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一四章 宋徽宗的畫兒

雖然唐時尚未有“四君子”的提法,但這種將不同季節的四種植物集於一圖的做法,已經具備後世“四君子”的雛形,並開啓了後世“四君子”畫的先河。

但不管如何,梅花作爲國畫的主題,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實在非常難得。

張天元仔細審視了那些畫之後,從其中挑出了一幅,令他心中欣喜的畫作。

這一幅,竟然是宋徽宗的《臘梅山禽圖》。

傳聞中,這幅畫應該在寶島博物館陳列纔對,如今居然出現在了這裡。

宋徽宗趙佶註定是要揚名在人類的兩個不同領域——古往今來皇帝中唯有他的書畫最好、今來古往畫家中也唯有他的官做的最大。

寥寥調侃之語作爲開篇不免顯得有失莊重。

但趙佶生在帝王之家何嘗不是一個具有很大諷刺意味的事情呢?

他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都本應該是一條能成爲游泳健將的魚,但造化弄人卻生在了鳥巢被安上了一雙期待展翅翱翔、但又飛不起來的翅膀,最後卻是苦了那雙渴望大海的眼睛。

對詩人來說,言爲心聲;對畫家,丹青何嘗又不是表露自己心聲的載體呢?

細賞這幅《臘梅山禽圖》。

一株臘梅斜出,枝幹被山雀所壓略彎但依然勁挺欲直伸,極富彈性,此對山雀一正一背相互依偎倚正相生,枝頭幾點黃梅怒放,似有陣陣清香襲來。

瘦金體右下題款和左下跋詩以及臘梅根部兩叢花草,彌補了因鳥在畫中心比重較大而顯頭重腳輕之弊病。

整體刻畫工整細膩,疏朗有致,明快大方。

我們來看看這首跋詩:

前兩句“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枝頭上的山雀生活安逸舒適甚至有些懶散,梅花輕柔的花粉伴着淡淡的花香飄散在四周。

後兩句“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通常的解釋會由“山雀”聯想到古語“白頭同所歸”,意指朋友間情誼堅貞,白頭不渝;

而“丹青”是古代繪畫中常用的硃紅色、青色,其畫色不易泯滅,故以此二句喻友誼堅貞,指著山雀,表白千年不變的心意,借禽鳥之情來表明人間友情和愛情的堅貞。

聯想到趙佶的生平所作所爲,張天元認爲此句還是不要太引申的好,或可以直接依表面意思譯爲:我酷愛繪畫,也已經和繪畫藝術私定了終身,那麼無論千秋萬代即便是我白髮蒼蒼也會至死不渝。

爲什麼說通常的解釋顯得不甚合理呢?

我們對古人委婉的表達所犯的錯誤就是經常用現代人的思維來解釋古人,這顯然是不甚恰當的。

對一首歷史上的詩詞或者畫作應該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來觀察和解釋,才能得出更合乎真相的結論。

趙佶作爲一個帝王,他會有真正的朋友嗎?

當然,作爲一個自然狀態存在的人來說,他當然和普通人一樣也需要純粹的友誼!

但會有人給他嗎?

有人敢給他嗎?

古代森嚴的等級制度下,皇帝貴爲天子,是上天的兒子,已經脫離人的範疇而被奉爲神,而凡人對神有的只是仰慕和崇拜。

所以,這個職業決定了他一定是孤獨的。

歷史上皇帝們都自稱爲孤、寡人,這也許是原因之一吧。

這個孤獨卻不是表面上的那種孤獨,作爲皇帝想要多少熱鬧就可以有多少熱鬧,然而這個孤獨一定是內心的。

作爲一個有才華的藝術家,趙佶內心肯定要比常人更能敏感地感受到這份孤獨,這種的不可爲外人道也沒有外人聽的孤獨恐怕只有寄語於藝術了!

真正的友情和真正的愛情一樣,當事人雙方都應該是平等的。

人格上的平等。

兩者之間是一種相互的吸引,就像兩塊磁鐵一樣彼此的吸引。

我們再回到畫面上,臘梅開放的季節是寒冬,且花期較長,這個季節能開花的草本植物本就不多,而畫作底部隨臘梅一起開放的草本植物通說是萱草,而萱草的開放時間是在夏季的六至七月份之間,花期僅爲一天。

很明顯,這是一個常識上的錯誤,可作者偏偏就安排了這個錯誤。

一冷一熱,一長一短。

如果作者不是想委婉地表達什麼而只是想着平衡畫面的比例,他完全可以在相同的位置安排上不同的東西,不一定非要把盛開的萱草畫上不可。

古人趙佶早已煙消雲散,我們不知道他作畫的時候內心世界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但皇帝趙佶和畫家趙佶還存在,一是憑藉史書而存在,一是憑藉畫作而存在,我們可以通過史書和畫作來窺見一些端倪。

作爲皇帝的趙佶這一輩子可謂坎坎坷坷。

繼位之時已近而立,應該是才具能力都已定型的時候。

繼位又很倉促,在哲宗病死後不到一個月就被向皇后立爲帝。

他本來的人生目標可能是做個衣食無憂的親王,專心致志搞自己的書法丹青藝術,但造化弄人卻偏偏被推向了帝王的寶座。

事發突然加之本就沒有什麼政治才能,治國理政被他搞得一塌糊塗,還有金國的不斷襲擾,歷經“靖康之難”,差點把大宋王朝覆滅殆盡,後雖有南宋的苟延殘喘,但北宋因趙佶而亡卻是不爭的事實。

這種情形下四周形勢好比漫長的寒冬,雖然皇帝這個寶座可以提供一個山雀歇息的地方和梅花飄散的香氣,但枝頭的搖搖欲墜和寒冷的冬天還是讓山雀感到一絲不安,彼此的依偎還可以繼續讓自己的內心就這麼慵懶着不願去進取,顯露出得過且過、不願面對現實的心態。

後面的宋代皇帝割地議和,“直把杭城作汴州”的表現也無不闡述了整個大宋帝國從上到下這樣一種鴕鳥心理。

再來說說作爲藝術家的趙佶,除去精美的繪畫藝術外,書法藝術也可謂登峰造極,他別具一格的“瘦金體”佔據了中國書法史上一席重要之地,他的字一般呈長形,張弛有度,筆劃瘦細而有彈性,尾鉤銳利,運筆迅疾。

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靄然”之感,又有“屈鐵斷金”般強烈的個性色彩,給人一種秀美雅緻、舒暢灑脫的感覺,而且通篇法度嚴謹,一絲不苟。

從此畫的題款和跋詩中我們可見“瘦金體”的不凡風采。

第二八九一章 非常手段第一七五零章 火燒毒蜥蜴第三零五一章 選玉第一七七七章 極品鑽石礦第二四四八章 極品食譜第四五二二章 三界之靈植第三九七章 事兒大了第一零六零章 將軍俑第三九二四章 墓事兒(一)第七八八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四七八四章 調查第二一七六章 挖個坑讓你跳第一六四八章 老爺子發飆了第二三五零章 爲了看一眼一擲千金第三三八五章 江南才女第二四七三章 兇猛的石獅子第二二九八章 一羣人傻錢多的貨第三一八零章 假的也買第七五四章 野人山會師第二七九一章 神醫葉天士第一四四九章 寵物大師?第一一七三章 士兵搬運工第三零六一章 傑裡的寫實畫第三三二六章 奇怪的老人家第二二八章 五花土和白膏泥第六十一章 祭品第一六六八章 先秦的呼喚第三二九二章 值錢的“虎子”第四零九八章 華山真人碰到了殺師地第一零六章 造假坑人第二八二四章 戰爭寶藏(一)第一六三章 奢侈的毛料倉庫第二零七八章 治標還是治本?第一四六七章 兩敗俱傷第四六七二章 緬甸花梨木第三八三章 貴公子與小烈馬第一八九七章 驚世之舉第四三六七章 皇帝們的奢侈收藏(三)第七九五章 珍貴的禮物第四二三二章 可怕的許願 2第二零七八章 治標還是治本?第二九八九章 救人第一三四八章 禮重情意也重第四一九五章 扎紙人(一)第四一二九章 騙子的把戲 1第三三四一章 歲月留聲機第二四五二章 外地人和碰瓷攤主第三二七六章 茶聖的紅顏知己(一)第四三五一章 結束了,卡蒙家族!第三七八零章 人財兩得第三七一六章 離開師父真不行第四八二九章 沙漠裡的危險第五十二章 死人了第一六七零章 亂第一零五八章 天堂的朋友也得哭活了第二二二六章 交易第三四九六章 皮城女警第四七三五章 專家都對他畢恭畢敬!第二七二七章 寶石的靈性第一千章 飛機夢第一一零六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三七六九章 傲慢議員,笨蛋管家第一九八三章 皇城大吉風水設計公司第三七五零章 八卦鏡第一四八二章 被雪豹嚇暈的可憐人第二一四五章 古墓的燈光第二五二六章 上門找麻煩第二九零九章 老鄉坑老鄉第四四三四章 大拇指上的霸氣第一三七三章 卓林老爺第三八四九章 貪心不足第一九四三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四五一章 騙子第一三四四章 職業鑑定團第二八二六章 神秘私拍第三四九一章 偶得古紙第一八三一章 你無賴?我更無賴!第一六九七章 選鑽記第二零六八章 望氣第四六七零章 無雙譜第三六九章 不愛紅裝愛武裝第四四七章 青春不老藥第三五五四章 被套路了第三八六二章 古玩西瓜套裝第一三八一章 戲劇性的結果第三七六零章 庸才害人第一六六一章 榮耀背後的名字第四零四章 一塊肥肉黃金飆第一八七一章 吳夢露的信任第四一二六章 最後一關,決定奪魁的關鍵第三六三九章 黑曜石貔貅手鍊第一四五八章 追趕腳步第九九四章 老祖宗的技藝第三六六九章 釣魚第一零六六章 善舉帶來的意外收穫第三四四一章 神、奇、妙、絕第六九四章 古城第一二一四章 金盆洗手第三五二六章 青銅牆第七五零章 毒蟲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