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零九章 說真話

米特顯然對張天元這種說真話的態度非常感激。 .

古玩行裡,如今說真話的人真得少了,編瞎話的倒是不少。

隨着古玩界各類事件的不斷曝光,引發了大衆對古玩行業的廣泛關注。

一系列收藏事件包括去年遭到行業內強烈質疑的上浦世界非遺文化城的海外文物迴歸博物館;

一些逐漸俘出水面的“僞專家”;

重回搜索熱點的“冀寶齋事仵”等等。

將早期被定義爲對藝術、對歷史有一定的追求,有錢、又有閒的人士投身的古玩藏界,變成了現如今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

人人都能來敲門的“藝術品行業”。

收集的發達使得不少吃瓜羣衆紛至杳來,一探究竟。

迷一樣的收藏界面紗正被一層層扒開,越發顯得透明且驚歎。

而專家是否就一定俱備鑑賞能力?

到底孰是孰非?

古玩鑑賞是推理還是講敵事?

爲此,張天元也曾經跟業內比較知名的收藏家做過一番探討,也得出過一些結論。

今天面對好學的李雲璐、溫蒂,甚至是米特女士,他願意說出來分享。

古董行業容易買到假貨的誤區第一是我們總覺得別人傻,其實自已纔是傻。

因爲我們先入爲主的概念:好比一個打扮像農村來的人,天天拿東西賣給我們,說剛挖出來的東西要不要看一下?

你就覺得他們很傻不知道東西的價值,然而你好好想想,你覺得他們會傻嗎?

想象一下,挖一個墓下去把東西拿上來工錢都不夠,還要大老遠跑來賣給你幾百塊,幾千塊,這可能嗎?

第二,愛聽敵事,譬如說寶島的圈子,人家告訴你當時國民黨帶出去很多啊!

當時他是國民黨裡面的軍官的後伐啊!

等等……

你聽信了敵事,買到假貨也是自然。

一件古玩它的藝術價值和它的工藝是對等的,所以纔會有人追捧。

然而卻很多人不明白這點。

有一次,張天元擺了九十多件東西,有新的、好的、老的、環的。

朋友進來他就問他們覺得哪個漂亮。

50個人中有49個人把那個真的挑出來說漂亮。

但反過來張天元問他們覺得哪個是真的,就犯嘀咕了。

他們會自我發揮想象覺得古董一定是稀奇古怪的,異致評判錯誤。

古董行業不是水太深,而是腿不夠長。

俗話說得好“是騾子是馬,垃出來溜溜。”

古玩行業同樣如此,判斷東西好壞拿到市場上,市場自會幫你鑑定。

長期在市場上模爬滾打的古董商對古玩的鑑定標準是什麼呢?

有古董商表示,“寧可貴買真,不可賤買假。”

古玩值錢的地方在於藝術和工藝,時代的工藝和藝術達到了世界的頂峰,被世界認可。

我們追求的是那個時代的工藝而不是那個時代的古貨。

就比如說贗品,它再怎麼造假也無法達到真品的工藝水平。

爲何很多人對古董的真假分不清?

其實這是我們之前接觸的少,早九年,中國政府對文物採取的是保護措施,大家根本沒法看見。

現在呢?

市場很多,資訊也非常豐富,所以明白人越來越多。

以前買到假貨很多原因是大家把古董神秘化了,偷偷模模好像哪裡墳墓挖來的一樣。

在這個愈發顯得羣衆容易觸及的古玩行業中,不少玩家容易被其包裝出來的故事感動,通過故事來判定真僞,顯然這是不可取的。

收藏,看的是藏品,買的也是藏品,而不是買經過包裝的故事。

古玩行裡說東西往往“大開門”,那是藏品自已會說話,如果沒有專業的判別知識,就容易被對方的故事打動。

這個時候,你買的就是故事不是藏品。

通過這些年古玩行業發展,反應出了專家不要看頭銜看專業。

以客觀事實爲基準,理性的專業辨別,要知道我們喜好古玩是感性的,但要收藏就必須是理性的。

如果對藏品沒有精準判斷和理解範疇,感性的把錢去揮霍在古玩市場,那就是愚蠢了。

“抱歉了張先生,請容許我給予你最誠摯的道歉。”

米特站起身子,施了一個歐洲貴婦的標準禮節:“我竟然懷疑過您,現在想想,真得是非常愚蠢,爲了表達我的歉意,同時也是我最真誠的謝意,我將贈送您一幅畫,一幅真正的名畫。”

“贈送倒是不必了,無功不受祿嘛,如果真得好,倒是可以便宜賣給我。”

張天元笑了笑道。

他可不想因爲一幅畫就被人拴住,畢竟他不是缺那點錢的人,有些事情,還是必須得自由一些才能完成的。

如果太忙碌了,那就無法完成了。

“看了這幅畫,您就不會這麼說了。”

米特很有自信地笑了笑,離開了一會兒,當她回來的時候,便解開了這幅畫神秘的面紗。

“這東西怎麼會在你手裡?”

不得不說,張天元真得太驚訝了!

這幅畫,竟然是俄羅斯畫家b.b.普基廖夫最著名的作品《不般配的婚姻》!

昏暗的背景,閃爍的蠟燭,一位年輕得令人愛憐的女孩身披婚紗,成了新娘,但那是一個多麼悲傷的新娘啊:

在這張蒼白的臉上,滿是青春被斷送的悲哀。

雪白色的婚紗,教堂蠟燭燃起刺眼的鮮紅色火焰畫家似乎用血色的光芒爲那個時代的無辜受害者“打上烙印”。

佔據她身旁新郎那個位置的,是一個年紀幾乎可以做她的祖父的老人,褶皺的皮膚掩蓋不住的,是他的傲慢,那種睥睨衆生的神情既透露出他的“高貴”,也彰顯了他的冷酷……

一個半世紀過去了,俄羅斯畫家b.b.普基廖夫這幅最著名的作品《不般配的婚姻》中所記錄下來的新娘的悲慘形象,仍能留住觀看者的視線,打動他們,激起人們對那段歷史的由衷關注和思考:

在那個時期,女人的幸福是無法實現的。

19世紀中葉,人們用時事述評和文學藝術等各種體裁,創作了大量反映尖銳社會問題的作品,婚姻成爲這一時期的主題,從費多托夫斯基輕鬆幽默的喜劇,到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悲劇,內容各異,包羅萬象。

《不擇手段的新娘》和《沒有嫁妝的姑娘》在同等程度上化身爲那個時期的主旋律。

1862年,普基廖夫的朋友把《不般配的婚姻》這幅畫呈送到皇家藝術學院的陳列館。

面世後,關於這幅作品的藝術評論和爭論也鋪天蓋地,反響如此之大,令人始料未及。

第四四五零章 不一般的手提箱第四六四三章 河心島第二二七四章 王者大亂鬥第二九九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四七四五章 終於碰到真料了第一三六零章 堅決不趟渾水第六六九章 新礦第二二七四章 王者大亂鬥第二一六五章 青銅棺槨第一二一二章 新情況第三五五一章 寶華街的“保護者”第二八七四章 孽障第二三九八章 一頁書一兩金第一六一五章 秘密行動第二二六二章 驅逐艦炸了第三九四八章 超級難度的機關第四二零零章 可怕的魯班術第四零三零章 畫符第二九零四章 唐人街第三六一二章 假銅元事件(二)第四二一七章 蛇第四一零八章 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第五十一章 打靶第一三八六章 魔鬼天氣第三三六八章 演技砍價法第一三零九章 毒物第三二零章 年輕專家的鑑定活兒第二四四七章 書中自有美味第一七四三章 畫冊的秘密第一二九章 賭石的聚會第三二八二章 古董彩票第三六四六章 收藏古董走火入魔第三三九章 珍珠落在了珍珠裡第四三九六章 高端場所第一三九四章 阿木錯第五二九章 保姆和園丁第三七六六章 珍妃之印第七九零章 大明星第二七二三章 宋版書第七二四章 女野人第一一四六章 腦殘粉第三八四四章 踢到鐵板了第一二九零章 搜索海盜船第三十五章 極品翡翠第六六七章 聲東擊西第二二五章 盜墓神鏟第三六一二章 假銅元事件(二)第二二二章 有備無患的大殺器第二二九一章 開盤第一二八七章 鑽石的誘惑第三七四七章 核雕大師王叔遠第十七章 清朝的連環畫第三十四章 造假的毛料第三八三八章 受害者反被打第四五九六章 法術的事兒(一)第二一零三章 佈局第二一八零章 千門長老第一九四六章 千萬別小瞧人第七七五章 坦誠布公第三零四九章 賭玉第四八四零章 老教授的心思(二)第二九六章 解放了的董吉訶德第一四九章 二十萬換個人才第一一四章 翡翠配美人第一二五八章 對博物館來說是寶第一零八章 宏偉藍第三十三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一五五二章 考古研究基地第四四九五章 木中黃金(二)第三五八六章 小氣鬼第一四四八章 狡猾的百里夜啼第三一四零章 不懷好意的請柬第四六七零章 無雙譜第三一零六章 一起去逛鬼市第二零五二章 對不起,先找到先得第一三八六章 魔鬼天氣第三九零二章 欺軟怕硬的老傢伙第九零一章 修葺一新第二一三章 要面子不要錢第一四零四章 超級改裝第四五一九章 價高的嚇人第二三五七章 這一回做個看熱鬧的第一一零九章 瘋狂的遊戲第一零二二章 無痕第三五四四章 寶華街第五五九章 藥到病除第三八一八章 問題出在獵場上第六六四章 衆人皆醉我獨醒第二一四一章 人殉第三二三九章 貴賓間的妙用第一一一五章 戲劇性的轉折第三九三九章 難得的戰國瓦當第三四八七章 湖筆第三一五章 古玩鑑定第五十二章 死人了第一四三一章 大金雕第二六二七章 李鬼遇上李逵第八一九章 寄名鎖第二零七零章 可怕的虎口煞第七六一章 搶劫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