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

太子李紹是主朝,也就是主賀,他在殿內領銜百官,朝著帝座上的李隆基恭賀幾番之後,宴會就算是開始了。

與此同時,內侍省的內府局,會有一名宦官站在偏殿暗處,口中以一種吟唱的方式,唱誦出了每一位進獻賀禮的禮物目錄。

他的聲音並不大,但是在座的羣臣,會下意識的降低自己的音量,來保證這位吟誦者的聲音被聖人聽在耳裡。

李隆基纔不在乎這些,在乎這個的,都是送禮的,他們希望自己的禮物能被聖人記住。

而之所以有這一道程序,也是照顧這些送禮者的面子,禮物不露面,只是唱誦,不落俗套。

實際上,直到眼下,丹鳳門外載著賀禮的車輛,仍是排了很遠很遠,進入皇宮之後,會直接存放至中藏庫,放不下了,再存入武惠妃的舊殿。

太子以及中書省的起居舍人王仲丘,這是替酒的,大部分請求向皇帝敬酒的官員,實際上最後是和這倆人喝,李隆基的肝,是留著與寧王、蕭嵩這種級別的對飲。

也就是這個時候,唱誦禮單的官員,唸叨出了李琩的名字,前綴是“壽王賀.......”

殿內的這些人,絕大部分都知道李琩被過繼出去了,但是人人都在裝傻,敕令悄無聲音的從中書門下頒出,說明聖人想要低調處理,那麼他們自然就需要裝作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呵.......十八郎竟也有羯鼓,我似乎已經聽到好多羯鼓進獻上來了,”寧王李憲借著時機,將李琩給拉進了話題當中。

眼下圍繞在李隆基身邊的,都是大佬,他們被賜座伴聖,儼然就像是含元殿這場大型聚會當中的小型聚會。

一身道衣的玉真公主聞言,淡淡笑道:

“十八郎的羯鼓技藝,也是不俗,獨奏尚可,可惜在樂舞場上,操持還是不足啊。”

羯鼓是大型歌舞戲曲中,極爲重要的一環,其節奏要起到控場作用,類似於音樂會當中的指揮家。

尤其是李隆基上臺之後,因其獨愛羯鼓,因此羯鼓被稱爲八音之領袖,樂舞場上,其它樂器都會跟隨羯鼓的節拍而演奏,也就是說,羯鼓亂了,整個舞曲就亂了。

前身壽王這方面確實不行,羯鼓只是他的愛好,又不是他的專業,如今的李琩,更是連愛好都不算。

而李隆基卻是當成副業對待的,所以當世羯鼓,聖人第一。

高力士不用李隆基點頭,便已經吩咐身後的內侍,將李琩進獻的那面羯鼓取來,他清早的時候,已經將李琩那封奏請再修內庫的奏疏呈給了皇帝。

李隆基當時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笑了笑。

但是高力士明白,該怎麼做。

李林甫也坐在這裡,他其實非常不解,既覺得李琩是個能豁得出去的,又覺得這一次,也太豁得出去了,皇子的身份都不要了,今後咱們哪還有什麼合作機會?

“稟聖人,十八郎昨晚有道奏疏.......”高力士適時道。

“不看!”李隆基斷然打斷對方:

“朕的千秋禮,就不論國事了,國事還是要交給右相和左相。”

高力士微笑點頭,眼神瞥向李林甫和牛仙客,二人心知肚明該怎麼做。

牛仙客率先道:“高將軍不妨讓老夫看一看吧。”

國家所有正式批文,必經中書門下,否則就沒有法律效力,當然了,皇帝特詔除外。

但是李隆基既然知道奏疏內容,就不便自己開口了。

其他人的目光,此時也都看向了牛仙客,人人好奇這封奏疏到底什麼內容,值得高力士在這種時候提出來。

牛仙客面露驚喜,合上奏疏握在手裡,興奮道:

“壽王孝心,天地可鑑,臣以爲,此事當立即著手去辦,由戶部撥款。”

其他人一臉驚訝,就連李隆基也是裝出一副吃驚的樣子,疑惑的看向高力士。

李林甫本來已經將奏疏從牛仙客手裡取過來,眼瞅著聖人似乎開始好奇奏疏內容,於是又雙手捧了上去。

李隆基這才展開來看。

“胡鬧!”才瞥了幾眼,他便將奏疏又扔給了李林甫,臉含慍怒,似乎有些生氣。

李林甫趕緊打開來看,好傢伙,李琩這一招絕啊。

中藏庫已經滿了的事情,李林甫不是不知道,他早就希望給聖人擴建內庫,但是怕自己一旦提出來,會被人攻訐,罵他慫恿聖人奢靡享受。

畢竟聖人對外是提倡節儉的。

“臣以爲,此事應立即提上日程,中書門下今天就會草擬詔旨,著手造冊營造。”

信安王李禕接過奏疏一看,下意識的皺眉,隨即又趕緊恢復正常臉色,也是點頭贊同道:

“臣竟不知聖人府庫盈滿,這百寶大盈、瓊林二題,可謂用心良苦,壽王有心了。”

他是王忠嗣在軍方的引路人,後者已經求到他府上,請求他幫忙在中書門下說句話,好能順利要來那筆撥款。

但是眼下,李禕知道夠嗆了,壽王的奏疏裡並沒有提及營造這兩座大庫需要多少錢,但是隻看位置在崇明門與溫室殿中間的廣場,就知道這兩個庫的規模,小不了。

王忠嗣只要十萬貫,但是修建這兩座庫,怕不是需要幾十萬。

庫房不是宮殿,造價不可同日而語,但是皇帝的庫房,那肯定也是用的好料子。

如今滿朝官員,幾乎都在逢迎皇帝,因爲李隆基已經不是從前的聖人了,現在的他,稍有不順心意,就會收拾你,無論是誰。

所以李禕這樣的軍方第一人,在皇帝面前,一點軍人的錚錚鐵骨都沒有了。

那麼接下來,肯定是一衆大佬紛紛勸說皇帝,準壽王所請,在宮內營造新庫,而李隆基,自然也是嚴詞拒絕。

最後還是寧王道:“番國貢品,額外賦調,羣臣賀禮,難道棄之於屋瓦之下,雨淋之中,任其腐朽?聖人一向勤儉,豈能忍心乎?”

瞧瞧,這話說到點子上了,只要你圍繞勤儉來勸,李隆基就可以借坡下驢了。

“朕故不忍也,欲賜予衆卿,共享盛世,”李隆基道,他這一次可不說充入國庫了,因爲國庫不會開口拒絕。

“萬萬不可!”諸大佬再勸。

高力士趕忙道:“番國貢賀,是爲敬,羣臣進獻,是爲忠,於國賦之外的租調,是百姓對聖人治理天下的回贈,聖人豈忍心辜負天下黎民、四海番邦的敬愛之心?”

李隆基怔住了,似乎陷入猶豫......

寧王繼續道:“開元之治,天下承平,倉廩豐盈,百姓富足,皆爲聖人之功,聖人萬不可再辭了。”

“唉......阿兄知朕的,朕不欲.......”李隆基話還沒說完。

李林甫已經帶頭跪下懇求了,殿內其他官員一臉茫然,他們不在小圈子裡,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見到李林甫一把鼻涕一把淚的似乎在懇請聖人什麼,於是其他人也都跟著跪下了。

“好好好......朕拗不過你們,”李隆基苦笑擡手,示意羣臣起身:“此事便交由壽王主持,一切從儉,萬勿奢靡。”

“聖人英明.......”羣臣高呼。

身在殿外的皇子公主們,皆是一臉的詫異,裡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他們根本不知道。

還是咸宜公主招呼一名內侍過來,囑咐道:

“快進去問問,殿內發生何事?”

內侍趕忙入殿,進去之後貼著牆壁遊走,生怕打攪到其他人。

李林甫趁其他人不注意,趕忙給坐在殿內負責招呼的兒子李岫使了一個眼色,後者躡手躡腳過來,被李林甫小聲吩咐幾句之後,趕忙就往殿外走。

李岫是李林甫四子,官居將作少監,掌宮室建築、金玉珠翠、犀象寶貝、精美器皿製作,紗羅緞匹刺繡及各種異樣器用打造。

這是李林甫精心給兒子安排的職位,畢竟這個部門,專門給皇帝修房子,製造東西。

宮內要修大庫,自然繞不過將作寺,所以李林甫第一時間吩咐兒子去找李琩,因爲聖人金口,主持營造的是李琩。

而將作寺,主官是范陽王李宇兼著,兩個副官是李岫和韋堅的弟弟韋蘭。

大唐的有些部門, 也有一個不成文的慣例,就是老一隻點頭不幹事,幹事的是副的。

那麼營造新庫,就是兩個少監的事情,一個是李林甫的兒子,一個算是太子黨了,這明顯就是對立派系,所以李岫要搶先一步。

“壽王,可否借一步說話,”李岫客客氣氣的擡手道。

李岫和前身的壽王,肯定是認識的,而且關係還很不錯。

李琩故作爲難的看了看左右,皺眉道:“不太方便吧?今日是聖人的千秋禮,有什麼事是不能在這裡說的?”

李岫頗爲著急的給李琩眨了眨眼,道:

“就是給聖人做事,壽王勞駕一下吧。”

李琩其實還不清楚裡面發生了什麼,但大概猜測應該與自己昨晚的奏疏有關,如果聖人真的准許他的奏請,那麼勢必會交給他來主持。

兒子給父親修庫房,那是孝順,大臣修,是逢迎,性質不一樣,李隆基可以拒絕大臣,總不能拒絕兒子的一片孝心吧?

朕以孝治天下!

李琩心知,李岫就是那個想攬工程的包工頭子。

不過李琩這一次,不打算跟李林甫合作,必須先晾一晾對方,他們才能知道自己的價值,答應的太痛快,反倒顯得自己上杆子巴結他一樣。

送上門的,人們總是不會珍惜。

也就是這個時候,咸宜公主收到內侍的回報,一臉興奮的來到李琩這邊:

“阿兄隨我來一下,我有事情要與你談。”

“四郎見諒,”李琩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起身跟著自己的妹子走了。

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90章 有喜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28章 這家人最是心狠手辣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5章 走別人路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5章 父皇聖明第119章 小畜生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20章 你想讓我死?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119章 小畜生第293章 我同意第149章 狗舌頭第191章 河西駐長安話事人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94章 五武第106章 欲蓋彌彰第327章 護短第五十六章 三個女人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117章 我的團長我的團第148章 太原尹第30章 永徽律疏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98章 國家隊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58章 自然是打算造反了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07章 買房子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1章 大膽的押第286章 敲鐘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349章 烏龜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六十九章 伴食宰相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47章 豪蕩第76章 上架感言第230章 韓珠團第198章 永王李璘第125章 隴右第40章 公主的驕傲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287章 庫房鑰匙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259章 十望州第359章 獻誠第348章 三贏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37章 先生大才,一字不改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84章 牛李黨爭第385章 棺材板第286章 敲鐘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119章 小畜生第366章 白月光第六十四章 非你莫屬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7章 2王3恪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六十二章 小心氣死他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125章 隴右第186章 再無兄弟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44章 庭杖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83章 美名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