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四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

老鐘的店裡也接待過很多外國朋友,當十幾年過去,再次踏上中國之旅,總是會到潘家園再來看一看,買過老鍾東西的外國朋友看到依然守在潘家園的古玩店也總是感慨萬千。

世事易變,唯情難了。

收藏門類成百上千,最不缺少的是癡迷之人,可能不搞收藏的人很難理解,一堆東西有什麼可好玩的,收藏之樂,不足爲外人道,唯有己知。

而看客們最喜聞樂見的就是行家們的各種撿漏兒故事,聽個高興,自娛自樂。

撿漏兒這個事,說到底需要的還是眼力,俗話說得好,沒有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兒!

老蘇在潘家園經營着一間古籍善本書店,幹一行愛一行,琢磨一行。

故紙堆中穿越千年,感悟非常人所能感,老蘇說這一行一山更比一山高,總有驚喜,總有刺激,似山中探險,藏趣無窮。

利用所學,發現別人之所未能發現,拾得滄海遺珠,既滿足心中藏者之樂,又可以兼顧生意,兩全其美。

前兩天,聽老婆柳夢尋提起說,老蘇在收書網站上看到一本書,此書最初版本始於嘉靖,後多再版於萬曆年間,但每一再版必有一再版說明,無一例外,而這本書中,老蘇翻看了所有網頁照片都沒有看到那條再版說明,憑藉收書這麼多年的經驗,這很可能是一本嘉靖年間的初版書,如果確認的話,那價值可就要翻上十倍。

主意一拿定,立馬下單購書,焦急中等來了快遞,忙不迭拆開,逐頁翻看果然驗證了自己的猜想。

老蘇長出一口氣,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潘家園還是那樣熙熙攘攘,一如平常,只不過其實每天都上演着這些考驗功力的撿漏兒故事。

張天元聽到這個事兒那叫一個羨慕啊。

可惜他人不再國內,不然這嘉靖年間的初版書,可怎麼也不能落到老蘇的手裡頭去啊。

“張天元,你說古玩行裡流傳的故事那麼多,不會都是真的吧?”

歐陽曉丹總是想入行,畢竟看到張天元這傢伙那麼能賺錢,她這心裡頭也打起了小算盤。

可張天元肯定是要給她潑一盆涼水的。

“你看的那些故事,多半都是假的,古玩圈時常流傳着關於撿漏的故事,有些更是傳的神乎其神,說者是唾沫橫飛,聽者也是目瞪口呆。

若是江湖上出現一本《撿漏寶典》,那估計又得一場血雨腥風了。

現在國學熱、傳統文化復興、非遺保護無不擡高整個古玩圈的價值和格調。

據說每十個國人當中就會有一位古玩收藏愛好者,各大收藏節目又雄踞衛視強檔,這些都彰顯出全民收藏的火爆場面。

但是,您想進古玩圈,還真得知道圈子裡流傳已久的經典撿漏故事。”

“什麼故事?”

歐陽曉丹頓時來了興趣。

“一個叫無心插柳柳成蔭!”

張天元道:“揚城古博負責人杭先生像往常一樣上班,接到東北黑省一位好朋友的電話,這位朋友言語中透着激動的勁兒,說是他剛搬來的鄰居家有不少古玩字畫,還有一幅‘揚城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的《瘦竹》。

杭先生一聽可也卯足了勁兒,趕緊跟單位打了招呼就直奔黑省。

到了地兒,杭先生是左看右看,不捨得撒手,畫的來路和品相都沒問題,於是當場就成交了。

黑省的朋友和他鄰居也是笑的合不攏嘴,三個人免不了推杯換盞慶祝一番。

當晚杭先生是走不了,就住朋友家了。

倆人嘮起這麼多年沒見面,也是頗有感慨。

第二天起了大早,杭先生就要告辭。

正好這位新鄰居也起了大早,看見杭先生要走,就邀屋裡喝杯茶,想交個朋友。

杭先生是手裡有畫,心中大定,也就不急着趕路。

喝茶間,杭先生瞧着滿屋子的古玩書畫也是欣喜不已,這位新鄰居也大方,直接說您再隨挑一件,算結個緣,以後常來常往。

一聽說免費,杭先生倒也不好意思了,幾番推辭下來,杭先生瞅着一冊殘卷就拿上了。

這一番情景下來,幾人更是互增了好感。

茶巡幾盞,杭先生便驅車回家了。

回家後,鄭板橋《瘦竹》這風聲可就大了,幾波同事親友上門看新鮮,單位一老專家也湊個熱鬧,這一湊可不打緊。

怎麼您吶?打眼了。

這可讓杭先生駭的六神無主,連忙又私下託了幾位專家掌眼,都是看完搖搖頭。

杭先生這才心涼了,東西不對不打緊,關鍵是朋友在中間摻和,影響感情啊。

在這當,單位同事關係好的也約杭先生出來吃頓酒,散散心,都被杭先生拒絕了。

看來這回是真傷心了,於是單位幾個人一商量就上門拜訪了,這回來的還有單位剛出差回來的一位高手,人送外號‘大掌櫃’,一雙眼就跟這x光一樣,掌眼的東西還沒錯過。

這位‘大掌櫃’上門的意思也就是再給掌掌眼,杭先生也就死馬權當活馬醫了。

看完東西,‘大掌櫃’隻字不言畫,只是問還收什麼了。

杭先生想起還有一冊殘卷,就順手給捋了出來。

這‘大掌櫃’一看不打緊,這冊子可是錢維城的《山水畫冊》,這可是響噹噹的國寶啊。

錢維城是清朝官吏、畫家。

初名辛來,字宗磐,一字幼安,號紉庵、茶山,晚號稼軒,蘇省武進人。

乾隆十年狀元,官至刑部侍郎,諡文敏。

書法蘇軾,初從陳書學畫寫意折枝花果,後學山水,經董邦達指導,遂成名手,供奉內廷,爲畫苑領袖。

曾隨乾隆帝在木蘭圍場狩獵,帝以神槍殪虎,命維城繪圖刻石紀事。

著有《茶山集》。

錢維城擅長書法,工整精細,‘宗磐工書,書法東坡。’

他師法宋朝書法四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落筆蒼潤,秀骨天成。

也能吟詩,以杜少陵爲宗。

人稱‘錢文敏尚書,詩宗少陵,書規蘇文忠。’可謂詩、書、畫一體。

杭先生一聽也傻了眼啦,這以後,上門看新鮮的親友同事又是絡繹不絕,杭先生也是哭笑不得。

明白了黑省的朋友和鄰居不是成心做局,杭先生心情大好。

幾番邀請兩人來揚城遊玩,三人見面也是唏噓不已,自此感情愈深,更是成了良友。

而這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撿漏故事,更是成了一樁美談,流傳至今。”

第四七零九章 空心紫檀第一九五二章 出了口惡氣第三十四章 造假的毛料第一六一章 緬甸翡翠商人第七六一章 搶劫犯?第九二四章 四季山莊第三一一九章 最富有的幕後組織第三八六五章 土豪馬萬三第二四九八章 胳膊肘往外拐第二五五三章 海底世界第一百章 陰氣第三四四一章 神、奇、妙、絕第一七七五章 人沒死第四七二零章 道光碗第五一二章 鳩佔鵲巢第四六五六章 人傻錢多還是揀芝麻丟西瓜第五三三章 各司其職第二九四一章 又缺錢了第二五九五章 古代科技(三)第二二八七章 真被瞧不起了第二零六八章 望氣第三二六章 十二盞雞缸杯第一二三四章 臨陣換將第九零二章 服務意識第四一五四章 異聞第四八零九章 借運第四三五九章 粉藍寶石第四一八七章 瘋狂的盜洞第四三一九章 重傷的奧爾默,憤怒的張天元第三七零九章 金寶買玉(一)第七五零章 毒蟲之災第三三四零章 學音樂的改賣古董了第一二八八章 怪魚第一一六八章 失落的國寶第三一零三章 特殊的造假方法第四三七一章 九龍玉帶(一)第四七四八章 騙子專家 2第二四二七章 精美的藝術品第二六二九章 珊瑚樹第一八二一章 獅心王的貨幣第四八零六章 還是前輩高明!第四一五四章 異聞第九八五章 大變臉第二零零章 瘋狂的中標價第二五八一章 關於幽靈第一六三八章 工程計劃全部開始第三四二三章 低調的陳老闆第七八六章 精湛工藝第一零九三章 大忽悠第一四零七章 雪和鷹的世界第四三二六章 腦癱第一七二三章 迷失海域第八六一章 平生首見第三七九七章 寶葫蘆(一)第三七零七章 復活的古代技術第二二七六章 避水玉的消息第二三六四章 盛名之下,壓力山大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一七七二章 阿蘭朵第三八五二章 西餐館傳來噩耗第四七一二章 肥魚上鉤了第三零九八章 絞胎瓷第三零零九章 就是有錢,任性!第九零零章 三顧潘家園第一九一八章 一場騙局一場戲第一四八九章 紫麒麟的身份暴露了?第七一五章 苦盡甘來第二八零九章 魔高一丈第四一三章 你是蠟燭我是火第一零六七章 變成了自己曾經最恨的人第九六六章 飛馳的推車第三四七五章 財神爺第二八一八章 藥浴第三七九三章 肚子沒墨水,該被騙。第一七七三章 倒黴的該撒第三七八三章 陽光普照局第一六零零章 步步緊逼第三七一三章 命運無常第一一一五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八六五章 引領吃貨的世界第二一零零章 日薄西山的風水局第二七八六章 小男孩的小人書第一八一二章 人以類聚,物以羣分第二零三章 零號標王第五十四章 神羅三寶第三一二四章 真的是個套兒第三六五章 君子無敵,玉不去身第二八六六章 識破騙局第四八四五章 巨大的棺材第三七一二章 木雕紅樓第四一五六章 另一個白娘子第一三九八章 阿木錯的過去第三一一六章 凱撒權杖第二四四八章 極品食譜第四五三零章 賞金取信第二八七零章 武館發泄第一四五八章 追趕腳步第四零零二章 鳳凰飛了第三七八二章 鬥洗第二九四一章 又缺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