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五零章 牛眠之地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說完老人就不見了,陶侃非常驚異,再往前走,找到了自家牛所臥之地,於是葬祖骨於此。

至於另一塊寶地,陶侃給了好朋友周訪。

後來果然,陶侃地位節節上升,位極人臣,而周訪也是朝廷重臣。

後來,以“牛眠地”指代風水寶地的習慣就在地師當中流傳了下來。

關於“牛眠地”有不同的理解,有說法是牛偶然臥在那塊風水寶地上,所以稱爲“牛眠地”純屬偶然。

還有說法是牛的感覺比人要敏銳很多,它喜歡在感覺舒服的地方呆着,所以日常留心牛所臥的地方,很可能就是風水寶地。

兩種說法各有各的道理,也難判斷誰對誰錯。

不過後世地師口中的“牛眠地”,只是風水寶地的代稱,其實跟臥牛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當然,比較傳統的風水師,還是覺得牛眠之所,當爲吉地。

而圖中的這個牛眠地,就是傳統牛眠地的說法。

“此處爲牛眠地,不知各位看出來沒有?”

華山真人笑着問道。

他這一問,很多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甚至就連諸葛大師都不知道從何看出來的。

他並沒有選這個地方,因爲並不覺得這個地方是什麼寶地。

華山真人笑了笑道:“這個地方,其實是一次偶然的機會發現的。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與幾位弟子一起爬山。

我們登上萬石巖,坐在山頂一塊大石頭上聊天。

有位徒弟指着一塊凹陷地說:‘看吶,凹地上有幾棵樹特別茂盛。’

又有一位弟子補充說:‘嘿!那凹地中間有塊石頭,像是一頭牛。’

弟子們的閒聊,引起了我的注意。

我站在一側俯視,凹地中間那牛形的石頭勾起了我的一段回憶。

記得兒時,父親給我講起了一個故事:

以前我們村子的幾戶人家養了四頭母水牛,其中有一頭母牛生了小牛。

到了秋收過後,主人們就把水牛放出去。

這些水牛很聰明,每天早上沿着河邊的小道覓食。

到了傍晚時分,四頭母牛就領着小牛回家。

可是,有一天傍晚,水牛沒有回來,主人們都很着急。

連忙點上汽燈,漫山遍野地尋找。

一直到天矇矇亮的時候,主人們纔在一塊馬蹄形的凹地中找到牛羣。

只見四頭母牛,圍成一個方塊形狀,牛頭對準東西南北四方,小牛就睡在中間。

在我八九歲的時候,聽父親講故事,只是覺得稀奇好玩,沒有更多的思考。

後來長大了,讀了些關於風水的書,感覺父親講的故事似乎別有深意。

爲了證實這個判斷,我曾經多次到父親講的那個地方去考察。

一次是夏天去的,當時覺得有一股涼風從南方吹來,特別清爽;另一次是冬天去的,這回感覺到的不是涼爽,而是暖和。

經過一番琢磨,我突然悟出這樣的道理:

水牛是能夠憑着它們的直覺找到適合自己歇息的好地方的。

這幾頭牛大概是在偶然中步入一塊讓它們覺得特別舒服的地方,所以‘樂不思蜀’,在外過夜,好享受野外的樂趣。

按照我父親的說法,那個地方就叫做‘牛眠地’。

我不知道父親是自己給那塊地取的名稱,還是延續傳統而來的。

不過,稽考起來,倒也有一些可以佐證的資料。

歷史上,許多人把陶侃的發跡完全歸因於‘牛眠地’的作用,這當然是沒有充足根據的。

不過,有一點卻值得分析:

‘牛’等動物選擇棲息地往往有高明之處。

因爲它們是從安全、舒適出發,本能地躺臥於那種地方。

這其實也符合我們人的生存需求。

我不認爲一個人的升官發財、子孫興旺完全是由風水環境決定的,但選擇一個好的居住環境,住在其中,眼界開闊,不感到壓抑,這對於培養好的心情應該是有好處的。

心情好了,頭腦當然就會敏捷一些,思考也就可能周密一些,對於事業來說也會有所幫助。

就這個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向善於運用本能去尋找棲息地的動物學習。

這塊地可真是名副其實的‘牛眠地’了,因爲確實是牛在那裡流連忘返然後被人們所發現,並且不只一頭牛,而是一小羣牛,難道牛們真的感覺在那裡比較舒服?

後來我拍照的時候,就特別選了那裡,覺得那是一處寶地。

只可惜還是稍遜一些,沒有達到第一的水準。”

聽完華山真人的話,衆人似乎還是有些不太理解,究竟怎麼從圖片上看出那是牛眠之地的。

“小張,你第一次來參加我們這個交流會,不如你來說說吧。”

華山真人突然看向了張天元笑道。

他倒是有意栽培張天元,讓張天元在這些人面前展露才華。

不過張天元卻很爲難,苦笑了一聲道:“真人,我可沒選這幅圖,不過要確定其爲牛眠地倒也簡單,首先此地風水的確符合陰宅風水佳地的要求。

另外,雖然沒有看到牛眠,但是從圖中可以看到牛眠的痕跡,照片上有一些牛糞。

當然了,這是因爲我出身農村,曾經見過牛糞的緣故,讓一些出身城市的風水師來判斷,真是有些難爲他們了。”

“說的好,不過你怎麼沒選這幅圖呢?”

華山真人又問道。

“我覺得它不能算是最好的,牛眠之地應該分三個級別,最次的便是這種,有牛棲息之地。

還有一種比較好的,就是形巒學的說法,那地看起來豐富一頭牛棲息。

最好的一種則是牛眠龍繞,需得龍脈相輔相成。”

張天元解釋道。

“好,說的不錯,你坐下吧。”

華山真人笑了笑,對張天元的回答顯然是非常滿意的。

不過其中有些人就不這麼看了,他們覺得張天元就是讀了兩本破書,然後在那裡大言不慚。

再加上又是農村出身,所以纔看得出來。

比如諸葛大師就很不服氣。

因爲他竟然沒看出來這是牛眠之地,這真得有些尷尬,幸虧別人不知道,不然他這張老臉可沒處放了。

他很是理所當然地認爲自己因爲是城裡人,所以對農村的一些事兒不瞭解,纔會沒看出來的。

89

第二二二六章 交易第一七八一章 字據第二五三八章 老宅古塔第二三二一章 像個專家的樣子第三零三九章 漁翁得利第一八四七章 金蟾第一零九二章 龍吼第四七八六章 附體第九三五章 無形裝逼第二九五一章 一百億僱傭金第二二二章 有備無患的大殺器第四三四九章 提香的維納斯第一六八九章 徹底被盯上了第八一八章 奪寶開始第二八三五章 某惡魔的日記簿第四一八四章 神奇師父(一)第三一九五章 豪斯教授的鑑定第一六三章 奢侈的毛料倉庫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四二六章 半山豪宅第九四四章 熱鬧的集 市第三五八章 拋光第一三八零章 銀器第一一六零章 神犬第二五一一章 尋寶計劃第一一六五章 擁有拿破崙大帝光環的人第二零八五章 巨型法器第二二四八章 夜幕下的危機第一四九三章 離開雪鷹村第三二八零章 齊天大聖墓(一)第三七零一章 車禍第二八八四章 坑了老闆耍了半仙第七二六章 坐吃山空第二一一章 百億富翁第三三七三章 商周重器(二)第四四六五章 寶盒之中有重寶第三二三四章 常識未必是對的第二一二五章 被無知毀掉的文物第九七六章 未來計劃第五九五章 男人的冒險因子第三四零零章 拿完國寶拿油畫第四二二六章 龍三爺與青銅古樹(一)第一一三章 蒂芙尼珠寶第二三零七章 糉子男第一四九七章 百獸送行第三五四四章 寶華街第三八五四章 慘遭“分屍”的古董第四八二三章 沙城之旅第九二三章 一抹紅雲俏天下第二二七二章 避水玉第一八三二章 大探險時代?第一一一九章 一個人的拍賣第二二七二章 避水玉第二四六六章 真當爺們是傻子啊?第一六零四章 把柄第一三九九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四三三章 寶玉和英雄(二)第一九七五章 煞器第一四六零章 殘酷的動物世界第一五二零章 女兒是個香餑餑第一一四三章 解決辦法第三零四一章 風水文字第五十五章 鬧鬼了?第四七七零章 爲了孩子什麼都願意第一二六四章 交通意外第二二七五章 解石王重出江湖第四六七零章 無雙譜第四五九二章 金光護體第三八四八章 陳遼的黴運開始第一二三二章 要控制住貪慾可不容易啊第三三五八章 真假田黃 2第一三五一章 鷹戲人第七零七章 黑星第一六六九章 搞定投資第三五五章 貼心老闆第一四六四章 動物之間的情義第四五七八章 狂吠的犬第二五三七章 另有計劃第六十六章 離開神羅谷第四五一章 “危險”的航行第二七五章 明清傢俱第二二五六章 險象第一八三七章 福臨門第二一七五章 你待我忠義,我送你真誠第二一七六章 挖個坑讓你跳第一三八零章 銀器第二七四章 椅子的玄機第四八零一章 養兇之地第九四三章 三年不見紅,見紅吃三年第五七零章 貧民窟第二一一八章 三國古墓第一九三六章 製造歷史的人第三零七五章 全世界的騙子都一個套路第三三六三章 天珠第一一五一章 登上展臺的母女第一九七一章 六六天數第一三八一章 戲劇性的結果第二二五五章 最後的打撈第四一五八章 黑木一間之死第四四三章 女婿初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