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七三章 寶地葬過便無寶氣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第四零七三章寶地葬過便無寶氣(第1/1頁)

“你看它像不像小時候老家的那種老院子?”

張天元笑着問柳若寒道。

“沒錯,而且看起來好像還不是普通人家的院子,那是有着獨門小院、二層小樓的富貴之家。”

柳若寒點頭道:“這真得是紫砂壺嗎?”

張天元笑了笑道:“確切的說,它應該算是房型的紫砂壺。”

小樓看上去甚是平整,二樓之上,有觀景臺,可以憑欄遠眺,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背後有煙囪,有高大的晾曬衣服的樹樁。

煙囪其實是壺嘴,樹樁是壺把,屋頂上面“隱藏”有壺蓋。

小樓四周,是籬笆紮成的一處院落,有院門,用茅草覆蓋,門是木頭做的,看上去莊重而古樸,瀰漫着樸實而厚道的農家氣息。

院牆的一角開有偏道,向下走是一座磨盤。

磨盤一大一小層疊相壘,還有可以轉起來磨面的碾子。

整座院子下面四角有支撐,其實是壺底,讓紫砂壺可以平平穩穩地放在茶臺或者茶几之上。

該紫砂壺目測長12.1釐米、寬10.5釐米、高12.4釐米。

紫砂壺的造型一般較爲固定,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紫砂壺形式。

不過有幾種特殊的樣式,如樹癭壺,即模仿樹癭的模樣,使壺上凸凹不平,千溝萬壑,相傳爲供春首做;

二泉銘壺,即在壺上刻有銘文,爲清末制壺名家邵二泉所首創;

冰心道人壺,壺上陰刻圖案,“冰心道人”是清末民初制壺名家程壽珍的號。

但這幾種壺大致不脫壺的造型,像圖中這般做成房子形狀的壺還真不常見。

這種房形紫砂壺大概淵源於漢代的陪葬品。

在漢代人看來,死是生的一部分,生前是什麼樣的生活,死後也要繼續。

於是,在漢墓中便經常能夠看到記錄漢代人生活的畫像磚,以及房子、水井、豬圈、竈臺和五禽六畜等陶製品,就像其生前一般。

像這種陶製小房子在漢代墓中十分常見,清代的制壺匠估計便是從這些陶器中找到了靈感,並匠心獨具在紫砂壺上加以運用,使之成爲風格獨特的藝術品的。

“東西不錯,但不知王總有何事相求?”

張天元看向了王總問道。

這件紫砂壺雖說算不上頂尖的古董,但也算是一件精品,他自然很樂意收下。

不過東西他暫時沒有接,因爲誰也不知道這王總究竟想要求他幹什麼。

萬一是他辦不到的事兒,那這東西再喜歡也是沒用的。

王總急忙道:“前段時間,我老丈人看中了一處寶地,但這地方別人已經佔了,並且有人下葬,我老丈人想要花錢買下來,您覺得這樣可以嗎?”

張天元聽到這話,頓時鬆了口氣,如果只是這個忙,他還真能幫。

風水師一句話,看似輕描淡寫,很簡單,然而如果你不懂這一行,你還真就賺不了這輕鬆錢。

他笑了笑道:“我給你說個事兒吧。

古時候,延津地區出了個官員,位至太史,也算是小有權勢。

該官員姓鄭,他出身其實非常低微,他的祖父是某張姓地主家的佃戶而已。

死後沒地下葬,鄭家就懇求借用地主家的一塊廢棄之地下葬。

這一葬下去可不得了,過了十幾年,鄭姓家就出了鄭太史,足以光宗耀祖了。

太史也認爲自己的發達靠的是祖墳,無奈祖墳是在張姓地主的地裡,人家隨時可以收回。

而張姓地主看到自家的佃戶發達了,知道借給鄭家下葬的地是塊寶地,所以也想收回,於是就要求太史家趕快遷葬。

太史願意給予地主家重金,希望可以不遷葬,但地主不同意,最終不得不挖墳遷葬了。

把墳挖開之後,晚上的時候這塊地方有紅氣直通天際,老遠就能看見,一直持續了個把月才散掉,可見地氣之厚。

鄭家遷墳完畢,張姓地主迫不及待地將祖先屍骨遷葬於此。

結果你猜怎麼着?

自從遷葬之後,張姓地主的家業逐漸破敗,而鄭太史家的情況也逐漸敗落。

不得不說張姓地主鼠目寸光,想賺便宜,最後卻是害人害己。

風水寶地有雄厚的地氣,待到葬下之後,其地氣就開始滋養墳中屍骸。

這時最忌打開墳墓,因會使地氣散掉。

張姓地主只知道葬在風水寶地就能發達,卻不知已經葬過的風水寶地,打開之後,其地氣已消散,再也難產生寶地的效果,甚至都不如普通的地。

按照南方人的說法,已經由‘生地’變成‘熟地’。

正是地主的這種短視,害了兩家人的前程。

在這個故事裡,作爲寶地的地主,正確的做法是,不要太貪心,接受鄭家的重金,讓鄭家繼續發達下去,這樣對雙方都好。

倘若實在是眼饞風水寶地庇護的話,也可以採取一點手段借點地氣來用,但想讓人遷葬而自己獨佔寶地,恐怕只能是鏡花水月了。”

“先生的話,我明白了。”

張天元所說的這個故事,其實一切都很明瞭,若是王總還聽不懂,那真只能說王總蠢了。

幸而此人並非一個蠢人,還是聽得相當明白的。

“明白就好,不說這些了,還是坐下吃菜吧。”

宋忠真得是一個很懂得拉攏人的人,只不過是午餐而已,他這頓可是花了不少錢。

張天元深知他的用意,無非就是想讓自己覺得欠他的,然後在以後的事情中多少給點好處。

這個張天元倒是不討厭,生意場上,你欠我一點人情,我欠你一點人情非常正常。

尤其是在國內這人脈社會,比西方更加嚴重,張天元也是需要人脈的。

朋友多了,辦什麼事情都要更容易一些。

……

吃過午飯,已經是下午一點半左右了,衆人陸陸續續回到了交流會現場。

此時的情形與昨日完全不同,但凡有個人遇到張天元,都要打聲招呼。

雖然說這樣可能會得罪諸葛大師。

但衆人也發現了,張天元這小夥子雖然年紀不大,可是能力卻未必會比諸葛大師差。

跟這小夥子搞好關係,興許更好。

畢竟那殺師地的事兒,別人都沒瞧出來,就他瞧出來了,光憑這一點,張天元就能完全讓人刮目相看了。

再加上那太歲的事兒,那麼小的一點點線索,居然就能被張天元一眼看出來,這可真得是厲害得不得了。

福利色色漫畫,你懂的!(記得自備紙巾)長按複製xlmanhua搜索公衆號!

搜狗閱讀網址:

第一七三六章 結伴才安全嘛第一五八七章 正經人和真小人第三一一九章 最富有的幕後組織第一八一零章 讓你一招!第三八九三章 姜家的詛咒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四七四零章 胸有成竹的陳總第四一四七章 針對美聯日化的行動開始第四零九二章 五行滅絕符第四五二二章 三界之靈植第四五四零章 好兄弟,生死在一起第一六五三章 窩火的現實第一三一九章 靈車第三九三章 雅賄第三六八二章 辟邪第四四六六章 伴禮第二一八五章 特殊的骰子第四一三八章 慧眼如炬第八八五章 大家之作第三零七二章 異寶龍相第二六三八章 文化牆第二三一五章 一點仁慈第六七四章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第二八三六章 隕鐵和後卿第四三八零章 收藏新寵崖柏第四零九七章 虛谷的枇杷圖第二六五四章 大量購買第二五六六章 咒術石板第四四四四章 海獸葡萄鏡第四七四七章 騙子專家 1第二五一零章 利益劃分第三零九零章 碰碎了唐三彩第五二三章 天子腳下沒小事第三一五五章 竹雕市井圖(一)第三二九四章 倒爺的崛起第七六九章 狐媚第二五五七章 尋寶不是那麼容易的第一五九零章 古瓷市場的禍水第四五四三章 陷阱:原來都是套第二二零八章 大案子第二八一四章 六幅特別的畫(二)第三八三章 貴公子與小烈馬第三二五二章 收藏價值很大啊第四五七六章 信不信由你!第四七一五章 主動出擊第二八零四章 女畫師第一三七五章 願力第二三六六章 危機四伏的帕敢第二零二章 福祿壽翡翠第四二三章 胡半仙第一一九二章 曲線購買第三四九七章 被邀請喝咖啡第二二三三章 奸細第三六九六章 走火入魔第三七六一章 真假大師第一九六三章 寶葫蘆第五四二章 歐陸別墅第一八九二章 可怕的老闆第三七零三章 入甕第一七五一章 逃生殿第一二七九章 海魚第二三二五章 一萬塊都不給第四二三章 胡半仙第三七三一章 被“鄙視”的寶物第一七一一章 從地圖上消失第四二四一章 熊第二二六一章 不在乎名垂青史第三五九五章 地攤考古學家第三二九五章 鬼市也出大件?第四一四四章 掌心雷符第二零三章 零號標王第四五八三章 圓光術 2第四六五二章 匾額第九零二章 服務意識第四七八三章 童子陽氣第四五六七章 喊魂 1第三九九五章 烏城風水街第五八七章 象牙絲上的微雕第六六九章 新礦第六五四章 奇貨可居第三零九九章 丁胖子廣場第四五九一章 妖道第三零二二章 網上交易第二四三四章 神醫的名著第一五一一章 還是老婆懂我第二七七五章 古董村第二七八零章 大清銅幣(一)第三一八四章 初唐的彌勒佛 2第一零六章 造假坑人第四四二章 生意場上無仇人第二六四八章 柳憐第三七零一章 車禍第二九九四章 哥倫布市場古玩活動第一二九七章 都是半斤八兩第一六七四章 民俗藝術村第一六二七章 他就是曹操第八七七章 雪中送炭真兄弟第四二八九章 卡蒙家族的元老第四五零九章 密林遇險(二)第四一六五章 元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