣無分第156章 躺平第一人第149章 狗舌頭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31章 妖女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128章 三代之內必出興家之子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80章 下簾詩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