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

韋堅這一招,狠就狠在,他猜到李隆基絕對不會去調查真相。

爲什麼?家醜不可外揚啊。

几子要對付老子,做爲老子,只會設法保密,然後私下處理,絕對不敢讓別人知道。

尤其是基哥,他二十多個兒子呢,成年的有十多個,若是讓其他人知道,太子有不軌之心,就算將太子辦了,其他人會不會吸取經驗再給他來一下,不好說的。

在他心裡,這世上最危險的就是他的兒子。

韋堅這一下,算是戳中他的氣管子了。

王忠嗣也很憎逼,楊釗是和和氣氣將他請來的,但是剛抵達花萼樓外,幾名禁衛便將他摁倒在地。

陳玄禮居高臨下,皺眉道:

「忠嗣忍着點吧,這是聖人的意思。」

說罷,陳玄禮朝禁衛揮了揮手:

「打!」

王忠嗣也是硬骨頭,一句反駁的話都沒有,就這麼趴在地上,牙關緊咬,任由大棒敲在他的屁股上。

他眼下這個位置,如果開口求饒,裡面的基哥是可以聽到的,但是他沒有,

雖然李隆基就在裡面,等着他的解釋。

二十棍子,一點沒放水,打完之後,王忠嗣的下半身已經失去知覺,單是臉上流淌下來的冷汗,便已經將地面給澆溼了,嘴脣也都咬出了血,雙手顫抖的趴在地上。

「拖進來!」

殿內響起聖人的怒斥,王忠嗣就這麼被禁衛拽着胳膊,拖過高大的門檻,扔在了殿內。

接着,殿門被關上。

「你跟太子和韋堅,到底在密謀什麼?」大殿內,李隆基怒髮衝冠的坐在那裡,五大巨宦除了高力士之外都在,就連牛貴兒,也來了。

因爲牛貴兒是用刑高手,內侍省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他慈愛的一面,只給了李瑁兄妹,另一面,狠辣無情。

王忠嗣眼下哪裡還能說得出話來,只見他臉貼着地面,嘴脣蠕動,似乎在說話,但聲若蚊吶,任誰也聽不清楚。

牛貴兒看向聖人,李隆基點了點,隨後,牛貴兒走上前來,趴在王忠嗣的耳朵邊上:

「聖人在問你,你究竟跟太子韋堅,在密謀什麼?」

說罷,牛貴兒將耳朵貼在王忠嗣的嘴巴邊緣,片刻後,牛貴兒擡頭道:

「回聖人,大將軍說,他只是與韋堅商議,如何防範右相對少陽院的頻繁打壓,以及隋王對太子的欺辱。」

此刻的李林甫也在這裡,聞言挑了挑眉,沒有聲。

聖人正在氣頭上,沒讓他說話,他不敢說話,別看他是首相,首相是什麼,

在皇帝眼中,首相只是羣臣當中利用價值最大的那一個而已。

「繼續問!」李隆基咬牙道。

牛貴兒點了點頭,繼續俯低道:

「大將軍是否派人勘探過京師往驪山一線的地理形勢,你從朔方帶回來的兒郎,究竟有多少人?」

王忠嗣頓時瞳孔劇縮,這特麼什麼意思啊?聖人懷疑我要謀逆?

片刻後,牛貴兒道:

「回聖人,駐守在咸陽的朔方軍兩千人,大將軍說,除此之外,朔方再無一兵一卒離開藩鎮,他若有謀逆之心,請聖人即刻賜死。」

李隆基雙目一眯,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趕忙揖手道:

「回聖人,咸陽朔方軍駐地,有左右威衛駐防,他們不會亂來,至於有沒有其他衛士進入關中,臣並沒有收到任何消息。」

「查!即刻發文朔方各部,點驗兵馬,讓張增去,立即就去,不要告訴他爲什麼,」李隆基沉聲道。

做爲皇帝,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如果真的有朔方軍在朝廷不知情的情況下潛入關中,這可是極大的禍患。

不要小看幾百上千人,只要利用得當,這點人也是可以成事的。

李林甫點了點頭,立即轉身吩蕭華,由蕭華出去傳旨。

中書省的官員,眼下都在,因爲他們是天子近侍,是中樞核心,也是聖人最信任的人。

接着,李林甫突然又來了一句:

「稟聖人,隴右河西要不要查?」

李隆基一愣,立即道:

「查!」

蕭華還沒有出去呢,一聽這話,無奈的又轉身回來。

「讓韋光乘去隴右,楊洄去河西,都查清楚了,」李林甫吩咐道。

蕭華內心一嘆,點了點頭。

爲什麼有隴右河西呢?不單單是因爲隴右有皇甫惟明,還因爲王忠嗣在隴右河西都幹過。

雖然大家都知道,如今的河西,王忠嗣是完全插不進手去的,但是聖人可不會只論猜測,他要看事實。

接着,牛貴兒繼續問話,而王忠嗣的答案,明顯沒有讓李隆基滿意。

他想知道的是,你到底有沒有謀逆的想法,而王忠嗣回答的,都與李林甫和李瑁有關,基哥不想聽這個。

但是王忠嗣受傷太重,已經撐不住了,所以只能暫緩問話,被拖下去療傷。

「你們還在鬧事?」李隆基看向中書侍郎韋陟。

韋陟不由自主的身子一顫,趕忙道:

「臣這便將他們驅趕回去。」

事情鬧大了,再揪着不放,真將聖人惹毛了,沒他們好果子吃,韋陟心知,

這種時候,他們家不能再添亂了,免得被殃及池魚。

聖人心情好的時候,你鬧一鬧無妨,眼下這個狀態,純屬找死。

李隆基冷哼一聲:

「除了韋堅,其他人朕一概不追究了,該放人放人。」

韋陟趕忙感激涕零道:

「叩謝聖人恩典。」

皇帝在針對一個人的時候,絕不會節外生枝,也就是說,他也不願意同時對付兩撥人,眼下他的目標是太子和王忠嗣,所以不願在其它事情上面再勞心費神。

李林甫聞言,小心試探道:「稟聖人,是否官復原職?」

「怎麼?你不知道該怎麼辦?」李隆基挑眉道。

李林甫忙不迭的點頭:「臣知道。」

說罷,他朝韋陟道:

「聖人仁厚,一干人等如數釋放,官復原職。」

去你MLGB的,不都是你乾的好事?韋陟再次謝恩,緩緩退了出去。

寂靜,讓人壓抑的寂靜....

李隆基不再說話,似乎在沉思着什麼,其他人也是老老實實站着,大氣都不敢出。

高力士不在,是沒有人敢在聖人沉默的時候開口的,只有高力士一個人,有這個資格,可惜這老頭眼下去了掖庭宮,跟宮女一起刷碗呢。

李隆基也在思考,這件事到底該怎麼收場,他肯定不能讓別人知道,太子有謀逆之心,子不教父之過,几子不孝,會顯得他這個老子也不咋地。

但是指望他嚥下這口氣,也不可能。

其實以他的才智,也想到韋堅這麼做,很可能是在太子妃和離之後,選擇報復太子的手段。

但是人都死了,真相是否如此,無從查證了,三個參與人,另外兩個是打死都不會認的,認了就是抄家滅族。

所以王忠嗣的反應,他並不意外,謀逆大罪,哪個敢認,這是個死結啊。

「這件事,誰敢說出去,夷三族,」李隆基終於打破沉悶。

其他人紛紛跪下,保證絕不漏泄。

大家也從這句話分析出,聖人選擇低調處理,是啊,這樣的事情,不論真假,都是方方不能傳出去的。

「將韋堅那些奏疏,給太子送過去,」李隆基指着吳懷實道:

「他有什麼陳奏,讓他寫下來,朕不會見他。」

「是,」吳懷實趕忙招呼殿內宦官,將奏疏收拾起來,一人抱着一,離開興慶宮給太子送去了。

「李瑁最近在幹什麼?」李隆基眼神陰冷的看向李林甫。

李林甫趕忙道:「臣不知道啊。」

韋堅的事情發生後,李林甫和李瑁都非常默契的不再聯繫,雖然私底下派人查過李瑁在幹什麼,但他肯定不會說出來,因爲他們倆見面,所有人都會認爲是在幸災樂禍,在開香檳慶祝。

「你們最近沒見過?」李隆基皺眉道。

李林甫頗爲惶恐道:「回聖人,確實沒有見過,臣一直在審理韋堅的案子,

並無空閒,至於隋王在做什麼,臣也確實不知道。」

「不要朕,」李隆基眯眼道。

李林甫直接跪下:「臣絕無一字虛言,羣臣可以作證,臣一直在偃月堂。」

在他身後的中書省官員,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幫他作證,沒法作證啊,你白天確實是在偃月堂,但是你晚上去哪,我們可不知道。

這個證人,不敢做。

「你們都下去吧,」李隆基緩緩揮了揮袖子。

等到官員全部離開之後,李隆基側身道:

「盯着點十八郎,看看他是否在私下裡與韋家接觸,朕怎麼覺得,好處全讓他給佔了。」

黎敬仁餘光警了一眼身後的牛貴兒,道:

「韋孺人即將臨產,這個時候,隋王似乎無法避免與韋家接觸,臣不好盯啊。」

韋堅一完蛋,他轉頭就與牛貴兒走在了一起,畢竟兩人以前關係就很不錯,

如今出了這檔子事,他擔心高力士跟他秋後算帳,所以需要有人跟他達成聯盟。

別看高力士現在去洗碗了,黎敬仁很清楚,指不定過兩天就回來了。

這叫小懲大誡,聖人並非真的要拿下高力士。

「他的內侍裡面,不是有你的乾兒子嗎?讓他盯着點,」李隆基淡淡道。

他故意當着牛貴兒面說出來,就是將牛貴兒也算進去了,他會在私下裡派人也盯着牛貴兒,看看對方會不會與李瑁聯繫。

若是被他發現對方吃裡扒外,牛貴兒可不是去洗碗那麼簡單了。

李現在連大門都不敢出去了。

歷史上,太子與韋妃確實是和離了,但是出事的狀況跟眼下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李瑁也沒有想到,竟然是同樣的結局?

太子這一招,固然砍了自己三刀,但至少有一刀砍在了李瑁身上。

沒辦法,就屬他跟太子斗的最狠,太子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折損如此之巨,

任誰都會將目光投向李,覺得你小子便宜賺大了。

這叫行高於人,衆必非之,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李瑁不敢在這個時候冒頭啊,冒頭必挨刀。

他老老實實的在家裡看護韋妮兒,閉門不出,謝絕任何人的求見。

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四王黨發力了。

有人檢舉,太子之所以選擇與太子妃和離,是因爲隋王與太子妃有染,太子無法容忍,又因顧及皇室顏面,所以才選擇合離。

這就叫一石激起千層浪,韋堅的倒臺,使得局面進一步惡化,紛爭加劇。

檢舉的那個人,固然是炮灰,被龍武軍在宮門外活生生打死,家眷全部被殺,但是他的犧牲是有作用的,給太子戴了一頂綠帽,給李瑁扣了一個通姦嫂子的罪名,朝李隆基臉上吐了一口濃痰。

「這樣的人,他是怎麼當上官的?」

萬年縣的一座宅子內,二十多具屍體被齊整整的擺放着,吉溫一臉異的看向楊釗道:

「龍武軍已經離京,去了此人的老家,聽說祖墳都會被挖出來,挫骨揚灰,

簡直是匪夷所思,他的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這種事情都敢揭露出來?」

楊釗則是表情凝重,聖人給了他一個御史中丞,勒令他查清楚,是誰在背後指使這個人檢舉李瑁的,但是目前爲止毫無眉目。

這個人叫陸瑜,揚州人,在京師沒有親友,實打實的進士出身,混了十幾年,好不容易進了御史臺擔任令使,這下好了,給全家挖了一個墳。

楊釗調查走訪了數天,發現這個人完全沒有朋友圈,就是一個非常孤僻,且獨來獨往的獨狼,在御史臺也是毫無存在感,這麼一個小人物,卻捅出來這麼大一件事。

如今都特麼知道了,太子被綠,隋王污嫂,宗正寺,三法司,兩個縣衙,全都在搜查,但凡與此人有任何關聯的,這次一旦沾上,就得完蛋。

「小人無恥,厚利輕死,沒有親友,就看有沒有誰給過他一筆厚財,」楊釗沉聲道:

「城防也要查,嚴查最近所有出入的大宗財貨,他總不能真是個傻子。」

在他看來,只有傻子纔會幹出這樣的事情,找死的辦法很多,你這樣的,聽都沒聽過。

吉溫嘿嘿一笑:「我這裡倒是有個思路,誰獲利,就是誰幹的。」

說罷,吉溫朝着十王宅所在的東北方向點了點下巴。

楊釗挑了挑眉道:「凡事總要講證據,你們刑獄那一套別用在這個上面,我是給聖人辦事,難道還能捕風捉影?我要的是實在的東西。」

這小子如今官大了,逼格也大了,因爲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如今很多重要的事情,聖人都在用他。

「若是永遠查不出真相呢?難道楊中丞將這樣的結果,呈給聖人?」吉溫笑道:

「我又沒讓你誣陷,這只是一個思路,你可以重點查一查那邊嘛,讓別人失望,總好過讓聖人失望,你說對吧?」

楊釗一愣,在內心回味着這句話,半響後,指着吉溫笑道:

「吉縣尉啊吉縣尉,你真是個奸人。」

「得,是我多管閒事了,」吉溫一臉無辜的雙手一攤,但是他知道,楊釗絕對聽進去了。

因爲像楊釗這樣的狗,絕對不會空着嘴返回主子身邊,找不到獵物,也得叼點肉回去。

李隆基已經氣的病倒了。

當皇帝,一般都是海納百川,天大的事情在他這裡,亦不過浮雲而已,但如果是一樁接着一樁,他也扛不住啊。

李瑁出嗣之後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出乎他的預料,讓他對自己這個原本極爲熟悉的兒子,生出了一股陌生之感。

放在從前,李瑁惦記嫂子,李隆基那是打死都不會信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爲他覺得自己看不明白李瑁了。

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對李瑁來說,腦門上已經頂着一柄刀了,他會不會成爲第四個被處死的皇子,也許只需要一個契機。

那麼在這種時候,往日留下來的人情和威望,便發揮作用了,幾乎所有人都認爲,李瑁幹不出這種事情。

「你這個人,從來做事都很公道,這一次朕罰你,就是因爲你偏斜了,」

李隆基躺在病榻上,任由貴妃服侍着進藥,而高力士呢,則是在一旁監督其他宦官熬藥。

皇帝對於進嘴的任何東西,都是持謹慎態度的,所以纔會有試吃的,而李隆基當下有種草木皆兵的心境,更是防天防地防空氣,他只信任高力士一個人爲他監督熬藥。

是藥三分毒,古代用藥有時候特別狠,因爲不狠沒效果,衆所周知,中藥的效果比較慢,而很多藥材,毒性不行,用量不準是要出大問題的。

而且是因人而異,有人可以扛得住大劑量的藥,但是有人就扛不住,李隆基用藥尺度,高力士最清楚,這一關,李隆基只放心高力士幫他把關。

高力士低頭道:「臣知錯了,不應以臆測而蠱惑聖人。」

李隆基緩緩喝完碗裡的藥,擦拭了嘴巴和鬍鬚後,淡淡道:

「談不上蠱惑,你也蠱惑不了朕,說話要分場合,只有你一人在場的時候,

朕什麼時候阻攔你說話了?但是在衆人之前,你說的話,別人會放在心上,他們會跟你一條心,會揣測你的想法,從而來揣測朕,你當時那麼一說,別人還敢跟你唱反調嗎?」

高力士深吸一口氣,自責道:

「老奴的錯,聖人教訓的是。」

他的地位實在是太高了,高到皇室宰相都得讓其三分,事情一出,他第一時間指責韋堅污衊,那麼其他人自然不敢偏離這個方向,因爲他們覺得,高力士比他們更懂聖人。

而事實上,高力士也就比他們多懂一些而已。

雷霆雨露,莫非君恩,李隆基拿捏高力士的手段,與拿捏其他人也沒什麼兩樣,區別只是私人感情更爲深厚罷了。

「這個人敢將這件事情捅出來,是抱着必死的心啊,楊釗恐怕查不出什麼結果,」李隆基沉聲道:

「韋妃一向受人敬重,朕是知道的,朕也愛護她,那個陸瑜以爲,朕會信了他的鬼話?朕的兒子兒媳,朕還是清楚的。」

「聖人英明,」高力士俯首道。

李隆基一愣,忍不住笑道:「怎麼?不敢說話了?朕說過,只有你一個人的時候,朕從來不會阻攔你說話,說吧。」

高力士點了點頭,嘆息一聲:

「背後的始作俑者,也知道聖人不會信,他們要的並不是聖人相信,而是敗壞太子和隋王的名聲,聖人因此而極怒,並非因太子和隋王,而是那些奸邪,竟然敢在這種事情上面無中生有,蚌相爭漁翁得利,說到底,不過是列王紛爭罷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表情陰冷道:

「朕想殺人啊,實在是忍不住了,去歲大考,從下下等裡面挑幾個,殺了,

那個姓陸的,朕已經囑咐陳玄禮,夷三族,他給朕臉上潑髒水,朕要他斷子絕孫。」

皇帝殺人,不需要任何理由,全看心情好壞,他現在的心情可謂壞至極點,

不殺一些人,震背後的始作俑者,恐怕事情還會一樁接着一樁的冒出來。

也算是敲山震虎吧。

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他現在正在氣頭上,是一種隨時擇人而噬的暴君狀態。

人嘛,懼威不懼德,李隆基必須給所有人敲一個警鐘,阻止事態進一步惡化,然後他再抽絲剝繭,授清楚事情的所有脈絡。

楊玉環終於開口了:

「高將軍的話,臣妾非常認同,說到底還是列王紛爭,十八郎與十王宅那些親王們,大多不合,今年都有過數次衝突,三郎是該管管他們了,本是同根生啊。」

家裡但凡超過三個兒子,當爹的都會頭疼死,當然了,指的是古代,現代一個都夠嗆了。

李隆基的兒子太多了,而且比之前代,更爲複雜。

李淵二十二個兒子,但是擁有繼承權的,只有正妻竇氏生的那仁,李世民十四個兒子,只有長孫皇后生的被人認可,李治情況相同,不是武則天生的,不受待見。

到了李旦這裡,出岔子了,嫡子給庶子讓位了。

而李隆基這裡,更是一筆糊塗帳,嫡庶都不分了,這就是傳承無序,是皇帝這輩子最頭疼的事情。

所以他面對的情況,是祖先沒有經歷過的,而他將這一切都歸咎於王皇后,

因爲王皇后沒有給他生個嫡子,導致他兒子雖多,卻沒有一個能夠實實在在壓服人心的正統。

後來他想效仿爺爺李治廢元配王皇后立武氏,來延續嫡出血脈,可惜反對的聲音太大,沒有成功,因爲他想立的那個,也姓武,如果是其她姓氏,說不定就成了。

他現在真的是心亂如麻,怎麼去控制他的這幫兒子,將是他未來一段時間內,必須做好的謀劃。

「告訴曹日升,今後但凡想進入苑坊的,讓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再給監院加派人手,」李隆基臉色陰沉道:

「朕倒要看看,在朕的眼皮底子,他們還想玩什麼花樣?」

這就叫放水養魚,而李隆基,就是那個終極釣魚佬。

「喏!」高力士點了點頭。

第228章 讖書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307章 買房子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14章 你有意見第79章 回去吧第318章 枉爲宗室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187章 讓皇帝第209章 六味地黃丸第340章 畜......畜生......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10章 沒的選第248章 狗頭軍師第五十九章 挾私報復第387章 隔閡第356章 宰了他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56章 宰了他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282章 兒媳之爭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148章 太原尹第339章 一襲紅衣第104章 雖離乃復有私第211章 兩個都是第149章 狗舌頭第160章 他跟我是一類人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30章 宗籍擴容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343章 報什麼喜報喜?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342章 天塌了第288章 有時候也是可以破例的第95章 粟特人第329章 能幫就幫第295章 最大節日投票第94章 黃鶴樓形象大使第82章 恩怨兩消第368章 託付後事第14章 老子肯定不去第226章 洛陽來的貴婦人第215章 實力派新生代第290章 大魚吃小魚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144章 三戟崔家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274章 貴妃出宮第362章 醉酒第84章 牛李黨爭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270章 做皇帝難度更大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390章 有喜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五十一章 給他找個事幹第195章 早晚死在女人身上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52章 顏值拉胯第371章 聖人英武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293章 我同意第199章 夢中懷孕第300章 死人不會說話第277章 李亨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四十八章 職分不明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103章 一世英名第134章 她是你的相好?第166章 祭祖典禮第200章 願與諸君共富貴第六十章 要死一起死第372章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第298章 國家隊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183章 西市第151章 是誰偷偷,偷走我的心第27章 那你可真不行!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36章 我一定會贏的第174章 伊州大麴第244章 意見不合第225章 生不怕京兆尹第85章 月俸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95章 粟特人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