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零章 草包將軍(二)

更可貴的是,範雍性格剛正不阿,在皇帝面前敢於堅持自己的原則,比如在北宋“天書封禪”鬧劇中,他堅持真理,堅決反對皇帝搞“封建迷信”,終於使國家不用再勞民傷財。

而且他爲人也非常正直,善於選拔推薦人才,在北宋朝廷里名聲實在不錯。

可人品好歸人品好,範雍打仗卻是個外行,加上身上文人特有的認死理的倔勁,使他不斷在宋夏戰爭裡屢出昏招,最終搞得半生英名盡毀。

說起來,範雍的兵敗,只能算是北宋文官帶兵制度的悲劇了。

範雍鎮守西部邊陲的時日,正好是西夏王元昊在歷經兩代人蟄伏修煉,終於破繭而出的關鍵時代。

結果,範雍任延州知州時,元昊終於扯旗自立,拉開了宋夏戰爭的大幕,並將攻擊的首要目標選在了範雍鎮守的延州上。

由於宋朝在這條防線上守衛甚嚴,於是元昊便首先致書範雍,提出要去宋朝議和。

此時宋夏雙方已經劍拔弩張,這種詐和伎倆恐怕只能哄小孩子了,可範雍偏偏信了。

接着,元昊派遣大批部下,假意向範雍投降,按照範雍部將們的意見,這些党項降兵降意真假未知,即使接受其投降,也該將其遷居到別處安置。

偏偏範雍書讀得糊塗了,很想“懷仁四方”,反而把這些降兵安置在延州軍事要地金明寨周圍。

至此,範雍的前兩步迴應全落到了元昊的陷阱裡。

結果某日夜晚元昊一聲炮響,詐降的党項人羣起而出,與元昊大軍裡應外合,率先偷襲了金明寨,將金明寨的宋軍來了個一網打盡,直接兵臨延州城下。

面對危機局面,範雍再出昏招,在元昊對延州圍而不急攻,圍點打援企圖已經極其明確的情況下,依然派人送信死催周邊宋軍來援。

結果,元昊在好水川設伏,將來援數萬宋軍全數包了餃子。

好水川之戰,是西夏對宋朝第一次大規模的殲滅戰,也是西夏從一個臣服於宋朝的部落走向“主權國家”的開始。

若此戰西夏失敗,之後縱橫河西走廊的西夏帝國,只怕只能是一場空夢了。

而恰是範雍在好水川之戰裡一系列愚蠢的應對成全了元昊。

在元昊並不高明的誘騙手段面前,他就象一個聽話的三歲小孩一樣,一次又一次做出讓元昊歡喜的事。

拿出文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豪氣,一次次勇敢地往陷阱裡跳,最終讓幾萬宋軍成爲元昊口袋裡的美餐。

這個中的原因,一方面範雍文人無謀,確非統兵之才,另一方面,正是由於他人品好,腦袋裡總有種“以德服人”的念頭。

卻殊不知戰爭是你死我活的遊戲,絕非書本里刻板的道德,這般的迂腐,怕是隻有春秋時代的宋襄公才能與之相比了。

而這也恰恰是北宋許多統兵文臣的悲劇。

還好宋軍中還有明白人,幾路宋軍在延州被圍的危局下,猛攻西夏後方,才最終使延州平安解圍,範雍拾回了一條命。

但是西夏的做大與崛起,已經隨着好水川會戰的勝利成爲不可逆轉的趨勢了,澶淵之盟後太平了沒多少日子的北宋朝廷,又一次被拖入到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裡。

追溯起來,好水川一戰指揮無能的範雍難辭其咎。

不過帶兵無能的範雍,在鎮守西線的日子裡卻還是做了一件不起眼的好事,正是這件好事,幾乎最終改變了北宋抗擊西夏被動的戰局。

在他剛剛到任延州時,有個小兵觸犯軍法,論罪當死,而範雍因愛惜這個小兵是條熱血好漢,破例赦免了他。

多年以後,正是這個小兵率軍在戰場上屢屢重創西夏鐵騎,成爲了西夏軍隊最恐懼的宋朝戰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青。

都說文人骨氣,可是古代的文人迂腐者衆多,像範雍這樣的其實不在少數。

考慮着文人去打江山的宋朝不垮,那怎麼可能。

說實話,張天元是很討厭範雍這種人的,這就是典型的“聖母病”,自以爲可以以德服人,以仁服人,結果坑害的卻是別人。

所以不管這幅畫有多好,他都不會出價的。

更何況他早仔細看過了,這根本就不是唐伯虎的真跡,也不知道是誰臨摹出來的,只是水平比較高,僞造了唐伯虎的款而已。

只是大家熱情那麼高,他也不好當場拆穿,這事兒就算作罷了。

競拍的時候,他人已經離開了座位,來到了席勒所在的地方。

“席勒先生,我現在就可以付錢拿走東西了吧?”

拍賣會雖然還在進行,不過張天元對接下來的東西已經沒多大興趣了,他想拿了自己的東西之後走人。

“當然,您已經付清了錢款,東西當然可以立即拿走,只是張先生真需要這麼着急嗎?等拍賣會結束之後,我還想好好感謝感謝您呢。”

席勒真得很想感謝張天元,畢竟今天張天元可是送給他了不少的錢,這也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了。

“多謝。”

張天元跟着席勒來到了放置宣德爐的地方。

其餘東西他都已經讓展飛和鐵柱拿走了,只有宣德爐因爲那兩人還沒回來,暫時沒有交接。

宣德爐並不大,看起來不過巴掌大小,然而拿在手裡的時候,卻有一種非常沉的感覺。

這是真正的宣德三年鑄造的“宣德爐”,而不是一般意義上所說的宣德爐。

有關宣德爐的爭論可謂貫穿古今,似乎一直存在。

比如有人認爲真正在宣德三年鑄造的銅香爐是有可能存在的,但是極爲罕見,即便在當時也十分珍貴。

大部分帶“宣德”款的銅爐都是後期仿造的,從明中葉到近現代,仿製一直沒有停止過。

甚至還有人認爲從未有過什麼宣德年間所造的香爐,所謂“宣德爐”只能稱爲具有“宣德”款識的銅爐,或者泛指和“宣德”款爐形相近的不帶款或帶有其他款的銅爐。

其實“宣德爐”是一種泛稱比較合適,它並不僅指宣德年間所造香爐,也泛指與之形制相近的銅爐。

這其實比較容易理解,比如“景泰藍”,並不是專指明代景泰年間製作的琺琅器,而是對一種特有工藝器物的泛稱。

(未完待續。)

第四三九章 前倨後恭第四三九章 前倨後恭第二四零五章 不起眼的小石頭第一六二八章 一心工作未有妻第一二四零章 工藝品也未必不能買第一五一零章 受歡迎的阿智第六四四章 自食惡果第二九四九章 晚會邀請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二八三三章 財大氣粗的石油王子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二三七四章 準備進山第三八零八章 荷花套瓷第一九五七章 三寶琉璃球第三零七二章 異寶龍相第三零三九章 漁翁得利第二章 六字真訣第四六四九章 蜘蛛第三七一四章 徒弟想出師(一)第二四七零章 古玩高端交流會第二二六九章 風水吊墜第一八七零章 照片第四五六六章 勾魂奪魄第一一四零章 熱鍋上的拍賣師第四二三七章 地宮壁畫(一)第八九七章 下一個目標:鑽石第九六八章 假石頭和爛石頭第三二四零章 珠聯璧合之作第一八八四章 天蠶娘子有請第三五四四章 寶華街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九十八章 塑聖和玉佛第一八零七章 專家組到場第四三七九章 唐寅佳作第四二一八章 生意上門第四七八章 小皇帝第二一三五章 豪華的墓室第九五三章 錢多者得第九七零章 上樑不正下樑歪第三二二五章 文物販子的挑釁第二八八八章 囂張的房地產商第二六九五章 驚人的事實第二五九一章 慈禧逃難第四一五六章 另一個白娘子第五八五章 涼蓆?第三五九零章 古玩坑人榜第四零五四章 人不狂妄枉少年第二四二一章 天啓通寶第四六五零章 良心發現第八三九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一七二章 寧買一線,不買一片第二零四三章 她的名字叫素問第一六七二章 黃金之都第一七八章 帝都關家第四五一四章 奇楠第四八三四章 珍貴遺址,一夜被盜第二八九三章 貨賣有緣人第二二三五章 攤牌第三九五八章 五隻眼睛的雕塑第四三五七章 大有來頭的戒指(二)第二零九章 妙手偶得之,天然去雕飾第一八七五章 以假亂真的高仿第三零七三章 天外礦石第四六五五章 神廟地圖的線索第二九零九章 老鄉坑老鄉第二一八七章 賭上身家第五四三章 中式園林和四合院第二一一一章 鴨型香薰第一四七三章 剷除最後的隱患第二三二一章 像個專家的樣子第二三三七章 不服老也不服輸第六九二章 打劫啦第一六五五章 好好經商還不夠第一一五一章 登上展臺的母女第一五四一章 做賊心虛的人啊第三一零五章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第二八四三章 油畫《漢尼拔》第二九五八章 瘋丫頭叫價第一八一八章 機關算盡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第三三八五章 江南才女第四六八章 包廂去玩第三三八六章 畫院考卷第四六九二章 奇醜無比的木料第九五零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三七九七章 寶葫蘆(一)第三三零五章 柳憐的銀器情結第四五一零章 象墓傳說第四七八六章 附體第三四一八章 小人物馬傑克第二四二二章 一分一錢第一九四四章 八十億美金第四四四九章 馬上封侯第二零零六章 南華老人第二八一九章 金剛像第四五七七章 春湖秀景圖第四二九五章 小小的報復第二二六四章 想敲竹槓?第三一八九章 民史通典第四六二七章 續命之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