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四章 高冷瓷器(一)

波士頓美術館藏《五色鸚鵡圖》爲其中之一,畫中鳥兒立於盛放的杏花枝頭;

其二是帝都故宮珍藏《四禽圖》冊頁,畫中鳥兒棲於盛放的梅枝及竹枝上;

其三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竹禽圖》,畫中小鳥立於枝葉掩映的翠竹枝頭。 .

至於本品的鳥兒,也結合了折枝梅花、折枝杏花和竹枝。

更引人入勝的是上述徽宗冊頁中,四幅中有兩幅採用了雙鳥對望的構圖,近似本品前後瓶腹的樣式。

宋瓷的花鳥畫工以磁州瓷枕爲上品,當中又以觀臺東艾口窯、禹縣和湯陰鶴壁集的製品尤佳。

這些瓷枕造型多變(如虎形枕和孩兒枕),但枕面無不寬闊平整,爲能工巧匠提供了創作花鳥畫或其他題材的絕佳平臺。

磁州枕的花鳥畫風皆體現了寫意舒展的書家筆法,與宮廷畫院的工筆意趣大相徑庭,但與文人的意筆卻一脈相承。

此外,磁州枕的紋飾多爲白地黑彩(偶爾飾白地褐彩),這與濃墨重彩的宮廷畫風亦大異其趣,與文人畫的水墨意趣卻遙相呼應。

元代的政治氣候對文人畫家也有影響,他們大多不見用於蒙古朝廷,有的拒不入仕,寧願寄情山水、潛心治學。

有時候,時局更迭亦催生了風格的嬗變。

以錢選爲例,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前,他的花鳥畫高度寫實,但在蒙古人治下卻致力摹古,其山水畫便是師從唐代青綠山水,在創作別的題材時,其個人色彩和風格也益發明顯。

趙孟爲宋室之後,曾爲徽宗《竹禽圖》題辭,亦見用於元世祖,侍奉多朝君王,並出任翰林學士承旨等要職。

他的畫作無論是山水、駿馬和其他動物,以至人物、竹石或其早年偏愛的花鳥題材,皆備受世人推崇。

他的花鳥名作之一是《幽篁戴勝圖》,現藏帝都故宮博物院。

趙氏常以雙鉤畫竹,用沒骨繪鳥。

這種二者並舉的畫風,或多或少反映了他兼收幷蓄的藏畫品味。

他的門生王淵(活躍於公元十四世紀中葉)爲職業畫家,擅畫花鳥修竹,作品以水墨居多,畫意頗得黃筌之妙。

元代後期,景德鎮陶瓷的釉下青花裝飾工藝已發展成熟。

畫師用懸浮粉末狀的鈷料,直接在未經窯燒、滲水透氣的瓷坯上作畫,這種畫瓷工藝也許最富有絹本或紙本繪畫的神韻,亦與本品的裝飾手法不謀而合。

鑑於消費者背景各異,加上元瓷的紋飾題材愈見豐富,所以當時在嚴格意義上可稱爲景德鎮花鳥畫瓷器的數目十分有限。

雖然飾自然題材的元代青花佳瓷數量可觀,但花鳥畫紋飾仍以鴛鴦戲荷類居多,偶爾也有蘆雁圖、孔雀牡丹圖等變奏。

時至十五世紀初明代,佳妙的花鳥畫終於在景德鎮御窯青花瓷器上大放異彩。

這一方面得益於早期畫家的創作,其靈感部份來自當時數名宮廷藝術家(如活躍於十五世紀初的邊景照)的花鳥畫,而這些畫家本身對傳統畫法也有所繼承和發揚;

另一方面,則可歸功於《本草綱目》等木刻書籍的普及。

十五世紀初最細膩傳神的瓷器花鳥紋飾,也許俱出自抱月瓶,而這些作品亦是本拍品的藍本。

十五世紀初的抱月瓶風格獨樹一幟,一例見於大維德中國藝術館藏,另一例爲寶島國立故宮珍藏。

抱月瓶體扁圓,橢圓底略凹爲足。

圓直頸,頸側如意耳與器肩相連,飾古樸的卷草紋。

瓶頸前後均繪竹枝,肩與足脛各飾一道別出心裁的仿古云紋。

瓶腹一面繪鳥兒棲於盛放的梅花枝頭,另一面則飾鳥兒與盛放的杏花,前後腹均襯以翠竹。

此類抱月瓶正符合當時中國菁英階級的審美趣味,更耐人尋味的是,赫拉特現存一幅公元1488 年的畫作中也有一例相同的瓷瓶。

由此可見,這類作品在近東宮廷亦大受歡迎,而畫中瓷瓶很可能是永樂年間流入赫拉特(當時爲帖木兒商業重鎮,現位於阿富汗境內)的外交禮物。

由此可見,從古至今,花鳥都是文人墨客所喜歡的重要因素。

雍正帝的藝術造詣在清代皇帝之中算是拔尖的,比起俗氣的乾隆不知道要高出多少,他喜歡這花鳥抱月瓶,也就不足爲奇了。”

聽着張天元的話,反正那美婦米特阿姨是完全目瞪口呆了。

如果說張天元把瓷器鑑定爲真品算是瞎貓碰到了死耗子,不足爲憑,那麼這一番細緻嚴謹的言論,就不是隨便能夠捏造出來的了。

這必須得是有淵博的知識方纔可以。

“看起來,我還真是有些小看張先生了,抱歉。”

米特阿姨微微躬身笑道。

“不用那麼客氣,我是學考古的,對於歷史,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所以明白這些,並不奇怪。”

張天元搖了搖頭道。

“雍正也許是清朝歷代皇帝中,傳說最多、評價最紛紜的一位。

無論是其在潛邸的軼事,還是繼位時的九子奪嫡的波雲詭譎,抑或在任期間種種特殊舉措,都極具話題性。

而近年來他的審美情趣也日益受到關注,甚至一度憑‘個性淡雅’的御製瓷器而成爲‘網紅’,人們把他的‘高冷’和乾隆朝的‘農家樂風格’瓷器刻意對比,並營造了詼諧的效果。

那麼,在御製瓷器的製造和鑑賞方面,雍正的審美情趣爲什麼會‘高冷’?”

米特阿姨的客氣,只是一個開始,而她真正要考教張天元的問題,這個時候纔算是拿了出來。

此時的張天元已經有些警惕了,他不是很明白,李雲璐和米特如此對待他,究竟爲了什麼?

難道僅僅只是爲了證明他的能力夠強或者夠弱?

會不會還有別的目的?

想到這裡,張天元不由搖了搖頭,暗道:管它什麼目的呢,反正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怕什麼?

“這個事兒,應該從幾個方面來說,如果講的不好,兩位不要笑話。”

張天元笑了笑道:“相對於他的父親和兒子,雍正其實過得相對比較‘艱難’。

康熙的時代處於皇朝初期,來自大漠和草原的縱情和野性依然深深流淌在其血液,所以我們看到康熙喜歡射獵、巡幸。

第一五八九章 差點餓死的專家第一九零五章 聰明的人第三六六七章 木葉盞(一)第一六一二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三一五五章 竹雕市井圖(一)第四二六章 半山豪宅第三零三章 被忽悠的收藏者第三八一三章 喝個茶都能發現古董第一四七六章 此生只聽命於你第四五四四章 追擊第八四八章 古禮第二八八九章 美國遍地都是寶啊第三一三五章 入局第三九二四章 墓事兒(一)第三零七三章 天外礦石第四七五六章 翡翠的性格第二八二九章 太平天國寶藏第三七八三章 陽光普照局第九五九章 假血第三一七四章 瓷藝第一九一八章 一場騙局一場戲第一一七四章 懷孕的女人千萬別惹第三二五零章 奢侈的雜物罐第二四一四章 玉葫蘆第九二一章 開着戰車逛古鎮第二四八二章 就是拆你臺!第四六五四章 洋犬管家波特第一四七二章 陰魂不散的綠眼睛第二八八七章 自作自受的黃世仁第一二二零章 九十八人簽名的鑑定書第二三一一章 高處不勝寒第二一三五章 豪華的墓室第一一五一章 登上展臺的母女第三九七九章 信任問題第三六一七章 宣德抱月第一四六章 朱棣的玩物第一七零五章 命懸一刻第一九零六章 坦誠布公第四一九二章 倒黴的林倩第一六九章 損友第三三三六章 代幣第一八五二章 失竊第四八零八章 有問題第三八七三章 得寶(一)第四六一一章 罪惡的聚會第二五九八章 狠人第二五八零章 丈母孃犯二第一三六九章 唐卡第二二九一章 開盤第一二零零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五三九章 同治粉彩的故事第三零二零章 報復第七九四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四四七五章 賣不出去的好東西第三四八三章 八方貔貅第一五二三章 黑市有寶第四六三四章 風水死局 3第三九九二章 葫蘆煞第四零五六章 被古董外行小瞧了第一六四三章 神醫妙手第八十章 砸錢的遊戲第二零零三章 真假鍾馗第六一二章 隱形富豪第九四二章 全紅爲上第三零一零章 古董懷錶第一六六五章 穩賺不賠第三四一五章 靠得還是眼力和知識第二九一七章 選玉第三五一五章 畫符第二三九三章 新來的古玩店第二七八四章 竹子幣第四三八一章 斷劍第四六一六章 花椒命毒第七七三章 擇偶標準第二五八九章 最值錢的精品民國瓷第一三二五章 大人物的支持第九五六章 小時候的夢想第一一七一章 價值數十億的捐贈第一二一七章 做不了梟雄第四六八零章 誰是騙子?第八一八章 奪寶開始第三六七七章 騙術(一)第四五三三章 盜獵者第四三七零章 珠光寶氣玉生輝第三五七章 常羨人間琢玉郎第十一章 玉器帝國第六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四四四五章 白菜價買到真寶貝第三五六六章 招魂第三四五五章 老馬上當第七一零章 要命的直升機第一五一八章 職業丈夫第一七一三章 心繫一人第五二七章 大生意第一零一八章 絕世好劍第二七四七章 鑑寶先鑑人第二五九一章 慈禧逃難第二二八章 五花土和白膏泥第一零七八章 絕無僅有第四零四九章 有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