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先生買的那座鐘高74釐米,鐘身上部爲雕木而成的蓬萊仙山,整座仙山雄奇而又不失雅緻,仙台樓閣、石階小道分佈其中。
仙山之上,八位仙人及星君漫步其間。
他們或交談、或遠眺、或品茶、或微笑,仙風道骨、神態不一。
在仙山左右側石階之上,又有七位仙僕小童拾階而下,有的手捧酒罈,有的身背竹笠,有的束手而站,表情動作,各不相同,卻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鐘身下方,一尊金碧輝煌、雕飾華美的銅鍍金底座穩穩托住仙山。
底座四壁以鑲有精美浮雕的寶藍色琺琅鑲嵌板環繞裝飾,四周用晶瑩剔透的紅寶石勾勒出分界線,座鐘的錶盤鑲嵌其間。
這尊音樂座鐘的最絕妙之處在於它的機關,只需輕輕擰鐘身背後的隱藏發條,伴隨着清靈的樂聲響起,只見山上的仙人們隨着音樂不斷舉起自中所持的蒲扇、洞簫、手杖等物,彷彿在向觀看者示意致敬,趣味盎然。
豪斯教授當是看過那件座鐘,發現簡直精妙絕倫,絕對是一件藝術與技術的水準更高,創意更加獨特的鐘表。
鐘錶是明代萬曆年間由傳教士利瑪竇引進中國的,當時他晉獻給萬曆皇帝一座西洋鍾。
到了雍正朝時,除了清宮造辦處製作鐘錶外,民間也慢慢出現了廣作和蘇作。
中國古董鐘的拍賣市場近幾年纔開始啓動。
2010年,天籟鐘行和當時的廣省嘉德拍賣公司合作,推出了“歐洲古董鍾專場”。
帝都榮寶拍賣公司於2011年秋拍引進古董鍾,上拍的9座古董鍾,悉數成交,總成交87.7萬元;
帝都保利2011年春拍上拍兩件古董鍾,清乾隆“御製銅鎏金轉花轉水法大吉葫蘆鍾”和清乾隆“銅鎏金轉花西洋童子打樂鍾”均拍出不菲價格;
2012年春拍中,中國嘉德上拍了39座古董鍾,成交率59%,總成交萬元;
帝都榮寶上拍了20座古董鍾,成交了19座,成交額達669.2萬元。
當然,對於豪斯教授來說,鐘錶的價錢並不是問題,關鍵在於這種好東西的藝術成就非常高。
他非常願意收藏。
“能給我看看嗎?”
豪斯教授很是客氣地看着張天元說道。
“當然。”
張天元覺得,自己說什麼王胖子可能不信,但是這個中國通豪斯教授說的話,他總該信了吧。
豪斯教授仔細觀察了足足十多分鐘,這才緩緩站起身子嘆道:“除了品相有點差之外,這件座鐘比劉益謙先生的那件似乎還要更加精美。王老闆,你這一次可是真得看走眼了啊。”
“什麼!”
這一次,王老闆直接傻眼了,他急忙追問道:“豪斯教授,您說這東西價值多少錢?”
在王胖子眼裡,所有的東西都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不能用金錢衡量的東西,那還有什麼價值啊。
“嗯,以現在這個品相來說的話,我倒是願意花費二十萬美金購買,如果品相完好的話,我願意出三百萬美金!”
豪斯沉吟了一聲道。
“怎麼會這樣!”
王胖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本來以爲自己佔了便宜,可是到頭來價值二十萬美金的東西五萬美金就賣出去了,自己居然還笑別人人傻錢多。
現在看起來,真正蠢的那個人是他啊。
張天元看着王胖子,不屑地冷笑了一聲道:“王老闆,做開門生意的,千萬不要得罪客戶,就算你有了大客戶,對別人也要客氣一些,現在該履行你的承諾了吧?”
“承諾?”
“你不是說要跪下磕頭嗎?看在你年紀也不小的份上,我就不那麼過分了,你只需要給我朋友道個歉就行。”
張天元淡淡說道。
本來如果是下跪磕頭的話,王胖子說什麼也是不肯的,不過現在只是道歉,他也就無所謂了。
總不能在豪斯教授面前丟臉吧。
“劉慶,對不住了啊,沒想到你居然交了這麼一個有能耐的朋友。”
王胖子很是恭敬地道了個歉,然後看向張天元道:“這位先生,是我有眼不識泰山,您的訓話我也記在心裡頭了,還望您大人有大量,還要多來我們店裡頭捧場啊。”
“態度不錯,我有空會過來的。”
張天元不是那種得理不饒人的人,既然對方已經道歉了,他也就沒必要死抓着不放了。
說完話,他便給劉慶使了個眼色,兩人轉身就要離開。
“等一等!”
喊住他們的是豪斯。
“這位先生,我願意出三十萬美金的價錢來購買這個座鐘,希望您能將它賣給我,好嗎?”
“當然不好了!”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豪斯教授既然是個中國通,那麼就應該明白,近代機械鐘錶最早出現於14世紀,1656年荷蘭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擺鐘,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
而西洋鍾在中國的流行,則與清朝皇帝的興趣有密切的關係,自康熙開始,經雍正一朝,到乾隆之時,對西洋鐘的喜愛算是到了一個高峰。
乾隆不光是看重西洋鐘的報時功能,更看重它的審美功能,爲此他甚至欽命粵東官員利用通商的機會從海外蒐羅最精巧、最新式西洋鍾,並在宮中命人研製,使中國鐘錶的收藏和製作達到了頂峰。
乾隆一朝,宮中自鳴鐘處匠役雲集,精通鐘錶的西洋傳教士和匠役達一百多人,而乾隆本人對西洋鐘錶匠十分倚重,多次與他們商討鐘錶製作的原理與樣式,並時加厚賞。
鐘錶是機械產品中最精細的。從人類文明發展史來看,鐘錶曾經是引領一個時代,是當時最頂尖的技術。古董鍾沿襲古代科技,體現唯美的藝術品位,表達西洋豐富的歷史文化,集多種獨特的工藝於一身,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這是三百年前製造的,做工精美,打點音樂十分悅耳,其工藝比同時期的瓷器、玉器要精緻得多,而且到今天還能走準,這充分反映了那個時代中國宮廷藝術與技術的輝煌,這樣的鐘放在身邊,也許能體驗到一種歷史的厚重。
我們中國經過30多年的革新開放,經濟上得到了大發展,我本人也是受益者,當此時此刻我們民族強大的時候,去把海外當年流失出去的珍貴文物買回來,是我十分願意、十分自豪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