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二章 玉琀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從這雕刻的特點來分析,應該是在石棺製作的時候就刻上去的。說明這個石棺的主人是個美女啊,深得墓主人的喜愛,如此厚葬,也就說得通了。”

柳若寒此時露出了一點笑容:“或許他們之間會有一段比較美好的愛情故事呢。”

“那也未必,搞不好啊,是墓主人求愛不成反而殺了這個女孩子哦。”張天元聳了聳肩道:“最近播出的新聞你沒看嗎,有個人拿着玫瑰去找自己的女神求婚,結果被拒,然後就用刀把女神砍死了,這種人還真不是沒有。”

“就你會破壞氣氛!”柳若寒瞪了張天元一眼,沒好氣地說道。

“好了好了,你們兩個也不要吵了,還有最重要的事情沒做呢。”李明光上了年紀,聽到人吵架,腦袋就“嗡嗡”響,所以急忙把兩個人給勸住了。

“還有什麼事情沒做啊老師,石棺裡的文物不都取出來了嗎?”張天元疑惑地問道。

“你沒聽說過玉塞九竅嗎?”李明光笑道:“你小子啊,上課肯定沒好好聽。”

“老師您說玉琀吧?”張天元不是沒聽說過,只是剛剛心思不在這上面,聽李明光說起玉塞九竅,瞬間就明白了。

“對,就是玉琀!”

李明光點頭道:“玉琀又稱‘含玉’,是含於死者口內的葬玉。玉琀各代形制不一。商周玉琀有玉蟬、玉蠶、玉魚、玉管等,春秋戰國時玉琀有玉豬、玉狗、玉牛、玉魚等。多爲各小動物。”

“漢時期人多以玉蟬作琀,寓意非常明瞭。蟬由地下洞出得生。除《後漢書·禮儀志下》寫‘飯含珠玉如禮’的‘禮儀’意思。玉琀在亡人口中,無非是要亡人‘蟬蛻’復生,靈魂延續。這就是琀,它的形象是一隻收斂翅膀的蟬。”

“作爲琀的物件上是沒有孔眼的,個別玩玉的人非要在琀的雙目間吻部打眼穿繩佩戴,也不會遭到反對。琀是玉蟬,但並非所有的玉蟬都是琀,因爲有着太多的第一回工藝上就已經打了孔眼的玉蟬,它的作用原本就是爲了佩戴。”

“教授。這可不好取啊,要通九竅,怕毀了屍體啊。”一個工作人員爲難地說道。

如果屍體只剩下骨頭,那玉琀就很容易拿出來了,可是眼下這具屍體卻有點特殊,它並沒有腐壞,所以要取出來還得從九竅之中取。

何爲九竅?

通俗的講:“九竅”即指人體的兩眼、兩耳、兩鼻孔、口、前陰尿道和後陰****而言。

正因爲如此,這在屍體沒有腐壞的情況下要取出來真得是不容易啊。

“這種事兒雖然罕見,但你們應該已經在實習課上練習過了吧。今天就是實戰,我不可能一直替你們操作。”李明光很是嚴肅地說道。

這一次帶來的幾個專家,都是李明光的徒弟或者學生,不過跟張天元不是同一級的而已。

聽了李明光的話。幾個人纔打着膽子開始行動了。

其實過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複雜,有鑷子這種工具,取出來很容易的。

“漂亮啊。難怪都說漢代的玉琀是最精緻的,果然如此!”

李明光戴着手套。隔着塑料袋觀察了一下那玉琀,實在是精美絕倫啊。

玉琀中最有特色的當屬漢代的玉蟬。其線條簡練,粗獷有力,刀刀見鋒,表面平滑光亮,邊沿棱角鋒利,翅尖幾可刺手,素有“漢八刀”之稱。

東晉以後,玉蟬幾乎不見,宋代仿古之風大盛,玉蟬又開始大量出現。

但自宋以後,玉蟬作爲佩飾用的功能日漸突出,紋飾也漸趨繁縟,有的翅膀竟像蒼蠅翅那樣撇開,早失去了漢代玉蟬的那股神氣,特別是器物邊沿及翅尖被磨成了圓角,這是判斷是否爲漢代玉蟬的重要依據。

總體來看,玉琀製作非常精細,大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眼前這玉琀,一看就知道是漢代的,絕對不會錯了。

“張老闆,這東西值錢嗎?”李勝利湊過來問道,果然在他眼裡,不知道漂亮是個什麼意思,價錢纔是最關鍵的。

“你猜猜看。”

張天元笑了笑,對於這玉琀的價格,他倒是真有過研究,也曾希望能夠得到一些來研究,可是遇到的那些都不如今天見到的這玉琀出色啊。

“我猜?”

李勝利撓了撓頭道:“一萬塊?”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真是不應該讓你猜的。你要明白,這隻玉琀在雕工上和沁色上,都屬於極品,雖說對於考古的價值不如私印之類的東西大,可是在收藏市場上價格一直高居不下啊,一萬塊你摸摸或許可以。”

“真有這麼好嗎?”李勝利撓了撓頭道:“那十萬總該差不多了吧?”

張天元還是搖了搖頭道:“張曉風在《玉想》裡面有一段話‘今天,我入土,像蟬的幼蟲一樣。不要悲傷,這不叫死。有一天,生命會復活,會展翅,會如夏日出土的鳴蟬……’,這恰如其分地解釋了古人用玉蟬的原因,就是夢想可以復活!”

“古時候陪葬物裡最纏綿的東西或許便是玉琀蟬了,蟬色半透明,比真實的蟬爲薄,一般是含在死者的口中,成爲最後的一句沒有聲音的話。”

“在古人看來,蟬是清高聲遠、潔身自好的象徵,因此蟬的造型很早就爲中國先民所使用,生以爲佩,死以爲琀。兩漢玉蟬多用和田白玉、青玉雕成,用料講究、形制古樸、質地上乘。”

“而咱們發現的這玉琀,美質良工,俊逸挺拔,用和疆頂級羊脂白玉製成,通體潔白晶瑩,光滑輕巧,直欲振翅飛去,十萬怎麼可能買得到啊。”

“你又是怎麼判斷出來這是漢代玉蟬的呢?不會僅僅就從漢八刀來判斷吧,這種技術後世也完全可以模仿出來的。”柳若寒忍不住問了一句。

張天元笑道:“漢代玉蟬器型規整平正、雕工渾厚、優雅適度、變化較少,因此有一定鑑別標準。”

“兩漢玉蟬頸部皆有弧線數條;背脊弧度平整,雙翼對稱、長而窄,如肺葉狀,尖端挺勁見鋒,有扎手的感覺;腹部微凸,可見陰刻線紋數條;尾作弧形漸收,數條橫刻線表示具有伸縮功能的表皮;漢代拋光技術先進,打磨平滑光亮;琢工講究乾淨利索,整體形象大氣,線條洗練、硬朗,雕琢有力。”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未完待續。)

第四二七三章 運氣來了,誰也擋不住第七五八章 國情不同第二七五章 明清傢俱第一五八三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九十九章 酒廠第三零零零章 九根翎管第四六五五章 神廟地圖的線索第三一六章 雞蛋與鑑寶第一一五三章 奇葩的致死原因第二八零七章 小地方大專家第四二二一章 芭蕉第三三八二章 雞翅木酒櫃第四四五二章 栽贓陷害計劃第三九一二章 生意上門第三七二四章 奉旨養老第三二六三章 打翻的銀器攤第一八五二章 失竊第三七四章 大牀與文化範第四五九九章 喪命第三五四一章 燒紙船第二八三八章 夢寐以求的好東西第一一四五章 法律顧問第一七二章 寧買一線,不買一片第四五一一章 猛虎查吉爾(一)第二四三零章 嫌出價太少了?第二六九九章 古戰場真相第三七九四章 狸貓換太子的把戲第三六七零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第一五二六章 唐三彩第一六五一章 神奇的清涼油又來了第一一五九章 昂貴的古堡第三四五三章 大意失寶 2第三五九九章 被騙的辛酸(一)第三八一二章 老美也是看人下菜第四四一九章 國之重禮第二六二三章 門後面的東西第一三七九章 灌頂第四四三八章 調查第八四六章 四世同堂第二八一一章 傳奇畫師(一)第一五七二章 酒桌上不談工作第一六七八章 欺軟怕硬第二八六七章 又見風水法器第三八四二章 按錢論罪第一零六四章 貧民窟裡的貴族第三六九六章 走火入魔第一零七二章 不公平卻合理的交易第一八八零章 價值連城的彩頭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四零三二章 化龍經的故事(二)第一四零二章 RPG第九六五章 拿得穩,放得下第一九六六章 長見識了第四八一八章 窺探帝陵第一八一零章 讓你一招!第九四九章 智障兒第一八一章 六扇“門”第二五三七章 另有計劃第一八四七章 金蟾第三三五八章 真假田黃 2第二一一九章 漢青銅器第一六一八章 別去國外第三四八四章 晦氣的東西第三四二二章 備受爭議的畫作第二八六二章 桌子腿的神效第三一零章 制定規則的人第四零四七章 絕品珍寶第一九三五章 幹了幾件大事兒第二九一八章 玉豬龍第四一七零章 高古瓷第七九五章 珍貴的禮物第九九八章 獨一無二第一一五一章 登上展臺的母女第三四五七章 鑑賞會第四八一三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一六二五章 請客都排不上號第二四五二章 外地人和碰瓷攤主第三零三六章 拍賣公司找上門第四八八章 十億豪賭第一一一七章 好戲開鑼第六二六章 賭中賭第三六二四章 鏟地皮的都非“好人”第二三八六章 巨大的懸殊第三九六八章 龜形玉飾第三八一零章 琉璃鴛鴦擺件第四八五零章 黑羅小城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四四六四章 和談,厚禮第二八一章 重返帝都第五九二章 地圖和文字第一零六零章 將軍俑第三六零四章 高冷瓷器(一)第五六四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二一四八章 第二具盜墓賊的屍骨第一二六一章 男扮女裝第二七一一章 試驗品第二六二二章 狼頭人身第一零四章 鎮國之寶第一五九一章 鬼麪人第九四六章 國民老公解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