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賞罰

程元振雖然是個宦官,但自打統領飛龍禁軍之後,多多少少也學習了一些行軍知識。

但絕對不多。

所以飛龍禁軍真正負責行軍事宜的,雖然也是一名宦官,但卻是半路出家的宦官,安西軍出身,以前得罪了上司,被判充入敢死隊,去了河西服役。

也不知道這個人是太能打了,還是太能混了,三次進入敢死隊竟然都活了下來,憑藉戰功一路混到了都尉,那時候王忠嗣在河西,看上了這個人,便收入摩下。

至於怎麼當的宦官,說起來非常不可思議。

他喝多了之後,自己割了:..

真可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當時此人差點因流血過多而死,好在河西軍中各種行家裡手都有,緊急止血才保住了一條命。

王忠嗣當時那個震驚啊,這不是個傻子嗎?沒了小弟弟你還怎麼當兵?那股子着銳氣也沒了。

那就當宦官吧。

於是王忠嗣將其推薦至內侍省,後幾經周折,去了少陽院,在太子的安排下,去了東宮任職。

高力士愛惜他是個軍伍人才,安排進了飛龍禁軍,官不大,就是個中候。

但卻是個能幹實事的,因爲專業嘛。

飛龍禁軍分爲前丶中丶後三軍,前者一百人,中軍二百人,後軍攜輻重二百人。

三軍各相隔十里地,彼此之間一直有巡奕之遊騎傳遞信息。

今後每到一座驛站,李瑁都會下令停頓休整,他只是去巡查,又不是趕赴戰場,沒必要玩命行軍。

再者,這幫飛龍軍也走不快。

雖然他們這支部隊,可是實實在在的騎兵。

當李瑁的中軍進入武功縣城外的驛站之後,楊思危的前軍立即開拔離開,他們會在前方十里之外等候。

三部分隊伍不會駐紮在一個地方。

程元振就跟在李瑁身邊,趁着休整的功夫,湊過來說道:

「一口氣趕路至此,將士們受不了啊,過了武功縣就算是出了京兆府,是不是行軍速度能放緩一些。」

李瑁笑了笑,無所謂啊,我是不着急,但人家有人着急,於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李光弼。

李光弼今年三十四歲,長相非常奇特,兩條眉毛是倒八字,面相看起來非常不好惹。

也確實不好惹。

這個人性格李瑁目前還不瞭解,如果按照歷史來看的話,絕對是頂破天的狠人。

唐室再造,李郭之力也,不是超級狠人,沒辦法指揮大兵團作戰,不但狠,

城府心機丶人情世故方面也絕對是一等一的。

李瑁現在是這支巡查隊伍的頭兒,既然當頭兒,就不要第一時間拿主意,要等等,等等大家都發表意見之後,他再做最後那個拍板的。

果然,李光弼瞬間皺眉:

「我們可是騎兵,一天時間從長安至武功,這叫快?飛龍禁軍如此不堪嗎?」

~你說對了,還真就這麼不堪,但是程元振不好明說啊,只是道:

「我不嫌累,只是下面多少有點抱怨的聲音,行軍在外,將士們總是需要安撫好啊,你我的安危可是都系在他們身上。」

這是大實話,優秀的將領是什麼?不是你看過多少兵法,懂得多少韜略,而是能管好下面這些兵。

還是那八個字:如身使臂,如臂使指,

勁往一處使,這麼這支部隊差也差不到哪去。

左羽林長上魯靈,心知李光弼是着急想要見到自己亡故的父親,畢竟他三哥右羽林軍的李遵言與他們一起離開的長安,但是剛出長安不到三十里,人家就已漢跑的江這是去給李楷洛收屍的,李遵言一到河西,就會蓋棺,李光弼要是去的太晚,連他爹最後一面都見不到。

當然了,見不見吧,到那個時候,屍體都不知腐敗成什麼樣子了,但是契丹人有這個習俗。

於是魯靈道:

「飛龍禁軍久在皇城,操練鬆弛,趁此外出之機練練兵,也是合適的,你是主將,該不會壓服不了他們吧?」

大家都在皇城任職,他當然知道飛龍禁軍都是什麼尿性。

北衙四軍擔着皇城的護衛,自然不敢疏忽,日常操練是非常嚴格的,但是飛龍禁軍就不一樣了。

他們沒人護衛啊?

隸屬於東宮,但是太子不在東宮,我護衛誰去?

所以這是一幫領着俸祿,天天飲酒作樂的烏合之衆,也就是裝備精良罷了。

也是李隆基故意爲之。

今天在座的人裡面,好多出身羽林軍的,包括武慶,他們天然瞧不起飛龍禁軍,何況領兵的還是一個宦官。

「行軍一事,我們如何商議,最後還是要隋王定奪,」武慶道:

「我們這般趕路,也是隋王的意思,你應該管好你的人,而不是給隋王出難題。」

程元振嘴角一撇,心中冷笑,一個個的出了長安,便輕視於我,一路艱途,

可都是我的人護衛你們周全,你們敢教訓我?

「操練兒郎總需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宜操之過急,隋王怎麼看?」程元振問道。

李瑁沉吟片刻後,道:

「下一站虢縣,若是明日子夜抵達,賞行軍矯健者二十人,妓陪夜。」

說罷,李瑁看向武慶:

「你吩咐下去,以體力健者,爲上選。」

武慶點了點頭,出去安排。

李瑁讓武慶去,是要衛士們知道,賞賜是我的主意,可不是程元振,將來得了好處的衛土,也只會感激隋王懂他們的心意,方便李瑁收攏人心。

每一座驛站,都是一個商業綜合體,有大有小,除了解決吃住問題外,那便是生理問題了。

旅途勞頓,有一女子陪你度過漫漫長夜,豈不快哉?

軍伍的男人最好這一口,成衛長安的還好點,藩鎮的簡直沒法說了,見着女人,眼睛都是直的。

歸根結底,就是因爲不容易見着嘛。

禁軍出了長安,找女人的地方只有驛站。

程元振無話可說,這樣的主意他是想不出來的,因爲他沒有帶兵外出過,也對女人沒什麼興趣。

李現之所以之年限用民到什麼程度呢,偏愛三四十歲的大乃。

李瑁好多葷段子,都是跟牛五郎學的。

「今晚就在這裡休整,戰馬都是疲累的,無法趕路,明日一早出發,」說罷,李瑁朝幾人道:

「諸位也下去歇息吧。』

李光弼等人告退離開。

「怎麼樣,一路感覺如何?」等人走後,李瑁才與自己的幕僚閒聊道。

郭子云首先皺眉道:

「西行路上,還是要想個辦法控制飛龍軍,我觀其軍紀,可謂腐爛不堪,這樣的護衛一旦遇事,怕不是瞬間土崩瓦解,於殿下安危不利。

府兵制沿用至如今,幾乎已經算得上土崩瓦解,十六衛的衛土,很多都是依附世家的豪強子弟丶地皮流氓出身,已經不是從前的戰時爲兵,閒時爲農的府兵了。

農戶們一輩子的心思都在土地上,所以他們的思維方式非常簡單,進入軍中大多服從軍紀,唯命是從,刺頭很少。

但是如今不一樣了,豪強子弟丶地皮流氓的腦子都很活泛,想法較多,他們佔用軍籍本來就是爲了避稅避役,說白了在軍中也是混日子,無疑爲管理軍隊增加了不少難度。

戰鬥力更是堪憂,這就是爲什麼歷史上安祿山造反打的那麼順,因爲對手不行啊。

李晟也跟着吐槽道:

「確實太差勁了,我在隴右的時候,我阿爺以及祖父,都以爲禁軍很厲害呢,只看今日行軍,一個個氣喘冒虛汗,這不就是一幫烏合之衆嗎?」

他們家是隴右地頭蛇,他爹是隴右鎮西軍副使,他爺爺是隴右積石軍副使,

正兒八經的驍勇悍將。

見慣了隴右那些兵,再看眼下這支飛龍軍,李晟實在是看不下去了。

聽不聽話是一方面,首先身體素質就不過關啊。

而李瑁擔心的就在這裡,這世上的聰明人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膽小。

李瑁膽子也小啊,畢竟身上的差事風險太大,身邊帶着一幫子廢物,真要跟蓋嘉運鬧翻了,遇上人家的河西兵,大概率一觸即潰。

因爲飛龍軍的衛士心裡沒有明確職責,我到底護衛誰?連我自己都不知道。

「看樣子魯靈也有這層憂慮,所以才建議西行路上操練這支禁軍,」郭子云道:

「那個程元振,明顯不是這塊料,殿下首要之務,是將這支部隊的軍權握在手裡。」

李瑁點了點頭:

「你們私下用點心,先跟飛龍軍那幾個將領結下交情,方便我因人制宜。」

「屬下明白,」衆人紛紛道。

楊玉瑤歷史上的封號,是虢(guo)國夫人,那麼虢國在哪呢?

就是縣,也就是後世的寶雞幣,周文王弟弟虢仲的封地。

1

從武功縣至虢縣一路行軍,李瑁都在留意觀察,他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飛龍禁軍大多體力堪憂,但是他們座下的戰馬,體力都不錯,歸根結底,草料供得上啊。

可見騎兵作戰,最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要將戰馬喂好,是喂好,不是餵飽,這玩意閒下來就得喂,喂多少它都能吃進去,到時候肚子垂下來,別說跑了,走都走不動了。

驛站內,備有戰馬吃的精細料,由草料丶豆料丶泰米丶高粱丶麥麩混雜而成,吃的比人好多了。

但不能經常餵養它們這種東西,不然將胃口都養刁了。

驛館內,李瑁接過一份文書,拿出自己的處置使印璽,哈了一口氣,蓋在上面,遞給了對面的縣兵曹參軍陳文升。

兵部爲驛站的最高直屬管理機關,兵部駕部郎中負責全國驛站的管理,那麼在地方,驛站的管理事務,由當地兵曹參軍總理。

《唐六典》卷30記載:兵曹丶司兵參軍掌武官選舉,兵甲器仗,門戶管鑰,

烽候傳驛之事。

參軍陳文升拿回文書,笑道:

「隋王在驛站的一應耗費,卑職將來會遞朽兵部,屆時等到隋王返京,兵部會找您覈准,在轉交戶部批覆。」

李瑁點了點頭。

西行一路的所有開銷,都亢記帳,總不能出門帶那麼錢,這個帳亢要覈銷的你花了多少,花在什麼地方,一筆一筆都會記得清清楚楚,然後上報朝廷之後,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流程,這筆款項會撥回給驛站。

這一條,亢李林甫擔任宰相之後頒佈的法令,因爲大唐的公款開銷問題太過又重,佔了朝廷開支的極大比例。

李林甫既要開源文要節流,自然會在驛站上面打主意。

陳文升等了半天,見眼前這位隋王再沒有吩咐,這才悄悄告退。

眼下已經亢子夜,虢縣的驛站不算大,一下子進來五百多人,肯定非常擁用。

外面飛龍軍的笑罵聲,李瑁甚至都聽得清清楚楚。

「唉...:.這樣的軍紀,怎麼會出現在皇城,還亢東宮?」郭子云嘆息一聲。

既然按時抵達這裡,那麼自然會有二十名行軍優秀的衛士被選中,今夜有妓女作陪,那麼剩下沒選中的,眼下咱在外面喧鬧着,一個個的圍在門口聽聲。

「趕路的時候一個個無精打采,這個時候倒亢都來了精神,」李晟嘆息道:

「帶着這樣的兵,我都擔心自己在振西的安危,可惜殿下不能調兵,否則讓我隴右兒郎做扈從,擔保殿下高枕無憂。」

李瑁笑了笑,緩緩道:

「明日行軍再加一條,取行軍貽誤者五人,奪其軍籍,發配安西充軍,還亢讓武慶去做。」

李無傷愣道:「爲什麼瓷的時候亢二十個,罰的時候卻只有五人?這裡面的歪瓜裂棗可不少,在我看來,一半都該罰。」

「說的什麼渾話?」郭子云忍不住笑道:

「能罰五個,已經亢極限了,再多了,會有好事者私下勾連,對抗上辰,一個不好咱會鬧出變故,罰的宴少,他們咱會心存僥倖,覺得罰不到自己頭上,也咱不會鬧事了。」

李無傷恍然大悟。

李瑁點頭道:

「明日我將後軍交給李光弼,你跟在他身邊,多多學學,他比任何人都着急,又懂領軍,由他做後軍,行程會加快不少。」

他們這支隊伍走的快不快,亢看後面的輻重部隊,後面走的快,咱會倒逼前面加快腳程。

你前面騎馬的還不如人家趕牛車的,說不過去吧?

第340章 畜......畜生......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52章 右羽林軍右翊府右郎將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91章 國寶郎第365章 什麼是籌碼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84章 牛李黨爭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351章 鑰匙第344章 庭杖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123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19章 那多不好意思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80章 姚 宋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7章 我排在第3第181章 英武果毅五十人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22章 給他多準備點紙錢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四十九章 鴻臚少卿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379章 處理別人處理不了的問題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五十章 九死一生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66章 白月光第139章 真爭氣第32章 空中樓閣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175章 狩獵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3章 珍饈丞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35章 老和尚有交代第315章 反間計第340章 畜......畜生......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五十八章 追贈太子少保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150章 這纔是男人第340章 畜......畜生......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224章 好戰第187章 讓皇帝第231章 妖女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263章 禍亂根源第293章 我同意第278章 豹鬥犬第246章 殺牲歃血誓神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155章 最將風味念家鄉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18章 戶房朝集使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296章 明帳和暗帳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257章 離開第七十四章 左右巡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264章 寧親公主第六十七章 尚周遊不歸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