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五章 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張天元知道,唐霸天直到此時,還是不太相信他的話的,尤其是他說了那番話之後。

這世上如果只有一個人掌握了某種真理的話,那就太可怕了,除非這個人是個聖人,否則的話,那絕對會出問題的。

就比如說這唐三彩吧,能看出它們是假的,目前來說很可能就只有張天元一個人。

也就是說,如果他心裡頭不乾淨,想要以假充真的話,那完全可以把這些假東西當成真東西賣,基本上是沒人敢懷疑他的,即便是有,那個人只怕也會被當成瘋子或者嫉妒吧。

指鹿爲馬那個故事很形象,跟這個有點像,不過區別在於那個時候的人知道什麼是鹿,什麼是馬,只是單純礙於趙高的權勢而不敢說出真相。

這個則是真假難辨啊,而張天元是最具權威的鑑定專家,他說是真得,那就是真得,說是假的,那就是假的,這也太可怕了。

把真的說成假的,把假的說成真得,全憑他一張嘴了。

但張天元不喜歡這樣的感覺,因爲如果那樣的話,他怕有時候會起到反效果呢,如果他死了,那些本來被他認爲是真品的東西又被說成是假的,到時候樹倒猢猻散,他鑑定出來的好東西也被當成贗品了,那就太鬱悶了。

所以他如果說一樣東西是假的,那無論如何都要找到能夠令對方信服的理由呢,而不是胡說八道忽悠人!

就比如說這些唐三彩,他說是假的。有人相信,有人表面上相信。但心裡頭根本不信,只是礙於他的權威。不敢反駁而已。

“張老闆果然還是做事有原則啊,換了是我,只要認爲是真的,就算找不到理由那也要認爲它是真的,這涉及到了面子問題。幹我們這一行的,這種人還不少呢,昧着良心指鹿爲馬,將假的說成真得,實在是有些可惡。”顧方舟對張天元格外讚賞。他喜歡的就是光明磊落的人,而張天元最起碼在古董鑑定這方面,絕對不會含糊其辭。

“多謝顧老誇獎,等看完了所有的東西之後,我自然會給出一個令大家夥兒都滿意的答案的。”

張天元之所以不能立即說出理由,那是因爲他心裡頭也有疑惑,想要把東西都看完了再做出決定,這樣的話,會更全面一些。

“之前說的是帶來一部分。敢情你這是全帶來了啊?”張天元發現這些物件的數量跟之前王政君告訴他的一模一樣,心裡頭就有點納悶了,說好了是拿一部分過來,這怎麼全都拿過來了“

“嘿嘿。不瞞張老闆,本來是隻打算拿一部分的,可是我就想了。這東西是我花費了那麼多錢買回來的,究竟是真是假。我總得最後再看一看吧。您這名氣在鑑定圈子裡頭那是數一數二的,我把東西拿來讓您看。也是想讓您幫忙給我鑑定一下,嘿嘿,說句不好聽的,是想讓您做我的免費勞力。”

唐霸天很聰明,他知道面前坐着的這個張天元不簡單,如果自己不說實話,那麼張天元也一定猜得到,既然如此,那還不如自己乾脆說出來呢,最起碼博得一個直率的好印象啊。

“你個唐霸天還算老實。”張天元笑了笑道。

“在您面前我哪裡敢撒謊啊。”唐霸天撓了撓頭道呢。

這張天元的厲害之處他還是知道的,銅柱縣那位大師禍禍了多少人,關係更是錯綜複雜,盤根錯節,比他的靠山可硬多了,他小小唐霸天根本沒法比。可就是那樣的人,居然被張天元給弄掉了,他唐霸天可不敢去撞這個晦氣啊。

除非他想破罐子破摔,決心跟張天元魚死網破了,否則他絕對不願意得罪張天元,因爲對他沒有絲毫的好處。

之後,張天元默不作聲地又看了那一系列的紫砂壺,其中有一個是供春樹癭壺!

樹癭就是樹瘤。這種壺的造型模仿樹癭,壺面凹凸不平,有樹皮模樣刻紋。整把壺呈暗栗色,是明代制壺大家供春創制的一種壺式。

據紫砂壺史記載,供春在明代正德年間只是一名書僮,後向江浙宜~興金沙寺一名和尚學習制壺技術。供春壺價值極高,有“供春之壺,勝於金玉”的讚語。樹癭壺是供春最出名紫砂壺造型,傳世極少。

眼前這把供春樹癭壺,高102mm,寬195mm,屬明供春款。

其把稍旁有“供春”二字刻款。

這件自然形體的樹癭壺,以外形似銀杏樹癭狀而得名。壺身作扁球形,泥質成素色,凹凸不平,古縐滿身,紋理繚繞,寓象物於未識之中,大有返璞歸真的意境。壺蓋止口外緣刻有四十五字隸書銘文:“做壺者供春,誤爲瓜者黃玉麟,五百年後黃賓虹識爲癭,英人以二萬金易之而未能,重爲制壺者石民,提記者稚君。”

這裡面所說黃賓虹是近代名畫家,稚君即宜~興金石家潘志亮,至於供春,之前已經有所介紹,被認爲極有可能是紫砂壺的創始人。

說實在的,如果這個供春壺是真得,那麼絕對是價值連城了,張天元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這個供春壺都沒有絲毫出錯的地方,與帝都博物館裡的那件相得益彰,真得是太真了。

可偏偏通過鑑字訣鑑定之後卻是假的,張天元自己都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有片刻時間,他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的鑑字訣出了問題了,所以看錯了,可是這種懷疑也僅僅只是片刻而已。有一個方面,讓他即便不通過鑑字訣,也認爲這是假的,因爲這東西跟之前的三彩仕女俑一樣,都有點太過完美了。

這世上完美過頭的東西,總是讓人不敢恭維的,因爲世上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你那麼完美,若說不是假的,又有幾個人會相信呢。

供春壺名滿天下,歷來宜~興的紫砂名家高手仿製供春壺的人很多。像清代的黃玉磷,江案卿,近代的裴石民,當代的汪寅仙,徐漢棠、延芫法師、等都對供春做過研究和仿製,他們萬變不離其宗,都按照原來供春原作進行仿製。

當代紫砂藝術大師延芫法師在繼承傳統供春壺創作藝術的基礎上,對供春壺的造型進行了大膽地革新。

延芫法師的供春壺在造型上追求千變萬化,將造型和裝飾有機地結合起來,爭取達到完美的藝術效果。其供春作品造型各異,具有較強的整體藝術效果,在傳統供春的基礎上做了藝術變形和延伸,自然美感強烈,形態變化大,時而奇特、時而質樸、時而抽象、時而具體、時而誇張、時而童趣、時而飽滿、時而鏽蝕、時而靈巧、時而敦厚。給人感覺似獸非獸,似木非木,什麼都是,又什麼都不是!

然而不管是哪一個仿製的人,製作的時候都會帶有自己的特點,不可能做得跟真正的供春壺一模一樣。

可是張天元眼前的這個供春壺,造型古樸精工,溫雅天然,質純薄堅實,完全就像是供春親手製作的一般,究竟是什麼人居然有如此功力,可以將模仿達到如此造詣。

他想來想去,似乎出了瞞天王之外,找不到第二個人了。

那瞞天王既是個組織,也是一個人,張天元現在基本上已經有所瞭解了,可這些人是誰,瞞天王的組織頭目又是誰,他還是一點眉目都沒有。

但瞞天王此人十分自負,所以他製作的仿品絕對會有自己的標記,只要張天元能用鑑字訣一看,就能找出來了。

但眼前這個供春壺,卻找不出絲毫標記了,可鑑字訣確定它就是假的,跟之前那幾個三彩仕女俑一樣,也是找不出什麼漏洞或者標記。這給張天元說明情況造成了極大的麻煩。

他總不能爲了這個事兒把自己鑑字訣的秘密公佈出來吧,再說了,就算是真得公佈出來,那也得有人信啊,別人不信就算是真公佈出來那又有什麼意義。

拿着那供春壺沉思片刻之後,張天元無奈搖了搖頭,還是將那東西放了下去,隨後又看向了一尊三彩馬。

這件唐代三彩馬高70釐米,長82釐米,絕對算是唐三彩裡面的大傢伙了。

馬頭略向左下傾,戴轡頭,雙耳豎立,眼睛圓睜,張口,馬鬃剪齊,上飾菱格紋,頸後部左右各有一綹下垂的馬鬃,有攀胸及綠色鞅秋。鞍韉施朱,配鎏金馬鐙,四足分立方板上,馬通體以白釉爲主,鬃施褐色,轡頭、鞅秋綠褐相間。

金屬馬鐙始於十六國、南北朝時期,中國爲最早使用地區。馬鐙的使用,不僅減輕了騎者的勞頓,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戰爭的方式,從而帶動了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馬鐙在隋唐時期已經被普遍使用,但反映在陶馬上的卻很少,此件三彩陶馬正爲我們提供了實例。

如果這東西是真得,那還好解釋,可關鍵它是假的,而仿製的人,連這種細節都把握的非常好,沒有絲毫的紕漏,估計這個人對唐代歷史,甚至對古代的歷史都有非常深刻的瞭解。

張天元有時候就在想了,此人該不會就是那種既瞭解陶器,又懂歷史的大師吧,只是偶然製作了一些東西自己把玩,卻不想東西流落到了別人的手裡,纔會造成現在這種情況。(未完待續……)

第一五三五章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第四七三一章 押注 1第一五九章 煮玉論真僞第八三零章 八隻老碗的故事第三七九四章 狸貓換太子的把戲第一四三六章 一報還一報第四四七章 青春不老藥第三八五八章 宋代香爐第一八二八章 各懷心思的來客們第三五七八章 外行也能鑑定古董第四七四六章 豆青能比帝王綠好?第三七六八章 有錢人對撿漏也感興趣第三五六九章 各懷鬼胎第五四八章 敗家子第六四七章 有錢不賺是傻子第二六一七章 可憐又可恨第二六六七章 絕不讓價第四四零三章 失魂落魄的左竹真雄第二一一七章 獎金並不白給第一五七六章 關於珠寶的講座第四七八六章 附體第四六三章 和局與對子第八六三章 淚別第四五七六章 信不信由你!第一二零章 “三堂會審”第二九七零章 清風道長第三一四二章 鹹菜罈子?第一一六六章 地氣晉升第二零六三章 開天闢地第二二二零章 艦船衛隊第四零三零章 畫符第一四七八章 兇悍的小獒犬第一零七八章 絕無僅有第八十九章 明朱三松竹雕筆筒第四二三七章 地宮壁畫(一)第三三九三章 大盜(二)第四四八三章 遇到麻煩了第二三七八章 先進裝備第二八七一章 再遇子岡玉第二三九四章 族譜第三十一章 藏寶第八五八章 版畫第三零八四章 琢玉高手姚宗仁第二一五二章 巨門第四五二六章 尋找象冢第三一八四章 初唐的彌勒佛 2第一零二七章 尋寶計劃第三四九九章 珍稀草書第一二五四章 不服不行第二六一八章 價值萬金的古玉化爲濃湯第二一二零章 搶救性發掘第一一一五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三零三三章 拔出蘿蔔連着紅薯第四三三六章 鬥寶(四)第四六二六章 續命之法 3第一一八六章 三叔莫邪第一九四零章 兩套同樣的東西第二零零五章 強扭的瓜不甜第三一六章 雞蛋與鑑寶第四二四二章 逃出第四六四章 運氣好不如人品攢的好第一二六零章 有錢人的用心良苦第一三四零章 博物館的黑名單第四零四三章 騙術 2第四零九五章 不合理的佈局第一四四一章 一覽衆山小第一二五九章 沒落的皮影第三零八章 四友贊第二九八八章 招財貓第四七三二章 押注 2第三五三章 從專家到大師第二六七二章 佛像第二九二二章 驚人的法器猜想第七五零章 毒蟲之災第三三三九章 春日至寶第二四八五章 證明是真貨第一六七二章 黃金之都第一一六二章 御用畫家第一二九六章 又一個大師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一一三三章 收藏者聯盟第二五七八章 詩書畫三絕第八章 夢尋第三二一九章 沒底款的好瓷第九一九章 人類最光榮偉大的事業第一零二零章 承影含光第一七九五章 博物館遇到對手了第二六四一章 古賢會第三五七六章 李老的收藏(一)第三二一七章 古董國王第一零八六章 貨比三家第三零五四章 有意思的山料第四二五二章 雙贏的合作第二零三章 零號標王第一三零六章 羊蹄糉子第一四三五章 雲墨與外國佬第二六三六章 學無止境第二二八零章 誰打眼了?第二二零三章 奇怪的賭法第一八零七章 專家組到場第四七二三章 各路老總彙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