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零六章 誰纔是冒牌?

如果與平生所聽到的不相符,顧炎武就打開書本驗證,必定要弄清楚才罷休。

騎在驢上無事時,他就默誦諸經註疏。

碰上老朋友,他往往記不起他是誰了。

有時掉到崖下,他也毫不怨悔。

顧炎武這樣勤學,終於成爲學問淵博的大家,沒人可與之抗衡。

顧炎武曾經客居帝都。

一天,在朝廷做官的王士禎去他住所拜訪,對顧炎武說:“先生博學強記,請您背誦一下古樂府《蛺蝶行》好嗎?”

顧炎武當即背誦出來了,一字不遺,同座皆驚。

《蛺蝶行》雖然只是一首僅僅五十六字的短詩,但它較生僻,要完整地記在腦海裡是不容易的。

歷史上關於顧炎武的書法,提到的不多,但是顧炎武的字兒,絕對漂亮。

“就是《洛神賦》又如何?”

那中年專家問道。

“你說我是冒牌專家,那麼我倒是想問問您這位正牌專家,曹植當初寫出《洛神賦》究竟是爲了什麼?”

張天元笑着問道。

這專家可不想在這麼多人面前丟臉,於是想了想道:“公元二百二十二年,魏黃初三年。

曹植從鄴返回封地鄄城的途中,他寫下了一篇文章。

在這篇文章裡,曹植說自己在途經洛水時邂逅了傳說中的伏羲之女洛神,極盡描摹這位佳人的風采神姿,字裡行間充斥着強烈的傾慕之情。

他就象是一位陷入瘋狂熱戀的年輕詩人,把所能想象到最美好的詞彙,都毫不吝惜地加諸在這位女子身上。

這就是中國文學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賦》。

其中諸如“翩若驚鴻,婉若游龍”、“凌波微步、羅襪生塵”之類的描繪,已成爲千古名句。

在《洛神賦》的背後,還隱藏着一段耳熟能詳的曹魏宮闈公案。

據說曹植對曹丕的妻子甄妃懷有仰慕之情,卻終不可得。

《洛神賦》裡的洛神,其實就是暗指甄妃,曹植籍着對洛神的描寫,來釋放自己內心深處最爲熾熱卻被壓抑已久的情感。

唐代李善在《昭明文選》後的註解講了這麼一個故事:最初想娶甄妃的是曹植,結果卻被曹丕搶了先,曹植卻一直念念不忘。

在甄妃死後,曹植入朝去覲見曹丕,曹丕拿出甄妃曾用過的金縷玉帶枕給他看,曹植睹物思人,大哭一場。

到了晚上,甄后之子曹睿擺宴請自己叔叔,乾脆把這個枕頭送給他。

曹植揣着枕頭返回封城,途經洛水時夢見甄妃前來與之幽會,有感而發,寫成此篇。”

聽完此人的話,張天元笑了笑道:“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可惜的是,編的有點不靠譜兒。

歷史上的曹丕,是個出了名的小心眼,對自己的弟弟從來欲除之而後快,七步成詩的故事人人皆知。

曹植被他死死囚禁在封地大半輩子,最後鬱郁而亡。

其他兄弟如曹彰、曹袞、曹彪等人,處境也是一樣悽慘。

曹丕這種防兄弟如防賊的態度,就連陳壽著史時都有點看不下去,評論說

‘待籓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又植以前過,事事復減半,十一年中而三徙都,常汲汲無歡,遂發疾薨。’

這樣一個男人,如果知道弟弟覬覦自己老婆,不怒而殺之已屬難得,怎麼可能還會把老婆遺物拿出來送人呢?

何況送的還不是尋常之物,而是曖昧之極的枕頭。

後世李商隱揶揄這段典故,寫了一句詩:‘宓妃留枕魏王才’,可見枕頭這東西,是很容易讓人產生不良聯想的。

曹丕再缺心眼兒,也不會這麼主動把一頂綠帽子戴在自己頭上。

由此可見,李善這個故事,編的着實離譜,不值一信。

所謂曹植與甄妃如何如何,不過是文人的美好想象罷了。

甄后,是曹丕的妃子。

作爲小叔子的曹植居然動了愛慕之心,這就兄弟之道言,是其不義,就君臣之道言,是其不忠。

不義不忠,大逆不道,成何體統?

於是從古至今,便有一支浩蕩大軍,來辨僞正本,口誅筆伐。

唐彥謙曾經說:‘驚鴻瞥過游龍去,虛惱陳王一事無。’

陳王,就是指曹植。

宋人劉克莊卻說,這是好事之人乃‘造甄后之事以實之’。

明人王世貞又說:‘令洛神見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傖父耳。’

清代又有何焯、朱乾、潘德輿、丁晏、張雲等人,羣起而鞭撻之。

把他們的論點綜合起來,大概有如下幾點:

第一,曹植愛上他的嫂嫂很不可能。他沒有那麼大的膽量寫《感甄賦》。丕與植兄弟之間因爲政治的鬥爭,本來就很緊張,曹植寫《感甄賦》,豈不是色膽包天,不怕掉腦袋了嗎?

第二,圖謀兄妻,這是‘禽獸之惡行’,‘其有污其兄之妻而其兄晏然,污其兄子(指明帝)之母而兄子晏然,況身爲帝王者乎?’

第三,李善注引《記》所說的文帝曹丕向曹植展示甄后之枕,並把此枕賜給曹植,‘里老所不爲’,何況是帝王呢?極不合情理,純屬無稽之談。

第四,《感甄賦》確有其文,但‘甄’並不是甄后之‘甄’,而是鄄城之‘鄄’。‘鄄’與‘甄’通,因此是‘感甄’。曹植在寫這篇賦前一年,任鄄城王。

第五,《洛神賦》一文,是‘託詞宓妃以寄心文帝’,‘其亦屈子之志也’,‘純是愛君戀闕之詞’,就是說賦中所說的‘長寄心於君王’。

這位專家你所說的,不過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理解太過片面可笑,真不知道誰纔是冒牌專家?”

“你!”

那中年專家臉色難看,紅得就好像被燙熟的豬肉似得。

“我什麼我?”

“你這屬於偏門,不算數!這是歪門邪道!”

中年專家吼道:“靠這些來詆譭我,就是冒牌專家的特色!”

“是嗎?那請問你知道這幅字的作者是誰嗎?”

張天元笑眯眯地問道。

顧炎武自署的那個名兒,一般人還真未必能注意到。

張天元這麼問,也就是想試試看這個縣城級別的文物專家到底能達到什麼程度。

這人的表現,實在讓他失望透頂啊。

哼哧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東西了。

“哈哈哈,這就是所謂的正牌專家嗎?咱中國專家的臉都被你給丟盡了!”

張天元沒有給這人面子,你非要來較勁,簡直活該。

(未完待續。)

第一一二三章 惹不起的人第一六三七章 失落的瓷器技術第三五九一章 寶相唐卡第三五九三章 不要錢?第二二八九章 都是牛人第二八八七章 自作自受的黃世仁四四四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六四五章 古董圈子裡的“朋友”第二一三三章 屍骨第四一五二章 開天眼第九十七章 人才第九零二章 服務意識第二九零五章 超級古玩城第三八六八章 玉管(一)第六二七章 公開解石第三四零二章 西方藝術品的硬通貨第六八零章 爲了搶翡翠臉都不要了第三四零二章 西方藝術品的硬通貨第八八七章 賓至如歸第二零四三章 她的名字叫素問第三一七二章 治你的臭毛病第一九七七章 怎麼證明風水局?第五五四章 聶震的園林夢第二六一九章 買地第九零五章 大鯊魚第四八三九章 老教授的心思(一)第四四四九章 馬上封侯第三三八七章 神奇的交易市場第四二四四章 漂亮的卡地亞戒指第三二六四章 收藏銀器的學問第四零七二章 太歲(二)第一八四七章 金蟾第二五四二章 鎮殿侯第二三三章 午夜槍聲第一六四一章 元老醫術第三五六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六四五章 機密事件第八三二章 民窯精品第二七零二章 木心兒第四七四八章 騙子專家 2第一九八七章 踩錯人了第五七二章 雙喜臨門第四三九章 前倨後恭第四一八八章 死馬當活馬醫第二八九八章 好人有好報第一六五一章 神奇的清涼油又來了第六六六章 最後的一場戰鬥第二一八五章 特殊的骰子第二六五章 聶震的噩夢第四三一九章 重傷的奧爾默,憤怒的張天元第四六四七章 賭木第二四三八章 怪書第三三八八章 以牙還牙第七九一章 木子冰第一二三四章 臨陣換將第一四七二章 陰魂不散的綠眼睛第三九一四章 博覽會上的和田玉賭石第四零一章 離開黑市第六九三章 緬甸大佬第一零零一章 獵人學校第三七三五章 洋瓷第一一六六章 地氣晉升第三八零四章 議員的苦惱第四四零一章 青龍和八歧大蛇第八十五章 國寶中的國寶第三六三章 大功告成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二七八一章 大清銅幣(二)第二六零八章 盜墓賊的行動第一零七六章 才女和衣冠禽獸第二六八五章 古代銅炮第二五九九章 一場誤會第六三四章 出價的學問第五五六章 奢華婚禮第四二五九章 純屬巧合第一三四五章 不用熱臉去貼冷屁股第一八二五章 國際影響力第二五四九章 豐臣將軍號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第八三六章 真假難辨第二三二四章 要輸了?第二五六零章 不給面子第一零一七章 百鍊成兵第一六五二章 糟粕還是精華?第二零六二章 不比較不知道厲害第一一四一章 電影裡的場面啊第二四九零章 唬人的鑑定液第二六七四章 鐵龍生第二八二六章 神秘私拍第二一八章 刨墳?第二零三一章 風水植物第五零九章 大獲全勝第四四零七章 作爲五億定金的寶貝第三四八二章 贗品更貴第三四八五章 書房之寶第一七零章 斷裂的肋骨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二二七章 沒羽箭和小李廣第二零一六章 小處見大功第三七一九章 御製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