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

南衙十六衛,其實是沒有空缺的,但是開元朝有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有人身兼數職。

比如你的本官在三省,但也還兼着一座衛府大將軍,不過你對衛府基本沒有實際掌控權,真正掌握軍府的,是李隆基。

他本人就是靠着兵變起家,所以對軍隊的把控分外重視。

如今李隆基發現李琩閒的蛋疼,所以打算給他找個事做,畢竟惹事的一般都是閒人,有正經事幹的,不會惹事。

如果李琩還是壽王,要在衛府掛名的話,百分之百是老大,比如眼下的左衛大將軍,就是李隆基的二十二子,濟王李環。

但很顯然,李琩現在百分之百是個小趴菜,所以進入衛府,級別絕對不高。

一名宦官將詔書送至隋王宅,宣讀之後,趕忙將詔書雙手捧給從地上起身的李琩,笑道:

“隋王當面,奴婢向您問安,聖人希望您早早準備,儘快任職。”

“放心,我會盡快去,”李琩微笑點頭,然後將那名宦官送出王府。

因爲武惠妃的緣故,宮裡大多數宦官對李琩都是非常客氣的,畢竟牛仙童、林招隱大權在握,這兩人可都是武惠妃的人。

“左衛勳一府中郎將?”杜鴻漸接過奏疏一看,頓時皺眉:

“聖人爲何好端端做此安排?”

李琩笑道:“估摸着,是覺得我平日太閒了。”

左衛,爲南衙十六衛之首,掌統領宮廷警衛之法令,以督其屬之隊仗,而總諸曹之職務,凡親、勳、翊五中郎將府及折衝府所隸者,皆總制焉。

李琩對左衛,是非常瞭解的,衛府兵力爲一萬兩千五百人,分爲親府、勳一府、勳二府、翊一府、翊二府五府,主官爲中郎將,號爲五府中郎將。

這座衛府是每月都需要輪番戍衛宮廷的,李隆基給了他這麼一個職位,怕不是在給自己下套啊。

自己如果上任,恰遇輪番,那麼他下面的勳一府至少都有一千人,只要籌劃得當,是完全可以在宮裡發動一場小規模政變的。

當然,這是紙上談兵,實際上李琩在裡面,一個人也調動不了。

就算能調動,恐怕也是剛起事,就被彈壓。

這份工作,對李琩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一個不好,恐怕得死在裡面,但是他不能不去,如果不去,那就是死外面。

“這個位置很有意思,”李琩看向杜鴻漸道:

“當年我向李林甫舉任你,便是要你出任勳一府長史,如今還是勳一府,聖人這是在逗我玩呢。”

“唉.......”杜鴻漸嘆息一聲,中郎將雖然已經是正四品下了,但他覺得由李琩出任,終歸莫名其妙。

他當然是看不懂的,他也壓根不會想到,這是聖人在給李琩挖坑。

李琩大概算了算日子,發覺還真是湊巧,眼下在宮內應番的,恰好就是左衛親事府,那麼下個月,就得是勳一府了。

眼下是九月十七,那麼他至少要在剩下的日子裡,儘快去皇城內履職。

不過這個工作也挺好,上一個月班,歇四個月,當然了,除了上番的那一個月,剩下的時間他也需要整訓衛士,準確點說,左衛的衛士應該叫驍騎。

翌日,

郭幼明從同州返回長安,帶給李琩一個驚掉大牙的消息。

“壞消息是,您的這一千戶食邑,攏共不足八千畝,還非良田,好消息是,他們得按照正常授田繳納賦稅,總得來說,您是不吃虧的,就是那些佃戶,慘了點。”

李琩聽完之後,頓時臉色陰沉,這特麼不是玩我嗎?哪個狗日的給我分的食邑?

要知道,如今大唐的田畝制度,是以均田制爲基礎的賦役制度,也就是租庸調製,婦女耕牛不授田了,只有丁男授田一百畝。

按照一戶平均三個丁男計算,那麼一戶人家,應該是三百畝,一千戶,那就是三十萬畝。

但是李琩心裡也很清楚,老百姓基本沒有人能夠足額拿到授田,那就減掉六成,也就是每戶一百二十畝田,那也該有十二萬畝。

現在好了,八千畝?還沒有當壽王時候的零頭多呢?

“宗正寺那個狗日的,他敢這麼玩我?”李琩恨恨道:

“本來就缺錢,現在好了,真成窮鬼了。”

“不窮啊,田畝雖少,食稅又沒減?”郭幼明道。

他的意思是,不管你的封戶有多少田,他們都是按照每丁男每年納稅二石來收稅,給你交的錢一分不少。

但是李琩呢,不太能接受,我現在能管了的,也就是自己的封戶了,別人活得怎樣,我管不了,起碼得讓自己的封戶,日子安穩一些。

那麼點田畝,除了租,還有調和庸呢,加起來也是負擔不起的。

那麼負擔不起,日子過不下去,就會出現逃戶,納稅人就少了。

食邑與那些貴族們名下兼併的田畝,性質可不一樣,食邑只能收稅,也叫食稅權,但那些貴族的田畝,但凡是田裡長出來的,都歸人家。

“我明天便入宮一趟,以履任新職的名義,設法見一見王鉷,”李琩陰沉道:

“戶部司領天下州縣戶口之事,任土所出之貢賦,我倒要看看,同州的田都在誰的手裡,敢給我分成這樣子。”

“只怕戶部也不清楚,”郭幼明道:

“如今兼併盛行,很多都是隱戶,如果能查出來,早就查出來了。”

李琩沒有吭聲,他明白,王鉷心裡肯定清楚,只不過牽扯到別家利益,他不敢說而已。

當官嘛,最忌諱的就是沒事幹,去找別人的岔,同州在關中,屬京兆府,敢在那裡兼併土地,都不是一般人。

.......

九月十九,李琩進入皇城。

他這一次肯定不能走丹鳳門,因爲丹鳳門進去,是大明宮,皇帝老兒在那裡。

他要去的是主皇城。

走朱雀大街,進入朱雀門,是皇城,朱雀門與太極宮南門承天門中間的這段,就是各部衙門的辦公所在。

而左衛府,就在承天門以東的那一排殿宇之中。

以承天門街爲中軸線,從西往東分別是門下省、殿中省、左千牛衛、左衛。

左衛府的府衙地盤不算小了,基本上相當於長安城的半個裡坊,裡面又設置有五府,日常事務基本都在這裡處理。

皇二十二子,濟王李環只是一個掛名大將軍,人在十王宅裡出不來,所以左衛府的主事者,是左衛長史,眼下是李道堅長子,嗣魯王李潁。

“隋王來的可真快,我昨天剛接到中書省的通知,伱今天就來了,”一見面,兩位宗室成員熱情的打招呼。

實際上兩人的關係已經很遠了,血脈親情都得追溯到李淵那一代。

李潁他們家,以前挺背的,武則天時期,他爹和他爺爺全被流放嶺南,差點死在那邊,後來唐中宗李顯繼位之後,收攏天下宗室,散落在外的老李家成員,才得以陸續返回長安。

像這類宗室,腦子裡只有一個信念,保衛皇帝,只有皇帝好,他們纔好。

所以李琩在他手下做事,想要搞什麼幺蛾子,是絕對不可能的。

“再過十來天,隋王可就要應番了,在此之前,你需要到勳一府,將一切都安頓好,”李潁笑呵呵道。

李琩點了點頭:“我知道,下個月得接番親事府嘛,親事府的主官是誰,我好像有必要認識一下。”

“那是自然,”李潁笑道:

“此人名叫李光弼,襲封薊郡公,前左羽林大將軍李楷洛第四子,不是咱們家的,是賜姓,他是契丹人。”

李琩眉頭一挑,好傢伙,竟然是他?

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83章 美名冠之第11章 大宗嗣小宗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260章 偃月堂議事第384章 你不也有個好外孫嗎?第17章 朕以孝治天下!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320章 以夫爲天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289章 心繫長安第366章 白月光第292章 秘書第165章 當家三年狗也嫌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85章 棺材板第183章 西市第374章 你們不高興嗎?第五十七章 外重內輕第382章 武家二虎第285章 五大巨宦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301章 這是貴人啊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9章 不差我這1個第25章 磧西節度使第233章 七絕聖手第362章 醉酒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75章 金仙觀主第22章 便下襄陽向洛陽第92章 各演各的戲第127章 服務業第132章 律疏上沒有這一條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367章 龍要過江第88章 左領軍府胄曹參軍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49章 狗舌頭第90章 美輪美奐第四十六章 情理切害第390章 有喜第178章 體弱,不能封疆第257章 離開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281章 我要喝健力寶第七十二章 蹭飯第137章 公非人世之人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32章 報喜不報憂第271章 一報還一報第16章 這可不是1般的紅豆第278章 豹鬥犬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204章 豪門與寒門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208章 公主很平靜第328章 不走尋常路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120章 忠心不是擋箭牌第96章 莊嚴一家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24章 道本玄元皇帝之教第335章 捧土加泰山第102章 忠王友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97章 破兇迎吉第314章 十事要說第四十五章 什麼叫大家閨秀第259章 十望州第192章 你可真會捧第5章 我們該如何道別第267章 天生跋扈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76章 上架感言第153章 養老送終第279章 入右龍武軍第207章 真婦人也第231章 妖女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第284章 融合劑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12章 眼下富裕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4章 太原郭氏第七十章 婚假三十天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252章 後顧之憂第360章 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