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誰給你的多

李琩寫了一封信,派人送往了右相府。

像他這樣的對外傳書,監院中官曹日升是肯定要看的。

親王們如果出門在外,是由身邊的宦官監視,你在外面做錯了事,宦官頂罪,但是在十王宅裡出了問題,曹日升第一個逃脫不了干係。

所以別看他收了李琩不少好處,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的,這叫公私分明。

他將李琩的書信抄錄了一份備案,然後便將信遞還給使者:

“請壽王見諒,此乃臣下本職。”

送信的武慶笑了笑:“壽王自然是理解的,待我家阿郎喬遷新宅之後,還請中官得空了,前往一聚。”

“這是自然,”

曹日升微笑起身,親自將武慶送出門外:

“壽王從未讓我爲難,我心裡一直記著壽王的好,待殿下出嗣之後,我自會前往新宅拜謁,武二郎請了。”

武慶拱了拱手,拿著監院給開具的門籍,離開了十王宅。

曹日升返回房內之後,隨即派人將謄抄的信件,送入宮內,交給高力士。

信上的內容涉及到的人,級別太高,所以需要立即報送。

而曹日升雖然看過,但權當是沒看。

除了高力士,他不會跟任何人說,他很清楚,知道的太多,其實對自己沒有好處,嘴巴不嚴的,也不會被高力士派到這裡來。

李林甫白天,是要在中書門下工作的,而且公務繁忙,比一般官員下班的時間都要晚。

歷史上,他被列入奸臣傳,但其實李林甫的工作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雖然因爲文化水平不算高,背地裡總是被人嘲笑爲弄獐宰相,但那些嘲笑他的人,沒有哪個具備他的能力。

這個能力,叫做李隆基需要的能力。

別人這是嫉妒,嫉妒李林甫竟然當了五年宰相,就好比有人買了一輛新車,別人總是會猜測他一定是分期付款,因爲他們接受不了人家是全款買車。

一直到了晚上戍時正,李林甫才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了他的家。

這個時間段的平康坊,可謂歌舞昇平,是整個長安除了東西兩市之外,夜裡最熱鬧的地方,而平康坊就在東市的西邊。

他的祖上是唐太祖李虎的第六子李禕,跟當下的信安郡王李禕,同名同姓同宗。

兒子李岫,早已在家中等候多時,聽聞父親回來,趕忙跑出府門迎接,將他的阿爺攙扶下了馬車。

“您這麼操持國事,也沒幾個人念您的好,阿爺這是何苦呢?”

李林甫笑了笑:“若不付出數倍於他人的勤奮,這個位置,我又豈會坐這麼久?”

“要我說啊,您乾脆讓一步吧,”李岫開玩笑道。

李林甫笑道:“廟堂之高,進亦憂,退亦憂,我想讓,讓的了嗎?”

他知道兒子出門迎他,必是有事,於是登階道:

“進去再說。”

李林甫的宅子非常大,子女非常多,但是成器的沒幾個,主要原因是他的家底本來就薄。

他爹是老二,繼承不了家業,還只是一個王府幕職,結果又遭武后打壓,加上科舉盛行,朝廷給的門蔭越來越少。

他們家風光的,是他的大伯彭國公李思訓,級別太高,可蔭侄一人。

李林甫是靠著大伯給的門蔭起家,仕途則是沾了舅舅楚國公姜皎和姨丈前宰相源乾曜的光。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李林甫也是個狠角色,豁得出臉面,一路巴結上官、宦官、嬪妃,以其精於權謀的本事,混到了如今的一人之下。

“你覺得壽王這封信,是什麼意思?”李林甫有些考量意味的詢問兒子道。

李岫沉吟片刻,道:

“他現在確實不容易,既然能離開十王宅,那麼出來之後的局面,肯定是要考慮周全的,所以選擇了楊慎矜手底下的王𫟹,兩邊都不得罪。”

李林甫指著信上的一段,道:

“那麼你覺得,壽王信內所提及的,會盡量促使王𫟹爲我所用,你覺得,其言真否?”

李岫笑道:“自然是一句客氣話,他也是擔心此番選擇王𫟹,會得罪阿爺。”

“並不是,”李林甫微笑搖頭:

“這封信如果是寫給你,那就是一句客套話,但卻是寫給我的,壽王與我打交道,要麼全真,要麼全假,他現在用的著我,自然不會假,卻又不甘心依附我,所以故意吊著老夫,雖是小伎倆,卻也管用。”

“他跟阿爺玩心術?”李岫嗤笑道:“豈不是班門弄斧?”

李林甫哈哈一笑:

“最樸素的手法,往往最是管用,王𫟹兄弟管著戶部司,然戶部尚書王琚自視元從之臣,往常並未將老夫放在眼裡,所以很多事情,老夫確實用的著王𫟹,這就是爲什麼我將其調任中書門下,擔任戶房朝集使。”

“這麼說來,王𫟹若是個明白人,本該主動依附阿爺纔對,”李岫不解道:

“但看壽王的意思,好像王𫟹是他的人一樣。”

“確切來說,誰有用,王𫟹暫時就是誰的人,”李林甫笑道:

“此子心志不小,只看其越過其兄,將戶部司打理的井井有條,便可知是個有能力的人,眼下雖靠著楊慎矜,但楊慎矜其實也在防著他,這條路他已經走不通了。”

李岫皺眉道:“這個兒子就不解了,楊慎矜今年也有六十七了吧?已近致仕之年,與王𫟹又是表兄弟,扶持外弟,對他只有好處,何必提防呢?”

“記住了,最不希望你好的,往往都是自己人,”李林甫沉聲道:

“牢記此言。”

李岫深吸一口氣,道:

“兒子明白了,那麼這次,咱們就讓給王𫟹?兒子在將作監,也會盡力配合其營造大庫。”

“你倒是不想配合?”李林甫挑眉道:

“那是聖人敕令,你有幾個膽子不配合?記住了,凡事以聖意爲先,即使我們爲此蒙受損失,也一定要完成聖人的囑託,私下裡,不要與王𫟹論交,保持距離,用人,是要讓人覺得跟著你有好處,而不是所謂的禮賢下士,小人畏威不畏德,對下,不以禮,對上,不言功。”

李岫沒聽明白,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林甫心知,言傳身教不可操之過急,自己的這個四子,是個好苗子,就是壞心眼太少了些,不能以惡度人。

這次修建大庫,其實是個非常好的機會,李林甫本來以爲李琩肯定會與他合作,但事實顯然不是。

不過他並未因此受挫,畢竟這位十八郎近些日子做的事情,總是出人預料。

看樣子,接連蒙受打擊,確實可以讓一個人快速成長。

他希望老夫看到他的價值,那麼老夫的價值,他自然也是看在眼中,李林甫心裡清楚,與李琩今後的合作,纔剛剛開始。

......

隨著李琩的奏疏,被送入皇宮,王𫟹擔任兩大內庫營作副監的事情,也獲准照批。

營作大監,自然就是李琩了,主要是掛個名,實際工程進展,基本跟他沒多大關係了。

但是這個掛名,是非常有必要的,沒有“孝”字開路,這項工程就無法啓動。

所以名義上,是壽王在給聖人修建內庫。

李隆基兩天沒有參加朝會了,國家大事都交給了中書門下,有御史臺幫他盯著。

主要原因,是王忠嗣太沒眼力勁了,一個勁的跟國家要錢,要的是真不多,但這錢,國家能給嗎?

名不正言不順啊,眼不見心不煩,李隆基這兩天干脆不去朝會了。

卸任朔方節度副使的韋光乘,興許是收到了風聲,託病在家,不敢履歷新職,想著避避風頭,畢竟虧空是他落下的,準確點說,李林甫讓他落下的。

“這項撥款,終究還是要給的,臣以爲,另立帳目,以其它方式撥下去,比較妥當,”

紫宸殿,戶部尚書王琚終究還是來了。

太子非常懇切的找他幫忙,能不能行,王琚終究還是要試一試的,他是李隆基的心腹重臣,自然瞭解聖人的性子,心知冒這個頭不合適, 但是辜負太子一番心意,也會落個隱患。

權衡輕重,他還是打算靠著聖寵,這次幫太子爭一爭。

“趙國公糊塗!”高力士臉色不善道:

“汝掌管天下度支,豈能因項而巧立名目?豈不有負聖恩?”

王琚頓時嚇了一跳,立即醒悟到這次的冒失舉動,肯定是牽扯進了什麼事情當中,要不然高力士向來好說話,今日不會故意厲聲斥責,實際是在提醒他。

這十萬貫,絕非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

“是誰求到你頭上了?”

李隆基雙手扶在龍椅的扶手上,身子靠在椅背,以一種俯視的角度,看著眼前的王琚。

他當年發動先天政變,誅殺太平公主,王琚那時候就是他的從龍之臣。

所以李隆基繼位之後,一度重用對方,追蔭封爵,準其知政事,以至於當年王琚被稱爲內宰相。

但我們要知道,李隆基當年的從龍之臣,很多都被李隆基自己,親手處決了。

王琚戰戰兢兢道:

“太子所託,臣不敢推辭,冒犯聖人,臣之罪也。”

不要欺瞞聖人,那麼聖人就不會重懲,王琚深諳其理。

李隆基直起身子,向前探出道:

“卿爲朕之老人,朕給你的多,還是太子給你的多?”

王琚頓時面無血色.......

他醒悟過來了,太子大力扶持王忠嗣,是觸犯了聖人逆鱗,自己蹚進這趟渾水當中,恐難善了。

“請聖人治罪!”

李隆基面無表情,也沒有說話。

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306章 右相救我第241章 中樞大官候補第一順位第293章 我同意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220章 錢沒白花第391章 臣願爲陛下分憂第249章 綏和守捉城第163章 莫要負了我一番苦心第327章 護短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216章 內聖外王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149章 狗舌頭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331章 罪魁禍首第82章 恩怨兩消第250章 亮如白晝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80章 下簾詩第247章 風調雨順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319章 斬斷親情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243章 局面複雜,各懷心思第362章 醉酒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217章 富貴同享第202章 郡縣二級制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7章 我排在第3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115章 我是你姨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45章 某也一樣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50章 秘書省第381章 錢監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26章 文士之極任,朝廷之盛選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87章 利益小團體第29章 刑部尚書兼禦史臺大夫第239章 絕世高手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34章 好你個賤人第169章 從前的我,你愛搭不理第171章 有所論請,天子難違第212章 這個小老頭太壞了第386章 契丹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89章 左領軍將軍第298章 國家隊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4章 三策第124章 勳國公房第317章 好奇寶寶第142章 水滿則溢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四十四章 一個寫碑文的第78章 別問了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87章 隔閡第322章 不請自來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3章 16王宅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12章 眼下富裕第298章 國家隊第179章 河西進奏院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9章 不差我這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