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一一章 瘋狂的古董

馬王堆一號漢墓共出二件形制、花紋相似的漆案,其中一件出土於槨室的北邊箱,出土時,案上完好地放有五件小漆盤,盤內盛有炭化或腐爛後的牛排等食物及一套竹串,另外,還放了二件飲酒的漆卮和一件漆耳杯,耳杯上放有一雙箸。

有趣的是,與案在同一個邊箱的文物,西爲漆屏風、漆幾、繡枕及一些美容用品,東部則是侍俑、歌舞俑等照顧主人生活或爲其排解寂寞的“奴婢”,而該箱室的四壁,還張掛了絲織帷幔。

無疑,該箱室是軑侯夫人生前日常生活場景的模擬,這件漆案則是擺在她座前的盛放食物的傢俱。

五個小漆盤盛有不同的食物,漆卮爲飲酒和飲水器,箸爲竹筷。

先秦時期,人們進餐時大部分用手取。

到秦漢時開始使用竹筷,東漢飲食時使用筷子就更加普遍。

這種輕便的小型食案在漢代墓葬中出土頗多,爲陳舉進食而用,類似托盤的作用,爲了便於當時人們“席地而坐”進食器具低矮才適宜的習俗和便於“舉案齊眉”,所以漆案具有案面較薄、造型輕巧、四沿高起構成了“攔水線”防止湯水外溢、墓葬中與食具同出等特點。

張天元完全可以確定,這就是馬王堆漢墓裡邊出土的東西。

竟然這麼糟蹋好玩意兒,太讓人糟心了。

也不知道哪個混蛋將這東西走私到了美國,居然還把東西都給弄壞了。

每次提到文物流失,張天元都有點痛心疾首。

現在的盜墓犯罪已經具有集團化和智能化的特點。

盜掘、運輸、談判、銷售形成鏈條,即使那種兩米多高、數十噸重的特大文物,3天之內也能流向國際市場。

很多業內人士也透露,“幾十年從國外追討回來的文物總數,趕不上幾天的流失量”。

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文物共經歷4次規模性流失:1860-1900年的晚清時期、“二戰”到新中國成立前、“文化大革命”初期、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

其中,文物流失最嚴重的並不是國弱家貧的解放前,而是革新開放以來的最近30年。

根據海關近年來的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已有約2000萬件文物流失海外。

美國、日本、英國、韓國等地的古董市場上,中國古玩都佔有很大的比重。

世界上50多個國家的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文物,數量逾1000多萬件,私人收藏家手上的中國文物數量更多。

美國古董商講到,“在紐約市場上,到處都是中國的古墓陪葬品和藝術品,人們正在瘋狂地從中國走私文物”。

張天元以前問過一些走私販子,反正這些人來到了美國,根本不怕告訴他。

他當時就問什麼途徑可以將這些東西攜帶出境時,很多店主都表示,要將這些東西帶出境並非難事,“如果東西不大的話,可以將這些東西放在行李箱中,或者放在隨身攜帶的揹包裡”。

甚至有人還說,“如果有熟悉的駐華大使,可以委託他們帶出去,他們可以少量攜帶這些東西”。

文物被摻雜在名義上爲“工藝品”的東西中分散運出或者攜帶出境。

文物本身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也使得其魚目混珠容易逃脫海關的檢查。

“如果被海關問到,直接說這些東西是工藝品。店裡可以給你開發票,上面註明是工藝品,海關檢查不出來的。”

而最爲保險的方式是通過國際物流走貨,很多店主表示,只要有準確的地址,“我們直接通過國際物流發送過去,根本不需要你插手,時間上雖然會有點長,但是很便捷,也不會承擔什麼風險”。

雖然這些經營者說的這些方式真假難辨,但至少從他們的經驗中透露出一點,要將這些古文物攜帶出境,並非難事,“現代工藝品”是最好的掩護。

攜帶文物、古玩出境,除了以上這些傳統的黑市交易和走私手段之外,目前被忽略的就是互聯網走私。

實際上,通過互聯網走私文物已有近10年的歷史,很多經營者在網上都有一定的渠道,形成了走私、銷售文物的一條獨特路徑。

網絡走私幾乎所有的環節都可以避開文物部門的監管,網絡走私的程序一般是:首先在網上推銷商品,和國外買家談妥價格,之後,以工藝品、禮品或者沒有申報品名的出口郵包的名義,通過郵寄向海關申報、驗關出境,境外客戶經網上銀行轉賬付款。

例如,2009年1月,錦城警方查獲丁某的“東方古董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兜售古錢幣案。

丁某通過網絡與國外買家談妥後,用國際掛號信將古錢幣直接郵寄,每次只寄兩三枚,用“螞蟻搬家”的方式走私文物,累計走私古錢幣66枚,其中多件屬於國家三級文物。

類似的例子在近年來呈不斷增長的趨勢,業內一位經營人士介紹,“網絡走私非常便捷,通過網絡的好處是可以避開各種稅收和手續。如果是國家明令禁止出境的文物,那麼利潤更大”。

就連張天元的師父楊懷仁也無奈表示,“隱蔽,既是網絡走私的利潤空間,也是網絡走私的存活空間”。

由於缺乏監管,文物網購和網拍成爲文物交易和文物流失的新途徑。

雖然有這些不同的走私方法,但真正數量大、規模化的文物走私還是通過集裝箱這些方式,中國著名的文化人吳樹曾對邊境的海關進行調查,他感慨道,“歷經數年國內外考察後,得出的結論讓人痛苦不堪,結果很可怕”。

通過海關走私呈現集團化、規模化、國際化的趨勢,所流失文物都是國寶重器。

其實讓張天元說,還是現在社會變了。

大部分人那都是一切向錢看,誰還管你什麼文物不文物的,只要能弄來錢,一些無恥的人甚至都可以把自己的老婆送到有錢人的被窩裡頭去。

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就在張天元心中感嘆不已的時候,展臺上的光頭已經開始報價了。

“這件西漢雲紋漆器的底價是一萬美金,有需要的人可以出價了。”

第一三二九章 青銅器展館第三一一六章 凱撒權杖第五三七章 玉石加工廠第一五零四章 男人的寵物就要兇猛第四八三四章 珍貴遺址,一夜被盜第四五九零章 陰彈子第一七四八章 超鑽第三五七五章 古怪花錢第九零四章 白玉扳指第三三五零章 玉鳥第三三三一章 盜門聚會第四七八四章 調查第二二八二章 關鍵是馬鞍和馬鐙第一二三三章 比古董更值錢的東西第一五九九章 老外奧朗德第一零八五章 大收藏家的後人第一五五六章 莫名其妙當老師?第三五九六章 鶴頂紅(一)第三七九六章 八仙葫蘆瓶第七九八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三零七零章 馬先生求助第四五七一章 勾魂(二)第四十二章 南都之意外收穫第二三五五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三三六二章 攤位上的東西還不錯第二九四七章 皇家銀匠的作品第三一六四章 德川天眼的殺手鐗第四五三九章 古代巖畫第一八六章 瘋子的買賣,瘋子的等待第一一三五章 “貪得無厭”的蟲子第一一七章 十二個碗和八個酒杯第一九八五章 讓子彈消失吧第二一二四章 滿目瘡痍的寶山第二零二四章 冥頑不靈第四三九零章 嘲笑和挑釁第一八八五章 毒辣心腸第八二三章 滿清第一才子第二三一二章 糉子男出高價買垃圾第四八六章 怕個球!第三四三六章 罪人(三)第一八一九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一三六章 盜墓賊的發泄第八七六章 來自礦山的好消息第二七八八章 破書也能賣大錢第一四二二章 鷹王候選人第四二五六章 打起來了第四八二二章 戈壁中的綠洲第三百章 成化青花瓷第四四五零章 不一般的手提箱第八二六章 再逛潘家園第六二六章 賭中賭第二二五六章 險象第二五六七章 魔鏡(一)第三五四零章 劍走偏鋒的畫第一三零二章 雷蠍第四三四七章 偷天換日的遊戲第四三一七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一二九六章 又一個大師第四七九四章 報應第二零零九章 玉帶環腰,赤蛇繞印第三一九四章 人傻錢多?第四零八一章 厭勝之術(二)第三一三四章 賺自己的小錢錢第三四五零章 龍袍第一七四八章 超鑽第七九八章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第四三六六章 皇帝們的奢侈收藏(二)第七十二章 死人肉第一五七九章 年輕人的珠寶夢第四零一五章 瘋狗咬人:自作自受的傢伙第一零八四章 就要獅子大開口第三三七九章 徽章第二一二九章 不同的歷史記錄第二二零章 贓物第一五一三章 不起眼的禮物?第一九三六章 製造歷史的人第一四四八章 狡猾的百里夜啼第四二三四章 走不出去的墓葬第一六六章 攔路虎第三二八二章 古董彩票第十五章 業界泰斗,行內精英第一三四二章 收藏界盛會第二七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二七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三四三零章 汽車古玩店第一六六九章 搞定投資第一二四八章 生意人腦筋轉得快第一三九四章 阿木錯第一零七七章 這個鑑定師有點牛第一零一六章 研磨第四二五零章 被刪除的王室特權第八四八章 古禮第二八三四章 十二顆水晶頭骨第二五九九章 一場誤會第四八四二章 殘忍的盜墓賊第一零零一章 獵人學校第一九七九章 這不是魔術第一七一七章 大白鯊第一八一六章 真相大白第三九九九章 破銅鳥是三品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