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九章 九鼎

張天元不怕莫邪拒絕交易,因爲就算拒絕,他也不會有任何損失。相信警方也不會反對他這麼做的,畢竟如果只是小件的交易的話,也沒辦法挖出更多的料來,釣不到大魚,只是釣點小蝦米,那就沒有意思了。

那邊沉默了許久之後,莫邪突然問道:“張老闆,你是不是跟警方合起夥來想要坑我啊,我記得你這個人很謹慎的,怎麼會主動提出要大件的重器呢?”

“小人之心!算了,愛談不談,反正這個事情,是你來找我的,我要不要你的東西都能活,那麼就這樣吧,掛了。”張天元額頭上已經滲出了冷汗,他知道莫邪這個時候說的話是在詐他,想要套他的話,所以他才更應該堅持,不能讓對方看出任何破綻來。

“別,別掛啊,這說得好好的,怎麼就要掛了呢。張老闆,你也別怪我多疑,這青銅重器不管是運輸還是交易都極不方便。我可以在包裡面放幾件小東西出手,但這着青銅重器卻是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警方查獲的。”莫邪急忙攔住張天元說道。

張天元自然沒有掛機的意思,聽到莫邪這話,臉上露出了笑容,但是話還是說得很決絕。

“莫邪,你也太小看我張天元了吧,只要你願意交易,我可以去銅柱縣跟你交易。運輸的事情全部包在我們身上。讓你運我還不放心呢。我的底細你應該很清楚,運送這樣的東西,還不是問題。實在不行,我動用軍方的車。難道還運不到帝都嗎?只要東西到了帝都,我想怎麼編都行。”張天元一副嫌棄的口氣說道:“你想幫我運貨。還不夠資格,只要你那邊別出事兒,我這邊就不會出事兒。不過我聽說你有幾個兄弟好像因爲私下裡出售青銅器而被抓了,這種人趁早踢出去,不然會壞事兒的。”

不僅將自己身上的責任一腳踢了個乾淨,而且還把責任推到了對方身上,張天元這個手法也是玩得無賴。

接下來,就是寂靜的等待。

張天元知道,莫邪在考慮。甚至有可能在跟別人商量。

“張老闆,待會兒我再給你打電話。”或許是怕商量的話被張天元聽到了,莫邪說了句話,就把手機掛了。

這一等就是半個多小時,張天元已經開車回到了家中,莫邪的電話纔打了過來。

不過這個電話,張天元並未着急去接,不能你想掛電話就掛電話,你讓我接電話我就接電話吧。

他這可不是傲嬌。而是故意要拿一下莫邪,讓莫邪清楚這個事情上他是不着急的。

電話聲響了足足一分鐘時間,然後自動掛掉了。

然後等到張天元洗了個澡出來,電話才又響了起來。這已經是二十分鐘之後了。

“張老闆生氣了?”

“生氣?沒有啊,我只是剛剛回到家裡洗了個澡,沒辦法接電話而已。”張天元淡淡說道。

“好吧。張老闆。我已經想好了,準備跟你做這一筆交易。我的東西絕對是好東西,你找個時間來銅柱縣看看吧。”莫邪說道。

莫邪跟自己人商量過了。銅柱縣可以說是他們自己的地盤,只要張天元到了那裡,那一切就是他們說了算了,到時候就算張天元真得跟警方合作了,他們也能輕鬆搞定。

也正因爲如此,他纔敢最終下這個決定。

“哦,都有什麼東西啊,讓我聽聽。”張天元淡淡說道。

“張老闆一定會感興趣的。”

“哦?什麼東西,說說看。”張天元覺得莫邪應該不會無的放矢。

“張老闆應該聽過九鼎傳說吧?”莫邪就是不肯一下子把話說完,非要一點一點說,就是爲了勾起張天元的興趣。

“九鼎?是什麼時候的九鼎?”張天元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九鼎。

《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爲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九州就成爲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爲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他之所以詢問究竟是什麼時候的九鼎,就是想知道這九鼎是後世重鑄的,還是商周時期的那個九鼎,如果是那個的話,就太牛了,不過估計可能性不大,畢竟大禹九鼎現在只能算是傳說,實際上還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們是存在的,甚至並不知道這九鼎的樣式如何。

以至於甚至有專家說九鼎其實並不是九個大鼎,而是一個鼎它的名字叫九州鼎而已。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不過這個東西是在陝州弄到的,而且是從唐代的墓穴之中得到,估計可能是唐代的九鼎吧。”莫邪想了想道。

聽到這話,張天元自然是有些失望的,畢竟唐代的九鼎,跟商周時期的那就沒有可比性了。

但是失望之後,卻又是知足了。

準確的說,這唐代的九鼎應該算是武周的九鼎,是武則天鑄造的。

武則天登基後的女皇要利用儒、佛、道的思想來鞏固地位。制禮作樂,向來是帝王的能事。武則天享明堂、置七寶、封神嶽、作大樂、鑄九鼎。九鼎是古代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相傳禹鑄九鼎,以象九州。武則天知九鼎難求,遂重新鑄之。

神功元年四月,鼎成,置於洛陽明堂當中,神都鼎名永昌,高一丈八尺,容1,800石。冀州鼎名武興,雍州鼎名長安,兗州鼎名日觀,青州鼎名少陽,徐州鼎名東原,揚州鼎名江都,荊州鼎名江陵,梁州鼎名成,均高一丈四尺,容1,200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56萬餘斤。

如《資治通鑑》引記:“則天順聖皇后中之下神功元年……夏,四月,鑄九鼎成,徙置通天宮。豫州鼎高丈八尺,受千八百石;餘州高丈四尺,受千二百石;各圖山川物產於其上,共用銅五十六萬七百餘斤。太后欲以黃金千兩塗之,姚濤曰:‘九鼎神器,貴於天質自然。且臣觀其五采煥炳相雜,不待金色以爲炫耀。’太后從之。自玄武門曳入,令宰相、諸王帥南北牙宿衛兵十餘萬人並仗內大牛、白象共曳之。”

如果史料記載準確的話,九鼎共用銅五十六萬斤,那平均下來豈不是每個都有六萬多斤了?

要知道,目前國內已知的最大的鼎就是司母戊大方鼎,也不過纔是區區八百多公斤而已啊。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罕見的青銅器貴重文物,它是迄今爲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鼎重83284公斤,鼎大得可以做馬槽,所以人們又叫它“馬槽鼎”。

關鍵這司母戊大方鼎還是合金,並非單純的青銅鑄造。

人們又對銅、錫、鉛三元素用化學分析的沉澱法進行了定量分析,結果表明大鼎的合金成份是:銅佔8477%,錫佔1164%,鉛佔279%,這一分析與《周禮考工記》上說的“六分其金而錫居一”的記載基本是相符的。

如此的話,估計武則天的九鼎也應該是合金的,一個的重量絕對不會少於七萬斤。

這有點不太可能,畢竟利用現代技術鑄造出來的世紀寶鼎也才區區一點五噸重,也就是說一千五百公斤左右而已,這相差也太遠了一些。

所以張天元估摸着這史料記載可能有出入,又或者雖然是用了五十六萬斤青銅不假,但其實大多數都被浪費掉了,只有一部分真正用來鑄鼎了,這樣的話才合理。

想到這裡,他就問了一句:“莫邪,你說這鼎是武周時期重鑄的九鼎,我暫且相信吧,那麼你有沒有稱過那九鼎之中最大的一個由多重?”

“稱過,足足一千八百公斤!比那個司母戊大方鼎還要重得多,而且也大得多。比咱們國家送給聯合國的世紀寶鼎還要重。其餘的八個我也稱過了,都是一千二百公斤,每一個都比司母戊大方鼎要重。我告訴你這個,就是想說,這些東西,絕對是稀世珍品,但交易起來也比較麻煩,所以我想讓你先給個價,然後咱們再談交易的事情,畢竟風險太大,我可不敢冒險。”

一千八百公斤重的大鼎?

這也太假了吧,如果是真的話,這一次只怕是要真正震驚整個考古界了,估計張天元的博物館只怕是得不到了,政府肯定是會努力促成放入帝都故宮博物院的。

真是不甘心啊。

不過仔細想想吧,得不到這九鼎,那政府根據協議,就應該多給他一些別的青銅器,所以他應該最後也不會吃虧,只是這個事兒吧,總覺得有些鬱悶。(未完待續……)

...

第一四七八章 兇悍的小獒犬第四四五一章 騙子第四二六八章 楓丹白露的罪惡第三零三三章 拔出蘿蔔連着紅薯第三九七五章 備戰第二二四七章 打撈方法第三一七九章 褚遂良的書法第七十章 洞府第三二六九章 福特汽車的英雄第四三四五章 皮耶羅的“殘酷”測試第二二八八章 三王到第四四一四章 跳蚤市場之瘋狂石頭 2第三三五章 帝都的黑市傳說第二八七章 歷史的塵埃第九六四章 玩心眼第三六一二章 假銅元事件(二)第五五九章 藥到病除第二四八二章 就是拆你臺!第二四零七章 化腐朽爲神奇第四五二九章 熱火朝天的採香大軍第一九七九章 這不是魔術第二一七零章 發現印璽第三二二五章 文物販子的挑釁第三零二二章 網上交易第三四零六章 憤怒的湯普森第四二一七章 蛇第八二二章 石中皇后第三九二五章 墓事兒(二)第三二八六章 再赴鬼市第四七三六章 這纔是真神!第三二七零章 兩枚沒人要的金幣第四一五六章 另一個白娘子第二一八五章 特殊的骰子第三九三一章 深邃的洞窟第四三九七章 三神器第二五七零章 小葉紫檀木雕第三零零八章 冤家路窄第一九五七章 三寶琉璃球第一八三一章 你無賴?我更無賴!第四一七四章 筆仙附體(三)第二六七五章 金絲種第二二三八章 獵龍號第三六七二章 多看多聽少說話第四七二一章 養花也有講究第三三零七章 洛杉磯奢侈品天堂第四零一七章 田老先生的考驗第四四三七章 扳指也分等級第四零六章 我被愛情撞了一下腰第四三二五章 猛將第一九七七章 怎麼證明風水局?第一三七三章 卓林老爺第二四八八章 高難度的鑑定第二零一章 連續中標第二一零零章 日薄西山的風水局第二七七七章 十大隱士(二)第七章 大書法家的墨寶第三八九四章 姜壞的心思第一二五六章 無心勝有心第三七六五章 鐵證第一八九八章 以假換真第四四零八章 交易中的意外第一九四九章 世界風雲第一三零五章 進入宮殿第一六八九章 徹底被盯上了第四一八章 總督第四零五章 高高在上第八十八章 金箔第三四一三章 也被坑過第四零零三章 小村莊裡的大師第三一二七章 名牌埃文斯第四五一章 “危險”的航行第三八二零章 蟋蟀罐第一八五四章 葉老爺子的宴會第一四六九章 紫麒麟的指引第二零七零章 可怕的虎口煞第二七五零章 人生第一件藏品(二)第二五零一章 寒江獨釣第四章 右軍第一人第一八一九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四七八章 絕世古琴第二四一九章 紫氣東來,五福臨門第三三八六章 畫院考卷第二一零五章 陰陽龍捲第二六三一章 新手玩玉第一五零七章 特效清涼油第七二二章 紫羅蘭王第二二四七章 打撈方法第一零九七章 瘋狂的交易第一七六三章 九龍護主第一六零三章 偷天第二零七二章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三六一五章 毀書不倦第七五六章 歸途第一二四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九七三章 變天了第四七一六章 那些年沒說的事兒第二六零零章 “花錢”第二六二八章 慈禧玉棺第三七零五章 古代的空氣淨化器第三九九八章 神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