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八章 以假亂真的民國瓷器

“我曾經在故宮博物院看到過,這一團蝶圖碗仿製得十分成功,幾乎與真品絲毫不差!”

“真絲毫不差?”展飛驚愕道。

“當然了,這世上都沒有完全一模一樣的片樹葉,自然也不可能會有兩件一模一樣的東西了,仿製再好,當然還是會有差別的,但這個差別很小,小到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來。”

張天元研究了很長時間,才總結出瞭如下幾點

1.胎體略厚分毫,以手度之稍沉一點。

2.民國時雖經調製焙燒,色彩尚屬豐富,但終究難於雍正時的色彩相比,舊器中的胭脂紅、翠毛藍、秋海棠等嬌豔之色已然缺失。

3.後掛彩團蝶圖碗不僅底釉泛青,而且器內釉面有黑疵點,這是由於胎釉淘洗不淨、提煉不純、鐵質雜物殘存於釉表所致。

雍正本朝的粉彩,所用的素白胎是百裡挑一的,這樣帶有明顯缺陷的白瓷胎是不會入選的。

4.雍正官窯彩料的配置十分講究,而且經過月餘的貯藏後方可使用,使用前還要儘可能地研磨得極細極勻,而且還要使用油料當調和劑,使色彩滋潤而微泛一層油光。

而民國的仿品色彩黯淡不夠光亮,彩面發澀不夠鮮豔,肉眼觀之,彩釉的明度及滋潤感均較真品遜色。

然而即便是知道這四點,大部分人也是看不出來的,因爲太過微妙,沒有特別的手感和眼力,真想要把這些東西通過肉眼看出來,那無異於白日做夢啊。

“不過即便是有微妙的差異,但也不得不承認,民國有部分瓷器,哪怕只是高仿瓷器,都做得十分精妙。”

清王朝覆滅後,受袁世凱之命,郭世五在陶瓷鎮聘用、集中了原燒造官窯瓷器的大量人才,花費極大氣力,燒造出了“不是雍乾官窯、勝似雍乾官窯”的瓷器。

袁世凱倒臺後,繼郭世五之後,又有帝都劉勉之去陶瓷鎮仿製官窯瓷器。

他在郭世五先期營造的攤底上,將雍正、乾隆的官窯仿製水平推上了一個新臺階。

據說他從當時官方的古玩陳列所,也就是故宮博物院前身取出樣品,又經當時帝都古玩行的著名鑑賞家指導,在十分秘密的情形下進行籤合同、限量仿製,每樣只仿一、二件。

這種真正意義上的“民仿官”是從民國六年開始的,劉勉之當時是德泰細瓷店的副經理,被譽爲“民仿官”第一人。

德泰仿製官窯瓷器在當時名氣很大,京城收藏家、古玩行人、故宮博物院的人都與劉勉之有來往。

劉勉之爲他們燒造了不少足以亂真的明清官窯瓷器。

如給津城古董商仿製的康熙官窯青花羣猴嬉戲圖鳳尾瓶,此瓶後賣給了北洋政府一下野的督軍。

給帝都最大的古董商嶽彬仿製的康熙官窯五彩鸚哥,這東西后銷往美國,日本和法國也有五六隻,國外一直當作珍品收藏着。

這種事兒不免有幾分可笑,但卻印證了當時的瓷器高仿水平有多高。

可以說,這劉兄的水平怕是不比已經死去的瞞天王差的,甚至可能在文化底蘊上還要高上許多。

更重要的是,他們仿製的東西,從來不做標記,就是爲了賺錢,所以你很難從標記上去確認那是真品還是仿品,許多專家都在這上面栽了跟頭。

繼德泰之後,津城鍋店街上的同泰祥在仿製官窯瓷器上亦步亦趨,逐漸做大。

溥儀在津城張園時,給溥儀當差的人也常去同泰祥購買仿製官窯器,有的僕人以假換真,矇騙主人。

收藏官窯瓷器最多的是內務府曾家,他家的花園、居室、客廳、走廊裡到處擺放着官窯瓷器,每十天更換一次。

比如,這十天擺的是康熙官窯,後十天則換作雍正官窯粉彩瓷器,這樣更換一年,曾家居然也不會在樣式、色彩、年代上重樣的,以此鬥富。

曾家官窯這麼多,也常派人去同泰祥購買仿製官窯器。

曾家的鄰居是湯家,湯家沒這麼多官窯,又不服氣,於是就去同泰祥購買仿製官窯瓷器。

湯家在津城英租界剛安家時,曾用大排子車從同泰祥往自家運送仿官窯瓷器,拉了三天沒拉完。

當時津城最富的人家、財產按銀元計算超千萬的有兩家:慶王爺的後代和和陳光遠,他們同樣買同泰祥的仿製官窯。

陳家買仿製官窯用來以贗充真,戲耍別人取樂。

抗戰爆發後,津城同泰祥東家兼總經理李春生,於1940年將在陶瓷鎮積存的仿製官窯瓷器從九江口運往津城。

共僱用大木船數十隻,所載貨物近千包(箱),包括仿明清官窯瓷器上萬件,其中有李春生二十餘年來搞仿製的精品,也是他財產的大部分。

不料船行至錢塘江被日本駐杭城灣海軍阻截,後交涉兩年,沒有下落。

據說,是被運往日本了。

張天元看着手中的這些瓷器,不由聯想到了李春生的這批貨,究竟這批東西是被運往了日本,還是途中遺失,就很難說清楚了。

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津城同泰祥拍賣全部貨底,大量的官窯瓷器中,除了仿製品外,夾雜着原先仿製時用的真品。

當時誰也沒有顧及,論堆出賣,價格極爲便宜。

據官窯瓷器後掛彩專家劉永清說,他當時用很低的價格從同泰祥買了一堆貨,其中一些仿製品,連他都無法辨認真假。

有一對仿乾隆官窯茶葉末古銅彩的花觚,實在看不出是仿的,他說:“我要不上手,還以爲真是乾隆官窯呢。”

據史料所載,當時德泰、同泰祥仿製的官窯瓷器,大量出售給香港地區、日本、以及東南亞各國。

而帝都的古董商,則選取數量極少的精品,他們以假亂真,使顧客難辨真假。

當時,同泰祥賣給帝都古董商的精品中,有一對仿乾隆官窯海水紅月雙耳背壺,繪畫精緻豔麗,胎質白膩瑩潤。

這東西后由“鑑古齋”賣給了日本山中商會經理高田,高田如獲至寶,視爲真品,將它運往日本東京展出。

此外,還有仿乾隆官窯琺琅彩瓶三對,是最精美的,連收藏三十年的大收藏家沈吉甫都打了眼,以爲是真品。

(~^~)

第一七五二章 甬道壁畫第一四三章 賣玉葬母第二五三一章 買了第二五一章 玉出崑崙第三九八一章 死訊第一九一二章 鑑寶組織的對決第四六零八章 糉子第三三五章 帝都的黑市傳說第三九一零章 被抹去的大師痕跡第四六三章 和局與對子第八零零章 化妝第一千章 飛機夢第三零七二章 異寶龍相第一七一八章 失事船隻第二八七五章 神龍座第十四章 連環畫和珊瑚手鐲第三六七四章 貴妃榻第二七九六章 二鬼子賣畫第四三五章 揮金如土第三四三八章 宋代鈞瓷第三八零六章 忌諱(二)第三三八七章 神奇的交易市場第三五一三章 不科學第四一四七章 針對美聯日化的行動開始第三六一九章 挑撥離間第三二零七章 黑店第三六七一章 宋代粉盒第一三三七章 珍寶堆裡的小銅瓶第八二四章 琉璃廠和潘家園第二十八章 獅子核桃與葫蘆第二三八二章 暗哨第四五八八章 硬搶第二零七八章 治標還是治本?第四六六二章 價值二十五萬美金的牙籤第四八三章 趁火打劫啊第三一二九章 大客戶第三三三一章 盜門聚會第三八一七章 寶地第四八零七章 相墓第一四六八章 如此偉大的母愛第三七二二章 蘭特的歪心思第四零三零章 畫符第二五二九章 這書生脾氣不好第三五五四章 被套路了第三四六六章 綠松石第四七八一章 探別墅第一五四四章 一家小店第三零三零章 專家就是有水平第四一一五章 不起眼的山料第一一六六章 地氣晉升第二五八零章 丈母孃犯二第一七四四章 黑水花蛇第二三六二章 神刀第三四八五章 書房之寶第三一七零章 老傢伙把人都得罪全了第一一一五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三三三四章 才女陸小曼第二七三四章 天價食物(二)第二八五章 古代豪宅第四七四零章 胸有成竹的陳總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二六二章 承包玉礦第一千章 飛機夢第七八五章 進貢和回禮第一零七六章 才女和衣冠禽獸第八九二章 仙女第三九零六章 所謂血光之災第三九四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一八二一章 獅心王的貨幣第二一五二章 巨門第一八六章 瘋子的買賣,瘋子的等待第三二七零章 兩枚沒人要的金幣第二七一四章 武田晴子第一六八零章 雷切爾第三九二章 瘋子的一億第一四八零章 多少錢也不賣第四五零六章 藥香第四一五八章 黑木一間之死第四六一零章 滅僵 2第一二八二章 水下探險第四六零九章 滅僵 1第二一七一章 唯我獨尊第一九六三章 寶葫蘆第九二三章 一抹紅雲俏天下第一六七八章 欺軟怕硬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二零七七章 山中野叟第二零七零章 可怕的虎口煞第四八四二章 殘忍的盜墓賊第八八七章 賓至如歸第四七六九章 假符籙第三五一四章 酆都第四八四八章 索魂(二)第四六七九章 吸血蛇第二一七章 榮歸故里第九四六章 國民老公解石頭第三六七八章 騙術(二)第一八七八章 直搗黃龍第二七三二章 詭異刀劍(二)第三七五三章 破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