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七一章 葫蘆瓶和瓷枕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返回書頁

一相比五大官窯的瓷器,龍泉窯更容易鑑定真僞。

這就是龍泉窯的市場行情持續走高的原因,同樣也是五大官窯瓷器只有少數人敢出手的緣故啊。

踏入古玩店內,張天元很快就被引入到了院子裡。

院落當中擺放着大量的定窯瓷器,還有不少似乎是剛發掘出來的碎片。

很多人在那裡指指點點,但是真正出手的卻不多。

其實定窯的存世量是非常大的,這也導致了製作定窯贗品的人更多一些。

別的官窯瓷器贗品太多,容易讓人懷疑,可定窯贗品如果能做到以假亂真,被懷疑的可能性就比較低了。

這主要還是因爲定窯存世量比較大的緣故。

定窯是到現在爲止發現的規模最大最集中的窯場。

它的窯址就在如今北河省曲陽縣澗磁村一帶。

這裡有十幾處高大的瓷片窯具爐渣瓷土堆積。

最高達到了15米。

從遺址的層疊壓的關係上來看,這裡分爲晚唐五代和北宋三個時期。

持續時間如此之長,規如此之大,存世量自然也就大了。

有那麼一句話,可能所有人都聽說過,叫物以稀爲貴,這就導致了定窯大部分東西其實並不算太值錢。

當然了,如果是精品的話,那自然也是價值連城的,這一點毋庸置疑。

前文的那個例子,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

院落之中,挖了一個很深的坑,坑底可以看到沾着土鏽的瓷器碎片。

張天元覺得有些好笑,這古玩店的人爲了確保自己弄來的東西跟古墓無關,所以還特意製造出這種假象,好像東西是從他家後院挖出來似得。

搞得神神秘秘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不過這種事兒在古玩行裡還是比較常見的,有不少古董商都喜歡這麼幹,爲的就是讓別人相信自己的東西是剛挖出來的,是真的。

內行人怕是很容易就能看出這是陷阱。

但對於外行人而言,這可就不容易辨認了。

張天元並未戳破主人的這點小伎倆,他蹲在那裡,看着泥土裡面擺放着的一些瓷器。

並非全都是定窯白瓷,有一些好像還是明清瓷器。

地下同時出土不同朝代的瓷器,也並非不可能的事情,要知道這不是墓葬,很可能是某些人收藏的瓷器,自然是很多朝代的都有了。

其中比較讓張天元在意的,有三件瓷器。

其中一件是一個葫蘆瓶。

在衆多的瓜果中,張天元鍾情於葫蘆,不是因爲它味道鮮美,而是因爲它造型獨特。

而在古人的眼裡,葫蘆同樣是吉祥的象徵。

古人認爲,葫蘆是陰陽合一的載體,葫蘆寓意夫妻和諧美滿。

現在婚禮上的交杯酒儀節就是古代“合巹”衍生的。

“巹”就是一個葫蘆分成兩個瓢,在婚禮上,新郎、新娘各執一瓢,相互爲對方漱口,這種象徵“和合”的行爲就是“合巹”。

葫蘆因多子,所以又有了子孫滿堂的象徵意義。

再有,若是連枝帶蔓的葫蘆圖案,它還象徵着家族綿延無窮、萬代興旺,這是因爲“蔓”與“萬”同音,“蔓帶”與“萬代”諧音。

這件疑似明代嘉靖青花葫蘆瓶,整體造型優美,高.6釐米、口徑3.3釐米。

底款:“大明嘉靖年制”。

通體施透明釉,釉面瑩潤,微泛青色。

釉下以青花繪飾,以雙絃線分隔成四個花區,頸飾蕉葉紋,上腹部繪纏枝蓮紋,腰部飾花葉、方勝,腰與下腹承接處飾下垂如意雲頭紋,下腹部於“卍”字錦地菱形開光內繪鬆、竹紋,枝幹纏繞形成“福”字及“壽”字圖案。

整體看,紋飾嚴謹工緻,青花髮色沉鬱濃豔。

嘉靖皇帝朱厚熜好黃老之道,因此,器物造型、圖案紋飾均具有濃厚的道教色彩。

此器呈“天圓地方”葫蘆形,“葫蘆”與“福祿”諧音,而鬆、竹枝幹形成“福壽”圖案,表達了祈求“福、祿、壽”的良好祝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葫蘆承載着厚重的傳統文化內涵,所以葫蘆造型的瓷器早就登上了瓷器王國的舞臺,成了我國古老陶瓷文化百花園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古瓷中的葫蘆器品種也十分豐富,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仿哥釉、茶葉末以及藍釉、白釉、黃釉等其他單色釉。

紋飾大多帶有道教色彩,也有書寫吉祥文字的。

在造型上亦有富有創意的造型,呈現出不同歷史時代的風格特徵。

宋代龍龍泉窯燒製的“大吉瓶”:小口,短頸,瓶體由兩截黏合而成,體似葫蘆,就是典型葫蘆瓶。

元代出現了八方葫蘆瓶,上圓下方葫蘆瓶以及扁腹葫蘆瓶。

明清兩代,器型有了很多變化,有方形、圓形、蘊涵天圓地方之意的上圓下方和多棱形等許多品種。

自雍正以後,開始出現一孔葫蘆瓶,變化多端,其中的器口內斂、臥足、裝飾有對稱如意帶者又演化爲“如意尊”。

這東西張天元仔細觀察了一陣,卻不由搖了搖頭,東西是好,但卻不是真品。

雖然做得惟妙惟肖,但這造假的技巧比起張天元以前的老對手瞞天王還是差遠了。

這第二件東西,是一個瓷枕。

瓷枕,顧名思義,指的是古人以瓷制用於睡眠的枕頭。

作爲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寢具,它有着一定的發展過程。

它溯源於我國隋唐時期,至宋、元發展到鼎盛,風行全國。

近年來,通過田野考古發掘資料可知,頻頻出土有青瓷枕、白瓷枕、青白釉瓷枕、釉下彩瓷枕、三彩瓷點彩瓷枕。枕的造型也是多種多樣。

有元寶形、腰圓形、雲頭形、臥女形、蛟龍形、孩兒形等,千姿百態,浩如繁星。

瓷枕上面的圖案裝飾,更是豐富多彩,異彩紛呈,繪有人物、花鳥、動物、詩文等。

另有刻制枕人的姓氏,如“李家造”、“張家造”、“趙家造”、“陳家造”、“王氏濤明造”等,不勝枚舉。

這些瓷枕的藝術裝飾,或雕、或塑、或繪、或刻,各顯其技,精美絕倫。

不僅成爲了人們極佳的日常生活實用器,同時又是很美的觀賞器。

張天元家裡以前也用過瓷枕,不過那是他小時候了,如今再也未能見到。

第一二三三章 比古董更值錢的東西第一八三七章 福臨門第四五八零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二一二五章 被無知毀掉的文物第二三九九章 紙壽千年第二五四一章 古怪重器第二九二九章 文化和古玩第一一一章 百億美元第四五一四章 奇楠第一四二五章 瘋狂地歡迎儀式第七三零章 巨型翡翠第四七一一章 都是好寶貝啊!第四一九六章 扎紙人(二)第四二九三章 魚和枇杷圖第八一九章 寄名鎖第二三八八章 新的構想第一七二六章 劫船第七五八章 國情不同第一三一一章 破解機關第二五九七章 影子屋第六十八章 拍賣會上的衝突第一零七四章 掌控拍賣第七十八章 塗、母、羊第二五七七章 六分半書第三六五八章 桃花鴛鴦圖第二二七三章 神秘買家第一九零六章 坦誠布公第二八四一章 六大寶藏(一)第一七八五章 被嚇暈的聶公子第九六八章 假石頭和爛石頭第二六五七章 神奇刀法第一四五二章 雪原上的活“寶”第一零四七章 三盜第三十二章 賭石第一二三七章 望湖樓第1417章 死循環第一六一八章 別去國外第二六四九章 古玩鑑賞第四八零一章 養兇之地第四八一章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汝瓷一片第三二一四章 潛在的棒槌土豪第四二二四章 死不瞑目第一九零六章 坦誠布公第三一零二章 守護靈第二一六四章 奢侈之極的墓主第四四七零章 九竅塞第一一七二章 大事已成第一九一零章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一四一章 古董行裡的內幕第四四五四章 “巨龍之巢”第三二二九章 李總求打臉第四九三章 五指第一九六一章 信則靈,不信則無第三九一五章 有本事才能輕鬆賺錢第四零一四章 兇惡的土狗第四四六二章 關門打虎,小心被吃(二)第三一四九章 顛倒真假第七十五章 古董商的趕集日第三八五章 歷代帝王第三五六八章 追索第二五三七章 另有計劃第四六九二章 奇醜無比的木料第三九五九章 神目族第一六六三章 大投資第一六九九章 借刀殺人第二二八七章 真被瞧不起了第三零二七章 獨特的冰裂紋第三六三三章 掐絲琺琅銅胎獅子第一八八二章 封盤第三四八九章 參觀筆廠第七四九章 鬧鬼了?第四七七四章 送魂的方法第二九八三章 以物易物第二一五八章 出大事兒了第二五四二章 鎮殿侯第四五六章 豪華巨輪第四八二六章 王道士 2第九章 關於地氣的大膽嘗試第二零五九章 煞中煞第一二六三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三一七五章 三件重器第二零四三章 她的名字叫素問第九十四章 擴大經營規模第二二零六章 翡翠與鑽石的友誼第二六七六章 賭漲卻難贏第二九七二章 樹可不能亂種第四二零零章 可怕的魯班術第三七九八章 寶葫蘆(二)第四五九章 老妖精第二七七九章 銅碗第一四五六章 逍遙島主計劃第一四三三章 不是一個重量級的第一八一章 六扇“門”第三五三二章 潑墨仙人圖第一九二四章 天價第二三五七章 這一回做個看熱鬧的第四五五零章 建國第三一一二章 國王的禮物 1第八二六章 再逛潘家園第四三六三章 輔首銜環