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刺激

李隆基眼下,是非常看重李林甫意見的,所以李林甫舉薦裴耀卿出任兵部尚書的事情,基哥非常麻利的就給批了。

放在以前,裴寬在范陽,那麼裴耀卿在中樞就不能掌大權,但基哥爲什麼批的這麼痛快呢?

因爲他看得出,裴耀卿現在正在走牛仙客的路子,差不多快成爲李林甫的牽線木偶了。

那就沒必要壓制了,李林甫自己就會壓制。

眼下的李林甫已經坐進了席位,他周圍都是頂格大佬的位置,而且沒有人過來敬酒。

爲什麼呢?級別太高了,你想過來,結果走到半道就被人給攔下了。

見中樞大員,是要預約的,怎麼個預約法呢?由五品以上的大官幫你引薦,

沒人引薦的話,你都過不了這邊。

眼下的李林甫手裡,有兩份聖旨,一份是制,一份是敕。

制叫做《授裴耀卿兵部尚書制》,敕叫做《命錢物兼用敕》,都是李林甫剛剛從基哥那裡拿回來的。

裴耀卿這件事就不說了,爲什麼會出現錢物兼用的救文呢?

因爲李林甫已經收到消息,惡錢集團過了上元節,要搞事情。

以前嘛,可以利用戶部及太府寺儲備,跟他們打一場金融戰,但是眼下,國庫被西北的戰事抽空了,難以應對惡錢集團的主動出擊。

李林甫肯定不能在這個時候動武,邊關在打仗,他要是在長安掀起金融打擊的風暴,會影響更大。

思來想去,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命錢物兼用敕》全文如下:

「貨幣兼通,將以利用,而布帛爲本,錢刀是末。賤本貴末,爲弊則深,法教之間,宜有變革,自今已後,所有莊宅口馬交易,並先用絹布綾羅絲綿等。其餘市買至一千以上,亦令錢物兼用,違者科罪。」

這就很明白了,一千錢以上,也就是一貫錢以上,優先使用布帛交易,等於直接給了惡錢集團一記悶棍。

你們想在長安給我來個釜底抽薪,斷了惡錢流入,造成通貨膨脹,好,我以布代錢,直接讓錢幣的作用降低一半,看你們能掀起多大浪來。

當然了,這樣的辦法只是權宜之計,畢竟布帛也是硬通貨,存量也不多,能夠支撐一時,支持不了太久。

這樣的敕文,是在鼓勵紡織業加大出貨量,等到西北的戰事消停一點後,會對錢市市場造成一些衝擊,但作用還是有限的。

畢竟真正的市場交易行爲,大多不看敕文,明裡暗裡給你搞個陰陽價,你也沒辦法。

李林甫只是暫時以此法應對,等到國庫充盈了,再盤算長遠之策。

裴耀卿入席之後,李林甫將那封任命的制文交給對方:

「剛從聖人那裡知道了一件事,要不要聽一聽。」

他現在是要籠絡裴耀卿的,那麼籠絡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人覺得你跟他交心,什麼都不瞞他。

裴耀卿愣道:「不便說就不要說。」

李林甫笑道:

「沒什麼不能說的,西北的事情,聖人應該是知道了,但是他沒有訓斥我,

可見是不希望西北的事情被捅出來,過了上元節,我們也沒必要再說了,大家都裝傻,等到隋王西行無功,纔是咱們捱罵的正經時候。」

裴耀卿皺眉道:「隋王要去隴右?是他主動奏請,還是聖人授意?」

李林甫小聲道:

「是聖人的意思,你我都能看的出,隋王乃不二人選,聖人目光如炬,難道看不出來嗎?明天就會走,此事莫要傳於他耳,所有西北的奏報,兵部全都壓着,哪些能呈給聖人,哪些不能,你我親自把關。」

「明白了,」裴要卿點了點頭。

聖人眼下的態度叫什麼呢?這就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什麼都知道,什麼都裝作不知道。

那麼下面的人,也要幫着去掩飾這千瘡百孔的太平盛世。

明面上,歲月靜好,暗地裡,所有的問題都要悄悄去解決,不能讓人知道,

原來太平盛世並不太平。

「我剛纔在花萼樓,見到了李適之,聖人詢問他太府寺由誰接手爲宜,你猜他怎麼說?」李林甫道。

裴耀卿想了想,沉聲道:「他一定說,聖人屬意誰,那就是誰。」

李林甫哈哈一笑,指着裴耀卿道:

「果然還是煥之,挺之便猜錯了。」

李適之爲什麼會這麼回答呢?因爲當下最適合接手太府寺的,就是韓朝宗,

連李林甫都沒辦從魔下找出一個能頂替人家的,聖人自然心裡更清楚了。

但是李適之沒有舉薦,因爲太府寺的爛帳還沒捅出來,韓朝宗想要接手的是一個需要重新整頓的太府寺,而不是一個還沒有暴雷的垃圾股。

這個雷不暴,韓朝宗也不願意接啊,人家還希望幹戶部尚書呢。

「人買回來了嗎?」裴耀卿問道。

李林甫點了點頭:「上了楊三孃的套了,本以爲她將人保下,定是覺得奇貨可居,沒曾想那三個女侍所知有限,錢花的冤枉,不過至少我們知道了,聖人瞭解的也不多。」

「那麼,關鍵就在那個韓珠團了,」裴耀卿道:

「此女最好的下場,就是消失,可是進了隋王宅,就是聖人在暗示所有人,

誰也不能碰她,此女活着一天,不知道多少人會因此難眠。」

李林甫聽到聲音,望向正朝這邊走來的蕭靈,低聲道:「首推這個糊塗蛋。」

裴耀卿會心一笑,起身迎接蕭靈:

「怎麼來遲了?」

「不遲不遲,」蕭靈哈哈笑道:「在宮門口盤桓了一陣。」

他這句話,是在暗示李林甫,我的屁股我自己擦,你別擔心。

誰能在宮門口,讓他停步呢?自然是女婿崔圓了。

崔圓昨天就從太極宮過來了,未來兩個月,都會在興慶宮巡查門禁,李隆基最信任高力士,高力士又信任崔圓,那麼上元節的防務,自然都是用最可靠的人。

蕭靈是不屑說出自己是在交代崔圓,因爲他覺得這個女婿丟人,拿不出手。

官員是有鄙視鏈的,中樞的就是看不上衛府的,因爲眼下的衛府不比從前了,從前的衛府大將軍,相當牛逼的,現在嘛,取而代之的叫節度使。

崔圓做爲李瑁的好友,也是蕭靈唯一可以探聽隋王宅消息的線人,他需要知道,那個韓珠團到底會泄露出什麼樣的秘密。

蕭靈和楊慎矜在太府寺共事那麼多年,身上能幹淨到哪去呢?

連李林甫都不清楚。

隨着樂聲響起,所有官員紛紛起身。

六面巨大的團扇,將李隆基與他的嬪妃們遮擋着,緩緩朝着主位上行去。

等到抵達高臺,扇開,所有人的目光幾乎都落在了楊玉環身上。

因爲她今天穿着的禮服,與她的身份不匹配,乃皇后禮儀。

硃紅色的鈾釵禮服,繡有十二行錦雞花紋,內着蔽膝,長至膝蓋,下蓋之以裙裳,腳着硃紅色履。

大唐皇后的標準服飾,分爲深青色和硃紅色兩種。

深青爲祭祀禮服,而硃紅則是朝服或者宴會禮服,《大唐開元禮》記載:朱衣,排羅爲之,制如青衣,宴見賓客則服之。

人家這個朱,與下面那幫貴婦人的硃色還不一樣,楊玉環這個顏色深的發黑她的髮髻很特別,可以說是今夜唯一。

將頭髮梳鬆,發端插上發環,環呈扇形,正中大,兩邊小,上飾金鳳丶珠翠等首飾,後佩孔雀翎,兩鬢戴步搖。

後世也將這種髮式稱爲玉環髻或楊貴妃髻。

髮髻上還有首飾花十二樹,並兩博鬢,戴麗水鎮庫紫磨金步搖,這便是白居易長恨歌當中的「雲鬢花顏金步搖」和「翠翹金雀玉搔頭。」

開元天寶時期,大唐女子的眉式特點叫做「青黛點眉眉細長」,也就是細長的畫眉方式。

後世的影視劇當中,很多唐朝貴婦的眉毛是倒八字,甚至有些將武則天的眉毛也弄成了倒八字,其實那是中唐以後才流行的眉式,叫做「雙眉畫作八字低」。

眼下的楊玉環,可謂豔壓全場,體態豐滿丶嬌憨可愛丶貴重端莊,華貴至極,天宮仙女也不過如此了。

當然了,能看清楚的,都是坐在前面的,後面的人和眼神不好的,只能看到李隆基的赤黃和楊玉環的硃紅身影。

李隆基特別的開心,他開心的是,天下第一美人落在了他的手裡。

沒錯,今晚所有的貴婦人在楊玉環面前,都要黯然失色。

楊玉瑤夠漂亮了吧?跟在貴妃後面像個丫鬟。

武明堂目瞪口呆的望看那一抹硃紅,後槽牙都快咬碎了,她嫉妒啊,老孃就算年輕個十來歲,也拼不過眼下這個騷狐狸。

不,不對,她一點都不騷。

天真無邪,憨態可,古靈精怪,溫婉柔順,怪不得能讓聖人做出那樣的事情。

武明堂下意識的看向不遠處的李瑁,她也是外戚嘛,距離李瑁並不遠。

「噴噴噴噴.....:」張盈盈不停的感嘆搖頭,口中故意發出噴噴噴的聲音。

算是在埋汰李瑁吧,畢竟上面那個女人,李瑁也玩過。

「聖人丶貴妃,諸宮之主,上元安康,」

禮官唱喝一聲,所有人都跟着又重新喊了一遍。

接着便是一拜稽首,再拜稽首,三拜稽首,便算是迎接皇帝入座。

也就是微微躬身揖手行禮,不用跪下,也不用磕頭。

「諸卿上元安康,請盡興,」李隆基擺了擺手,示意大家都坐,然後便笑呵呵的握着楊玉環的手入座。

教坊遞上曲單,他要點曲兒了。

李隆基點的是他自己曾經創作過的一首樂詞,並且已經改編成了樂舞。

叫做《好時光·寶髻偏宜宮樣》。

從前的上元節,開場一定是大樂,但今年不一樣,竟是一首描述男歡女愛的小詞,由此可見李隆基的心境發生了變化,他要開始沉迷於享樂了。

樂工舞伎紛紛登場,梨園子弟登臺獻藝。

一名容貌極爲出衆的女子,在場內翻翻起舞,舞姿舒展,細膩的步伐配合優雅的身姿,一下子將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她的身上。

只見她展開歌喉,聲線清脆如黃鶯,激盪人心:

「寶髻偏宜宮樣,蓮臉嫩,體紅香。」

「眉黛不須張畫,天教入鬢長。」

「莫倚傾國貌,嫁取個,有情郎。」

「彼此當年少,莫負好時光。」

不得不說,基哥在這方面的造詣,真的非常過硬,今夜沒有人在樂舞方面的研究,可以超過他了,梨園祖師,名不虛傳。

宮宴開始,數不清的內侍宮女,手捧托盤,將一盤盤珍送至每一位賓客面前。

明月當空,美酒在前,興慶宮的這場大宴正式開始,

李隆基今夜的興致非常高,他竟然親自帶着楊貴妃離開座位,依次與人敬酒。

敬這個字,用在這裡不適合,但人家真的是這麼做了。

首先是老一輩的有功之臣,如信安王李禕丶許國公蕭嵩等。

「天下承平,開元盛世,皆賴卿等之佐助,朕攜貴妃,以敬諸公,」

說着,李隆基舉起酒杯,一干老臣已經是淚流滿面了,紛紛恭賀李隆基的千秋偉業。

但是他們對楊玉環,似乎並不感冒,只是微微頜首,

這也沒辦法,大家都是尊周禮的,國家要尊,家族要尊,小家也要尊,這是君子成家立業之根本,這個根本不能破壞。

聖人破壞那是他的事,我們反正不能這麼千,這是父子關係當中的彼此尊重李隆基似乎並不在意,挨個與他們碰酒,但是他肯定喝不了這麼多,畢竟接下來還要與很多人飲酒,所以需要一個替酒的。

誰呢?李適之。

李隆基負責碰杯,李適之跟在屁股後面再敬一回,然後喝光。

接下來便是皇室,包括親王公主附馬在內,烏壓壓的一大片。

李隆基難得的與每一個兒子都親切的寒暄看,噓寒問暖,場面看上去非常溫馨,但李瑁總覺得,像是在慰問貧困戶。

「臣妾敬太子一杯,」楊玉環朝着太子李紹微微屈膝,隨後掩袖一飲而盡。

人家的禮數是非常到位的,她本不用這麼客氣,但實實在在按照禮儀的話,

太子是副君,貴妃還真就得客氣點。

因爲貴妃,實際上不如太子妃,太子妃是僅次於皇后的內命婦。

李紹連稱不敢,將自己的杯中酒飲盡,道:

「兒臣願父皇聖體安康,大唐盛世,千里同賀。」

這句話本來非常官方,也沒什麼毛病,但是李隆基聽了有點不爽,你祝我身體建康啊?你會有這個心嗎?

朕還真就要保重身體,福壽延年。

李隆基哈哈一笑,拍了拍太子的肩膀道「你也要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做爲兒子,精神萎靡,有氣無力的,竟還不如朕,可見平日不知養護,挺直了腰!」

說罷,李隆基笑呵呵的,狠狠的拍了一下兒子的腰部。

李紹趕緊一臉尷尬的直了直身體。

「父皇,我陪你一起吧?女兒也可以幫您飲幾杯啊,」咸宜第一個跳出來跟她爹撒嬌,打算併入基哥的隊伍。

李隆基哈哈一笑:「不用你替朕,你看護好朕的太真,別讓她醉了。」

「遵命!」

咸宜笑嘻嘻的過去扶起楊玉環的手臂,兩女相視一笑。

看這架勢,主看臺上的席位,基哥多半是都要過一遍了,李瑁總覺得自己呆在這裡不合適了。

剛纔已經有很多人給他使眼色。

於是他朝韋妮兒道:

「父皇過來問起,就說左衛有些事情需要安排,我得出宮一趟,實際上等敬酒完,我就會回來。」

「好,夫君去吧,」韋妮兒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李瑁前腳剛走,張盈盈便以出恭的理由也離開了,然後綴着李瑁離開的方向,一路急行追了上去。

「你跟着我幹什麼?」李瑁一臉嫌棄看了看周圍忙裡忙外的宮人內侍,道:

「注意體統。」

張盈盈笑呵呵道:「你忘了咱們那時候在太極宮內追逐嗎?你我的體統早沒了,在意它幹什麼?」

說罷,張盈盈環顧左右道:

「跟我來,我有要緊事情跟你說。」

李瑁暫時離開,本來就是躲躲風頭,避免他和基哥都尷尬,至於去哪無所謂的,只要不在座位上就行。

既然張二孃說有要緊的事情,他也便好奇的跟了上去。

這丫頭對興慶宮是很熟悉的,從前沒少跟着他爹媽來這裡,而今夜的興慶宮,叫做外緊內鬆。

外面是層層把守,一隻蒼蠅也飛不進來,裡面除了基哥的安保,幾乎都看不到衛士。

衛士們全在城牆上。

李瑁還疑惑對方會帶他去哪,結果是一處椅角晃的城牆角下。

這裡倒也非常隱秘,周圍有林木遮擋,又是夜晚,誰也不會注意到這裡,除非有人來這裡撒尿。

但這是皇宮,除非你不想要小弟弟了。

李瑁踏着厚重的枯草,剛剛走了進來,就被張盈盈一把拉了過去,只覺嘴角一陣清涼,竟已被人家堵上了嘴。

真特麼的刺激啊,皇城腳下幹這種事?

李瑁也不廢話,直接將張盈盈抱起頂在牆上,然後以最快的速度解決戰鬥。

有點太快了,因爲太激動了,也太緊張了,他還得捂着張盈盈的嘴巴,避免對方叫出聲,被城牆上的禁軍聽到。

「有什麼要緊的事情,非得來這說?」事後,李瑁在一旁整理衣衫。

張盈盈也重新整理着髮髻,春潮滿面道:

「沒有任何事情,就是想跟你親熱,我太瞭解你了,你這個人用得着我的時候,纔會乖乖跟我走。」

李瑁呵呵道:「騙我一次,你就不擔心沒有下次了?」

「沒辦法,人家想你嘛,你家有悍妻,我進不了那個門,只能是在外找機會了,好了,我先回去,你待會再回來。」

張盈盈心滿意足的摸了李瑁屁股一把,然後瞅着四下無人,悄悄的溜回去了李瑁對她,也談不上什麼情意,純純就是好色,因爲張二孃總是讓他覺得很刺激。

而此時,李隆基也剛好來到了宗室外戚這邊。

李適之依然堅挺。

這個人確實能喝啊,能將他放倒的,恐怕也只有全力以赴的汝陽王李了。

「好俊的娘子,都說韋家出美人,果然如此,」楊玉環笑着看向李隆基道。

李隆基哈哈一笑,朝韋妮兒笑道:

「朕聽說你已有孕,今夜不要多飲,傷了身子,朕可不饒你。」

韋妮兒趕忙低身道:

「兒臣遵命。」

李隆基微笑點頭,隨後朝着武明堂所在的方向走了過去,他早早的就看到對方了。

還是當年那個樣子,還是那麼的美豔動人。

隨着逐漸接近,李隆基突然覺得袖子被人扯了一下,只見楊玉環拉着他的袖子就往一旁走,口中道:

「三郎來這邊,臣妾的二叔三叔要向您敬賀呢。」

咸宜今天罕見的非常機靈,提前一步過去,已經朝着楊家這邊的外戚舉起了酒杯:

「聖人來了,諸位親戚們請滿杯。」

本來大家早早便站起來了,酒杯也是滿的,聽到咸宜這句話,又趕緊再添了幾滴,不能太滿。

後世流行七分滿,大唐是九分,九分容易溢出來,所以唐人敬酒,左手是將杯子完全遮蓋住的,一來避免溢出,再者,溢出來你也看不到。

本來都已經舉起酒杯的武明堂,嘴角一勾,恨恨然的又坐下了。

這個妒婦,我都嫁人了,你防着我幹什麼?此番進京,至今都沒機會跟聖人說話,你個狗賤人!

楊玉環不停的爲李隆基介紹着她的家人,雖然見過,但是她怕李隆基記不住。

因爲平日裡,也就是楊玉瑤和楊話比較常見。

「朕知道,朕知道,不用太真提醒,」李隆基開懷大笑,指着楊卉道:

「這是朕的大姨。」

說着,他又指向身後的楊玉瑤:「這是朕的三姨。」

「這是朕的八姨,」他又指向叫楊筱。

本來楊絳還是十姨呢,但是這個就不能認了,因爲還是兒媳。

因爲楊玉環的緣故,李隆基在這裡駐留的時間最久,高力士甚至令人搬來坐席,請李隆基坐下,好讓聖人與他的新外戚親熱的聊天。

咸宜早就給丈夫招了招手,楊洄見機一溜煙的跑了過來。

楊玉瑤心思通透,第一時間拉扯着楊洄,坐入了老楊家的坐席。

以前是楊洄幫她們,現在該她們幫楊洄了。

「平日裡多虧公主駙馬照應,一家人不說兩家話,我這個謝字,只說今天這一回,今後可就說不出口了,」

楊玉瑤主動向楊洄敬酒,故意說的大聲,就是讓李隆基聽到。

楊洄裝出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起身接過酒杯:

「爲三娘分憂,本屬分內之事,今後只管招呼一聲。」

楊玉環也罕見的起身道:

「玉環也敬駙馬一杯,今後宮外諸多家事,就辛勞你了。」

「臣的榮幸,」楊洄先是向李隆基行禮,隨後朝楊玉環深深一揖,然後一飲而盡。

李隆基看在眼中,警了自己的閨女一眼。

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50章 秘書省第184章 歷史最大變數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80章 重整秩序第167章 賞罰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05章 三大理財官員第337章 進去容易出來難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31章 誰給你的多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33章 表妹第80章 下簾詩第269章 春天裡的一把火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43章 好一個逆子!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182章 胡思亂想第147章 豪蕩第173章 瀚海侯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3章 珍饈丞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六十三章 這是朕的家第90章 美輪美奐第146章 漢中之於關中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91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230章 韓珠團第387章 隔閡第121章 無心與物競第3章 16王宅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0章 永徽律疏第84章 牛李黨爭第6章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253章 撤軍第236章 刺激第359章 獻誠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345章 翹tun第229章 亡秦者胡也第127章 服務業第278章 豹鬥犬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196章 同室操戈第39章 3角關系第122章 老哥糊塗啊第172章 勳官十二轉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210章 打穿了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119章 小畜生第183章 西市第386章 契丹第387章 隔閡第235章 我乾淨着呢第355章 射程之內第107章 拜倒在石榴裙下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315章 反間計第313章 大家都是要吃飯的第180章 姚 宋第176章 古君子之風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78章 房貸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11章 你說誰錯就誰錯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