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紫金魚袋

尚書省下班,一般是準時準點,下午四點一到,六部官員就會陸陸續續離開,除了值班的。

而李琩這天也沒有提前走,就這麼晃晃悠悠的沿着承天門街出宮。

這條街,是皇城的主幹道,直通朱雀門,外連朱雀大街,是整個長安的中軸線。

只要不在大明宮辦公的,下班都會走這條路,所以當李琩進入承天門街的時候,下班的官員已經非常多了。

大唐的官服分爲四種顏色,紫、緋(紅)、綠、青。

文武官三品以上爲紫色,佩金玉帶。

四品官服爲深緋色,五品官服爲淺緋色,均佩金帶。

六品官服爲深綠色,七品官服爲淺綠色,均佩銀帶。

八品官服爲深青色,九品官服爲淺青色,均佩踰石帶。

裴耀卿的爵位是趙城縣侯從三品,職事官尚書右僕射,是從二品,京兆尹是從三品,自然是紫衣大員了。

三品以上的官員,眼下真的不多,皇城內不超過七十個,但是宦官裡面非常多,都是李隆基瞎比賞賜的。

《新唐書•車服志》記載:自後恩制賜賞緋紫,例兼魚袋,謂之章服。

也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皇帝在賞賜衣服的同時,也兼配魚袋,於是就有了“賜紫金魚袋”的說法。

紫金魚袋,就是紫衣加金魚袋。

這是皇帝對低品級官員的恩賜,允許他穿高品級的官員服飾,作爲表彰或恩寵,但是必須在官銜中註明,比如“教坊使節制右驍衛林招隱賜紫金魚袋”。

那麼正兒八經的紫衣,與宦官紫衣,其實非常好區分,因爲宦官沒有鬍子。

你只要在皇城內看到蓄鬚的紫衣,那基本就是大官,剩下的那是太監。

шωш ¤тTk дn ¤C O

從尚書省拐入承天門街的紫衣官員,就那幾個,非常好認的,尤其眼下裴耀卿特立獨行,名義上在尚書省,其實已經管不了這裡了。

李琩早已卸掉甲冑,同樣是紫金魚袋,目光鎖死在了裴耀卿身上。

而裴耀卿聽到周圍有官員在與隋王打招呼,於是也好奇的停下腳步,轉頭朝李琩所在的方向望去。

兩人四目相對,李琩遠遠的微笑揖手,裴耀卿略微還禮,便轉身繼續往前。

但是他沒走幾步,就給停下來了。

前天剛剛與信安王聊起過對方,所以裴耀卿對李琩還是挺感興趣的,於是他乾脆就這麼站在原地,眼神停留在李琩身上。

這是一種暗示,不需要招手,不需要喊話,李琩就可以明白,人家這是專門等他的。

“見過端揆,”李琩湊了過來,沒有再行禮,而是嘴上小聲打了個招呼。

端揆在南北朝時期,是左右尚書僕射的別稱,舊唐書:僕射班次三公,又是尚書令副貳之職……端揆之重,有異百僚。

雖然眼下左右僕射成了虛職,但稱呼端揆仍舊可以,畢竟裴耀卿真的當過宰相,而眼下端揆這個稱呼,主要是指宰相。

裴耀卿笑了笑:“隋王尊位,不用這麼客氣,今日隋王下班有點晚啊?”

下班這個詞,唐朝就有,也稱散職或散衙,唐·孟浩然《贈蕭少府》詩:鴻漸升儀羽,牛刀列下班。

至於上班,是宋朝纔有的說法。

李琩笑了笑:“今天巡視仔細了一點,自然就晚了些,端揆沒去光德坊?”

光德坊在長安城西,西市的隔壁,長安縣轄區,坊內有京兆府公廨。

裴耀卿皺了皺眉:“隋王的意思,是老夫不該來尚書省?”

“您要是這麼理解的話.......”李琩略微猶豫一番,笑道:

“那還真就理解對了。”

“哼!”裴耀卿冷哼道:

“怎麼?老夫平日裡有什麼地方,得罪隋王了?”

他一直都記得信安王的提醒,李琩將來如果針對誰,那麼那個人多半會出事,這不是巧了嗎,人家今天衝着我來了。

李琩笑了笑,湊過去小聲道:

“別跟哥奴過不去,人家多半也不想針對你,前提是你別跟他對着幹。”

裴耀卿一愣,兩條長眉頓時擰在一起,立時會意道:

“韋子金?”

李琩咧了咧嘴:“你也別找他麻煩,這種人沾上一次,就夠倒黴了,別沾第二次了。”

是啊.......老夫當初怎麼會相信這個混蛋,裴耀卿點了點頭:

“老夫明白隋王的意思,事情已經過去,我也不追究了,你爲什麼要好心提醒我呢?”

在他看來,自己與李琩可謂一點交情欠俸,對方無端示好,也許有求於自己?

李琩笑了笑:“我若說純粹出於好心,您一定覺得我很虛僞。”

“正是如此,”裴要卿點頭道。

李琩笑了笑,以最小的聲音說了兩個字:

“蘇震。”

說罷,李琩逐漸走開,朝裴耀卿揖了揖手,就這麼走了。

裴耀卿注視着眼前這位年輕人大步離開,淡淡一笑,繼續緩步而行。

人家當過宰相,腦子靈光的很,心知蘇震這個名字,他在不遠的將來,一定還會再次聽到,而當他再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隋王的真正用意也就清楚了。

本來剛纔他還嚇了一跳,擔心李琩真的盯上自己了,沒曾想人家是來給他提個醒。

不要再招惹哥奴與韋堅,那麼水陸轉運使這件事,也就算是過去了。

他還是比較看的開的,畢竟經歷的太多了,不像韋堅那樣功利心過重,一點虧都不肯吃。

不吃虧?人生哪有不吃虧的時候啊?吃虧是好事,長記性。

裴耀卿在信安王和李琩的兩次提醒下,已經放下了對哥奴和韋堅的怨恨,而他也清楚,沒有張九齡,他根本鬥不過李林甫。

而張九齡已經死了。

.......

每天閱讀十王宅裡的奏報,是李隆基多年的習慣,對他來說,這不是家事,這比國事更重要。

李琩雖然出嗣,但李隆基對他的惦記沒有絲毫減少。

前天的時候,他已經看過監院那份關於李琩的奏報,對於其中蘇震與真陽公主的搭配,他還是挺滿意的,昨天也讓高力士暗中去仔細查一查,蘇震這個人,究竟人品如何。

是的,皇帝看女婿,只看人品。

正如很多做父親的一樣,在對女婿的無數種要求當中,人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有本事,有錢,有能力,有背景,在岳父眼中,都不如品德重要,李隆基已經是集權皇帝,不需要靠着女兒聯姻,來維持與各大家族的關係。

尤其還是個離過婚的,人家大家族的嫡子也看不上啊。

這個人品,其實就是兩個字:老實。

蘇震是個老實人嗎?武功蘇氏,宰相門第,能老實到哪去呢?不過就是一根筋了點,心眼少了點而已。

“是個耿直人,此人還是聖人當年親自敕授殿中侍御史,門蔭起家,從前是庶人瑛的千牛備身,”高力士已經調查清楚了。

皇帝對三品以上官,用“冊授”,五品以上官,用“制授”,六品以下官,用“敕授”,蘇震家裡太牛逼,門蔭肯定是有的,起家太子千牛備身,崗位也算不錯了。

千牛備身,皇帝太子各十二人,屬於貼身侍衛,多出自高門大族的嫡子,李淵就做過隋文帝楊堅的千牛備身。

雖然在唐朝,千牛備身的地位大大降低,但依然是個香餑餑,但蘇震運氣不好,給李瑛做了備身。

御史臺,其屬有三院:一曰臺院,侍御史隸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隸焉,三曰察院,監察御史隸焉。

殿中侍御史是個從七品,王維就是這個官,但因御史臺爲執憲法者,可以卑職舉劾高官,所以人家這個七品,不是一般的七品。

“雖爲十八郎口中戲言,但朕覺得這個人到是挺合適,就是沒有印象,”

李隆基從前不是這樣的。

早年間,他巡查皇城的時候,很多低階官員,禁衛小兵,甚至普通衙吏,他都能叫得上名字來,但是現在不行了,心思不在這上面了。

高力士提醒道:“此人生父便是蘇詵,許國公(蘇頲)次弟,做過長安令,嗣父早夭,今祖父爲蘇踐峻,乃.......”

“別說了,”李隆基擡了擡手:“朕想起了,原來是這一支蘇氏。”

他是想起韋后的女兒,他的表妹,長寧公主來了。

“這麼說,這個蘇震,眼下與長寧住在一起?”李隆基皺眉道。

長寧公主封號,沒有剝奪,但是食邑宅邸全沒了。

高力士點頭道:“回聖人,長寧公主謂其叔母。”

李隆基點了點頭,全都捋明白了,怪不得李琩會聯想到蘇震。

首先蘇震與王維是同僚,王維在李琩面前提起了這個人,再者,長寧的丈夫蘇興,也就是蘇震的叔父,是光祿寺卿,管着珍饈署,而李琩是珍饈丞,長寧的兒子又是楊洄,李琩的妹夫。

將所有的信息彙總之後,李隆基明白過來,怪不得常年憋在十王宅的李琩,會對蘇震這個人如此瞭解。

感情連着這麼多關係呢。

他倒是沒有懷疑李琩是故意給真陽和蘇震牽線的,因爲他覺得自己這個兒子,不會去管真陽的閒事,他沒那麼好心。

“比真陽小了四歲,倒也不算什麼,”李隆基沉吟一翻後,道:

“便讓真陽再嫁吧,公主的婚事,朕總該是要過問的。”

高力士俯身點頭:“老奴會安排妥善,聖人放心。”

他們倆這次總算是被李琩,蒙了一回,不容易啊。

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363章 傳言是真的第六十一章 我的老父親第四十二章 以卑職舉劾高官第381章 錢監第101章 既要馬兒跑第388章 那是老子的地第389章 金花箋第324章 和平使者第258章 你怎麼這麼賤?第36章 長安名士小團體第89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302章 你們得求我第308章 官職小,衙門大第97章 好雨知時節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108章 不禁行走第373章 軍之大者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五十五章 白月光第242章 前因後果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375章 議立新君第219章 好一個癡呆兒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283章 互毆第240章 三五七言第364章 能騙你的都是自己人第2章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第370章 豪情壯志第358章 還差三個月第90章 美輪美奐第273章 點到即止第223章 語言是一門藝術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13章 珍饈丞第353章 入京述職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161章 手勁可真大第116章 也就是我心眼好第1章 朔方節度使第299章 腦瓜子嗡嗡的第280章 白羽大箭第214章 憂君之憂第346章 家賊難防第385章 棺材板第234章 便宜行事第98章 長安百萬家第六十六章 李齊物第168章 願分擔一二第341章 終極釣魚佬第284章 融合劑第348章 三贏第338章 聖人心疼你第295章 最大節日第10章 誰給你賣命第41章 外任之重無比焉第147章 豪蕩第376章 宜稱陛下第109章 什麼叫睹物思人?第228章 讖書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13章 再說就封了第224章 好戰第188章 我也是受人之託第286章 敲鐘第194章 西北三虎第203章 第一責任人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77章 封疆大吏第251章 長安處處失意人第266章 金飾鋪子第四十七章 古怪癖好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3章 16王宅第185章 伴君如伴虎第131章 知法犯法,罪加一等第272章 應該扯平了吧第224章 好戰第274章 貴妃出宮投票第383章 玩命第265章 對錯在人第311章 親戚關係第167章 賞罰第33章 表妹第389章 金花箋第309章 王八看綠豆第369章 朱墨第284章 融合劑第316章 勞民傷財第276章 莫以當代論古人第206章 衆生平等第五十二章 一千個韋堅第294章 五武第323章 口技奇才第268章 領地意識第147章 豪蕩第218章 何所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