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三八章 厚禮還人情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別說你沒見過,我也沒見過。”

張天元到現在仍有些後怕,你說自己一個搞古董收藏的,幹嘛沒事兒去做那麼危險的事情啊。

以後可絕對不能犯傻了。

“張先生?”

就在張天元和柳若寒說話的時候,病房的門被人推開了,田老闆從外面走了進來。

“田老闆,怎麼敢勞煩您親自來看我啊?”

張天元雖然不怎麼在意這個田老闆的身份,可人家畢竟是一方封疆大吏,這突然來到醫院,還不知道多少媒體在那裡捕風捉影呢。

他可是很怕麻煩的人。

“張先生放心,我已經做了妥善安排,今兒來到這裡是一個人偷偷摸摸來的。”

田老闆笑了笑道:“前天的事情,真得是辛苦您了,沒想到您爲了我們田家,竟然不惜與上天作對,被雷電擊中,我真得是感動得一塌糊塗啊。”

“別光感動啊,得有實際行動才行。”

柳若寒打趣地說道。

“那是自然的,今兒來醫院,除了探望張先生之外,還有一份厚禮相贈。”

說話間,田老闆從袖筒裡面取出了一幅畫軸,笑着說道:“張先生,知道您喜歡古董,所以特地帶來了一幅畫,是仁甫的作品,您鑑賞鑑賞。”

“仁甫是誰啊,爲什麼我聽都沒聽說過?”

柳若寒好奇地問道。

張天元笑了笑道:“你的專業不對口,當然不知道了。

自五代至宋設宮廷畫院開始,社會上一大批頂尖的畫壇高手,被相繼徵入內府,爲皇室和皇帝服務;

到了元代,雖不再設專門的畫院,但爲皇室和皇帝服務的宮廷專職畫師卻一直沿襲不衰;

至大清朝,此風愈烈,內務府除了招募社會上聲名顯赫的畫家入宮外,還接納外籍畫師入宮,最爲著名的是意大利畫家郎世寧,爲清廷留下了許多驚世駭俗的畫壇鉅作。

郎世寧幾乎服務於康雍幹祖孫三代,深得三朝帝王的青睞,有關他在中國的生活,流傳着很多優美的傳說,在此不再贅述。

而這個仁甫與郎世寧一樣,只不過他是一位服務於大清晚期至民國初年的宮廷畫師,本名叫屈兆麟,字仁甫,帝都人。”

“可是不怎麼出名啊。”

柳若寒皺了皺眉道。

“是不怎麼出名,但你不能質疑他的作品和畫工。”

張天元說道:“這個仁甫從小便極富繪畫的天賦。

十八歲那年被推薦供奉內府,任專職畫師。

花鳥、山水、人物無一不精,深得老佛爺慈禧太后的賞識,常由他代筆作畫以賞贈大臣。

他不但爲宮廷陳設作畫,也爲皇帝和皇后設計服飾上的圖案以及繪製嬪妃用餐巾的花樣。

他的工筆畫水平不弱於郎世寧,因此遵皇帝之囑,常仿郎世寧的作品,達到亂真的程度。

確實,他的繪畫水平和郎世寧不分伯仲,民國時流入坊間的一些郎世寧作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出自於他之手。

由於他高超的繪畫技藝,被升爲‘司匠長’一職,即相當於如今的畫院院長,可見他在內務府的地位之高,這些從宮中幾幅合作的畫作中均可得印證,因爲凡幾位宮廷畫師合作的作品,第一位落款人都是屈兆麟。

他先後在內務府供職四十年,五十八歲那年才從宮中退出,隱入市井,以賣畫爲生。”

“這麼厲害!”

聽了張天元的話,柳若寒纔不由驚道。

“所以啊,別看有些人不怎麼出名,但千萬不要小覷他。”

張天元說完話,便將田老闆拿來的那幅畫展開了。

此幅《青花纏枝花牡丹圖》爲絹本。

在四尺三開的畫面正中最下方是一件黃花梨雕件底座,上擱一尊青花纏枝蓮賞瓶,瓶中插一束盛開的牡丹。

牡丹上方鈐一方10釐米見方的“慈禧皇太后鑑賞之寶”,顯然是爲慈禧精心繪製的,故深得老佛爺的喜愛。

印與畫面也十分諧調,可見畫家在構思時已將此印佈局了進去,與下面的青花賞瓶相呼應,青紅相映頗爲醒目,喜氣盈幅。

賞瓶,最早出現在雍正朝,雍正皇帝將它作爲賞賜有功大臣的獎品。

瓶上的青花纏枝蓮圖案喻示爲官需“清廉”,器型從玉壺春瓶演變而成,最初叫玉堂春瓶,後因專作賞賜之用而名賞瓶,歷朝均有製作,乾隆時燒製最多。

大臣得到賞瓶後往往放置在府上最醒目的地方,以示榮耀。

此賞瓶牡丹圖是慈禧命題囑畫的,故在畫幅的正上方鈐上了“慈禧皇太后御覽之寶”璽。

據說,因雍正皇帝曾讓郎世寧畫過一幅“青花倭角瓶花圖”,故老佛爺也要仁甫畫一幅“青花纏枝蓮賞瓶牡丹圖”,既沿襲祖制又有自己的創新。

屈兆麟不負老佛爺所望,畫出了這幅深得聖上喜愛的圖。

屈的工筆畫絕不是單純地複製描繪對象的真。

他的線條是富有生命的,充滿着力的,是有彈性的活的線條,準確地捕捉了物體在不同光線下所呈現的特有質感。

此幅《青花纏枝花賞瓶牡丹圖》特別高超之處是畫出了青花賞瓶的時代特徵,懂古陶瓷的人一眼能斷出畫中賞瓶是乾隆中期的官窯佳器,釉面呈現出百餘年的舊氣,畫瓷器能畫出釉面歲月留下的痕跡,實在令人讚歎!

足見仁甫繪畫功力的深厚!

寫實的工筆畫只要能達到真實反映繪畫對象即可,很難寄託和表現自己內心的複雜情感,而屈已經做到了很多同時代畫家所無法仰其背的高度。

張天元也是一個癡迷官窯瓷器的人,也自然更喜歡此畫和畫中的賞瓶了。

可以毫不過譽地說,在晚清畫壇中,仁甫是首屈一指的。

但正因爲他常年侍奉皇上,小心謹慎,不敢放手創作,大大地束縛了他的才思,所以流傳下來的大多是描繪精準的工筆畫,直到他晚年流落民間,才掙脫束縛,創作岀了一些有自己風格的寫意畫。

“這怎麼好意思呢?”

張天元手裡頭拿着話,恨不得立即收起來,不過嘴上還是要客氣一下的。

“沒什麼不好意思的,張先生爲了我們田家幾乎連命都搭上了,這點小事兒又能算得了什麼呢?”

田老闆笑着把畫又給推了回去。

:。:

第二九三六章 邪氣之物第二一三章 要面子不要錢第三一二四章 真的是個套兒第三零零九章 就是有錢,任性!第二三六九章 一代梟雄第三二二六章 蛇鼠一窩第三九二六章 墓事兒(三)第一九零四章 霸氣第三八五零章 陳遼之死第一一零四章 超級博物館第二五七七章 六分半書第三七七五章 醜陋的蛤蟆石第一六九六章 這根本就是搶第四五零九章 密林遇險(二)第四八一章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第四四一零章 動手第一一九八章 大盜第二三四四章 這就是命啊第四六零五章 一個牀引發的血案第三七一章 古玩無間道?第一一八八章 危險交易第一七五三章 深海漩渦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四二二八章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第三三七八章 甦醒第九三二章 寶中之寶,帝后之緣第二二零六章 翡翠與鑽石的友誼第八一四章 陣容強大第三二四五章 文物獵人第一二五六章 無心勝有心第三二五六章 歐陽上當了第一四四七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第八十一章 有點奇葩的拍品第三六五一章 再逛寶華街第四六四一章 破邪第一三九五章 比死亡禁區更可怕第四七一零章 加註!第一五七三章 找到時大彬他傳人了第二六二三章 門後面的東西第四三零九章 廣交朋友,漏兒自然找上門來第二八一三章 六幅特別的畫(一)第三九九一章 鍊金鎖魂陣第三一一一章 乾隆皇帝的至寶第二四零八章 翡翠鐲子上刻字?第三五七七章 李老的收藏(二)第三七九七章 寶葫蘆(一)第一七五零章 火燒毒蜥蜴第四六一一章 罪惡的聚會第一二五五章 三羊尊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第三一零二章 守護靈第二九八一章 集氣第九二二章 那鎮那石那些事兒第三二三五章 24K純金人渣(一)第一九五零章 一個計劃第二一零九章 把古董當破爛的人第四四九八章 與木料結緣第一八一四章 “真”不同第三八四章 皮膚病第三七二零章 美國老鄉家的寶貝第四八二章 少小時夢今朝圓第五二二章 睜隻眼閉隻眼第四三三二章 與託託一起面見老闆第一六八九章 徹底被盯上了第四零零一章 協會的邀請第一六七五章 十字社第四二五一章 王族與商人的交易第二零一三章 準提鏡第二一五二章 巨門第四二零二章 害人第三三一八章 忘年交第一六二二章 要問陶瓷哪家強?第四三三五章 鬥寶(三)第四四七零章 九竅塞第二一六九章 棺中陪葬品第四七七三章 小封魔符第二六零一章 有趣的收藏家第二九一二章 古韻齋第一零四四章 霧都第二七零四章 藥瓶第八零四章 偷看這事兒總歸是不好第二九四一章 又缺錢了第二九三二章 喬老闆鑑寶第二八九四章 三隻眼第二五三五章 順藤摸瓜第九六二章 遇寶第四八三七章 流沙還是魔鬼?第二一七一章 唯我獨尊第五五六章 奢華婚禮第三零三八章 鷸蚌相爭第三九八零章 劉紅月的去向第二七八九章 收藏家陳貴第一六零零章 步步緊逼第三三零零章 古董背後的仇怨第一五六四章 考古和鑑寶第八七七章 雪中送炭真兄弟第一零七一章 一明一暗,同時進行第五九一章 蛇麟的高超技藝第一九三零章 意外收穫第三零一六章 克拉蘇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